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理學視野下的菲華文化研究(1571—1945)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暨 南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暨 南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題名(中英對照) : 歷史地理學視野下的菲華文化研究(1571—1945) Research on culture of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

2、ography(1571-1945) 作者姓名:汪歡 指導教師姓名 王元林 及學位、職稱: 博士、教授 學科、專業(yè)名稱: 歷史學、中國史(歷史地理學) 學位類型: 學術學位 論文提交日期: 論文答辯日期: 答辯委員會主席: 論文評閱人: 學位授予單位和日期: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菲律賓華人人口較少,卻

3、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經濟成就,在世界華人中占據重要地位。菲華社會在戰(zhàn)前屬于旅居性質,努力構建與故鄉(xiāng)相似的文化空間,是其一直的文化追求,主要包括華文、華語、傳統宗教與風俗、故鄉(xiāng)的地緣血緣文化等因素。因祖籍地及分布、殖民政策、聚落結構等影響,菲華文化表現出特殊性。 有規(guī)模的中國移民赴菲始于明末, 以鴉片戰(zhàn)爭至民國期間最盛。 菲華的祖籍與僑居菲島特征顯明, 過度集中于一地, 輔以一兩個次中心。 菲華主要來自閩南,前期以漳州為主,后泉州晉江籍占菲華一半

4、以上,南安、廈門籍也較多。后期粵僑稍有增加,但比例極小。菲華主要集中于馬尼拉,19 世紀后期人口流動加強,宿務、怡朗、達沃、三寶顏等城鎮(zhèn)吸引了較多華人,但在人口與發(fā)展程度上與馬尼拉相距甚遠。祖籍地及其僑居地分布對華僑文化空間格局影響深遠。 在美屬相對民主自由的政治環(huán)境中, 文化空間內的要素如華文教育、 報刊與宗親組織開始發(fā)展, 至 20 世紀 30 年代較為完整和成熟。 各文化要素以華人人口規(guī)模為基礎,地理分布表現出顯明的地域差異。僑校

5、分布較廣,馬尼拉、宿務、怡朗等商埠較多,其他多一地一校,宗親組織與僑報更集中于馬尼拉一地。因祖籍地特征影響,菲華血緣文化更濃,閩籍同鄉(xiāng)會多以鄉(xiāng)村為單位,粵籍同鄉(xiāng)會多以省為單位,且建立時間較早。菲華生活遵循故有民俗,信仰以傳統佛、道與民間神靈為主,同時也摻雜天主教,相互雜糅,共祀多神,媽祖信仰成為文化融合最典型案例。菲律賓華人區(qū)被視為與主流文化的截然不同的異質空間。 菲華努力構建以祖籍國文化為基礎的文化空間,其動力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視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