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年高考歷史第一輪總復習,必修(Ⅲ )專題四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專題四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專題主旨二、專題核心內容三、教學思路和建議四、專題小結,教學分析,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從現(xiàn)代化角度看從理論產生歷程看從理論創(chuàng)新價值看,一、專題主旨,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
2、 孫中山使中國人民醒過來了 毛澤東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鄧小平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了,導語,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實現(xiàn)了第一次巨變!,二、核心內容,核心內容依據(jù)價值來設定,而價值又具有延展性,它和課程內容和目標、學生有關,也和時代、學術、生活等要素相關。,依據(jù)1:《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依據(jù)2:學情依據(jù)3:與其他模塊的聯(lián)系,(一)依據(jù),與其他模塊的聯(lián)系,基本脈絡:基本知識:基本能力: 基本規(guī)
3、律 :,中華民族實現(xiàn)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三大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二)角度,三大理論“是什么” ?“怎么樣”?,史論結合、比較與分析評述、收集整理資料、制作圖表等,先進思想理論推動社會進步,單元總體思路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二)教學任務的分析 三)教學建議,三、教學思路和建議,《匯入工業(yè)文明大潮的中國》從維新到革命,簡要介紹同盟會成立和辛亥革命; 《民族復興的新道路》簡要介紹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從北伐戰(zhàn)爭到
4、紅色根據(jù)地建立;,《新中國的誕生》簡要介紹抗戰(zhàn)后國共不同主張和解放戰(zhàn)爭勝利、新中國成立。,知道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和作用;知道“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內涵及歷史地位,了解孫中山新、舊三民主義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內容;概述毛澤東在工農武裝割據(jù)、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方面的主要思想;了解鄧小平理論的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認識新、舊三民主義在推動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現(xiàn)代中國的深遠影響;認識
5、鄧小平理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通過三民主義的發(fā)展,體會孫中山與時俱進的思想品質和為民主革命事業(yè)不懈奮斗的精神;,通過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fā)展,體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解放、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不斷探索、不懈奮斗的豐功偉績。,通過鄧小平理論形成中的重大事件,感受鄧小平的創(chuàng)造性智慧和膽識;學習偉人百折不撓、銳意進取的奮斗精神。,任務分析,四、專題小結:,1.根據(jù)單元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師生共同梳理單元 線索和提
6、煉要點。,“三個代表”思想,2.引導學生比較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探索民族發(fā)展之路的歷程和模式,歸納認識共性,第一課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標要求: 了解孫中山新﹑舊三民主義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內容,認識新﹑舊三民主義在推動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體會孫中山與時俱進的思想品質和為民主革命事
7、業(yè)不懈奮斗的精神,增強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學習時要注意比較新﹑舊三民主義,把握“新”的涵義,認識其時代進步性.,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板塊一追憶中山先生,小組分工,一組搜集孫中山先生的 生平資料;另一組搜集孫中山先生的名言警句;第三組結合舊知,預習新課,列表總結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課時匯報成果,發(fā)言時間為三分鐘左右.,,學生活動:,課前:,課中:,各組代表上臺發(fā)言,學生感受偉人情懷
8、,教師做簡單評價.,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幼年時期—志氣不凡,少年時期—向往革命,壯年時期—實踐理想,晚年時期—壯志未酬,1894年在檀香山首創(chuàng)興中會,揭開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序幕。,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1911年號召和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辛亥革命后,在孫
9、中山的號召和領導下,為維護民主共和同北洋軍閥進行了一系列斗爭。(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1924年改組國民黨,促成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國民大革命運動。,,,,,,,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板塊二走近三民主義,閱讀理解(解讀明白基本內容 )合作探究(理解背景和作用)各抒己見(形成自己的認識),三民主義及其發(fā)展,1905年 中國同盟會的綱領,→→→,《民報·發(fā)刊詞》三民主義,→→
10、→,《國民黨一大》 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從三民主義的提出到新三民主義,閱讀理解:材料一: (一)驅除韃虜 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滿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ǘ┗謴椭腥A 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三)建立民國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
11、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四)平均地權 ……核定天下地價。其現(xiàn)有之地價,仍歸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國家,為國民所共享……材料二: 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shù)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shù)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12、 孫中山:《三民主義和中國前途》思考:1、同盟會政綱與三民主義的關系如何?2、三民主義的內容是什么?三者的關系如何?,,,,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前提),(核心),(發(fā)展),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爭取實現(xiàn)民族的獨立。,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民一律平等。,解決以土地為中心的財富重新分配問題,新三民主義—國民革命的指導思想,(1)提出背景,
13、A.孫中山接受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失敗教訓致力于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2) 提出: 1924年中國國民黨“一大”(廣州),,核心內容: 三大政策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學生活動:列表比較新﹑舊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學生活動:比較新三民主義比舊三民主義有哪些新發(fā)展?,突出反帝;民族平等,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關注工農生活,合作探究,問題1:孫中山為什么要提出三民主義?,材料一
