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荒時期農民的生存狀況初探——以20世紀30年代前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為中心.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災害作為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緊張和沖突狀態(tài),存在于各種社會形態(tài)和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它的發(fā)生除了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外,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諸社會事象造成立體的、全方位的影響,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20世紀30年代前期,中國連續(xù)發(fā)生了幾次大的自然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主要受災區(qū)域,而農民是災民中的主要受災群體。
   自然災害的直接后果是糧食作物的減產或絕收,導致生產不足危機,農民只得尋找糧食以

2、外的“替代品”聊以度生。金融枯竭是災后農村的普遍現象,新式金融機構農村信用合作社在解決災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極為有限,農民大多倚賴高利性質的私人借貸和典賣物品以解燃眉之急。自然災害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疫病流行,嚴重威脅災后農民的生命。疾疫具有流行性、群發(fā)性和連發(fā)性的特點,成為災后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自然災害引發(fā)災民流動,這種流動基本上屬于無政府現象,是典型的“盲流”。災民一般流向城市,大多處于乞討和無業(yè)之中,生活極為艱難。災后農民通過和平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