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德彪西練習曲《為重復音而作》(第九首)解析</p><p> 【摘 要】德彪西是浪漫主義向印象主義風格過渡時期的重要音樂家。他的鋼琴音樂作品獨樹一幟,特點鮮明,不僅開創(chuàng)了印象主義的先河,對后來的作曲家也有著深遠的影響?!?2首練習曲》是德彪西在創(chuàng)作晚期的重要作品,無論在創(chuàng)作技法、音樂語匯、還是演奏技巧上,都是德彪西具有特色、在成熟時期的重要作品,對鋼琴練習者來說,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本文以德
2、彪西《鋼琴練習曲》中第九首為研究對象,從中探討德彪西第九首練習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研究其演奏技巧,從而幫助演奏者更好的理解作品,并在演奏中完整的展現(xiàn)其音樂內涵。 </p><p> 【關鍵詞】德彪西;為重復音而作;演奏技巧 </p><p> 一、《為重復曲而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 </p><p> 在德彪西創(chuàng)作生涯的晚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導致局勢的動蕩而被迫放棄音樂創(chuàng)
3、作,恰巧此時德彪西接受了出版商的邀請開始修訂肖邦的作品。1915年,在《修訂肖邦練習曲》時,受到肖邦的影響,德彪西產生了創(chuàng)作練習曲的想法并付諸實踐,創(chuàng)作了12首風格題材不同的練習曲,并于當年出版。德彪西按照技術和調性將這首分為兩集,每集各六首。并在這部作品中傾注了他所有的創(chuàng)作元素,包括和聲、節(jié)奏及鋼琴演奏手法。 </p><p> 二、《為重復曲而作》的曲式結構分析 </p><p>
4、 德彪西選擇重復音作為音樂素材,本身就有著開創(chuàng)性和實驗性,因為音符的不斷重復會影響樂曲的繼續(xù)下行,缺少發(fā)展的動力。而德彪西的創(chuàng)作手法無疑是他的大膽探索和創(chuàng)新。 </p><p> 這時一首具有魔幻魅力的鋼琴小品。練習曲的音樂荒誕不稽,像一幕滑稽劇一樣揭示著現(xiàn)實的冷酷。 全曲的節(jié)奏為4/4拍,重復音不斷的詼諧運動著,迸發(fā)著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靈感,越來越濃烈。 </p><p> 這首作品的
5、曲式為單三五部曲式:A-B-A-B-A的結構。A段為1-27小節(jié),B段為28-44小節(jié),A1段為45-54小節(jié),B1為55-65小節(jié),A2為66-84小節(jié)。主題在A段出現(xiàn),標記為“詼諧的”。 </p><p> A段,練習曲一開始,以無音色的方式向下進行,好似擂鼓擊打的氣勢。在5-8小節(jié)運用的休止符將完整的樂句打斷,使之分別成為破碎、短小和不完整的樂句,這種手法的突兀展現(xiàn)了德彪西的手法的獨特,有著聽覺的沖擊感。
6、通過一系列的變化發(fā)展,主題句在第九小節(jié)以高八度平行再現(xiàn),左手演奏七和弦的下行極進,為后面樂句發(fā)展的平行小二度下行做好鋪墊。 </p><p> B樂段的色彩較A樂段有了一定的變化,呈現(xiàn)不同的姿態(tài)。由單一的重復音過渡到了大二度音的重復音,使得和聲色彩更加扎實飽滿。同時左手的旋律線條輕巧、明晰、富有表現(xiàn)力,與第一樂段詼諧荒誕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樂曲在快速的重復中層級進行,十六分音符機械而迅速的重復怕跑動,讓人感
7、受到一絲嘲弄的意味。B樂段開始的28小節(jié),歌唱性旋律的婉轉和優(yōu)美,給樂曲帶來了一絲歌唱性的抒情意味。40小節(jié)力度為sff特強的和弦彈奏烘托喧鬧又有些刺耳氛圍,引起了樂曲的一次高潮,高潮并未停止,更高的音區(qū)的再一次的強有力的重復錦上添花,為聽眾帶來聽覺的沖擊,避免了重復音不斷進行帶來的枯燥無味。 </p><p> A1樂段:45小節(jié)開始變化和重復A段的旋律,49小節(jié)調式的回歸,引出主題旋律的第二樂句的使得全曲主
