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定風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教學目的:教學目的:1具體感受蘇軾被貶黃州、備受打擊后胸懷曠達、淡泊人生、意存退隱的心情;2理解本詞言在此而意在彼、隱喻寄托的藝術特點;3了解“披文入情”在文學鑒賞中的作用。教學重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作品提供的文本出發(fā),“披文入情”,取得共鳴,具體感受蘇軾被貶黃州、備受打擊后胸懷曠達、淡泊人生、意存退隱的心情。教學步驟:教學步驟:一、導入這首詞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這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
2、黃州后的第三年。詞的小序交代了寫作的緣起:“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東坡志林》中又說:“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笨梢姡@首詞應當是蘇軾在前往沙湖相田的途中遭遇陣雨后的即景生情之作。它表達了蘇軾當時被貶黃州、備受打擊后胸懷曠達、淡泊人生、意存退隱的心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鑒賞這首詞。一說到鑒賞文學作品,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寫作背景,以為
3、這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前提和基礎,這是在中學語文課上形成的習慣。但是,它們并不等于文學作品。大家都知道,文學作品只是一個審美對象,它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直接形式是文本(語言文字),它通過文本所表現(xiàn)的文學形象來傳情達意。所以,在鑒賞文學作品時,我們應該在作品文本提供的文學形象的基礎上,充分調動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和情感積累,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去具體再現(xiàn)和豐富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或生活,把自己溶入作品,感同身受,取得“共鳴”,從中獲得豐富的審
4、美感受。這個過程就是古人所說的“披文入情”的過程,它才是文學鑒賞的真正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并進一步分析和評價作品。當然,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寫作背景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作品,但我們不能把它們作為文學鑒賞的起點。因為這樣往往會讓人先入為主、畫地為牢,從而“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甚至拋開作品本身,僅用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寫作背景去主觀臆測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就背離了文學鑒賞的目標,也失去了文學鑒賞的樂趣。事實上,
5、在某些情況下,讀者在文學鑒賞中所得到的東西與作者在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東西之間可能有較大的不同。因為“所指”和“能指”完全是兩回事。絲隱痛,這也主要表現(xiàn)在詞的這兩句中。“莫”是“不要”的意思,“莫聽”在這里有“勸阻”的意味;與此對應,“何妨”在這里有“推薦”的意味;兩者連在一起,形成了“不要……,不妨……”這樣的句子,由于在這里是蘇軾自己對自己說,于是就有了一種自我勸解的意味。他這樣勸解自己,實際是也是這樣去做的,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現(xiàn)了蘇軾的
6、達觀自解。正是這種痛楚讓他產生了“退隱江湖”的想法,于是有了下面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狈饨ㄊ看蠓虺S羞@樣的信條: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與“出仕為官”相對的常常是“退隱江湖”,由此引出了詞的下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边@里的“一蓑煙雨”,不是寫眼前景,而是道心中事。試想一想,此時“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哪里還有蓑衣可披?“煙雨”也不是寫眼前的沙湖道中雨,而是江湖上煙波浩渺、風片雨絲的景象。遭受打擊后的蘇軾是想著要退隱于江湖!蘇
7、軾寫這首《定風波》是在三月,到九月寫的《臨江仙》一詞中,又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這樣的句子,使得負責管束他的黃州知州徐君猷聽到后大吃一驚,以為這個罪官逃走了。再結合他在《答李之儀書》中所述的“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而自覺可喜的心境,把“一蓑煙雨任平生”理解為歸隱是合適的。這首詞的最后一句也與此合拍。注:關于“一蓑煙雨任平生”,流行著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shù)米⌒量嗟纳睿?。”?/p>
8、胡云翼《宋詞選》)這種解釋從積極處體會詞意,但似乎沒有真正觸及蘇軾思想的實際。再看下片。下片比較簡單,它著眼于雨后,進一步表達了作者想“退隱江湖”的心情?!傲锨痛猴L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边@一句是寫實。此時陣雨剛過,天已放晴,空氣清新;料峭的春風迎面吹來,讓人覺得有些冷;前邊的山頭上,夕陽斜照,好像在向詩人致意。微冷的春風吹走了詩人的酒意,使他頭腦清醒;山頭的陽光又送來縷縷溫暖,讓他有了淡淡的喜悅。如此的文字正顯示了經歷風雨洗禮
9、之后的詩人內心的平靜。(這里的理解不同于教材,教材上句對句的機械理解過于牽強,且與詞的下文互相矛盾。)然而,詩人畢竟已經經歷了風雨的洗禮。在這之后,他會有些什么想法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痹谶@一句中,詩人不僅運用了“暗喻”的修辭方法,還化用了陶淵明的句子“歸去來兮”?!跋騺硎捝帯北砻嫔鲜侵竸偛旁庥鲲L雨的地方,實則比喻自己在仕途上經歷的坎坷。回過頭來想想這些年來自己在仕途上的遭遇,實在是陰晴莫測、安危難料,還不如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定風波》賞析
- 蘇軾《定風波》教案
- [學習]蘇軾定風波鑒賞資料
- 《定風波》(蘇軾)名句默寫原創(chuàng)題
- 蘇軾詞英譯對比研究——以《定風波》為例
- 定風波教案
- 定風波教案
- 選修課文蘇軾《定風波》公開課教案
- 定風波 文學精讀
- 《定風波》典型教案
- 從《定風波》(長羨人間琢玉郎)來看蘇軾筆下的女性美
- 《定風波》微課教案
- 《定風波》公開課教案
- 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ppt課件
- [學習]蘇軾定風波優(yōu)秀公開課_教學案例設計_教學研究_教育專區(qū)
- 《水調歌頭 蘇軾》 賞析
-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四《定風波》教案
- 蘇軾詩詞與賞析
- 專題九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蘇軾《豬肉頌》詩歌賞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