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人教版語文必修二模塊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22012~20132013學年普通高中新課程模塊結(jié)業(yè)考試試題(卷)學年普通高中新課程模塊結(jié)業(yè)考試試題(卷)語文(必修2?人教版)注意事項:1.本試題除第Ⅰ卷(選擇題)、第Ⅱ卷(非選擇題)外,另增設附加題20分。附加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各??筛鶕?jù)自身情況,確定附加題分數(shù)是否計入模塊修習學分。2.第Ⅰ卷1~6頁,第Ⅱ卷第7頁,附加題第8頁。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和答題卡上。3.答選擇題(第Ⅰ卷1~7題,

2、第Ⅱ卷15~16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題上無效。4.答非選擇題(第Ⅰ卷7~14題,第Ⅱ卷17~18題,附加題)時,須用0.5毫米的黑色筆跡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相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寫在本試題上無效。5.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閱讀題(51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3、9分,每小題3分)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文化源遠流長。廣義上的茶文化包括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個方面。狹義的茶文化主要指茶的人文科學內(nèi)容。在我國浩瀚的古籍中,有關茶的記載多達上千種。據(jù)《神農(nóng)百草經(jīng)》記載:“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有的學者把茶文化劃分為萌芽期(三國至南北朝時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個時期。秦統(tǒng)一中國后,茶葉開始由四川向全國傳播,后來逐步形成了八大茶區(qū)。到了唐代,茶

4、的生產(chǎn)具有相當規(guī)模,還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作者陸羽,被后人尊為“茶圣”。他在書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茶葉的科學知識,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以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等十個門類,記載了茶樹的性狀、品質(zhì)、種類、采制方法、烹茶技術和飲用的器具等,介紹了飲茶的起源與飲茶的有關知識以及茶葉的產(chǎn)地。此書開我國茶書的先河,后來出現(xiàn)的茶書多達一百多種?!安琛弊衷陉懹鹬坝卸喾N寫法,“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标懹鸾y(tǒng)一寫

5、作“茶”,建立了“五茶歸一”的功勞。茶道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早提出茶道的是唐代詩僧皎然,他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寫道:“孰知茶道全爾真,惟有丹丘得如此。”皎然的茶道包括了茶禮、茶韻、茶境、茶禪、養(yǎng)生、修身、茶德。日本的茶道精神“和、靜、清、寂”由此而來。被稱為“日本茶祖”的榮西禪師于宋代兩度來華,歸國時帶回茶籽,引種于日本各地,并寫了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yǎng)生記》。宋代是我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出現(xiàn)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并行的局面

6、。原有的八大茶區(qū)進一步擴大,飲茶的方法也由“烹茶法”變?yōu)椤包c茶法”和“泡茶法”。宋代還出現(xiàn)了著名的五大瓷窯: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各種茶具應有盡有。飲茶講究用水,要“清、輕、甘、潔”。據(jù)說陸羽曾評出天下二十名水。如無錫惠山泉水、蘇州虎丘寺石泉水、揚子江南零水等。茶與文人的關系密切,許多文人寫過茶詩。如唐代盧仝寫過著名的《茶歌》,宋代蘇軾善于斗茶。陸游一生愛茶,寫了大量的茶詩,被稱為“茶詩狀元”。鄭板橋?qū)懖杪?lián)最多。茶與佛教、道教關

7、系密切,許多高僧都是茶文化專家。飲茶中包含人生哲理,比如“大理三道茶”,第一杯苦澀,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甜,意喻中年過幸福生活;第三杯百味交集,代表老年細味人生。茶文化發(fā)展到今天,更加普及,茶館遍天下。茶館已經(jīng)成為人們文化交流、休閑娛樂的場所。20世紀80年代在臺灣興起的現(xiàn)代茶藝更豐富了茶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8、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下列

9、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屋舍B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窮:窮盡C則或咎其欲出者咎:責怪D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觀:景象5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其孰能譏之乎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B余與四人擁火以入舉匏樽以相屬C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夫人之相與D不出,火且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移步換景,結(jié)構緊湊。全文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

10、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jié)尾,在內(nèi)容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B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游的內(nèi)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jù)。C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略寫褒禪山概況,其中卻詳記仆碑文字;詳寫記游華山洞經(jīng)過,卻又略寫前洞。游華山洞心得詳,借仆碑抒發(fā)感慨略。D主旨明確,闡述充分。本文以游洞為喻,以“深思慎取”為中心,逐層論述,闡明宏偉目標、險遠道路和“志”、“力”

11、、“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7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2)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8~9題。題。(7分)分)飲酒(其十四)陶淵明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①坐松下,數(shù)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②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咀ⅰ竣侔嗲G:班,攤開;荊,荊條,班荊即鋪荊于地。②悠悠:指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