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 1 前言- 2 -</p><p> 1.1 校友園文化- 2 -</p><p> 1.2 蓁山校友園概況- 2 -</p><p> 1.3人工果園對土壤影響的可能性原因- 2 -</p><p> 1.3.1土
2、壤PH改變的可能性原因- 2 -</p><p> 1.3.2 土壤質地改變的可能性原因- 3 -</p><p> 1.3.3 土壤有機質改變的可能性原因- 3 -</p><p> 1.3.4 土壤速效磷改變改變的可能性原因- 3 -</p><p> 1.4研究目的- 3 -</p><p>
3、 2 研究方法- 3 -</p><p> 2.1 研究地的特征- 3 -</p><p> 2.2 實驗設計與樣品采集- 4 -</p><p> 2.3 土壤理化性質的測定- 4 -</p><p>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4 -</p><p> 3.1 土壤物理性狀變化- 4 -</
4、p><p> 3.1.1 土壤機械組成- 4 -</p><p> 3.2土壤化學性狀變化- 6 -</p><p> 3.2.1 土壤PH- 6 -</p><p> 3.2.2 土壤有機質- 6 -</p><p> 3.2.3 土壤速效磷- 6 -</p><p> 4
5、實驗結論與討論- 7 -</p><p> 參考文獻- 8 -</p><p><b> 致謝- 9 -</b></p><p> 校友園建設對蓁山山地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p><p> 摘要:本文通過對校友園不同樣地土壤的采集以及對各樣地土壤進行物理化學性質分析,通過比較總結出校友園由于建設人工果園對蓁
6、山土壤環(huán)境產生的一些理化性質的變化,并進一步分析這些變化可能對植物的種植以及植被的恢復產生怎樣的影響。最后就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結果表明:人工對土地翻種,土地裸露,使土壤pH產生一定的波動,土壤粘粒成分已經(jīng)出現(xiàn)流失,影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且土壤有機質出現(xiàn)明顯的減少。根據(jù)土壤的具體理化性質進行合理的管理,對校友園以后的健康發(fā)展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p&g
7、t;<p> 關鍵詞:蓁山; 土壤環(huán)境; 人工果園</p><p> A Study on the role of Alumni garden construction in the soil environmental of Zhen mountain</p><p> Abstract: Through the soil acquisition of the lan
8、ds from the alumni garden and analyz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different soil, this article sums up some chang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fter artificial planting fruit trees of the Zhen mo
9、untain by comparing these differences, and further to analyze what effect the change is likely to happen to the growing plants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rtificial land to a turn, land
10、 bare, make</p><p> Key Words: Zhen mountain; soil environment; Artificial orchard</p><p><b> 1 前言</b></p><p><b> 1.1 校友園文化</b></p><p> 校友文
11、化是社會觀察學校的窗口,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種最能促進師生價值認同感的特殊的文化形態(tài)[1]。魯東大學,地處美麗的渤海之濱,有著80多年的悠久歷史,校友文化更是有著特殊深厚的韻味。在魯東大學80年校慶之際,校友園在眾多校友的支持和捐助下也開始逐步進入大家的視線并趨于完善,對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和校友之間的感恩交流有著很重要的作用。</p><p> 校友園的建設有利于學校文化發(fā)展。但土壤水分和有機質是群落的
