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阿炳在1950》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積累生字詞及相關文學常識。2、了解搶救《二泉映月》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經過和意義,3、了解電視專題片的文體特點和寫作特點。體會本文多角度、多層面地敘事寫人的寫法。4、理解是新中國改變了阿炳的命運,挽救了阿炳的藝術生命,感受我國民間藝術的魅力,培養(yǎng)對祖國民間藝術的熱愛?!窘虒W重點】1、了解《二泉映月》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搶錄過程及其意義。2、感受阿炳的人格魅力,理解《二泉映月》的音樂內涵?!窘虒W
2、難點】1、感受阿炳的人格魅力,理解《二泉映月》的音樂內涵。2、理解是新中國改變了阿炳的命運,挽救了阿炳的藝術生命。【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思路】由于本文篇幅較長,電視專題片文字稿往往比較零亂,因此讓學生先自學,細讀全文,勾畫文章重要情節(jié),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并為阿炳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小傳。再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研討課文?!窘虒W過程】第一課時第一課時【本課目標】1、了解文章體裁2、學習生字詞3、理清文脈,了解《二泉映月》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搶
3、錄過程。1、導入新課導入新課《二泉映月》這首曲子就是阿炳一生的真實寫照。阿炳出生在畸形的家庭中,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時流落街頭賣藝,悲苦的一生,都在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樂曲中傾聽出來?!抖吃隆返男晌窳鲿常雌鸱?,意境深邃。樂曲有時像對美好景色的回憶,有時像對黑暗社會的控訴,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在舊社會飽嘗辛酸的感受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阿炳的《二泉映月》不只是琴聲,更是他的心聲。一段千古絕唱竟出自一位瞎眼的賣藝人之手
4、,確實讓人感嘆不已,今天就讓我們懷著敬佩的心理去了解一段關于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千古佳話。二、檢查預習情況二、檢查預習情況1、阿炳身世(請同學們結合文章內容介紹)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之子。自幼從其父學習音樂。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4歲喪母,21歲患眼疾,35歲雙目失明,早年曾當過道士。由于和民間藝人切磋技藝并用民間音樂改造道教音樂,因而被逐出
5、道教,3、學習課文第三部分:這一部分作者重點敘述和闡明了搶救《二泉映月》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經過和意義。(三)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為阿炳寫一個(三)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為阿炳寫一個100字左右的小傳。字左右的小傳。根據生平簡歷結合小傳知識編寫:1890—1918年:出生后,跟隨父親華清和學習樂器演奏。1918年:父亡,繼承父親衣缽,入雷尊殿做當家道長。20世紀20年代:眼瞎,在無錫城內沿街賣唱。20世紀30年代:與老伴催弟在無錫棚
6、下街一帶賣藝。1948年:因自編自演《金圓券害煞老百姓》被勒令不準公開賣藝。1950年9月2日晚7時:在無錫三圣閣錄制《二泉映月》的等二胡曲。1950年9月25日:阿炳在無錫牙醫(yī)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作一生中惟一的一次登臺演出。1950年12月4日:阿炳吐血病故。第二課時第二課時【本課目標】1、感受阿炳的人格魅力,理解《二泉映月》的音樂內涵,及搶救的意義。2、體會本文多角度、多層面地敘事寫人的寫法。1、復習導入復習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電視專題片
7、這種文體特點,整體感知了文本,了解了《二泉映月》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搶錄過程。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文章。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我們來一起深入地探討課文。請同學們互相質疑解疑,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預設問題:1、阿炳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阿炳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中相關語句來分析。他是一個對音樂有著執(zhí)著追求的人,文中說他眼瞎了還堅持創(chuàng)作音樂,還經常與其他藝人切磋。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敢于用音樂反映人們的疾苦,如文中寫他自編彈唱《金圓券害煞
8、老百姓》。他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賣藝賺錢維持生活,不同于純粹寄生于社會的乞丐;他從不計較多少,不給也行。2、為什么課文標題是“阿炳在1950”而不是“阿炳與《二泉映月》”(師:新中國成立在哪一年(1949年),如果1950年新中國還沒有成立的話,會不會有阿炳的《二泉映月》?)點撥:文章隱含了對新中國的贊揚。沒有新中國的成立,不會有這一切的發(fā)生,正是這個大前提,給了阿炳搶救作品、改變命運的機會。3、說說“多個人、多角度敘事”這種方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阿炳琵琶作品的研究.pdf
- 洪青在西安建筑實踐的探析(1950-1976).pdf
- 教學設計 在柏林
- 阿炳與孫文明二胡音樂比較研究.pdf
- 《在急流中》教學設計
- 在急流中教學設計
- 在急流中教學設計
- 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
- 中越貿易研究(1950-2016).pdf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教學參考】
- 中國“亭”的設計意匠研究(1950s-1990s).pdf
- 中國國家地理研究(1950—2013)
- 《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 《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 在觀察中比較(教學設計)
- 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 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 《美德在我身邊》教學設計
- 14.《在柏林》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