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固定電極導線的應用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通過對比觀察主動固定電極導線與被動固定電極導線置入后各項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來探討采用主動固定電極導線行心臟間隔部起搏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方法:將符合起搏器置入適應癥Ⅰ或者Ⅱa標準的60例患者,分為2組,30例用主動固定電極導線行右房間隔部、右室間隔部起搏(主動電極組),30例用被動固定電極導線行右房心耳部、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動電極組),觀察電極置入曝光時間及心電圖QRS波、P波寬度,記錄兩組在術中、術后1周、1個月、3個月

2、的起搏閾值、阻抗及并發(fā)癥,然后進行比較。 結果: 主動電極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9.93±11.21(21~83)歲,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16例,房室傳導阻滯14例;被動電極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7.38±20.17(19~81)歲,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15例,房室傳導阻滯15例。兩組基礎指標比較P>0.05。兩組均順利完成手術,未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兩組曝光時間無差異(9.62±1.36min vs 9.25±2.

3、13min,P>0.05)。主動電極置入后5min后可達到理想閾值。兩組起搏閾值、R波波幅置入時比較無明顯差異;主動電極組置入時起搏阻抗、P波波幅較被動電極組低,但1周后,兩組無明顯差異。所有病人均在術后1周和出院后1、3個月進行隨訪。經(jīng)過3個月的隨訪,兩組心房、心室起搏閾值在置入后1周、1個月時均有升高(但都在正常范圍內),1周時達高峰,與置入時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個月時均恢復至置入時水平,與置入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

4、意義(P>0.05)。阻抗正好相反,1周、1個月時均降低,1周時降至最低值,然后升高,但隨訪期間阻抗與置入時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起搏心電圖比較,右室間隔部起搏,平均QRS波間期為(0.11±0.04)s;右室心尖部起搏,平均ORS波間期為(0.18±0.03)s,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右房間隔部起搏,平均P波間期為(0.08±0.02)s;右心耳部起搏,平均P波間期為(0.13±0.01)s,兩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