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xiàn)代生物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昆蟲學研究的深入,對昆蟲人工飼料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化螟人工飼料的改良或重新設計已刻不容緩。本文在二化螟大豆粉人工飼料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同的成分設計出9種新的二化螟人工飼料,經(jīng)篩選性試驗從中選出比較理想的3種,進行了連續(xù)3代的飼養(yǎng)。同時,本文從已報道的不同二化螟人工飼料中選擇了15種飼料成分,采用15因子2水平的正交試驗設計,對這15種成分進行了優(yōu)化,并從中篩選出5個關鍵因子,然后對這5個關鍵因子進行了5
2、因子4水平的第二次正交試驗優(yōu)化設計,得出了二化螟人工飼料新的優(yōu)化配方。另外,本文利用二化螟人工飼料對二化螟抗Bt品系進行了初步的選育。本文的主要結果如下: 1.人工飼料配方Ⅰ、配方Ⅱ和配方Ⅲ連續(xù)3代飼養(yǎng)的二化螟與新鮮水稻莖桿飼養(yǎng)的3代二化螟在整體上沒有顯著差異,是3種比較理想的二化螟人工飼料。 2.人工飼料配方Ⅱ是在配方Ⅰ的基礎上添加茭白莖粉后改進而成,試驗結果表明,配方Ⅱ中添加的茭白莖粉能明顯的提高二化螟幼蟲的化蛹率和
3、二化螟成蟲的產(chǎn)卵量。 3.人工飼料配方Ⅲ是在配方Ⅰ的基礎上添加水稻莖粉后改進而成,試驗結果表明,配方Ⅲ中添加的水稻莖粉能明顯的提高二化螟幼蟲的化蛹率。同時,配方Ⅲ中添加的水稻莖粉延長了第一代二化螟幼蟲的發(fā)育歷期,但沒有達到與對照產(chǎn)生差異的程度,而且這一效果在繼代飼養(yǎng)的后2代二化螟幼蟲中不再出現(xiàn)。 4.二化螟人工飼料兩次正交試驗的結果均表明,蔗糖和麥芽粉是影響二化螟幼蟲歷期的關鍵因子,水稻莖粉、麥芽粉、酵母粉和稻糠粉是影響
4、二化螟幼蟲成活率的關鍵因子,水稻莖粉是影響二化螟蛹重的關鍵因子。因此,從二化螟整體發(fā)育的角度考慮,這5種二化螟人工飼料成分對二化螟的發(fā)育尤其重要,是二化螟整體發(fā)育的5個關鍵因子。 5.通過連續(xù)兩次正交試驗,得出二化螟人工飼料的優(yōu)化配方為:稻莖粉18.75g,大豆粉15g,麥芽粉15g,稻糠粉6.25g,茭白粉7.5g,干酪素10g,酵母粉18.75g,纖維素7.5g,蔗糖15g,葡萄糖7.5g,維生素C7.5g,維生素B3g,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化螟對Bt殺蟲蛋白的抗性風險評價及溫度對二化螟種群的影響.pdf
- 稻縱卷葉螟及二化螟人工飼養(yǎng)技術的研究.pdf
- 二化螟和大螟的抗藥性監(jiān)測及二化螟對氟苯蟲酰胺的敏感基線.pdf
- 運用RNAi技術培育抗二化螟水稻.pdf
- 水稻揮發(fā)物與二化螟性信息素對二化螟的協(xié)同作用.pdf
- 二化螟誘導水稻表達的基因及二化螟特異誘導水稻啟動子的克隆.pdf
- 二化螟種群的遺傳分化研究.pdf
- 二化螟性誘劑在再生稻上防控二化螟效果及應用技術
- 水稻抗二化螟數(shù)量性狀基因QTL分析.pdf
- 新型Vip3A蛋白抗二化螟機理研究.pdf
- 棘禾草螟和二化螟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稻縱卷葉螟與二化螟嗅覺基因的研究.pdf
- 二化螟與棘禾草螟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二化螟對Bt毒蛋白的抗性監(jiān)測及抗性風險評價.pdf
- 轉基因水稻Bt殺蟲蛋白的表達及對二化螟的抗性.pdf
- Bt蛋白的殺蟲活性及Bt水稻對二化螟產(chǎn)卵行為的調控作用.pdf
- 水稻二化螟幼蟲耐寒性研究.pdf
- 中國水稻二化螟地理種群遺傳差異研究.pdf
- 二化螟Peroxidasin基因表達模式與功能研究.pdf
- 稻飛虱對二化螟為害稻株的反應及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