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項目申請書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研項目申請書范文科研項目申請書范文(學校內部及省級課題均可以此學校內部及省級課題均可以此為模版)為模版)時間:2008111419:12來源:作者:點擊:45460次學科分類申報學科代碼項目編號密級農學0903大學校長基金自然科學項目申請書大學校長基金自然科學大學校長基金自然科學項目項目申請書項目名項目名稱:稱:保護性耕作下棉花對微量元素吸收的動態(tài)規(guī)律研究申請人:人:藍色多瑙河藍色多瑙河單位:位:植物科技學院植物科技學院聯系方式:聯系

2、方式:Email:Email:zjhzky@zjhzky@jhz2008@jhz2008@申請申請時間:時間:20072007年1212月5日大學科技處二○○六年制填報說明1、填寫申請書前,請先查閱學校有關項目申請辦法及規(guī)定。申請書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逐條認真填寫。表達要明確、嚴謹,字跡要清晰易辨。外來語要同時用原文和中文表達。第一次出現的縮寫詞,須要注出全稱。2、申請書為A3紙騎馬裝訂??勺孕屑禹?。一式七份(至少一份為原件),由所在

3、單位審查簽署具體意見后,報送到學校科技處。3、封面右上角項目編號由科技處填寫,學科分類(填寫一級學科)和申報學科代碼由申請者填寫。4、簡表內容必須逐項認真填寫,一律用仿宋小四填寫,凡出現“點擊此處”是可供選擇項,單擊此處后選擇所要填寫內容。5、部分欄目填寫要求:項目名稱——應確切反映研究內容和范圍,最多不超過25個漢字(包括標點符號)?;A研究——指以認識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guī)律為目的,不直接考慮應用目標的研究活動。應用基礎研究——指有廣

4、泛應用前景,但以獲取新原理、新技術、新方法為主要目的的研究。申請金額——以萬元為單位,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注意小數點。起止年月——起始時間從申請的次年1月算起。終止時間為完成年度的12月。依托實驗室——系指研究項目將利用的實驗室,僅填寫校內重點實驗室、院試驗站或外部場站等。參加單位數——指研究項目組主要成員所在單位數,包括主持單位和合作單位(合作者所在單位),以阿拉伯數字表示。項目組主要成員——指在項目組內對學術思想、技術路線的制訂與理論

5、分析及對項目的完成起重要作用的人員。研究內容和意義——摘要與主題詞應認真填寫。成果形式按下列內容填寫:A:專著B:編著C:教材D:工具書E:參考書F:古籍整理G:論文H:研究報告I:調查報告J:新產品K:新技術、新學科分類申報學科代碼項目編號密級農學0903中文保護性耕作棉花微量元素英文ConservationtillageCottonMicronutrients二、立論依據二、立論依據保護性耕作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及其它措施,盡可能

6、減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yè)耕作方法。目前主要應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農作物生產及牧草的種植。在棉花生產過程中與保護性耕作技術內容相結合,即能達到保土保水的目的,又能符合當地農藝的要求。棉花保護性耕作模式以保墑、增溫和除草,防止土壤板結、流失,減少沙塵產生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及養(yǎng)分利用效率為主要目標,綜合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深松、地膜覆蓋播種等多項技術措施。保護性耕作起源于美

7、國。十九世紀末,美國實施西部大開發(fā),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開墾成農田,雖然獲得了幾十年不錯的糧食產量,但是由于植被破壞、土地大量翻耕,土壤退化,20世紀30年代,干旱、貧瘠、細碎的裸露農田難以抵擋大風的襲擊,成千上萬噸表土被刮走,沙塵遮天蔽日,釀成了震驚世界的“黑風暴”(強沙塵暴天氣)。“黑風暴”推動了人們對傳統耕作方法的反思和對保土保水新方法的探索。經過多年的研究,美國科學家確認是鏵式犁翻耕破壞了土壤結構和地表植被,使得土壤缺乏抵抗干旱

8、和大風天氣的能力。由此,逐步創(chuàng)立了以秸稈、殘茬覆蓋和免耕播種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并發(fā)展成為美國主流的耕作制度。20世紀80年代以后,保護性耕作逐步推廣應用到70多個國家,據FAO統計,目前,全世界保護性耕作應用面積達到169億公頃,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11%。主要在旱作農業(yè)區(qū)小麥、大麥、玉米、苜蓿、豆類、油菜、棉花、小雜糧等10多種作物的生產上應用。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和澳大利亞應用面積均已超過本國耕地面積的70%。2002年8月第二屆可持續(xù)

9、發(fā)展世界首腦會議呼吁,大力發(fā)展保護性耕作技術,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2004年4月16日出版的國際權威機構《科學》周刊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生態(tài)學家認為,傳統耕作導致的土壤有機質衰竭—土壤結構破壞—水分的入滲和儲存減少—風蝕水蝕加劇、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產量下降這一惡化過程是緩慢的,30~50年才明朗化,但后果卻是致命的,全世界必須更廣泛地實行保護性耕作,否則,未來20~50年就要面臨嚴重的氣候、土壤和糧食生產方面的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聯

10、合國糧食與農業(yè)機構快訊》以及《世界農業(yè):走向2015/2030年》中稱,保護性耕作是一場新的耕作革命,是一種農業(yè)生產和環(huán)境保護“雙贏”的耕作方法;未來10~20年中,保護性耕作將對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更加積極的促進作用。中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貧困山區(qū)和半干旱地區(qū)。長期以來,當地群眾濫墾亂伐、廣種薄收,形成了“愈窮愈墾,愈墾愈窮”的惡性循環(huán),在全國449個省級以上貧困縣中,75.8%是水土流失嚴重縣。加之近年春季沙塵暴天氣頻發(fā),我國在保護性

11、耕作方面的研究與應用情況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國保護性耕作研究與應用基于國外成熟經驗和技術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實現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的是一場革新傳統耕作制的新農業(yè)技術革命受各級政府和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試驗研究單項技術70年代起部分高校和農業(yè)科學院開始覆蓋和少(免)耕等試驗研究取得顯著的增產效果90年代起開始了農藝農機結合的系統性試驗在適合中國國情的保護性耕作機械設計和耕作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總結出適合山西的3種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