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p><p> 題 目: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p><p><b> 任務書</b></p><p><b> 設計題目:</b></p><p> 煤油冷卻器的設計 </p><p><b&
2、gt; 二、設計任務 </b></p><p> 1、處理能力 :9.5 x105 t/年煤油</p><p> 2、設備型號 :列管式換熱器</p><p><b> 3、操作條件 :</b></p><p> 煤油:入口溫度140℃ ,出口溫度40℃</p><p>
3、 冷卻介質 :循環(huán)水,入口溫度25℃,出口溫度35℃</p><p> 允許壓降 :不大于105Pa</p><p><b> 每年按330天計</b></p><p><b> 建廠地址 :新鄉(xiāng)</b></p><p><b> 三、設計要求</b></p>
4、;<p> 1、選擇適宜的列管式換熱器并進行核算</p><p><b> 2、要進行工藝計算</b></p><p> 3、要進行主體設備的設計(主要設備尺寸、橫算結果等)</p><p><b> 4、編寫設計任務書</b></p><p> 5、進行設備結構圖的繪制(設
5、備技術要求、主要參數(shù)、接管表、部件明細表、標題欄。)</p><p><b> 目 錄</b></p><p><b> 一、設計方案1</b></p><p> ?、?換熱器的選擇1</p><p> 2.流動空間及流速的確定1</p><p><
6、;b> 二、物性數(shù)據(jù)1</b></p><p> 三、計算總傳熱系數(shù):2</p><p><b> 1. 熱流量2</b></p><p> 2. 平均傳熱溫差2</p><p> 3. 冷卻水用量2</p><p> 4. 總傳熱系數(shù)K3</p&g
7、t;<p> 四、計算換熱面積3</p><p> 五、工藝結構尺寸3</p><p> 1. 管徑和管內流速3</p><p> 2. 管程數(shù)和傳熱管數(shù)3</p><p> 3. 平均傳熱溫差校正及殼程數(shù)3</p><p> 4. 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3</p>&
8、lt;p><b> 5. 殼體內徑4</b></p><p><b> 6. 折流板4</b></p><p><b> 7. 接管4</b></p><p><b> 六、換熱器核算5</b></p><p><b>
9、1. 熱量核算5</b></p><p> 2. 熱量重新核算6</p><p> 3. 換熱器內流體的流動阻力6</p><p> 4. 換熱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7</p><p><b> 七、設計的評述7</b></p><p><b> 八、參
10、考文獻8</b></p><p> 九、主要符號說明9</p><p> 十、主體設備條件圖及生產工藝流程圖10</p><p><b> 一、設計方案 </b></p><p> 1 換熱器類型的選擇</p><p> 在本次設計任務中,兩流體溫度變化情況:熱流體
11、進口溫度140℃,出口溫度40℃;冷流體(循環(huán)水)進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該換熱器用循環(huán)冷卻水冷卻,冬季操作時進口溫度會降低,考慮到這一因素,估計該換熱器的管壁溫和殼體壁溫之差較大,因此初步確定選用帶膨脹節(jié)的固定管板式式換熱器。 </p><p> 2、流動空間及流速的確定 </p><p> 在固定管板式式換熱器中,對于流體流徑的選擇一般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p>
12、;<p> (1) 不潔凈和易結垢的流體宜走管內,以便于清洗管子。</p><p> (2) 腐蝕性的流體宜走管內,以免殼體和管子同時受腐蝕,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檢修。 </p><p> (3) 壓強高的流體宜走管內,以免殼體受壓。 </p><p> (4) 飽和蒸氣宜走管間,以便于及時排除冷凝液,且
13、蒸氣較潔凈,冷凝傳熱系數(shù)與流速關系不大。</p><p> (5) 被冷卻的流體宜走管間,可利用外殼向外的散熱作用,以增強冷卻效果。</p><p> (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流體宜走管內,因管程流通面積常小于殼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p><p> (7) 粘度大的液體或流量較小的流體,宜走管間,因流
14、體在有折流擋板的殼程流動時,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斷改變,在低Re(Re>100)下即可達到湍流,以提高對流傳熱系數(shù)。</p><p> 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較易結垢,為便于水垢清洗,應使循環(huán)水走管程,煤油走殼程。選用ф25×2.5的碳鋼管,管內流速取ui=0.5m/s。 </p><p><b> 二、確定物性數(shù)據(jù)</b></p><p
15、> 兩流體在定性溫度下的物性數(shù)據(jù)如下表</p><p><b> 三、計算總傳熱系數(shù)</b></p><p> ?。ㄒ唬┯嬎銦嶝摵桑崃髁浚?lt;/p><p><b> 按管間煤油計算,即</b></p><p><b> ?。ǘ├鋮s用水量</b></p>
16、;<p> 忽略熱損失,則水的用量為</p><p> ?。ㄈ┯嬎隳媪髌骄鶞囟炔?lt;/p><p><b> 逆流溫差</b></p><p><b> ?。ㄋ模┛倐鳠嵯禂?shù)K</b></p><p><b> 1.管程給熱系數(shù)</b></p>
17、<p><b> ,故采用下式計算</b></p><p><b> 2.殼程給熱系數(shù)</b></p><p><b> 假設殼程給熱系數(shù)</b></p><p><b> 3.污垢熱阻</b></p><p><b> 4.
