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武漢巖土所)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武漢巖土所)概況概況實驗室依托于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以中國科學院巖土力學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吸納湖北省環(huán)境巖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的骨干力量而組建,2007年1月獲得國家科技部的立項批準,2007年10月國家科技部批準實驗室的建設計劃。葛修潤院士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謝和平院士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馮
2、夏庭研究員任實驗室主任。研究內容研究內容實驗室定位于巖土力學與工程的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研究內容針對國家重大基礎工程建設、資源開采和石油、天然氣、核廢物地下儲存(處置)以及CO2地中隔離的戰(zhàn)略需求和巖土力學與工程學科前沿,圍繞“重大巖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與環(huán)境協調”以及“能源及廢棄物地下儲存與環(huán)境安全”兩大重大戰(zhàn)略性研題和“復雜環(huán)境下巖土介質力學性狀及其在工程作用下的演化機制”長期科學計劃,開展巖土體力學特性及巖土工程的安全預測與調控方法和
3、技術研究,揭示多場、多相及復雜環(huán)境條件下巖土體的力學特性的演變特征,解決國家重大基礎工程建設、資源開采以及石油、天然氣、核廢物地下儲存及CO2地中隔離中的安全、經濟和環(huán)境協調問題。2、中國礦業(yè)大學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州)概況概況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實驗室依托中國礦業(yè)大學巖土工程、工程力學國家重點學科,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等省部級重點學科建
4、設。2008年5月獲準啟動建設,隸屬于工程科學學科領域?,F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教授,實驗室主任為繆協興教授。研究內容研究內容實驗室圍繞研究與解決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難題這一總體目的,以(1)深部巖體力學與圍巖控制理論、(2)深部土力學特性及其與地下工程結構相互作用、(3)深厚表土人工凍結理論與工程應用基礎以及(4)深部復雜地質環(huán)境與工程效應等四方面為主要研究內容。構成以深部為研究背景;以深
5、部復雜地質環(huán)境、巖土體、凍土體為研究對象;以高圍壓、高水壓、高氣壓、開挖卸荷、動力為荷載特征;以深部地質環(huán)境精細探測、深部巖土體與結構穩(wěn)定、深部巖體熱效應及利用為學術研究目標;從宏觀(環(huán)境、構造)到中觀(破碎、節(jié)理、裂隙、界面),到細觀(結構、顆粒、水),再到多相(固、液、氣)、多場(溫度場、滲流場、應力場)的系統(tǒng)的具有深部、地下特色的研究體系。3、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huán)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huán)境保
6、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概況概況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huán)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成都理工大學,實驗室是1989年由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準,在原“工程地質”國家重點學科點基礎上建立的國家專業(yè)實驗室。4、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概況概況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國科學院寒區(qū)旱區(qū)環(huán)境與工程研究所。由國家計委和地質以及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研究方向研究方
7、向研究工作在巖土流變理論、損傷與漸進性破壞理論、節(jié)理巖體破壞力學、飽和多孔介質土動力學、地面沉降控制理論、動態(tài)施工反饋方法、巖土力學數值新方法、巖土工程智能化及信息化技術、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與利用技術等多個領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并積極與上海及全國各地重大土建工程相結合。主要的研究方向分為以下幾個:(1)土體漸進破壞理論與軟土工程變形控制(2)土體宏細觀理論與軟土工程動力災變(3)非飽和土多場耦合理論與工程地質災害控制(4)地下工程安全理論
8、與風險控制(5)城市地下空間規(guī)劃、防災及數字化3、浙江大學軟弱土與環(huán)境土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軟弱土與環(huán)境土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概況概況2007年經教育部批準,依托浙江大學巖土工程國家重點學科,成立了軟弱土與環(huán)境土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工程院陳祖煜院士。實驗室主任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云敏。研究領域研究領域實驗室開展了軟弱土和環(huán)境巖土工程相關領域一系列關鍵問題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已在軟弱土多場相互作用與環(huán)境土
9、工、軟粘土工程學與地基處理、土動力學與土工抗震、土和結構相互作用與近海巖土工程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研究成果,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優(yōu)勢。5、河海大學巖土力學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海大學巖土力學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概況概況河海大學“巖土力學與堤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7年批準立項,2008年6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實驗室建設計劃書現場論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為:土體靜動力學特性與本構理論、現代高土石
10、壩設計理論與方法、堤防與道路工程地基處理、巖土滲流與環(huán)境土工和高邊坡安全與災害防治五個研究方向。特別在現澆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及復合地基技術的應用、大型水電工程巖石高邊坡工程安全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國家和社會經濟的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6、長安大學國土資源部巖土工程開放研究實驗室(西部礦產資源與地質工程教育部重長安大學國土資源部巖土工程開放研究實驗室(西部礦產資源與地質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點實驗室)概述概述國土資源部
11、巖土工程開放研究實驗室是面向國內外開放的從事巖土工程與地質工程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的部級專業(yè)研究實驗室。實驗室隸屬于國土資源部,依托長安大學,依托單位具有地質工程、巖土工程和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F有以中青年為主的研究人員二十余人及專門實驗人員10人。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從事的研究方向有:工程區(qū)域穩(wěn)定性與重大工程環(huán)境效應;地質災害評價、預測及防治;特殊性巖土體工程特性及其穩(wěn)定性評價;巖土工程的物理模擬與數值分析;復雜工程地質體的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