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p><p> 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p><p> 學 生 姓 名: </p><p> 指 導 教 師: </p><p> 專 業(yè) 班 級: 印刷工程
2、 </p><p> 學 號: </p><p> 學 院: 輕工學院 </p><p> 二〇XX年 六月 十二 日</p><p><b> 摘 要</b></p><p> 為
3、了減少企業(yè)在生產(chǎn)中帶來過多的不必要的損失,以及能夠更好的完成對客戶要求和原稿的再現(xiàn),更好的完成色彩復制,論文將紙張的各項性能進行了簡要的介紹,通過測量紙張的平滑度、白度、油墨吸收性、光澤度四項性能參數(shù),將不同紙張進行了各方面的優(yōu)劣對比,然后在檢測過的不同紙張通過印刷適性儀統(tǒng)一印刷同一圖文(C、M、Y、K四色色塊,布魯納爾測控條),并對固定圖文信息進行密度檢測并計算分析出每種紙張相應的色效率、色相誤差、灰度、色純度,并通過作圖處理得出相應
4、折線圖,然后對測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進而得知一般條件下平滑度、光澤度越好及白度越高的紙張,其色相誤差小和灰度值越小,色純度與色效率越好,色彩再現(xiàn)效果越好;油墨吸收性與所測四項質量參數(shù)并未得到明顯的關聯(lián)結論。</p><p> 關鍵詞:紙張性能;印品質量;密度檢測;折線分析 </p><p><b> Abstract</b></p><p>
5、; In order to reduce excessive bring unnecessary losses in production, and the ability to better fulfill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original reproduction, better color reproduction is completed, the paper will be the per
6、formance of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By measuring the paper smoothness, whiteness, ink absorption, gloss fou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paper for comparison of var
7、ious aspects, then TESTED different paper printability tester u</p><p> Keywords: paper properties; printing quality; density testing; polyline analysis</p><p><b> 目錄</b></p>
8、<p><b> 摘 要I</b></p><p> AbstractII</p><p><b> 1.緒論1</b></p><p> 1.1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p><p> 1.1.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p><p> 1.1.
9、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p><p> 1.2研究的目的及意義2</p><p> 2. 紙張性能分析3</p><p> 2.1 紙張的平滑度分析3</p><p> 2.2 紙張吸墨性分析3</p><p> 2.3 紙張白度分析4</p><p> 3. 實驗原理方法
10、及設備5</p><p> 3.1 實驗器材5</p><p> 3.1.1 實驗儀器5</p><p> 3.1.2 實驗材料5</p><p> 3.1.3 實驗條件5</p><p> 3.2 實驗原理及方法5</p><p> 3.2.1 紙張白度測試6<
11、/p><p> 3.2.2 紙張平滑度測試6</p><p> 3.2.3 紙張油墨吸收性測試6</p><p> 3.2.4 紙張油墨光澤度測試7</p><p> 3.2.5 印刷品質量檢測實驗7</p><p> 3.3 實驗原理及方法11</p><p> 3.3.1