18、管壁的導熱系數(shù)</b></p><p><b> 碳鋼的導熱系數(shù)。</b></p><p><b> 5.總傳熱系數(shù)</b></p><p><b> 四、估算傳熱面積</b></p><p> 考慮15%的面積裕度,</p><p>
19、;<b> 五、工藝結構尺寸</b></p><p><b> 1.管徑和管內流速</b></p><p> 選用的碳鋼換熱管,管內流速</p><p> 2.管程數(shù)和傳熱管數(shù)</p><p> 根據(jù)傳熱管內徑和流速確定單程傳熱管數(shù)</p><p> 按單管程計算
20、所需換熱管的長度</p><p> 按單管程設計,傳熱管過長,現(xiàn)取傳熱管長,則該換熱器的管程數(shù)為</p><p><b> ?。ü艹蹋?lt;/b></p><p> 傳熱管的總根數(shù)(根)</p><p> 3.平均傳熱溫差校正及殼程數(shù)</p><p> 按單殼程雙管程結構,查單殼程圖,因在圖上
21、難以讀取,因而相應以代替R,PR代替P,查同一圖線得。于是。</p><p> 單殼程雙管程屬于1-2折流,現(xiàn)用1-2折流的公式計算平均溫度差</p><p><b> ℃</b></p><p> 現(xiàn)對上述查圖方法進行說明。對于1-2折流有:</p><p> 令,,則,。將R、P以代入上式得</p>
22、;<p> 顯然,用對作圖應為同一圖線。本設計取有效對數(shù)平均溫度差為℃。</p><p> 4.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p><p> 采用組合排列,即每層內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兩側按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則</p><p> 橫過管束中心線的管數(shù)(根)</p><p><b> 5.殼體內徑</b&g
23、t;</p><p> 采用多管程結構,取管板利用率,則殼體內徑</p><p> 圓整取D=2000mm。</p><p><b> 6.折流板</b></p><p>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圓缺高度為殼體內徑的25%,則切去的圓缺高度為</p><p><b> ,
24、取。</b></p><p> 取折流板間距為,則,取。</p><p><b> 折流板數(shù)(塊)</b></p><p> 折流板圓缺水平面安裝。</p><p><b> 7.接管</b></p><p> 殼程流體(煤油)進出口接管:取接管內煤油流
25、速為1.0m/s,則接管內徑</p><p> 取標準管徑為300mm。</p><p> 管程流體(循環(huán)水)進出口接管,取接管內循環(huán)水的流速為1.5m/s,則接管內徑</p><p> ?。ㄈ藴使軓綖?00mm)</p><p><b> 六、換熱器核算</b></p><p><
26、b> (一)熱量核算</b></p><p> 1.殼程對流給熱系數(shù)</p><p> 對于圓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p><p> 當量直徑由正三角形排列得</p><p><b> 殼程流通截面積</b></p><p> 殼程流體流速、雷諾數(shù)及普蘭德數(shù)分別
27、為</p><p> 2.管程對流給熱系數(shù)</p><p><b> 管程流通截面積</b></p><p> 管程流體流速、雷諾數(shù)及普蘭德數(shù)分別為</p><p><b> 3.傳熱系數(shù)K</b></p><p><b> 4.傳熱面積</b>
28、;</p><p> 該換熱器的實際換熱面積</p><p><b> 面積裕度為</b></p><p> 換熱面積裕度合適,能夠滿足設計要求。</p><p> ?。ǘQ熱器內流體的流動阻力</p><p><b> 1.管程流動阻力</b></p>
29、<p> ?。‵t結垢校正系數(shù),Np管程數(shù),Ns殼程數(shù))</p><p> 取換熱管的管壁粗糙度為0.01mm,則,而,查圖得</p><p><b> 對的管子有</b></p><p> 管程阻力在允許的范圍之內。</p><p><b> 2.殼程流動阻力</b><
30、/p><p> 對殼程有折流擋板時,計算殼程阻力的方法有Bell法、Kern法和Esso法等。Bell法計算結果與實際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較好,但計算比較麻煩,而且對換熱器的結構尺寸要求較詳細。工程計算中常采用Esso法,該法的計算公式如下:</p><p> ?。‵s為結垢校正系數(shù),對液體Fs=1.15,Ns為殼程數(shù))</p><p><b> 流體流經管束的阻
31、力</b></p><p> F為管子排列方式對壓強降的校正系數(shù),正三角形排列F=0.5,正方形直列,正方形錯列時,。</p><p> 為殼程流體的摩擦系數(shù),當</p><p> 為橫過管束中心線的管數(shù),。</p><p> 折流板間距,折流板數(shù)</p><p> 流體流經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32、;/p><p> 該換熱器的管程與殼程壓降均滿足要求,故所設計的換熱器合適。</p><p> 換熱器主要結構尺寸及計算結構</p><p><b> 七、設計的評價</b></p><p> 經過3天的奮戰(zhàn),終于完成了一個還算還算滿意設計,這幾天我過的很充實,是我大學里的第一次課題設計實習,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
