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中型水庫蓄水動態(tài)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2005年度寧波市水資源公報</p><p><b>  一、概述</b></p><p>  2005年寧波市平均降水量為1644.0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多8.4%。地表水資源量為83.34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多13.6%,水資源總量為87.80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多16.6%,屬偏豐年份。全市26座大中型水庫年末蓄水總

2、量為6.260億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總量增加0.269億立方米。</p><p>  全市總供水量20.1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9.91億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0.14億立方米,污水處理回用0.11億立方米。全市總用水量20.1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1%,其中生產用水16.09億立方米,生活用水3.17億立方米,環(huán)境用水0.90億立方米。</p><p>  全市主要飲用水源

3、地(水庫)水質較好,其中水質為Ⅰ—Ⅱ類的占評價總數(shù)的65%,水質為Ⅲ類的占評價總數(shù)的26%。主要江河及平原河網(wǎng)水質污染較重,水質主要為Ⅳ—劣Ⅴ類,污染類型以有機污染為主。</p><p><b>  二、降水量</b></p><p><b>  (一)分區(qū)降水量</b></p><p>  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64

4、4.0毫米(折合水量145.26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1517.1毫米(采用《寧波市水資源調查評價》2005版中數(shù)據(jù),以下同)多8.4%,比2004年降水量1431.0毫米多14.9%。</p><p>  2005年全市行政分區(qū)年降水量與2004年及多年平均比較</p><p>  2005年全市流域分區(qū)年降水量與2004年及多年平均比較</p><p> 

5、?。ǘ┙邓康哪陜确峙?lt;/p><p>  2005年我市降水量年內分配情況:1~3月份降水比多年平均多30%左右,尤其是2月份,降水量是多年平均的2倍左右;4~5月份除寧海、奉化山區(qū)與多年平均持平外,其他地區(qū)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少30%左右;6月份由于梅雨量大大偏少,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少80%左右;7~10月由于受“海棠”、“麥莎”、“卡努”等強臺風影響,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多20%左右;11~12月降水量除北侖區(qū)、鎮(zhèn)

6、海區(qū)與多年平均持平外,其他地區(qū)比多年平均多20~30%左右。</p><p>  2005年各代表站降水量表 單位:mm</p><p> ?。ㄈ┙邓康目臻g分布</p><p>  2005年寧波市降水量高值區(qū)為:寧海西部山區(qū)(白溪上游)年降水量為2200毫米;余姚四明山區(qū)年降水量為2000~2100毫米;寧海東部與象山西部山區(qū)年降水量

7、為1900~2000毫米;北侖區(qū)年降水量也在1900~2000毫米。降水量低值區(qū)為:余慈平原年降水量在1300~1500毫米左右,市區(qū)三江片年降水量為1300~1400毫米。其他地區(qū)降水量在1500~1700毫米。</p><p>  (四)水面蒸發(fā)量情況</p><p>  全市共有6個蒸發(fā)量站,2005年水面蒸發(fā)量最高的余姚站1036.4毫米,最低的寧海洪家塔站843.7毫米,6個站平

8、均蒸發(fā)量907毫米,比多年平均水面蒸發(fā)量820毫米多10.6%。</p><p><b>  三、水資源量</b></p><p><b> ?。ㄒ唬┑乇硭Y源量</b></p><p>  2005年全市地表水資源量(河川徑流量)為83.34億立方米,折合徑流深943.3毫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73.36億立方米多1

9、3.6%,比2004年多22.87億立方米。</p><p>  2005年全市行政分區(qū)地表水資源量與2004年及多年平均比較</p><p>  2005年全市流域分區(qū)地表水資源量與2004年及多年平均比較</p><p><b> ?。ǘ┑叵滤Y源量</b></p><p>  全市地下水資源量為20.31億立方米

10、,扣除與地表水重復計算量(15.85億立方米)為4.46億立方米。</p><p><b> ?。ㄈ┧Y源總量</b></p><p>  2005年寧波市水資源總量87.80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75.31億立方米多16.6%,比2004年多23.27億立方米。產水系數(shù)為0.60,產水模數(shù)為99.37萬立方米/平方公里。</p><p&

11、gt;  2005年全市行政分區(qū)水資源總量與2004年及多年平均比較</p><p>  2005年全市流域分區(qū)水資源總量與2004年及多年平均比較</p><p>  四、大中型水庫蓄水動態(tài)</p><p>  寧波市現(xiàn)有5座大型水庫和21座中型水庫,2005年末(以下簡稱當年末)蓄水總量為6.260億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總量增加0.269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