8、題得到肯定,并高度呼應。 </p><p> B1樂段,55 小節(jié)B樂段旋律變化再現(xiàn),右手低聲部重復著跳動的六連音,左手保持著明朗輕快的風格,隨后這一主題旋律在高音處以較弱的力度呈現(xiàn),最后緩慢消失。為音樂的進行做足了鋪墊。 </p><p> A2樂段,66小節(jié)處,A樂段的旋律第三次重復在高音區(qū),樂曲標注“回到第一速度”,主題旋律的再次出現(xiàn)使全曲的結構達到均衡和高度的統(tǒng)一。 </
9、p><p> 樂曲的最后,風格柔和而靈動,作者以巧妙的技法再次用到主題材料做了尾聲,使得樂曲結構完整統(tǒng)一,精致輕巧富有靈氣。 </p><p> 三、作品的演奏方法演奏技巧 </p><p> 在德彪西之前的鋼琴家的重復音練習曲,只關注單手換指技術的練習,而德彪西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雙手的交替來演奏重復音,展現(xiàn)了他勇于突破的精神。這首練習曲不僅有重復音指法的練習,還展現(xiàn)了
10、詼諧荒誕的音樂內涵,是一首生動而不枯燥的練習曲。 </p><p><b> ?。ㄒ唬┝Χ?</b></p><p> 這首曲子的彈奏力度大多在PP,因此在觸鍵的力度把握上,要盡量控制在較弱的強度,然而聲音雖然弱但要扎實穩(wěn)定,展現(xiàn)詼諧荒誕之氣氛。樂曲的整體情緒較為朦朧但起伏較大,彈奏時要把每個音交代清楚,并通過強弱對比營造各種氛圍。具體來說,A段總體在PP的力度下進
11、行。第2小節(jié)突然的漸強要有出其不意之感。第10小節(jié)彈奏時注意左手力度變化和右手保持一致,這也是很多鋼琴練習者容易忽略的。第19小節(jié)內,音樂完成了p到漸強到sf到減弱的變化,強弱起伏大的同時要彈奏的有控制,漸強要留有余地,為sf的突然出現(xiàn)做好鋪墊。B段中仍然在PP的范圍內進行,43小節(jié)旋律如瀑般下行,左手跳音的力度要與右手保持統(tǒng)一,八分音符的保持音需要強調,但要彈的輕柔,與f產生對比。39-48小節(jié)音樂沖突加劇,控制好力度的變化。A1段4
12、7-48小節(jié)音樂色彩開始轉為輕柔甜美,在pp的強度下渲染著溫和柔美的情緒,A2段75-80小節(jié),漸強位置在三連音重復音,演奏時要強調出來,營造出其不意的氛圍并展現(xiàn)音樂沖突。 </p><p><b> (二)觸鍵 </b></p><p> 傳統(tǒng)的重復音練習曲需要觸鍵的均勻和顆粒感,但德彪西這首練習曲觸鍵既要清楚明晰,又要展現(xiàn)聲音如霧般漂浮的感覺,這種神秘飄渺的意
13、境是需要把旋律富有表現(xiàn)的展現(xiàn)出來。這首練習曲旋律有兩個聲部,一個是貫穿全曲的高聲部左右手交替進行的伴奏音,另一個是左手彈奏的旋律音。伴奏音在彈奏時要區(qū)分于旋律音,左右手交織時為避免左右手觸碰,建議左手在上方,右手在下方進行演奏。具體來說,第1小節(jié),左手的頓音是主旋律,因此右手的跳音要彈得輕和短。第9小節(jié)的重復音要彈得輕巧,展現(xiàn)類似舞曲的感覺。第27-29小節(jié)樂段的銜接應該展現(xiàn)一定的呼吸,這一節(jié)中旋律的突出難度較大,伴奏的重復音要盡量貼鍵
14、更好的弱奏。低聲部既要斷奏又有連線符號,要運用前臂的力量彈奏的似斷似連,找到飄忽不定的感覺。第40和42小節(jié),琶音演奏的要干脆利落,像玻璃破碎的聲音。右手重復音在sff的強度后要控制好力度,不能刻板的枯燥的敲擊,要放松手腕,彈奏的有彈性和方向感。在55-57小節(jié)有三個音樂層次,左手彈奏主旋律,中聲部雙音和右手重復音起到了配合渲染作用。右手彈奏手指貼鍵,力度要輕但平均。左手的旋律線條要富有表情。58小節(jié)這里音樂情緒發(fā)生了變化,節(jié)奏抒情&l
15、t;/p><p><b> ?。ㄈ┨ぐ?</b></p><p> 這首練習曲頻繁使用的跳音、頓音等斷奏,踏板使用不宜過多,在展現(xiàn)旋律色彩的段落中使用。在有sf力度的19、20、25小節(jié)要使用踏板來突出力度。在28小節(jié)踏板要根據(jù)左手主旋律的節(jié)拍換踏板,要注意踏板要輕柔和換的果斷,避免全踏板產生混濁的音色。40-42小節(jié)要采用短踏板來展現(xiàn)琶音的突然和干脆利落。同樣58小