12、印刷平滑度實驗結果11</p><p> 3.3.2 印刷白度實驗結果11</p><p> 3.3.3 印刷吸收性實驗結果11</p><p> 3.3.4 印刷光澤度實驗結果11</p><p> 3.3.5 印刷品質量檢測實驗結果12</p><p> 3.3.5 紙張性能對印品質量影響實驗結
13、果分析16</p><p><b> 結論18</b></p><p><b> 參考文獻19</b></p><p><b> 致 謝21</b></p><p><b> 緒論</b></p><p> 隨著
14、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人們閱讀的來源越來越為廣泛,而傳統(tǒng)的印刷方式也并未退出我們的視線,在行業(yè)競爭和讀者要求提高等的壓力促進下,印刷技術也在日益完善。紙張作為傳統(tǒng)印刷最為重要的承印物,其性能也同樣對印品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紙張的各項性能的優(yōu)劣是圖像能否真實再現(xiàn)、印跡是否清晰、是否會出現(xiàn)網(wǎng)點丟失等問題的重要原因。了解紙張各項性能對印品質量的影響能夠在已知客戶要求的情況下,選擇各項性能最為適合的紙張進行印刷,以保證原稿能更好的再現(xiàn)。</p&g
15、t;<p> 1.1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p><p> 1.1.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p><p> 我國對印刷紙性能的研究起步較晚,近三十多年來才開始重視,但是這個課題的研究已經(jīng)在逐漸的深入,并有了一定的學術成果。研究范圍比較廣泛的像是針對于紙張的表面特性對印刷品呈色效果的影響[1],以及印刷紙表面適性與印品質量的關系等都有一定的研究。較為細致的研究紙張含水量對于提高紙張
16、的印刷適性、提高彩色印刷品階調、色彩再現(xiàn)和細微層次的清晰度的重要作用[2]。同時也討論了紙張的PH值要如何選擇和與潤版液進行匹配,才能更好的保證印刷質量[3]。又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如紙張的吸收性、平滑度和表面強度等方面對影響紙張印刷的原因和對印品質量的影響及解決辦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p><p> 在這一課題提出后,不同的高等院校也開始針對其進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但是各自研究的方向和側重點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17、比如北京印刷學院重點實驗室是把重點放在了研究印刷紙的各項性能對印刷品階調再現(xiàn)和呈色效果的影響上,而不同于北京印刷學院,陜西科技大學主要是從不同的紙張類型方面著手對紙張的各項印刷適性進行了討論與研究。天津科技大學則是針對紙質的內(nèi)部結構組成是制作過程中對紙張的印刷適性進行研究。</p><p> 1.1.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p><p> 不同于我國,國外較早的發(fā)現(xiàn)了這個課題,并更早的意識
18、到了研究紙張性能對于印品質量造成影響的重要性。在二、三十年代就對印刷紙各項性能與印品質量之間是否存在這一定的關系產(chǎn)生了質疑,并進行了實驗和研究。最開始由于是由于實驗條件和思路的限制,只是對一些常見的印刷紙進行了部分性能上的測試。后期由于條件逐漸的在變好,也是為了更好的研究,正因為這些研究也使得研究思路和方法得到了發(fā)展,同時也大大推進了測試機器的更新?lián)Q代。而真正開始研究在印刷過程中紙張所造成的影響,已經(jīng)是在30年之后了。真正具有里程碑意義
19、的研究是在1955年,隨著油墨轉移方程的提出,紙張在流變特性方向,以及光學方向的特性的研究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進展。在膠印轉移過程中壓力等方向的控制等印刷適性的研究[4]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p><p> 近三十年多來,隨著現(xiàn)代各個方面的快速發(fā)展,一些新興學科也逐漸出現(xiàn),而恰恰是這些新興學科為課題提供了學術上的支持。在針對材料上的研究可以細化到分子級別的前提下,對于紙張的某些性能也開始了檢驗,就像日本的科學教