14、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族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釃蚊裆髁x者,發(fā)達最先,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必其功于一役?!獙O中山《民報·發(fā)刊詞》材料二 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shù)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shù)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獙O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15、》,如何評價?,背景:,(1)經濟: 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3)政治:民族危機加深,反帝反封建運動高漲,(4)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廣泛傳播,(6)孫中山豐富的革命實踐和對歐美革命廣泛 而深入的研究,(5)資產階級改良方案的失敗,(2)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不斷壯大,三民主義的評價,進步性:①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代表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 。②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民主權利和發(fā)展經濟的共同愿望。 ③推動
16、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局限性:沒有提出明確的反帝主張,沒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徹底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問題2:20世紀20年代前后,孫中山的思想認識有何變化?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必須傾覆滿州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 ——1903年孫中山在檀香
17、山的演說材料四: “中華民國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現(xiàn)在有淹死的危險?!蚁蛴兔绹缶龋麄冋驹诤影渡铣靶ξ?。……我目前正在改組中國國民黨,使本黨能有更多的工人參加進來?!瓰榱酥\求社會的根本改變,還要努力喚起民眾覺醒?!?——1922年孫中山談話錄影視資料:孫中山《走向共和》中的講話,背景:,(1)孫中山維護民主共和斗爭的失敗,(2)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3)共產國際和中國共
18、產黨的幫助,(4)孫中山本身與時俱進的精神,問題3:三民主義對中國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你能用史實說明嗎?,,,,,,,,1905,1912,1911,1924,中國同盟會,武昌首義,中華民國成立,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國民黨“一大”召開 國共合作建立,1913--1922,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1924--1927,國民革命運動,各抒己見從孫中山的理論發(fā)展和實踐活動中可以得出哪些認識?,材料一 “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
19、,貨物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囉^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書》,1894年6月)(1)孫中山上書李鴻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通過李鴻章,使清政府變法維新,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材料二 “革命為惟一法門?!薄拔覀儽仨殐A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孫中山,1903年12月13日)2)與材料一
20、相比,就改造中國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孫中山的思想有了哪兩個顯著的變化?,方法: 以前采用溫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張革命;目的: 以前未主張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張建立共和國。,材料三 “這十三年來,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國雖遲我革命,而已成功;我雖早六年革命,而仍失敗。”(孫中山《國民黨改組問題》1924年1月)(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國政治、社會黑
21、暗腐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封建軍閥統(tǒng)治;帝國主義壓榨。,材料四 “我已囑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俾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xù)與你們提攜”。(孫中山《致蘇俄遺書》,1925年3月)(4)為了這場“民主革命”,孫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針政策上有何重大發(fā)展?,重大發(fā)展:提出了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學生活動: 綜合材料一至四,思考孫中山一生中經歷
22、了怎樣的偉大轉變?,第一次:1894年上書李鴻章,主張改良(改革),遭冷遇,轉而走上革命道路。,第二次:將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與共產黨合作(最偉大的轉變),學生活動: 綜合材料一至四,思考孫中山能夠實現(xiàn)偉大轉變的原因:,1、根本原因:,2、客觀條件:,孫堅持民主革命,不斷探索的革命精神,多次斗爭屢遭失敗的教訓;十月革命的影響(蘇聯(lián)的幫助);五四運動的影響(顯示了工人階級偉大力
23、量)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影響。,學生活動: 運用你的歷史知識,對孫中山作一最簡要的評價。,評價: 是中國歷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驅; 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 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持不懈的革命主義精神。 最終走上了與共產黨合作之路。,學法指導:評述的方法(有述有評),明白“是什么”(了解史實)分析“怎么樣”(闡述歷史意義,論從史出)我有什么感悟和認識放入當時的環(huán)境中認識,評
24、價的客觀標準:,以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生產力發(fā)展為主要標準,[補充說明] 孫中山三民主義發(fā)展的歷程:萌發(fā):上書李鴻章的失敗和興中會的創(chuàng)立.提出:中國同盟會的組建,以及《民報·發(fā)刊詞》把 同盟會綱領進一步闡發(fā)為三民主義.傳播:革命派同?;逝傻恼搼?zhàn).實踐: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兩次護法 運動的相繼失敗.發(fā)展: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 4、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2)
- 05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導學案
-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導學案
-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導學案
- 05 20世紀以來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 課時訓練30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 精品6-專題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 五年高考、三年聯(lián)考歷史分類練習20世紀以來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 2018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十六單元三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課件
- 20世紀重大科技發(fā)明
- 20世紀中國審美主義思想研究.pdf
- 純詩理論在20世紀中國.pdf
- 20世紀以來中國海洋災害史研究評述
- 20世紀以來中國巴松管藝術研究的研究.pdf
- 20世紀中國舞蹈史
- 20世紀以來中國音樂科技文獻研究.pdf
- 20世紀以來中國揚琴音位排列變革及影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