12、重要組成成分[2]。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林木生長有重要影響。土壤水分也是植物新陳代謝所必須的[3]。pH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有重要影響,微生物參與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化學過程與物質循環(huán),從而推動土壤的代謝過程,影響林木的生長。由于土壤的翻耕、地表的裸露以及土壤的松弛,會導致土壤營養(yǎng)物質的流失,破壞土壤肥力,影響地表的生態(tài)平衡。 </p><p> 1.2 蓁山校友園概況</p><p> 蓁山
13、屬山東半島北部黃海沿岸丘陵,其范圍北至胡家山,南至蛇蟒定,主體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由胡家山、乳子山、黃金頂、牟家大頂、周家石山、夾描頂、蛇蟒頂?shù)壬椒迮c連接他們的山脊組成。地帶性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本區(qū)土壤為棕壤,成土母質為花崗巖,土色棕黃,微酸性,土層深厚,通氣良好,能蓄水保肥。校友園在人工改造之前屬于山坡天然、半天然森林群落,具有良好的自組織能力和穩(wěn)定的生態(tài)功能。校友園在建設過程中使用大型機械進行土壤翻耕,建造人工湖、人工杏壇,種植
14、人工果樹,使天然林被人工單一的果樹取代,由于人類活動頻繁,土壤表層裸露,土壤松弛,。</p><p> 與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具有很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結構比較復雜,功能比較穩(wěn)定,營養(yǎng)結構合理。林地表面積聚的大量枯枝敗葉以及茂盛的草本植物有很好的蓄水保肥作用,可減少土壤養(yǎng)分的流失,增加土壤的濕度,為地面的生物提供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天然林由于繁茂的枝葉也能減小風速;削弱陽光對土壤的直接暴曬,降低溫度;吸收二氧化碳
15、,凈化空氣,能夠為周邊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p><p> 原始森林砍伐后種植人工林,土壤有機碳含量降低15%,在降水大于1500mm的地區(qū)其土壤有機碳含量降低56%,而且要在40年后土壤有機碳儲量才能恢復到原始森林的初期水平[4]。土壤有機質作為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土壤有機質只占土壤總量很少一部分,但它對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土壤肥力、環(huán)境保護、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
16、作用和意義[5]。</p><p> 土壤質地和肥力、土層的深度、土壤溫度和水分以及土壤的理化特性等均直接影響果樹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和吸收功能。良好的土壤能滿足植物對水、肥、氣、熱的要求,山地植物園由于海拔、坡度、坡向的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質亦有很大差異,同時不同的土壤管理措施也會使土壤理化性質發(fā)生變化進而對果樹的生長發(fā)育產生影響[6]。</p><p> 1.3人工果園對土壤影響的可能性原
17、因</p><p> 1.3.1土壤PH改變的可能性原因</p><p> 與天然更新林地相比,人工更新林地人為干擾程度大,鹽基離子淋失加重,養(yǎng)分的釋放能力下降,加重了有機酸的累積,根系呼吸作用產生的CO2不易排出,因而土壤pH值呈下降趨勢[7]。校友園里人工果園由于地表比較裸露,保水保肥能力差,并且大部分果園處于坡地,在雨水的沖刷下,更容易出現(xiàn)鹽基的淋失,造成土壤PH的下降。<
18、/p><p> 1.3.2 土壤質地改變的可能性原因</p><p> 粘質土壤含粘粒較多,顆粒細小,保水保肥性很強。人工種植林由于對地表破壞大,對土壤的保持也很差,容易導致細小粘粒的流失。同時由于地表裸露,風化嚴重,導致土壤砂化,炎熱季節(jié)容易導致樹苗灼傷,施肥過多也容易導致燒苗。</p><p> 1.3.3 土壤有機質改變的可能性原因</p>&
19、lt;p> 張之一等通過對荒地及不同開墾年限的白漿土 0-20 厘米多點混合樣的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隨著開墾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下降的速率開始快,后來慢,逐漸趨向于相對穩(wěn)定;土壤有機質的活度(易氧化有機質/有機質總量)開墾后有降低的趨勢,但不顯著[8]。森林采伐后,枯枝落葉和有機質分解加快,在初期土壤養(yǎng)分會迅速增加,但由于不能被植物充分吸收便隨徑流而迅速流失[9]。</p><p> 1.