20、森木正和就曾對有不同紙漿進行相同加工工序而得到的紙張進行過實測。M.Jackson也曾以各種不同紙漿的紙張進行壓縮實驗,得到了壓力、變形及加壓時間的關系 [5]。也有不同的人針對具體的環(huán)境因素對于紙張后續(xù)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項性能指標有著怎樣的影響進行研究。[6-8]。</p><p> 1.2研究的目的及意義</p><p> 紙張作為一種承印材料,在印刷生產(chǎn)中還占有很大的使用份額,而除了
21、印刷機械和印刷過程中各項參數(shù)對印品質量帶來的影響,紙張的各項性能印刷品的印刷品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9]。性能優(yōu)良的紙張, 能夠完整地完成油墨轉移, 使圖文更為清晰、飽滿地再現(xiàn)于紙張上, 從而獲得更好的復制效果。但由于紙張等材料及工藝技術等因素的限制, 大多數(shù)的彩色連續(xù)圖像得不到忠實的復制和再現(xiàn),最后顯現(xiàn)出的印刷圖像只是盡可能逼近于原稿[10]。為了減少企業(yè)在生產(chǎn)中帶來過多的不必要的損失,以及能夠更好的完成對客戶要求和原稿的再現(xiàn),所以作
22、為印刷企業(yè),印刷時要選擇各項性能都相對最為合適的紙張來進行印刷。</p><p> 由于印刷產(chǎn)品用途不同,對其外觀效果和內(nèi)在質量都有不同的要求,印刷紙張性能與印刷產(chǎn)品質量相適應,才能使印刷過程更為效率,成本更為節(jié)儉。這也表明進行紙張性能對印刷質量影響的研究具有很大實用價值。</p><p> 本文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不同紙張性能,及對相應印品質量的各項檢測及數(shù)據(jù)處理,得出不同紙張性
23、能對印品質量有著怎樣的影響,對已有的結論進行驗證。</p><p><b> 2. 紙張性能分析</b></p><p> 紙張的性能有很多種,其中包含指標平滑度、吸墨性、白度、光澤度、含水率、表面強度、PH值、等等各項指標,它們對紙張的印刷適性都會造成不同程度不同方向上的影響,其性能的優(yōu)劣會對印品的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11];而造成紙張性能不同的原因主要就是原料
24、、制漿方法的不同以及在紙張中所添加了的膠料、填料和色料等添加劑。針對后續(xù)對印品色彩再現(xiàn)能力的研究,實驗選擇了紙張的平滑度、光澤度、白度、油墨吸收性四個方面對印刷產(chǎn)品質量的影響進行了簡單的研究。</p><p> 2.1 紙張的平滑度分析</p><p> 平滑度指在特定的接觸狀態(tài)和一定的壓差下.試樣面和環(huán)形板面之間由大氣泄入一定量空氣所需的時間,用秒(s)表示[12]。通俗地講平滑度是
25、指紙張和紙板的平滑或粗糙程度(包括宏觀平滑度和微觀平滑度)實際就是紙張和紙板表面凸凹不平的程度。</p><p> 一般來說,會影響之紙張平滑度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在紙張加工工藝中的精細程度,第二個方面,也是比較普遍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造紙過程中填料的添加和后續(xù)是否經(jīng)過壓光鍍膜等處理,一般來說,經(jīng)過這些處理的紙張平滑度都會比較好。</p><p> 紙張的不同的平滑度會對印
26、品的質量有所偏差。比如平滑度較差的紙張對油墨的需求量也比較大,但是過大的油墨需求量就會造成透印等現(xiàn)象[13];另一方面,好的紙張平滑度,能夠更好的完成色彩復制,使網(wǎng)點能夠更清晰的在紙張上再現(xiàn),是油墨的光澤度更好,反之如果紙張的平滑度低的話,油墨的轉移進行的不夠不充分、不均勻,會直接影響到呈色效果[14]。</p><p> 2.2 紙張吸墨性分析</p><p> 紙張的吸墨性是指紙張
27、對油墨的吸收能力,它與紙張毛細孔對油墨中低黏度組分的吸收作用及油墨中某些組分向紙內(nèi)的滲透作用有關,它是影響印刷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5]。</p><p> 紙張的吸墨性并不是由于一個單一的性質影響到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首先,紙張表面的光滑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幽默的吸收性。表面越光滑的紙張,其對于油墨的吸收性是越弱的,相對的滯漲的表面纖維越粗糙,其纖維與纖維之間的縫隙就越大,對于油墨的吸收性就越強。第二,
