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你與杰出電子工程師的差距在哪你與杰出電子工程師的差距在哪當今,電子工程師與條碼技術人才、研發(fā)類工程師等值。面臨就業(yè)市場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并將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空位等待合適人才應聘的局面。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Mobile聯(lián)想移動公司、LG電子、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yè),電子類工程師空缺量都很大,對擁有五年及以上工作經驗、英語流利的資深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尤其迫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來自一個電子工程師的經驗之談?!肮こ?/p>
2、師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藝術家工程師也是思想家。”一位偉大的工程師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段感言。不錯,工程師是利用自然科學來創(chuàng)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質的也是思想上的。許多不朽的工程,偉大的發(fā)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術方案,許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們的瑰麗,而作為工程師則更應該看到設計的靈魂。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的理解“工程師也是藝術家和思想家”。工程設計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也是工程師思想的結晶。一部精密的機械設備,一個高效而又健壯的程序,一個復雜而又無懈可擊的
3、電路,這些都反映著一些杰出工程師的思想和靈魂,有時你甚至會認為他們的生命已經融入到設計中。成為一個杰出工程師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熱愛自己的職業(yè)”。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優(yōu)秀的電子工程師都是從小作為電子愛好者的。愛好不僅要體現(xiàn)在行動中更要深入內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許多人問:“每天應該花多長時間在學習中和工作中?!笨梢钥隙ㄒ环莞啪蜁Q來一份收獲,但作為工程師和科學家想取得成功并不是比賽誰花的時間最多,而是看誰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為
4、一個學生坐在自習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時的書就是“勤奮”,也可能比呆在寢室里的學生還要“懶惰”。也就是說“勤奮”是大腦的勤奮,而不是身體和和形式上的勤奮。我學電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一次別人問我你每天花多長時間來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思考?!辈豢鋸埖恼f我的很多工程構想都是在夢境中誕生的。每天早起床后刷牙的時候、上班的路上、吃飯的時候甚至和別人談話的空閑瞬間都有可能誕生靈感。(很贊成,有同感!)當然熱愛工程
5、師職業(yè)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領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學中的美感。一個優(yōu)秀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從科學的常識到科學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師安排答辯的順序,盡管這位老師在機電領域寫了很多的書也在所謂“理論領域”有很多建樹,單從他安排這樣一個簡單的順序來看,他并不是個理論很高的人。因為在我看來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極低的。換句話說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沒有科學的精神可言。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這個
6、問題引出后我們要提到的是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習慣,深度和廣度,以及思維方式和思維素材的選取。成為一個工程師確實有很多品質是天生的和決定性的,學校的培養(yǎng)和自己的努力也只記得我曾問一個大四畢業(yè)設計的學生你物理學的怎么樣。他回答我“還好”,可又補充說“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隨筆可以寫出很多方程,驚訝的說我的記憶力真好。我說“我根本就沒背過公式”。因為我記得“花園”是什么樣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詞匯描述的“花園”我記不清,可我
7、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來。這才是理論,理論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許多學電子的學生說模擬技術難學,我告訴他們其實學好模擬技術并不是要學好模擬電子本身。世界本來就是模擬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擬的,這就是模擬。所以你對自然科學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觀直接決定模擬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學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見是:不要以為拿著模電書學下去就能有本質的改變,一定要提高對事物的認識和對自然科學的理解,提高對模擬量的駕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對
8、概念的感性認識。思考問題要有深度,思維的深度是一種習慣。有些人總是喜歡點到為止,他甚至沒有意識到我還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為工程師和科學家要培養(yǎng)深邃的思考習慣。一些學生看到一道物理題,認為做對就好的人居多??赡闶欠癜l(fā)現(xiàn)了其中的內在聯(lián)系,甚至從考點中受到啟發(fā)。有很多高中學生喜歡做大量的習題,結果效果卻不理想。就是因為這些學生只是在“做題”,沒有付出更多的思考。所以工程師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進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工程師要重視實踐
9、,自然科學不管發(fā)展到何時都離不開實驗。電子學本身就是為了指導工程實踐。所以不要談空洞的理論?,F(xiàn)在很多院所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總是談一些空洞的理論,甚至錯誤的但還不以為然的理論。實踐可以提高對自然科學的認識甚至改變著我們的世界觀,只有這種認識提高了才可我們不要“玩弄理論”,但要重視理論。理論是思想,是認識,不是公式和文字。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重視理論。因為你是電子工程師,而不是電子愛好者。工程師要從整體到細節(jié)全面的把控你的工程。人做事是一定要
10、犯錯誤的,工程師要將這樣的錯誤減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論和對工程對象的認識是必須的。一些從電子愛好者出身的工程師比較容易忽視理論,認為把東西做出來了就可以。當然是要把東西作出來,但我們最終是要掌握尖端的技術,推動中國科技的發(fā)展。不可能象電子愛好者那樣拿過別人的圖紙來“制作”了事。IT技術發(fā)展迅速,理論的發(fā)展也非常迅速。我們一定要接受潮水般的新觀念和新技術,工程師必須有全面而又堅實的理論作為后盾。我們學習信息技術就好比蓋一座大廈,我們可以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