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百年來我國文學翻譯十大論爭的特征探討一百年來我國文學翻譯十大論爭的特征探討第一大論爭,是信達雅之爭。由近代著名翻譯家嚴復提出的信達雅,是晚清以來中國翻譯及翻譯文學理論中最有影響的理論命題。它既是嚴復翻譯經驗的精煉的總結,也相當程度地揭示和概括了翻譯活動的本質規(guī)律。在一百多年來的中國翻譯理論中,沒有哪一種學說像信達雅一樣具有如此深遠和廣泛的影響力。由于嚴復的信達雅只是有感而發(fā),并未做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的界定,后來的人們或解釋、或闡發(fā)、或引
2、申、或贊賞、或質疑、或貶斥,各抒己見,眾說紛紜,真正出現了百年爭鳴、百家爭鳴的局面。其間的爭鳴出現過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30年代,第二次在50年代,第三次高潮始于80年代,延續(xù)至今。通過論爭,信達雅的歷史淵源、內在含義,作為翻譯及翻譯文學的原則標準是否適用等一系列問題,在論爭中逐漸明晰。更重要的是,信達雅在論爭中被不斷闡發(fā)、不斷完善,從而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它作為翻譯及文學翻譯的原則標準的持續(xù)有效性得到了大多數論爭者的充分肯定。第二大
3、論爭,是直譯與意譯之爭。20世紀初直至80年代,我國翻譯文學界一直都是將直譯意譯作為一種翻譯方法的概念來使用,并圍繞直譯意譯進行了長時間持續(xù)不斷的論辯。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意見:1.把直譯理解為逐字譯,并加以提倡;有的提倡直譯,但不把直譯理解為逐字譯,并把直譯理解為惟一正確的方法,不承認另外還有意譯的方法;或者把直譯與曲譯對立起來,認為直譯就持原文的風格,即洋味,反對過分歸化,但更多的翻譯家在翻譯中仍傾向于譯文必須是地道的漢語,具有歸化
4、傾向的譯文占了大多數。第四大論爭,是轉譯和復譯之爭。轉譯與復譯之爭是針對文學翻譯的不同方式而展開的論爭。由譯本所據原本的不同,形成了直接翻譯和轉譯兩種不同的翻譯方式;由同一原本的不同譯本出現的時間先后的不同,形成了首譯與復譯兩種不同的方式。因已有的譯本不能滿足讀者的期望和需要,復譯是翻譯家常有的選擇;因翻譯家所掌握的語種等因素的限制,轉譯也常常是譯介外國文學的必要途徑和方式。在中國翻譯史上,復譯和轉譯是相當普遍的翻譯方式,其中不乏成功的
5、、受到讀者歡迎和肯定的譯作,也有不少過多背離原文的轉譯本和重復平庸、乃至濫竽充數的復譯本,對于復譯和轉譯的是非功過,翻譯界有著見智見仁的不同看法,并進行了長期的討論和爭鳴。經過爭論,大家認為轉譯是不可避免的,但應盡量直接翻譯;復譯也是必要的,但復譯不能為盜譯(抄襲已有譯文)提供條件,復譯必須在舊譯基礎上有所超越、有所提高,才有存在價值。第五大論爭,是處女、媒婆、奶娘之爭。翻譯文學的價值、功用問題,文學翻譯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系、特別是文學翻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百年來的詞學研究詮釋與思考
- 一百年來興平方言語音變化研究.pdf
- 梁宏達說30年來最令人不滿的開放十大成果
- 《百年來中國的俄國史研究》翻譯報告.pdf
- 盛贊黨的一百年喜迎黨的二十大
- 臨汾方音百年來的演變.pdf
- 十年來我國文化產業(yè)政策變遷研究(1997-2007).pdf
- 一百年來第二松花江流域水環(huán)境的歷史變遷(1898-2000).pdf
- 百年來雅典史研究述論.pdf
- 1638.近百年來全球變暖背景下enso變化特征
- 近百年來扎魯特旗聚落變遷研究
- 近十年來英漢翻譯對漢語的影響.pdf
- 中國式家長的十大特征
- 十大審計缺陷【外文翻譯】
- 近十年來我國貨幣中性問題研究.pdf
- 全世界幾百年來的透視原理錯誤
- 近十年來我國房產調控政策研究.pdf
- 近十年來《顏氏家訓》研究概述
- 65429.澳門近百年來氣候變化的特征和預測研究
- 云間白蕉-三百年來一復翁.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