20、3.4 土壤速效磷改變改變的可能性原因</p><p> 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是指能被當季作物吸收的磷量,由于土壤翻種的緣故,人工地上的植被要明顯較開發(fā)前少,速效磷的利用率可能會降低。但是由于人工果園地面裸露,枯枝敗葉不足以提供更多的磷,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也可能會逐漸降低。 </p><p><b> 1.4研究目的</b></p>&l
21、t;p> 校友園建設對土壤的翻耕影響了土壤的物理性質,進而造成土壤營養(yǎng)成分的淋失以及CO2在土壤中的集聚,影響土壤的化學性質,對果樹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校友園還處于建設初期,其穩(wěn)定性還比較差,很容易受到氣候、人為因素的影響,進而會影響到整個校園的文化發(fā)展。鑒于此,本文就以校友園的各處土壤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人工果園理化性質是否由于人工植被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從而為以后果園的管理提供一些理論依據(jù)。</p><p
22、><b> 2 研究方法</b></p><p> 2.1 研究地的特征</p><p> 本次調查的校友園人工果園都是在原來的刺槐(R. pseudoacacia L.)林、赤松(P.densiflora Sieb.et Zucc.)-黑松(P. thunbergii Parl.)林基礎上通過去除天然林木,更換上層土壤之后栽植果樹而形成的,其地面裸露,幾
23、乎無草本植物。在本次土壤采集過程中,人工果園土壤很疏松,采集工作相對簡單,天然林地由于植被的覆蓋,采集工作較難進行,尤其是在刺槐林,土層10cm以下有較多礫石。</p><p><b> 表1 樣地特征</b></p><p> 2.2 實驗設計與樣品采集</p><p> 研究地分為人工種植區(qū)和野生地,以便于進行實驗結果的比較和分析。在
24、此次實驗中選擇了5塊不同的人工種植區(qū)和2塊不同的野生地進行取樣,并在每個樣地分別取0~10cm、10~20cm、20~30cm土層的土樣,每個樣地重復取樣3次并對相同土層的土樣進行混勻,去除凋落物以及明顯的有機雜質。將混勻的土壤盛入自封袋中,標記,帶回實驗室進行自然風干、搗碎、過篩、裝袋保存以用于土壤物理化學性質的測定。</p><p> 2.3 土壤理化性質的測定</p><p>
25、這次實驗主要測的土壤物理性質包括:土壤顆粒分析?;瘜W性質包括:PH測定、土壤有機質的測定、土壤速效磷的測定。土壤顆粒分析采用土壤篩法-比重計法[10];土壤PH測定采用電位測定法(土:液=1:25)[11];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采用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測定[12];土壤速效磷的測定采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13]。</p><p><b> 3 研究結果與分析</b></p>
26、<p> 3.1 土壤物理性狀變化</p><p> 土壤物理性質主要包括土層厚度、土壤質地、結構、比重、容重和孔隙度、土壤空氣、土壤水分等因素,在本次實驗過程中由于時間和取樣條件限制,只是對土壤質地、機械組成進行了測定。人工果園由于土壤的更新、挖掘,地表裸露,土壤比較疏松,在外觀上觀察不到大塊的粘土,土樣要較野生地土干燥。</p><p> 3.1.1 土壤機械組成 &
27、lt;/p><p> 土壤顆粒組成決定著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不同土壤的機械組成,在礦物組成上有顯著的差別,其化學成分和其它各種性質也均不相同。土壤質地對土壤性狀有明顯影響[14]。</p><p> 本實驗采用稱量法,篩法,比重計法對土壤的各級組成進行分析、計算,得出表2各樣地土壤機械組成:</p><p> 表2 各生境中土壤機械組成</p>
28、<p> 注:由于刺槐林10cm以下土層礫石較多,取得的土壤不足,無法進行實驗,導致數(shù)據(jù)空缺。</p><p> 由土壤的顆粒組成,根據(jù)國際土壤質地分類標準可以得出校友園樣地土壤的質地情況如下表3所示:</p><p> 表3 校友園樣地土壤質地</p><p> 土壤質地的變化可以說明土壤受侵蝕的程度和土壤的改善程度。可以用物理性砂粒(>0.
