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分類號: K203 學校單位代碼: 10446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王獻唐師友考述 研 究 生 姓 名:王延朋 學 科、專 業(yè):歷史學 歷史文獻學 研 究 方 向:儒家文獻整理與研究 導師姓名、職稱:陳東 教授 論 文 完 成 時 間:2012 年 4 月 摘 要 一代國學宗師王獻唐先生一生治學嚴謹,博大精深,在目錄、版本、金石、文字、音
2、韻、考古、圖書館學及詩文、書畫方面皆造詣頗深,是我國著名的文獻學家、考古學家、圖書館學家及金石學家,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罕見之學者。 ” 獻唐先生在學術研究上所取得的卓著成就,固然源于其一生勤奮治學,但其周圍良師益友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王獻唐幼年和青年時期接受了良好的國學和西學教育。自 1929 年掌山東省立圖書館后,因工作關系,結識了海內外大量的學者,獻唐先生與他們交相論學,獲益良多。從《王獻唐師友書札》中所保存的書信來看
3、,獻唐先生與傅斯年 (1986—1950) 、 趙錄綽 (生卒年不詳) 、 王重民 (1903—1975) 、 李小緣 (1897—1959)等學者都有頻繁的書信往來, 是三四十年代具有廣泛影響的主流學者。 近年來,關于王獻唐先生學術貢獻的研究為數不少,但有關先生的交游師承,卻較少有人論及。因此,本文以《王獻唐師友書札》為基礎,以考察王獻唐師友交游事跡為重點,對獻唐先生的交游師承做簡單梳理,并藉此反映民國時期部分學者在學術研究中互相切磋
4、、互相啟發(fā)之狀況。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章,王獻唐生平。根據其一生學行將其分為三個階段論述:幼年至任職省圖(1896—1929) 、主掌省圖至濟南解放(1929—1948) 、幽居泉城至辭世(1948—1960) 。第二章,獨具特色的師承關系。通過王獻唐自述其半生學行的《訪碑圖詩》及部分信札,探究其“承受樸學、兼容西學”之治學特色的淵源。第三章,廣闊的交游。由于王獻唐一生交游人士眾多,因此這一部分依據獻唐先生與當時學人的往來信札,以地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