16、節(jié)音樂氛圍的變化,左手全音符用中間踏板來保持,展現(xiàn)甜美抒情的氛圍。在62~65小節(jié),高音區(qū)展現(xiàn)朦朧夢幻般的意境,需要借助柔音踏板來展現(xiàn)。82小節(jié)音樂要彈奏出漸漸消失的音響,不建議使用踏板。 </p><p><b> 結語 </b></p><p> 《為重復音而作》不僅展現(xiàn)了德彪西高潮的鋼琴技巧,更展現(xiàn)了他敢于突破和創(chuàng)新,不拘泥于現(xiàn)有的藝術創(chuàng)作,讓一首簡短的練習
17、曲展現(xiàn)出豐富的音樂語言,戲劇性的沖突和變化。這首鋼琴曲也對演奏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音色辨識能力,手指觸鍵的嫻熟和對鍵盤的敏感,并對不規(guī)則節(jié)奏的把握能力。在絢爛的和聲背后隱藏著嚴格的演奏技巧,這需要演奏者不斷的練習,鉆研,來精準的把握樂曲。 </p><p><b> 參考文獻 </b></p><p> [1] 沈旋,德彪西印象主義音樂的創(chuàng)始人,[
18、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p><p> [2] 美弗蘭克道斯著,克紋譯,德彪西的鋼琴音樂,[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 </p><p> [3] 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 </p><p> [4] (美)馬杰里.哈爾福德,德彪西鋼琴作品演奏指導,[M].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7.5 </p>&l
19、t;p> [5] 王京,德彪西鋼琴練習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p><p> [6] 徐潔,德彪西《鋼琴前奏曲》力度解析,[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3(4) </p><p> [7] 陳璐,德彪西12首鋼琴練習曲中體現(xiàn)的即興性風格,[J].樂器,2012(1) </p><p> [8] 葉妮,論德彪西鋼琴練習曲片段性音樂的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德彪西鋼琴練習曲研究.pdf
- 論德彪西練習曲的印象主義風格.pdf
- 克拉莫鋼琴練習曲60首研究
- 解析《菲奧里洛36首小提琴練習曲(隨想曲)》.pdf
- 車爾尼鋼琴練習曲50首op,740與李斯特高級音樂會練習曲12首比較研究
- 肖邦《鋼琴練習曲》的音樂分析與演奏詮釋:以四首練習曲為例.pdf
- 《加維尼埃24首小提琴練習曲》解析_5436.pdf
- 李斯特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的形態(tài)解析與演奏問題
- 車爾尼《鋼琴練習曲50首op,740》與李斯特《高級音樂會練習曲12首》比較研究_5934.pdf
- 探究德彪西為鋼琴而作的作品詮釋
- 論凱斯勒鋼琴練習曲15首的教學
- 王時高級單聲部視唱練習曲20首研究
- 劉天華二胡練習曲47首(整理版)
- 布勞威爾20首簡易練習曲練習方法和教學意義
- 怎樣練習音階和練習曲
- 德彪西《十二首鋼琴練習曲》藝術特點與教學探究_11608.pdf
- 歌唱發(fā)聲練習及練習曲
- 李斯特第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淺析
- 李斯特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的形態(tài)解析與演奏問題_13457.pdf
- 德彪西為鋼琴而作的作品分析與演奏詮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