28、使用不同質量的填料,紙張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吸墨性也是不同的。第三,造紙過程中施加膠料的量對紙張的吸墨性也會有所影響。適當?shù)氖┘幽z料可以增強紙張的吸墨性。第四,紙張的吸墨量同樣受印刷機的壓力、壓印時間長短的影響。在印刷壓力小的情況下,油墨的吸收性會較強,反之則弱;同樣,壓印時間長,紙張的吸收性會強一些[16]。</p><p> 一般研究的時候,往往會把油墨吸收性和光澤度等歸為一個表面效率的性質進行研究。不同表面效率的
29、紙張上用同種條件印刷出的圖文,所表現(xiàn)出的質量是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差距的。非涂布紙表面印刷出的圖文信息的色相或色純度上的誤差值遠遠大于在涂布紙上引起的誤差和色偏。在有著相同的工藝條件、印刷儀器及油墨的情況下,紙張的表面效率越好,油墨的色純度和色效率也越大,而色偏和灰度越小[17]。</p><p> 2.3 紙張白度分析</p><p> 紙張的白度是指紙張受光照后全面反射的能力,又有紙張
30、亮度之稱,用百分率表示。紙張的色澤是否潔白,是決定印刷色彩鮮艷與否的基礎[18]。紙張白度會對印品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樣質量的紙張,如果其紙張的白度較低,那么其印刷出的印品質量就不會太好,實際印刷出來的顏色和預計想要得到的、肉眼所見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19]。白度越高的紙張,其灰度值越小,彩度值越純正;色效率和色純度越好,對于色彩再現(xiàn)也越有利。</p><p> 3. 實驗原理方法及設備</p&
31、gt;<p><b> 3.1 實驗器材</b></p><p> 3.1.1 實驗儀器</p><p> DC-BKP10Kb型電腦測控別克式平滑儀</p><p> QH3Y0002型紙和紙板油墨吸收性試驗儀</p><p> ZBD-1B 型數(shù)字式白度儀;</p><p&
32、gt; IGTAIC-2-5 型印刷適性儀</p><p> X-Rite 反射密度計</p><p> 3.1.2 實驗材料</p><p> 157 g/㎡ 銅版紙 200 g/㎡ 銅版紙</p><p> 100 g/㎡ 雙膠紙 210 g/㎡ 白卡紙</p><p> 250 g
33、/㎡ 白卡紙 160 g/㎡ 彩雕紙 250 g/㎡ 冰白特種紙 </p><p> 天津天獅牌 C、M、Y三原色油墨 </p><p> 3.1.3 實驗條件</p><p><b> 印刷壓力:200N</b></p><p> 印刷速度:0.2m/s</p><p>
34、 3.2 實驗原理及方法</p><p> 實驗首先通過對白卡、銅版、彩雕等不同克重、不同種類的七紙張的平滑度、光澤度、白度、油墨吸收性進行測試得到相關數(shù)據(jù),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排序,得到不同紙張、不同適性的優(yōu)劣趨勢后,分別從12種印刷用紙取樣,在 IGTAIC-2-5 型印刷適性儀上用天獅牌油墨,以 200N 的印刷壓力、0.2m/s 的印刷速度,借助于寬度為 3.2cm 的實地墨輥,注墨量為 0.5m1,分別印
35、得三原色CMY及K色測試樣條、按網(wǎng)點比例疊印測試樣條、布魯納爾測控條,每種紙張每種試樣分別印制3條。然后從同種油墨在印刷紙上所表現(xiàn)出的色彩再現(xiàn)及網(wǎng)點效果等對印品質量進行評估并研究紙張性能對印品質量的影響。</p><p> 3.2.1 紙張白度測試 </p><p> 測試時,從每種紙中隨機取不同紙樣進行裁切取樣,并對裁取試樣的正反面分別使用白度儀測定三次,然后對所有測定結果取算數(shù)平均
36、值。</p><p> 儀器采用接近于標準“A”光源的光源對試樣進行照射,并通過對漫反射出光通量進行接收,最后通過濾色片和光電兩種轉換關系對白度值進行測量。 </p><p> 3.2.2 紙張平滑度測試 </p><p> 本實驗中測試采用的是DC-BKP10Kb型電腦測控別克式平滑儀,從每種不同的紙張上各取5個樣條,然后從每個樣條上隨記選取5個點測量其平滑