29、01mm)含量與物理性粘粒(<0.01mm)含量的比值說明土壤質地的變化,稱該比值為土壤質地粗化度,該值越大,說明顆粒組成中粗顆粒越多,細顆粒越少,即表現(xiàn)為土壤受侵蝕的程度越強,土壤質地粗化[15]。在本次實驗中松林地和刺槐林為野生地,相比較之下,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我們不難看出人工種植地的粘土已經(jīng)開始流失,土壤質地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粗化。由于人工果園地表缺少植被的保護,粘土成分仍有繼續(xù)減少的趨勢,在地面種植固土草本可能會減緩土壤質地的粗化
30、,對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一定的好處。</p><p> 3.2土壤化學性狀變化</p><p> 3.2.1 土壤PH </p><p> 土壤PH測定采用電位測定法,根據(jù)標準夜來標定PH計,進而測得如下各樣地土壤的浸提液PH值:</p><p> 表4 校友園樣地土壤pH值統(tǒng)計表</p><p> 土壤P
31、H作為土壤重要屬性之一,對土壤一系列化學反應的進行、微生物的活動以及作物的生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p><p> 植物都有其適宜的PH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下才能健康生長和繁殖。由表4實驗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校友園土壤總體上PH變化不大,相比松林地和刺槐林土地來說,其他人工樣地不同土層之間的PH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波動,由于人工果園土壤剛更換不久,性質還不夠穩(wěn)定,外界因素如雨水的沖刷,游人的踩踏,CO2的集聚都能
32、對其產生潛在的影響,要具體了解校友園土壤PH變化趨勢,還需要進一步的跟蹤調查、分析。 </p><p> 3.2.2 土壤有機質</p><p> 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采用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根據(jù)FeSO4滴定用量和活性有機質結果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如下表5所示所示的校友園樣地土壤有機質含量:</p><p> 表5 校友園樣地土壤有機質含量</p>
33、<p> 由表5可以看出人工地地表有機質含量已經(jīng)較野生地的含量低,尤其是蘋果園和梨苑降低的程度最為明顯。由于新種的果樹比較稀疏,發(fā)芽率不高,為土壤提供的有機質也很少,所以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還有降低的趨勢。校友園人工更新地地表比較裸露,可適當在地面種植一些草本植物,防止水土流失,減輕鹽分的淋失,還可以適當在地面鋪加一些植物殘敗枝葉,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p><p> 3.2.3 土壤速效磷 &
34、lt;/p><p> 速效磷測定是采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得各項比色數(shù)值,根據(jù)磷標準曲線,可以得出如下表6校友園樣地土壤速效磷含量數(shù)據(jù):</p><p> 表6 校友園樣地土壤速效磷含量</p><p> 土壤速效磷是指土壤中存在的磷為植物吸收利用的程度,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是作物直接利用的主要部分,了解其水平,對作物的施肥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從表七的實驗數(shù)據(jù)
35、我們可以看出,人工地中速效磷的含量普遍要較野生地土壤中的含量相當或者更高,可能是由于速效磷的利用率減弱的緣故。由于對于磷源我們還不能清楚了解,所以土壤速效磷是否能長期滿足植物的需要,還需要進行長期測定。</p><p><b> 4 實驗結論與討論</b></p><p> 在本次試驗中,校友園土壤的PH變化不大,只是出現(xiàn)了一些波動;人工地土壤質地的粘土成分已經(jīng)開
36、始出現(xiàn)流失,土壤開始粗化;人工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經(jīng)明顯降低,可能還有繼續(xù)降低的趨勢;人工地土壤速效磷降低趨勢不明顯,目前能夠保證植物磷的需求,但是還需跟蹤測定。</p><p> 通過本次實驗的研究,從一些方面對校友園土壤的理化性質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及對人工種植果樹后土壤變化相關性有了進一步的分析,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這對于校友園的精神文化建設做出了一點小小的貢獻。</p><p>
37、同時,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由于時間、資源的限制,我們還未能對校友園進行全方面徹底的研究,在人工果園建設初期,土壤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還處于不斷變動的狀態(tài),要想更好地了解土壤性質變化,還需要后續(xù)大量的跟蹤調查和研究,配合合理的管理措施,從而保證整個蓁山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p><p><b> 參考文獻</b></p><p> [1]丁青. 大學校友文化在校園文化
38、建設中的作用研究[D]. 昆明: 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 2011.</p><p> [2]王良睦, 王文卿, 林鵬. 城市土壤與城市綠化[J]. 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 2003(12): 180-181.</p><p> [3]北京林學院. 土壤學: 下冊[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1982.</p><p> [4]Tate K R, Scot
39、t N A, Ross D J, et al. Plant effects on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tumover in a montane beech (Nothofagus) forest and adjacent tussock grassland in New Zealand.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J]. 2000, 74, 831-835.&l
