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說明書</p><p> 設計題目:設計尾座體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一級工藝裝備</p><p><b> 尾座體工藝工裝設計</b></p><p><b> 摘 要</b></p><p> 本課題主要是設計某磨床尾座體的加工工藝及夾具的設計,在設
2、計中采用先設計該尾座體的加工工藝在根據(jù)加工工藝來選取夾具的設計的方案和夾具的具體設計;而設計的重點是夾具的設計。由于工件的孔17和14都要以底面做為基準加工,故首先得做出底面的加工夾具。加工孔14的夾具其實就是在加工底面夾具的基礎(chǔ)上加了一個45度斜度板。我們設計的夾具就具有對孔14的夾具定位準確,和加工時間小,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p><p><b> 工藝規(guī)程設計</b></p&g
3、t;<p> 1.1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成</p><p> 由于該零件的形狀較復雜,因此不能用鍛造,只能用鑄件,而且年生產(chǎn)批量為5000件已達成批生產(chǎn)的水平,采用批量造型生產(chǎn)。根據(jù)零件主要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確定各表面加工余量,查參考文獻查參考文獻[2]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以后有計算在此就不重復了。</p><p><b> 1.2 基面的選擇</b&
4、gt;</p><p> 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的選擇的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的質(zhì)量得到保證、生產(chǎn)效率得到提高;否則不但使加工工藝過程中的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chǎn)無法正常進行。</p><p> 粗基準的選擇:對于象機床尾座這樣的零件來說,選擇好粗基準是至關(guān)重要的,能夠保證零件的各種加工余量的選擇。對于一般零件而言,以加工面互為基準完全合理;但
5、對于本零件來說,如果以17的孔為粗基準可能造成位置精度不達標,按照有關(guān)粗基準的選擇原則(即當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時,應以這些不加工面作為粗基準)現(xiàn)在選擇不加工35的外圓表面和外表不加工面作為粗基準,利用一組兩個錐套夾持兩端作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五個不定度,再用一個支承板、支承在前面用以消除一個不定度,達到完全定位。用來加工工件的底面。</p><p> 對于精基準而言,主要應考慮基準的重合問題。這里主要以已加工的底面
6、為加工的精基準。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后面對此有專門的計算這里就不重復了。</p><p><b> 1.3制定工藝路線</b></p><p>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shù)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chǎn)綱領(lǐng)已確定為批量生產(chǎn)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機床配以專用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chǎn)率。除此
7、之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使用生產(chǎn)成本下降:</p><p> 1.3.1 工藝路線方案一</p><p> 工序Ⅰ.銑削17H的孔的兩端面(粗銑、半精銑)</p><p> 工序Ⅱ.擴17H的孔。</p><p><b> 工序Ⅲ.倒角</b></p><p> 工序Ⅳ.銑削孔14
8、的端面、銑削M6的端面、粗銑最底面、粗銑導軌面、銑工藝面、銑削22的退刀槽、精銑導軌面、精銑燕尾面</p><p> 工序Ⅴ.銑削28的端面</p><p> 工序Ⅵ.鉆14的孔、擴孔</p><p> 工序Ⅶ.鏜削28的沉降孔</p><p> 工序Ⅷ.鉆M6的孔、攻絲</p><p> 工序Ⅸ.精加工17
9、的孔、研配</p><p> 工序Ⅹ.精加工導軌面配刮12—13點/2525</p><p> 1.3.2 藝路線方案二</p><p> 工序Ⅰ.銑削17H的孔的兩端面(粗銑、半精銑)</p><p><b> 工序Ⅱ.粗刨導軌面</b></p><p><b> 工序Ⅲ.粗
10、刨燕尾面</b></p><p> 工序Ⅳ.刨削導軌面的工藝臺階面</p><p> 工序Ⅴ.銑削22的退刀槽</p><p><b> 工序Ⅵ.精刨導軌面</b></p><p><b> 工序Ⅶ.精刨燕尾面</b></p><p><b>
11、 工序Ⅷ.擴17的孔</b></p><p> 工序Ⅸ.銑削14的孔的端面</p><p><b> 工序Ⅹ.鏜28的孔</b></p><p> 工序Ⅺ.研配17的孔</p><p><b> 工序Ⅻ.導軌配刮</b></p><p> 1.3.3.工
12、藝方案的比較分析</p><p> 上述兩方案的特點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孔,然后以此孔為基準加工其它各處,而方案二是以導軌面為基準加工其它面,可以看出以先加工孔,以孔作為定位基準加工時位置精度較易保證,并且定位裝夾等都比較方便,但是方案一中的一次裝夾多道工序除了可以選用專用夾具設計的組合機床(但在成批生產(chǎn)是在普通機床上能保證精度的情況下,應盡量不選用專用機床)以外,只能選用多工位萬能銑床加工。而目前萬能銑床的加
13、工精度還不能加工導軌面的精度要求,因此決定將方案二中的工序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移入方案一,由于銑削時不能很好地加工燕尾處的的斜面,因此在導軌面和燕尾的加工都采用刨削。具體工藝過程如下:</p><p> 工序1.粗銑削17H6的孔的兩端面</p><p> 工序2.精銑削17H6的孔的兩端面</p><p> 工序3.鉆17H6的孔</p>&
14、lt;p> 工序4.擴17H6的孔</p><p><b> 工序5.惚 的倒角</b></p><p> 工序6.粗銑14的孔的端面</p><p> 工序7.半精銑14的孔的端面</p><p> 工序8.銑削M6的端面</p><p> 工序9. 粗刨燕尾底面</p&
15、gt;<p><b> 工序10.粗刨軌面</b></p><p> 工序11.銑刨導軌面的工藝面</p><p> 工序12.銑削22的退刀槽</p><p> 工序13.精刨燕尾面</p><p> 工序14.精刨導軌面</p><p><b> 工序15.