37、度并進行記錄,最后通過計算取其算數(shù)平均值[20]。</p><p> DC-BKP10Kb型電腦測控別克式平滑儀的測量原理是空氣泄漏法。所謂空氣泄漏法是指在一定壓力和一定真空度條件下,測量一定量的空氣通過試樣和玻璃砧之間的接觸面所需要的時間。試樣越平滑,與玻璃接觸越緊密,空氣全部泄漏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 [21] 。</p><p> 3.2.3 紙張油墨吸收性測試 </p>
38、<p> 首先用反射密度計沒有經(jīng)過K&N 油墨涂布的紙張試樣進行光密度值的測定,然后將K&N 油墨均與的涂布在紙張試樣上,計時兩分鐘后擦掉沒有被吸收的多余的K&N 油墨,干燥一段時間后用光密度計測量油墨表面的密度值,并記錄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p><p> K&N=100-arclog(2-D)</p><p><b> D= D1
39、- D0</b></p><p> 式中:D1─涂墨前試樣表面光密度值 </p><p> D0─涂墨后試樣墨跡區(qū)域表面光密度值</p><p> 中計算 K&N 值。K&N 值越高,吸收性越強,反之,則吸收性則越弱[22]。</p><p> 3.2.4 紙張油墨光澤度測試 </p><
40、;p> 測試時,從每種紙中隨機取不同紙樣進行裁切取樣,并對裁取試樣的正反面分別測定三次,然后對所有測定結果取算數(shù)平均值。</p><p> 3.2.5 印刷品質量檢測實驗</p><p> 現(xiàn)在的檢測方法一般分為三類:主觀目測法、密度測量法和色度測量法[23]。</p><p><b> 主觀目測法</b></p>
41、<p> 主觀目測法由于受觀測人員的經(jīng)驗和心理因素等影響,無法進行定量描述,從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13]。在本實驗中,為了結果更加精確,借助印刷放大鏡,對網(wǎng)點進行觀察,記錄網(wǎng)點是否發(fā)生丟失擴大,是否發(fā)生糊版等現(xiàn)象。</p><p><b> 密度檢測法</b></p><p> 密度檢測法采用的是彩色反射密度計,它能直觀地反映C、
42、M、Y、K四色印刷的密度、網(wǎng)點百分比、油墨疊印率等[24]。本實驗主要通過檢驗C、M、Y。K三色實地色塊的密度,以及網(wǎng)點面積進而計算出色相誤差、灰度、色純度、色效率、疊印率等。</p><p><b> 色度檢測法</b></p><p> 采用色度儀器或元件(常用分光光度計)對印刷品進行測量,并把得到的色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獲得印刷過程中各色墨量大小、水
43、量大小及印刷壓力狀態(tài)等信息的方法,主要用于顏色匹配及顏色標準的建立[25]。因其主要研究油墨,下文中不贅述。</p><p> 以下則是針對密度檢測法的內(nèi)容及數(shù)據(jù)處理方式進行的詳細闡述。</p><p><b> a色相誤差</b></p><p> 顏色的色相是由物體對可見光譜所吸收與反射的綜合效果來決定的。其計算公式為: </
44、p><p> 色相誤差= ×100﹪ (3.2)</p><p> 色相誤差數(shù)值越低,色相則越純正[26]。</p><p><b> b灰度</b></p><p> 一個顏色所含的灰度可以用來判斷三原色油墨色彩的彩度,</p><p>&
45、lt;b> 其計算公式為 :</b></p><p> 灰度 = ×100﹪。 (3.3)</p><p> 灰度值越低,彩度則越高,色彩就越鮮艷[26]。</p><p><b> c色純度 </b></p><p> 色純度是指在紙張再
46、現(xiàn)顏色過程中其它成分對紙張再現(xiàn)顏色的影響。 色純度越高,表明紙張的表面性質越好,對色彩再現(xiàn)越有利[26]。 </p><p><b> 計算公式為</b></p><p> 色純度= ×100﹪。 (3.4)</p><p><b> d 色效率</b></p&g
47、t;<p> 色效率值是用來表達三原色油墨色彩質量的數(shù)據(jù)之一。計算公式為:</p><p> 色效率=﹝1- ﹞×100﹪ (3.5)</p><p> e基于布魯納爾測控條的檢測</p><p> 布魯納爾控制條先后有幾種不同版本,如其中包括較早的三段式,五段式及七段式,目前采用的最多的是布魯納爾七段
48、式。布魯納爾測控條主要用于印刷的實地密度、網(wǎng)點增大、網(wǎng)點變形和印刷反差K(值)的測量和計算.既可用于密度計測量.也可用目測。</p><p> 圖3-1即為本次實驗使用的布魯納爾三段式測控條</p><p> 圖3-1布魯納爾測控條</p><p> 圖2-1所示,從左到右的五個部分分別為:實地色塊、75%的粗圓網(wǎng)段(30線/英寸)、75%的細圓網(wǎng)段(150線