40、t;/p><p> [5]黃昌勇. 土壤學[M].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0: 192.</p><p> [6]侍朋寶, 陳海菊, 張振文, 山地釀酒葡萄園土壤理化性質分析[J]. 土壤, 2009, 41(3): 495. </p><p> [7]范廣闊, 鄒雙全, 林開敏. 不同更新方式對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響[J]. 福建林學院學報, 2009,
41、 29(3)</p><p> [8]張之一, 張元福, 朱璽純. 白漿土開墾后土壤有機質的數(shù)量及其組成的變化[J].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 1983(02). 58</p><p> [9]滿秀玲, 于鳳華, 戴偉光. 森林采伐與造林對土壤水分化學性質的影響[J].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1998, 26(4): 14-16</p><p> [10]全國
42、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分析技術規(guī)范[M].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6: 22-34. </p><p> [11]勞家檉. 土壤農化分析[M]. 北京: 農業(yè)出版社, 1988.</p><p> [12]中國土壤學會農業(yè)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土壤農業(yè)化學常規(guī)分析方法[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4: 75-78.</p><p> [13]鮑
43、士旦. 土壤農化分析[M].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0: 81-86.</p><p> [14]季方, 樊自立, 趙虎. 塔里木盆地沖積新成土土壤質地對土壤性狀的影響[J]. 土壤, 1999(2). </p><p> [15]包耀賢. 土丘陵溝壑區(qū)壩地和梯田土壤理化性質研究[D].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5.</p><p><b>
44、; 致謝</b></p><p> 本論文是在趙X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土壤樣地的選取,以及實驗的構思都離不開老師對我們耐心的教導,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讓我們收獲頗多。在此向老師表示最誠摯的感謝!</p><p> 同時感謝生科院的領導以及老師提供給我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和一些指導,使我的論文能夠順利完成。在整個實驗的進行中也得到了大三學生以及實驗室同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environment for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gram
- 畢業(yè)論文financial risks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 畢業(yè)論文the lexical featur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nglish and their translation
- 畢業(yè)論文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anine in tea from base 3, base 12 and base 15 organic songluo tea garden (paper chromatography)
- 畢業(yè)論文chengjiang county town of yangzong dazhuqing soudadi were ordinary building lean ground limestone min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 畢業(yè)論文research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 畢業(yè)論文the construction of fas iii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 畢業(yè)論文research on tolerance of yeast strain cherry orchard soil in yantai
- a study o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trol
- study on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 a study of materialism in sons and lovers【畢業(yè)論文】
- Japan's mountain tunne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_.pdf
- a study of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alism in walden【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設計(論文)construction safety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group
- a study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color purple【畢業(yè)論文】
- Japan's mountain tunne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_.pdf
- Study of the Lao Garden in Luang Prabang Heritage.pdf
-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oil Erosion Hazard and Riska Study on Eco-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Usin.pdf
- 畢業(yè)論文study on the biomass fast pyrolysis of applied
-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discussion on inequality in bidd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