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樹枝化聚合物形成纖維的多層次結構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樹狀化聚合物是指重復單元攜帶樹狀分子側基結構的聚合物,通過控制樹枝化基元的結構、種類或代數(shù),聚合物的鏈構象可以從無規(guī)線團轉化為半剛性或剛性的圓柱體。這種獨特的分子結構和空間位阻效應使得樹枝化聚合物可以在本體或者溶液中形成一系列有序的微相分離結構或者超分子聚集體。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關注的重點集中在優(yōu)化合成方法,深入探討不同類型樹枝化聚合物的超分子自組裝行為等。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獻報道。然而,作為一類新型的大分子材料,除了在基礎科

2、學研究上有深入研究外,在實際應用中也應該得到高度重視,這樣才能賦予這類新型聚合物更強大的生命力。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本研究在對特定一類樹枝化聚合物本體物理性能研究的基礎上,更加側重這類材料的實際應用。
   通常剛性高分子溶液的液晶態(tài)在外力拉伸,擠出等作用下可以進行液晶紡絲。這種剛性高分子溶液形成的液晶體系具有高濃度、低粘度和低切變速率下的高取向度等流變學特性,所制備獲得的纖維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綜合性能好等優(yōu)點。受此啟發(fā),本研究

3、猜測樹枝化聚合物溶液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或擠出)是否也能制備成纖維? 我們知道樹枝化聚合物的樹枝狀側基具有較大的空間位阻,當樹枝單元的代數(shù)和密度足夠大時,線型骨架的剛性將變得很大,成為棒狀剛性高分子。許多文獻中也已報道這類聚合物在熔融態(tài)時存在液晶行為。基于以上兩點本文提出在外力作用下拉伸制備這種樹枝化聚合物纖維是具有理論基礎和實際可行性的。
   許多自然或者生物的材料具有杰出機械性能,這與它們獨特的多級結構相對應。同時材料結構

4、的多層次在決定本體物理性質和它們特殊應用方面也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因此,從自然界中得到靈感,本研究也關注制備的纖維在不同層次上的取向結構,以及與這種多級結構相對應的機械性能。本文認為從聚合物分子層次結構討論起,到超分子自組裝堆積,再到宏觀多層次微纖將有助于從材料應用上深入了解這類纖維。
   首先將帶有Percec型的苯乙烯樹狀大分子單體6[Gn](n-1,2)與帶聚酯樹枝片2[Gn](n=1,2)馬來酰亞胺單體在AIBN的引發(fā)下以

5、“大分子單體”的聚合方式進行共聚合,合成出側掛樹狀基元的交替結構的棒狀聚合物。通過核磁共振氫譜、碳譜、GPC確定目標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結構。由于大側基之間的體積排斥,聚合物主鏈被伸展,聚合物鏈構象從無規(guī)線團轉化為蠕蟲狀形貌。在原子力顯微鏡(AFM)下,觀測到不同代數(shù)樹枝狀聚合物的單分子形貌。第一代Percec型苯乙烯單體形成共聚物的單分子高度低于第二代Percec型苯乙烯單體形成的共聚物。從原子力顯微鏡上可以看出隨著代數(shù)的增加,樹狀分子

6、大小增加,分子鏈變得越來越剛硬,單分子輪廓越來越明顯。小角X光散射技術表征了不同代數(shù)聚合物本體的超分子自組裝行為。結果表明,兩代Percec型苯乙烯單體與兩代聚酯型馬來酰亞胺單體交替共聚形成的4種共聚物散射矢量比值均為√3,由經典的晶胞類型的散射矢量比值可得知共聚物本體微區(qū)呈六棱柱狀堆積結構,并且隨著代數(shù)的增加,在散射矢量g值更高的區(qū)域內,散射矢量增大,意味著更高層次結構形成。本文認為Percec型聚芐醚樹枝片尺寸更大且相對剛性,它存在

7、在分子外圍,而聚酯樹枝片相對較小且柔性,它在柱狀分子內部。也就是說,Percec型聚芐醚樹枝片的扇形結構是形成共聚物柱狀堆積的關鍵因素。通過對SAXS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了晶胞參數(shù)。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聚酯樹枝片代數(shù)增加對六棱柱狀體直徑的影響大于Percec型聚芐醚代數(shù)增加對直徑的影響。綜合原子力顯微鏡(AFM)和小角X射線散射,本文推斷這種樹枝化共聚物形成一種核殼結構:兩種樹枝片即聚酯和Percec型聚芐醚形成核,外圍的長烷基鏈形成殼。在本體中,這種

8、核殼結構的柱狀體堆積形成六棱柱狀相。
   研究四種交替共聚物在本體樣品中的自組裝結構的基礎上,就代數(shù)最高的2[G2]6[G2]樣品通過熔融態(tài)拉伸的方法,制備了軟物質纖維,并初步探索該種纖維的多層次取向精細結構和機械性能,以期望從材料學的角度擴展樹枝化聚合物的應用范圍。實驗中,可與制備長度可達幾十厘米的纖維。通過偏光顯微鏡,纖維直徑約為100 min。在交叉偏振光鏡下,纖維存在強烈的雙折射現(xiàn)象,證明了取向結構的存在。本文將纖維在

9、液氮中剝開,觀察纖維內部斷裂結構。沿著纖維軸向存在許多微纖,這些微纖的直徑約為220nm。在二維小角X射線散射圖中,觀察到垂直纖維軸上的兩個明亮的弧線,證實纖維中形成有序取向超分子結構。在0≤q≤ 0.99nm-1范圍內,通過Porod定理和Debye方法分析微纖的直徑,理論計算微纖直徑約為200nm。這個值與通過SEM測量得到的纖維寬度在同一個尺度范圍。同樣采用了Ruland的方法來計算纖維中取向分布情況,微纖的取向度約為12°。在更

10、精細層次(0≤q≤3.1 nm-1)二維SAXS圖上,垂直于纖維軸向上仍出現(xiàn)了兩個明亮的圓弧,這清晰的證明了更小結構在沿著纖維軸向方向上有取向分布。取向序參量(-P2)用來度量分子沿軸的取向分布。(-P2)值在。到1之間,(-P2)=0對應一個各向同性結構,(-P2)=1對應理想單軸取向。用Maier-saupe分布函數(shù)來擬合子午角峰的散射密度曲線,計算取向序參量(-P2),計算得(-P2)=0.83。就本研究所知,對比各種纖維原料和實

11、驗方法(比如電紡絲或者經過拉伸)形成的纖維中,(-P2)=0.83已經是一個較高值,這意味著該超分子柱狀聚合物從液晶相中紡織得到高取向的纖維,其潛在的應用價值是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纖維。本文給出了該纖維的三個層次結構模型,這意味著在纖維拉伸之前或過程中存在自下而上的自組裝過程。最后初步嘗試檢測該纖維的力學性能。與傳統(tǒng)商業(yè)聚合物纖維相比,目前這種軟物質纖維性能還相對較差,但是通過改變樹枝片的種類、代數(shù)以增加大分子剛性,同時改進加工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