16、磨燕尾面</b></p><p><b> 工序16.磨導軌面</b></p><p> 工序17.鉆14的孔</p><p> 工序18.擴14的孔</p><p> 工序19.鉆M6的螺紋孔</p><p><b> 工序20.攻絲</b></
17、p><p> 工序21.鏜削28的沉降孔</p><p><b> 工序22.鏜削的孔</b></p><p><b> 工序23.鏜削的孔</b></p><p> 工序24.導軌面配刮</p><p> 工序25.精加工17H6的孔研配</p><
18、;p><b> 工序26.人工時效</b></p><p><b> 工序27.終檢</b></p><p> 但考慮工序集中和鑄件不適合熱處理取消工序26,而且考慮工序集中,集中同一中加工的粗精加工。具體的工序如下:</p><p> 工序1. 導軌面加工(粗、半精銑削導軌面及刨削導軌面的工藝面、精刨導軌面
19、)</p><p> 工序2.燕尾面加工(粗刨、精刨燕尾面)</p><p> 工序3. 銑削17H6的孔的兩端面(粗、精銑)</p><p> 工序4.孔加工(鉆、擴、絞17H6的孔)</p><p> 工序5. 銑削14的孔的端面</p><p> 工序6.14的孔加工(14的孔鉆、擴)</p>
20、;<p> 工序7.銑削M6的端面</p><p> 工序8.鉆孔(鉆M6的螺紋孔)</p><p> 工序9. 惚 的倒角</p><p> 工序10. 磨削(導軌面、燕尾面)</p><p> 工序11. 鏜削(鏜削28的沉降孔)</p><p><b> 工序12. 攻絲<
21、;/b></p><p> 工序13. 導軌面配刮</p><p><b> 工序14. 珩磨:</b></p><p> 工序15. 精加工17H6的孔研配</p><p><b> 工序16. 終檢</b></p><p> 以上過程詳見后面的工藝卡<
22、;/p><p> 1.4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確定</p><p> “尾座體”零件的材料為HT200,生產(chǎn)類型為成批生產(chǎn)。采用自由的砂型,3級精度(成批生產(chǎn))。</p><p> 根據(jù)上述原始質(zhì)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p><p> 1.4.1 孔的端面的</p>
23、<p><b> ?。?)粗銑余量</b></p><p> 加工精度:IT12,公差查參考資料[4] 《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p><p> 加工表面粗糙度: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p><p><b> 鑄件的加工余量為,</b></p><p
24、><b> (2)精銑余量</b></p><p> 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公差,見圖紙要求。精加工的余量為。</p><p><b> 1.4.2 內(nèi)孔</b></p><p> 毛坯為實心,不沖出孔。內(nèi)孔精度要求為,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確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為:</
25、p><p> 鉆孔: </p><p> 擴孔: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p><p> 精鏜: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p><p> 細鏜: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p><p> 珩磨: 查
26、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51 </p><p><b> 總的加工余量為:</b></p><p> 。 式(3-2)</p><p> 1.4.3 燕尾面加工</p><p> 考慮其加工長度為,與其聯(lián)結(jié)的為導軌面,其精度相對較
27、高,要進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p><p><b> ?、俅旨庸ぃ?lt;/b></p><p> 加工精度、鑄件粗加工的余量根據(jù)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p><p><b> ?、诎刖庸ぃ?lt;/b></p><p>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半精加工的余量選擇參考
28、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59。</p><p><b> ?、劬庸ぃ?lt;/b></p><p>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選擇 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60</p><p> 總的加工余量。 式(3.3)</p><p&g
29、t; 1.4.4 導軌面刨削加工</p><p> 考慮其加工長度為,同樣也是和導軌配合,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進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p><p><b> ?、俅旨庸ぃ?lt;/b></p><p> 加工精度選擇選擇加工余量</p><p><b> ?、诎刖庸ぃ?lt;/b>&
30、lt;/p><p>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加工余量選擇 。由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59</p><p><b> ?、劬庸ぃ?lt;/b></p><p>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選擇 由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表2.3-60</p><p> 總的
31、加工余量由式3-3得:</p><p><b> 。</b></p><p> 1.4.5 孔的內(nèi)徑表面</p><p> 毛坯為實心,不沖出孔。內(nèi)孔精度要求不太高,參考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確定工序加工尺寸及余量為:</p><p> 鉆孔: </p><p>
32、 擴孔: (查參考資料[2]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48) </p><p><b> 7.M6的孔加工</b></p><p> 公稱直徑,加工前的鉆孔直徑 (查參考資料[2]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71) 因此鉆孔的加工余量為:</p><p><b>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