12、當年末蓄水總量為3.576億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73億立方米;中型水庫當年末蓄水總量2.684億立方米,比上年末減少0.204億立方米。</p><p>  2005年寧波市各流域分區(qū)大中型水庫蓄水動態(tài) 單位:億m3</p><p>  2005年寧波市各行政分區(qū)大中型水庫蓄水動態(tài) 單位:億m3</p><p><b>  五、供水量與用水量

13、</b></p><p><b> ?。ㄒ唬┕┧?lt;/b></p><p>  供水量是指各種水源工程為用戶提供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水量。</p><p>  2005年寧波市總供水量為20.1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9.91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98.8%;淺層地下水源供水量0.12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0.6%,深層地下水

14、0.02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0.1%;污水處理回用0.11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0.5%。</p><p>  在地表水源供水中,蓄水工程供水量16.57億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量2.55億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量0.78億立方米。</p><p>  跨區(qū)域供水中,余姚向慈溪供水0.23億立方米;寧波從上虞引水0.17億立方米;寧波向舟山供水0.01億立方米。</p><

15、;p>  寧波市各行政分區(qū)供水量及與上年比較 單位:億m3</p><p>  寧波市各流域分區(qū)供水量 單位:億m3</p><p>  寧波市各行政分區(qū)自來水供水量 單位:億m3</p><p><b> ?。ǘ┯盟?lt;/b></p><p>  用水量

16、是指各部門用戶取得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毛水量。</p><p>  按省水資源公報編制細則要求,用水量組成包括生產用水、生活用水、環(huán)境用水。2005年寧波市總用水量20.1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60億立方米。生產用水16.09億立方米,其中第一產業(yè)用水(包括農田灌溉用水、林牧漁用水和牲畜用水)9.51億立方米,第二產業(yè)用水(包括工業(yè)用水和建筑業(yè)用水)5.23億立方米,第三產業(yè)用水(包括商品貿易、餐飲住宿、交通

17、運輸、倉儲、郵電通訊、文教衛(wèi)生、機關團體等各種服務行業(yè))1.35億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3.17億立方米,其中城鎮(zhèn)居民生活用水2.02億立方米,農村居民生活用水1.15億立方米;環(huán)境用水0.90億立方米。</p><p>  寧波市分類用水情況 單位:億m3</p><p>  寧波市各行政分區(qū)用水量及與上年比較 單位:億m3</p>&

18、lt;p>  寧波市各流域分區(qū)用水量 單位:億m3</p><p><b>  (三)耗水量</b></p><p>  耗水量是指在輸水、用水過程中,通過蒸騰蒸發(fā)、土壤吸收、產品帶走、居民和牲畜飲用等各種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歸到地表水體或地下含水層的水量。</p><p>  2005寧波市年總耗水量10.81億立

19、方米,比上年增加0.15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53.6%。其中生產用水耗水量9.52億立方米,生活用水耗水量1.11億立方米,環(huán)境用水耗水量0.18億立方米。</p><p><b> ?。ㄋ模嶋H用水指標</b></p><p>  2005年人均綜合用水量362立方米(按戶籍人口算,不計流動人口),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為82.0立方米/萬元,農田(包括

20、水田、水澆地和菜地)實灌用水量為262立方米/畝,單位工業(yè)GDP用水量為41.7立方米/萬元,單位農業(yè)GDP用水量為738立方米/萬元,寧波市區(qū)居民生活用水量為207升/人·日,城鎮(zhèn)居民生活用水量為202升/人·日,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量為99升/人·日。</p><p>  1997—2005年寧波市各項用水量指標</p><p><b>  六、水質

21、狀況</b></p><p> ?。ㄒ唬╋嬘盟吹厮|狀況(采用2005年5—12月數(shù)據(jù),下同)</p><p>  2005年參與評價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斷面共23個,其中符合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Ⅰ~Ⅱ類標準的供水水源地15個,占參評供水水源地的65%,符合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Ⅲ類標準的供水水源地6個,占參評供水水源地的26%,劣于環(huán)境質量Ⅲ類標準的供水水源地2個,占總數(shù)的9%,超標項目

