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轉基因玉米對靶標害蟲亞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抗性效率評價,是其推廣的基礎。同時,靶標害蟲也有可能對轉基因抗蟲玉米產生抗性進化,因此轉基因抗蟲玉米與亞洲玉米螟間的互作關系一直是環(huán)境安全研究的重要內容。同時,考慮到生物多樣性安全,轉基因抗蟲玉米對非靶標生物及玉米田群落結構的影響亦是被關注的重要問題。近年來,赤子愛勝蚓(Eisenia fetida)作為公認的土壤生態(tài)毒理試驗物種,被用于轉基因玉米
2、的土壤生態(tài)風險評價中,成為研究的熱點。
本文以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基因玉米‘雙抗12-5’、‘Bt799’、‘IE09S034’、‘CC-2’為試驗材料,選擇兩種具有關鍵意義的指示性生物(亞洲玉米螟和赤子愛勝蚓),通過田間調查與室內生測相結合的方法,評價東北黑土區(qū)轉基因抗蟲玉米的功能效率,并分析靶標害蟲亞洲玉米螟抗性進化的生理機制;同時,通過模擬秸稈還田試驗,評價轉基因玉米殘體對赤子愛勝蚓的潛在影響,以期為轉基因玉米未來的
3、推廣提供基礎安全數據。研究獲得主要結果如下:
評價了轉基因復合性狀玉米‘雙抗12-5’對亞洲玉米螟的抗性,選取轉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蟲耐除草劑復合性狀玉米‘雙抗12-5’為材料,通過人工接蟲和組織生測方法,研究其對亞洲玉米螟的抗性。心葉期接蟲后調查結果表明:轉基因復合性狀玉米‘雙抗12-5’葉片僅有極少數針刺狀危害,食葉級別平均值為1級,抗性類型為高抗,對應的非轉基因玉米食葉級別平均值大于
4、7級,抗性類型為感;吐絲期接蟲后根據亞洲玉米螟對雌穗和莖桿的危害作為評價參數;試驗結果表明:轉基因復合性狀玉米‘雙抗12-5’吐絲期對亞洲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抗性,雌穗被害級別平均值為1.0,莖桿均未受亞洲玉米螟危害;其相對應的非轉基因對照雌穗被害嚴重,同時亞洲玉米螟幼蟲也取食雌穗上花絲,蛀入雌穗、穗柄及莖桿部為害。室內生測試驗結果表明:取食轉基因復合性狀玉米‘雙抗12-5’心葉、雄穗、花絲、雌穗等組織的幼蟲在第7天的存活率為4%-12%。
5、而取食非轉基因對照各個組織的亞洲玉米螟幼蟲存活率均高于96%。證明轉基因復合性狀玉米‘雙抗12-5’在全生育期對亞洲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抗蟲性。
研究了亞洲玉米螟體內主要解毒酶和保護酶對轉基因抗蟲玉米的響應,在室內可控條件下選取轉基因抗蟲玉米‘Bt799’和‘IE09S034’進行生測試驗,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亞洲玉米螟幼蟲體內解毒酶和保護酶的活性,結果表明:取食轉基因抗蟲玉米‘Bt799’和‘IE09S034’組織后,幼蟲體內乙酰
6、膽堿酯酶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兩種解毒酶的活力均顯著高于非轉基因對照,可能與亞洲玉米螟對Bt毒蛋白質的抗性產生有關。同時,保護酶活性被誘導,隨著取食時間的延長,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與過氧化氫酶活力升高,破壞了蟲體內保護酶的動態(tài)平衡。
研究了赤子愛勝蚓對轉基因玉米的生物學響應,選取轉基因抗蟲玉米‘Bt799’和抗除草劑玉米‘CC-2’為材料,通過模擬秸稈還田室內飼喂試驗方法,研究轉基因玉米對赤子愛勝蚓生長發(fā)育及體內保護酶活性的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兩種補血草生殖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兩種納米材料的生物學功能的研究.pdf
- 12213.兩種產油微藻生物學及產油特性研究
- 兩種殼聚糖衍生物在轉基因領域的研究.pdf
- 兩種血蜱的生物學特性及系統(tǒng)發(fā)生關系分析.pdf
- 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Pea-Fer基因對轉基因水稻重要生物學特性及品質性狀的影響.pdf
- 兩種蘭花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抗血清的制備與應用.pdf
- 兩種危害檸條錦雞兒的鱗翅目害蟲生物學與生態(tài)學特性.pdf
- 兩種芒果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研究及其拮抗微生物對芒果的保鮮作用.pdf
- 兩種新型鈦合金及兩種生物涂層的生物相容性評價.pdf
- 醬鹵肉中代表性致病菌預測微生物學研究.pdf
- 兩種殼聚糖膜片的制備、性質及生物學評價.pdf
- 兩種新型抗菌性哌嗪聚合物的制備及生物學評價.pdf
- 河南省兩種小麥孢囊線蟲田間分布及生物學特性比較研究.pdf
- 兩種不同分離、純化方法對SD大鼠BMSCs生物學特性影響的研究.pdf
-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組轉基因小鼠的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玉米雜交種種子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中美兩國對轉基因生物產品法律管制的比較研究.pdf
- 雞毒支原體兩種膜相關酶的生物學功能研究.pdf
- 兩種臭椿病害診斷及其病原菌生物學和病理學特性.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