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指標市場化交易的經濟學分析——來自浙江省的啟示.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于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采取了一種以耕地總量動態(tài)平衡為戰(zhàn)略目標,以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為手段的計劃配置耕地資源的模式,目的是遏制改革開放以來土地粗放利用、耕地數(shù)量銳減和耕地質量快速退化等問題,保護有限的耕地資源,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由于地方政府(縣級及縣級以上)握有集體土地征收權和國有土地出讓權,是耕地非農化過程中最主要的參與者,因此,中央政府計劃配置模式下嚴格的耕地非農化管制政策和區(qū)域內實現(xiàn)耕地總量動態(tài)平衡的要求,實際上是限制了地

2、方政府的耕地非農化權。針對中央政府的管制,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性政策,以一種市場化的方式在縣級地方政府層面配置耕地資源,這其中主要包括折抵指標有償調劑、基本農田易地代保和耕地異地占補平衡。 耕地非農占用的利用效率與耕地保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事實上,達到了耕地非農占用的利用效率同時做好耕地保護,就是耕地資源的社會最優(yōu)配置。中央政府計劃模式或者地方政府的市場模式能使耕地資源達到社會最優(yōu)配置嗎? 本文以浙江省土地指標交

3、易政策為主,中央政府計劃配置模式下耕地非農化管制政策為輔,從實證和規(guī)范經濟學兩個方面深入研究政策實施的經濟效果圾其理論意義.得出以下幾個主要結論: 1.浙江省土地指標交易政策提高了耕地非農占用的利用效率,促進了區(qū)域內地方經濟發(fā)展,但也導致了耕地的過多占用和耕地質量的下降。威脅到了糧食安全。 2、耕地保護具有極強的外部性,在外部性作用下,無論是計劃配置耕地資源還是市場配置耕地資源,保護耕地的目的都無法達到,都會失靈,但計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