22、主要為溶解氧和五日生化需氧量。</p><p> ?。ǘ┲饕铀|狀況</p><p>  參與評價的主要江河水質斷面14個,其中甬江流域12個,寧海獨流入海水系2個。</p><p>  甬江流域的奉化江水系監(jiān)測斷面4個,剡溪的溪口河段為Ⅱ~Ⅲ類水,縣江的金鐘橋河段為Ⅴ類水,東江的下霍橋河段為Ⅲ~Ⅳ類水,干流的澄浪堰河段為劣Ⅴ類水,主要超標項目為溶解氧、總磷、

23、氨氮。</p><p>  甬江流域的姚江水系監(jiān)測斷面6個,沈灣河段為Ⅲ~Ⅳ類水,余姚(上)、丈亭和姚江大閘河段Ⅳ~Ⅴ類水,主要超標項目為溶解氧、氨氮。</p><p>  甬江干流監(jiān)測斷面2個,市區(qū)三江口及鎮(zhèn)海河段為劣Ⅴ類水,主要超標項目為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shù)、氨氮、總磷。</p><p>  寧海鳧溪的洪家塔河段為Ⅳ類水,超標項目主要為總磷;白溪的水車河段為Ⅱ類

24、水。</p><p>  (三)平原河網(wǎng)水質狀況</p><p>  參與評價的平原河網(wǎng)水質斷面共11個,監(jiān)測范圍為余慈平原以及中心市區(qū)河網(wǎng)。符合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Ⅳ類標準的2個,為余姚的低塘和長壩;符合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Ⅴ類標準的2個,為慈城和余姚的臨山,其余各斷面均為劣Ⅴ類。主要超標項目為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shù)、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p><p><b> 

25、 七、重要水事</b></p><p>  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勝利。2005年,上半年抗旱,下半年防臺,特別是進入臺汛期,先后有5個臺風襲擊我市,是建國以來臺風影響最多的年份之一。其中“麥莎”和“卡努”臺風的全市平均降水量分別達到240毫米和215毫米,雨量之大,為歷史罕見。強臺風給我市造成了嚴重損失,受災人口達215萬人,倒塌房屋(棚屋)20787間,涉及112個鄉(xiāng)鎮(zhèn),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76億元。

26、</p><p>  在大災面前,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領導親臨指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巴音朝魯書記、毛光烈市長等黨政主要領導都親赴抗臺一線,親自指揮,廣泛發(fā)動,精心部署。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保證了各項防臺救災措施的落實,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p><p> ?。ǘ┧垂こ探ㄔO進展順利。周公宅水庫大壩平均高程達到223米,混凝土澆筑完成總工程量的87%;寧海西溪水庫7

27、月26日下閘蓄水,象山上張水庫年內完成了大壩基礎處理,余姚雙溪口水庫12月28日動工建設。2005年慈溪向湯浦引水工程的隧洞施工完成,管道鋪設完成33公里;象山向白溪水庫引水工程象山段隧洞全線開工;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慈溪段一期工程開工建設。</p><p> ?。ㄈ┌偃f農民飲用水工程初見成效。該工程被列為2005年市政府實事工程,廣受關注。在積極理順管理職能和建設機制的基礎上,市里及時出臺了補助政策、工程建設

28、管理辦法和技術要求,制訂了工程建設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有力地推動了工程進展,全年改善飲用水條件49萬人、解困8萬人。</p><p> ?。ㄋ模┧h(huán)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繼續(xù)實施千里清水河道建設,全年建成292公里,累計完成721公里,基本完成了骨干河網(wǎng)建設任務,經整治后的河道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同時,加大了農村河道整治力度,2003年以來,累計完成村級河道治理1500公里。落實水源地保護年度實施方案,下?lián)苤卫韺m椯Y

29、金用于水源地環(huán)境整治和常年保潔,促進城市供水水源地上游鄉(xiāng)鎮(zhèn)水環(huán)境整治項目實施,啟動全市重要水源地和重要河網(wǎng)水資源質量監(jiān)測工作,定期編制質量通報。</p><p> ?。ㄎ澹┕┧唇y(tǒng)一調配得到加強。2005年底,寧波原水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把白溪、周公宅、亭下、橫山、皎口、橫溪、三溪浦、溪下等8座大中型水庫和姚江水源納入統(tǒng)一調配和管理。</p><p> ?。┧Y源管理基礎工作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