33、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畢竟自己的努力還算有所回報,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當然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在運用知識方面好有所欠缺,比如在作圖方面就很不熟練。</p><p> 我想說,為完成這次課題設計我們都很努力,但苦中有樂。我們一邊忙著復習備考,一邊還做課題設計,時間對我們來說一下子變得寶貴了。當自己越過一個難題時,笑容在臉上綻放,很有成就感的。當我看到設計終于完成時,我笑了。對我來說,知識上的收獲重要,精神的豐收
34、更可喜。從這次課程設計中,我不僅鞏固了課本的知識,還學到了許多其他的知識。</p><p> 這次設計讓我認識到學無止境的道理,我們在一塊討論,收獲了很多。讓我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使我體會到挫折是一份財富,經歷是一份擁有。這次課程設計畢竟成為我大學期間的一個美好回憶!</p><p> 最后,非常感謝我的同組人員,正是有他們在一起討論,有了他們的幫助,才使我更快更順利地在較短時間
35、內完成本設計。</p><p><b> 八、參考文獻</b></p><p> [1] 賈紹文,柴誠敬.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8. </p><p> [2]譚天恩,竇梅,周明華等.化工原理.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4</p><p>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
36、51-89鋼制管殼式換熱器.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1989</p><p> [4] 時均等.化學工程手冊(第二版,上卷).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6</p><p><b> 九、主要符號說明</b></p><p> P——壓力,Pa ; Q——傳熱速率,W;</p>
37、;<p> R——熱阻,㎡·℃/W; Re——雷諾準數(shù);</p><p> S——傳熱面積,㎡; t——冷流體溫度,℃;</p><p> T——熱流體溫度,℃; u——流速,m/s;</p><
38、;p> m——質量流速,㎏/h; ——對流傳熱系數(shù)W/(㎡·℃); ——導熱系數(shù),W/(m·℃) ——校正系數(shù);</p><p> ——粘度,Pa·s; ——密度,㎏/m3;</p>
39、<p> ——實際傳熱面積, Pr——普郎特系數(shù)</p><p> n——板數(shù),塊 K——總傳熱系數(shù),</p><p> V——體積流量 N——管數(shù)</p><p> D——殼體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 (2)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 (2)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
- 換熱器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設計
- 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設計
- 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設計
- 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設計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作業(yè)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 (2)
- 列管式換熱器課程設計--換熱器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 (2)
- 化工課程設計--- 列管式換熱器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設計 (2)
- 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
- 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
- 課程設計--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