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使用GIS技術,對湖北省82個縣(市、區(qū))10年水稻生產的一些不可控要素(農業(yè)氣象中的平均氣溫、有效積溫、日照、降水量,以及海拔高度的地理條件等)和水稻產量數據進行了計算機輸入、存儲、管理、分析、出圖、描述。根據水稻作物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依據農業(yè)氣候資源的相似性和農業(yè)氣候利用一致性的基本原則,選擇2003—2006年湖北省水稻實際產出進行了差距測算,湖北省水稻生產潛力達到316.32萬噸。通過水稻單產分區(qū)域布局和水稻自然氣候適宜布局對
2、比分析提出:確定中稻40個縣(市、區(qū))、雙季稻33個縣(市、區(qū))作為湖北省水稻生產核心種植區(qū);輻射種植區(qū)中稻為28個縣(市、區(qū)),雙季稻為16個縣(市、區(qū));中稻調整種植區(qū)14個縣(市、區(qū))。在現有10年(2000-2009年)氣象資料和地形數據的支持下,分析測算湖北省82個縣(市、區(qū))的中稻和在2003-2006年已種植早、晚稻的49個縣(市、區(qū))里早、晚稻的光溫生產潛力和生產潛力可利用度。對于中稻,核心種植區(qū)、輻射種植區(qū)、調整種植區(qū)
3、的光溫生產潛力分別為21395.56、20884.48、20775.58公斤/公頃;可利用度分別為59.33%、69.15%、69.38%;對于早稻,核心種植區(qū)、輻射種植區(qū)光溫生產潛力分別為17716.03和17869.93公斤/公頃;可利用度分別為65.51%、72.03%;晚稻的核心種植區(qū)、輻射種植區(qū)光溫生產潛力分別為18498.47和18472.36公斤/公頃;對應的可利用度分別為63.66%、69.78%。
這項基
4、于GIS技術使用的研究,便于我們更加科學地認識湖北省各個水稻種植區(qū)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現狀;建立的GIS空間數據庫有利于進一步充分、合理的利用和開發(fā)農業(yè)資源,揚長避短,發(fā)揮地區(qū)自然優(yōu)勢,因地制宜地規(guī)劃和指導水稻生產,提高水稻生產能力,為實現農業(yè)地域的合理分工,科學布局,增加經濟效益提供了理論依據。對當前農業(yè)節(jié)能減排,保障糧食安全,發(fā)展湖北省現代農業(yè)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根據湖北省水稻生
5、產的相關數據,使用GIS技術建立了空間數據庫,分析湖北省各個縣(市、區(qū))的水稻生產和種植分布情況,繪制湖北省分縣(市、區(qū))的水稻單產示意圖。
(2)根據湖北省氣象數據、海拔高度等因素,結合水稻生長發(fā)育特點,運用GIS技術繪制水稻區(qū)域化種植適宜圖。
(3)通過湖北省分縣(市、區(qū))的氣象資料,分析、測算了湖北省水稻光溫生產潛力,根據水稻單產示意圖與水稻區(qū)域化種植適宜性對比,測算出湖北省水稻生產的增產潛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術非效率視角下的水稻生產潛力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江蘇省水稻生產潛力研究.pdf
- 湖北省漁業(yè)資源生產潛力及其可持續(xù)利用研究.pdf
- 湖北省轉基因水稻種植區(qū)域規(guī)劃研究.pdf
- 基于減排潛力與成本的湖北省水稻低碳種植模式研究.pdf
- 基于GIS的富錦市農業(yè)區(qū)域土地生產潛力研究.pdf
- 河南省水稻生產潛力及增產技術途徑研究.pdf
- 湖北省水稻品種區(qū)域試驗
- 煙臺蘋果和壽光黃瓜種植的清潔生產潛力調查研究.pdf
- 基于GIS的樺南縣土地生產潛力研究.pdf
- 基于RS和GIS的耕地生產潛力模型及其應用研究.pdf
- 規(guī)模經營對湖北省水稻生產的影響研究.pdf
- 湖北省水稻生產風險與災害補償機制研究.pdf
- GIS支持下社區(qū)尺度城市犯罪研究.pdf
- 遼寧省耕地糧食生產潛力研究.pdf
- 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區(qū)域發(fā)展均衡性分析.pdf
- RS和GIS支持下的氮素時空動態(tài)分析研究.pdf
- GIS支持下的區(qū)域耕地分級評價研究——以閩侯縣為例.pdf
- GIS支持下的四川省區(qū)域經濟空間集聚研究.pdf
- gis支持下的煤礦底板突水預報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