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導學案(排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第 1 頁 共 5 頁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扎實掌握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判讀,提高讀圖析圖能力。 2.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會運用等高線地形圖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3.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間概念;激情投入,自

2、信人生。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 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1.絕對高度(海拔):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 海平面的________。2.相對高度: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__________的__________?!揪毩暋繄D中,A 點的海拔是 ,B 點的海拔是 ,AB 兩點的相對高度 ,BC 兩點的相對高度是 ,AC 兩點的相對高度是 。二、 二

3、、 等高線的特征: 等高線的特征:(等高線是地圖上海拔相同的各點的連 等高線是地圖上海拔相同的各點的連線) 1.同一條等高線上高度 。 2.同一幅圖等高線地圖上,等高距 。 3.等高線是 的曲線,無論怎樣迂回曲折,終必環(huán)繞成 圈,但在一幅圖上不一定全部閉合。 4.兩條等高線決不能相交 因為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不會 有兩個高度。( 例外)。5.示坡線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線是與等高線 相

4、交的短線,總是指向 的方向,有時也叫 做降坡線。 6.幾條特殊的等高線,0 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 米線區(qū)分平原和低丘;500 米、1000 米線顯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 米、3000 米線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 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 征。三.不同地形的等高線: 三.不同地形的等高線:地形類型包括以下五種,在地形圖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稱 特 征平原 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

5、線稀疏,廣闊平坦山地 海拔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 V 字形盆地 閉合等高線的數(shù)值從中心向四周降低丘陵 海拔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四、等高線圖上基本地形和判讀方法 四、等高線圖上基本地形和判讀方法1、山頂與盆地 、山頂與盆地 閉合曲線中

6、間 四周 ,示坡線向 閉合曲線中間 四周 ,示坡線向 2、山脊與山谷 、山脊與山谷凸低為 凸低為 (中間高兩側低) (中間高兩側低) 凸高為 凸高為 (中間低兩側高) (中間低兩側高)3、鞍部:兩個山頭間的低凹處, 、鞍部:兩個山頭間的低凹處, 4、陡崖 、陡崖一般也是兩個山脊和兩個山谷的會聚處。 一般也是兩個山脊和兩個山谷的會

7、聚處。 陡崖 陡崖:多條等高線會合重疊在一起。 多條等高線會合重疊在一起。[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 1. 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的判讀: 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的判讀:說出下圖表示的地形類型名稱,并說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稱。F 線的海拔和河流的位置(字母)和大致流向。ABC D500700E0 500 1000米總結: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的關系: 總結: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的關系:2. 2.坡度大小的判斷: 坡度大

8、小的判斷:(1)坡度計算 )坡度計算=高差 高差/水平距離 水平距離即 tana= tana=H/D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線圖中的等高距決定坡度=高差/水平距離=高差/(圖上距離/比例尺)=(高差/圖上距離)×比例尺F山緩 坡 陡坡地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第 3 頁 共 5

9、 頁3.下圖為 “我國南方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示意圖(米)” ,途中虛線表示山脊線或溪流。讀圖回答(1)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觀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2)d 圖中甲處最易發(fā)生的地質災害是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4.讀華北某地地形圖,據(jù)圖判斷:(1)①

10、②③④四條坡面線的坡度比較( )A.①② D.③=④(2)調查發(fā)現(xiàn)乙坡植物生長好于甲坡,是因為乙坡的( )A.照較強,輻射收入多 B.蒸發(fā)較少,土壤水分條件較好C.氣溫較高,且日變化大 D.降水較多,水源充足(3)若乙坡植被受破壞成為荒坡,則對其合理的開發(fā)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種植喜陽的經濟林木 C.修梯田,種植水稻 D.營造混交林5. 在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 ,回答⑴—⑶

11、題。(雙選)⑴圖中陡崖頂部的海拔可能是( )A.46m B.65m C.54m D.50m⑵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18m B.21m C.46m D.33m⑶有關 P、Q 兩地的判斷正確的是( )A.P 地為盆地,Q 地為山峰B.P、Q 兩地都為盆地C.兩地的海拔是 P≥50m、Q≤60mD.P 地海拔介于 40m—50m 之間,Q 地海拔介于 60m—70m 之間讀“我國某地等高

12、線地形圖” ,回答 50~53題:50 50、①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及其相對高度取值范圍是 、①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及其相對高度取值范圍是( )A.陡崖, .陡崖,40 40~60 60 米 B.鞍部, .鞍部,40 40~60 60 米C.陡崖, .陡崖,30 30~70 70 米 D.山坡, .山坡,30 30~70 70 米51 51、a、b、c、d 四處河岸,河流沖刷強度最大的是 四處河岸,河流沖刷強度最大的是( )

13、A.a 處 B.b 處 C.c 處 D.d 處 52 52、圖中虛線處可能發(fā)育河流的是 、圖中虛線處可能發(fā)育河流的是( )A.M、N 兩處 兩處 B.P、Q 兩處 兩處 C.M、P兩處 兩處 D.N、Q 兩處 兩處53 53、沿 、沿 XY XY 線的地形剖面圖是 線的地形剖面圖是( )三、等高線地形圖綜合應用 三、等高線地形圖綜合應用1、判斷水系及水文特征 、判斷水系及水文特征(1)與氣候結合: )與氣候結合:分析

14、氣候特點應結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勢高低、坡向(山區(qū)應考慮迎風坡和背風坡,迎風坡降水量多、背風坡降水量少)等因素;盆地不易散熱,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氣的滯留。[經典例題 經典例題] 右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①~③題。①.關于下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山相對高度為 2470 米 B.CD 是山谷,EF 是山脊C.H 在西南坡上,陽光充足 D.H 地比 B 地降水多②.B 點此時的溫度

15、為 18℃,如果只考慮高度因素,那么甲峰與乙峰的溫度分別為 ( )A.13.5℃,12.5℃ B.22.5℃,13.5℃C.22.5℃,14.5℃ D.13.5℃,14.5℃③.圖中,有一處適合戶外攀巖運動。運動員從崖底攀至陡崖最高處,高差可能有( )A.101 米 B.198 米 C.298 米 D.601 米(2

16、)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山谷常形成河流發(fā)育,等高線穿越河谷時向上游方向彎曲。(3)與河流水文特征: )與河流水文特征: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處有時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還與流域面積和流域內降水量有關;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沖積扇。2、與“點”的區(qū)位結合 、與“點”的區(qū)位結合(1)水庫、壩址的選擇 )水庫、壩址的選擇 水庫壩址宜選擇峽谷地段(水平距離窄,垂

17、直落差大);應避開地質斷裂地帶,并考慮移民、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問題。水庫庫區(qū)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qū)或選在“口袋形”的洼地或盆地,這些地區(qū)不僅庫容大,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經典例題 經典例題] 圖 2-11 是某水庫大壩位置示意圖。據(jù)此回答 4~5 題。風向 海洋 海洋▲1150 ▲1320乙山甲山0400800 EFD C GHAB80 60 70 50 40 30 20 60 50 Q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