49、/英寸)、50%的粗方網(wǎng)段(30線/英寸)、50%的細方網(wǎng)段(150線/英寸)。細網(wǎng)區(qū)和粗網(wǎng)區(qū)的網(wǎng)點總面積是相同,但細網(wǎng)與粗網(wǎng)的家網(wǎng)線數(shù)之比為5∶1。根據(jù)粗、細網(wǎng)區(qū)的對比原理,粗網(wǎng)的網(wǎng)點增大可忽略不計。在計算網(wǎng)點增大值時,將粗網(wǎng)作為參照點(視為原版)。</p><p><b> 1>網(wǎng)點增大值</b></p><p> 網(wǎng)點增大值=細網(wǎng)密度-粗網(wǎng)密度
50、 (3.6)</p><p> 其中對于測試塊的選取規(guī)則為方形網(wǎng)點選擇50%的測試塊;圓形網(wǎng)點選擇75%的測試塊。</p><p> 2>相對反差(K值)</p><p> 相對反差(K值)可由實地密度和網(wǎng)點密度計算得到。其計算公式為:</p><p> K=(DS-DJ)╱DS
51、 (3.7)</p><p> 其中DS表示實地密度測量值;DT:網(wǎng)點密度測量值</p><p> 網(wǎng)點密度測量值,通常測量網(wǎng)點面積率為75%或80%處的網(wǎng)點</p><p> K值實際反映的是實地色塊和網(wǎng)點部分之間的反差等級,K值越大說明印刷出的圖文信息越清晰[27]。</p>
52、;<p><b> f 疊印率</b></p><p> 在彩色印刷中,后一色油墨在前一色油墨膜層上的附著,即為油墨的疊印,也叫油墨的承受轉移。疊印率就是描述一種油墨黏附到前一印刷表面的能力,也叫油墨的受墨力,它是度量油墨疊印程度的物理量。疊印率的數(shù)值越高,疊印效果越好[28]。</p><p> 疊印率可以通過測定各色油墨的密度和油墨疊印的密度值
53、來計算。用油墨密度表示的疊印率為:</p><p> fD(2/1)= ×100 % (3.8) </p><p> 式中,fD(2/1)是用油墨密度表示的第二色油墨在第一色油墨上的油墨疊印率,D2是印在紙張上的第二色油墨的密度,D2,1是疊印率在第一色油墨上的第二色油墨的密度。</p><p><
54、b> 圖3-2油墨的疊印</b></p><p> 在圖中3-2中,除D2,1、D2外,D1表示印在紙張上第一色油墨的密度,D1+2表示兩色油墨疊印墨層的總密度,由于D1+2=D1+ D2,1,也即D2,1=D1+2-D1,故式(3-8)可改寫為:</p><p> fD(2/1)= ×100 % (3-9)&l
55、t;/p><p> 彩色印刷品的顏色一般由青、品紅、黃三色油墨中兩色或三色疊印而成。測定某一單色油墨的密度時,利用減色法在密度計中安裝濾色片,濾色片的顏色通常與被測油墨的顏色呈補色。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要測黃墨的密度用藍濾色片,測品紅油墨的密度用綠濾色片等。如果不用與所測油墨的顏色呈補色的濾色片,測得的單色油墨的密度都偏低。因此,在涉及到油墨的密度值時,應當說明測定時使用的密度計的型號以及所用濾色片的顏色。</
56、p><p> 為了按式(3-9)計算油墨疊印率,就要用密度計測定D1、D2和D1+2。為了實用上的需要,通常選用與第二色呈補色的濾色片。例如,第一色用黃墨,第二色用品紅油墨,疊印出的墨層則呈紅色。若按式(3-9)計算fD(M/Y)時,測各墨層的密度DY、DM、DY+M就要使用品紅色墨的補色,即綠色濾色片。這是因為,品紅油墨反射的品紅光是由紅光和藍光混合而成的,能全部被綠濾色片所吸收,黃墨所反射的黃光是由紅光和綠光混
57、合而成的,起終點紅光亦被綠濾光片所吸收,如圖3-3所示。所以,密度計測得的DY+M(極品紅、黃兩色油墨疊印起來的墨層的密度)也包含了黃墨中被濾色片吸收的紅光密度,這個密度值的大小就等于用濾色片測得的直接印在紙張上的黃墨層的密度DY,DY+M-DY即是消除了黃墨的干擾,是附著在黃墨層上的品紅墨層的密度,即式(3-9)中的D1+2。同理,用紅、綠、藍濾色片可以分別測得下列油墨疊印率公式中的各個密度[29]。</p><p
58、> 圖3-3各色濾色片對油墨反射光的吸收</p><p><b> 使用紅濾色片可測:</b></p><p> fD(C/M)=×100% (3-10a)</p><p> fD(C/Y)=×100% (3-10b)</p
59、><p><b> 使用綠濾色片可測:</b></p><p> fD(M/Y)=×100% (3-11a)</p><p> fD(M/C)=×100% (3-11b)</p><p> 使用藍濾色片可測: &l
60、t;/p><p> fD(Y/M)=×100% (3-12a)</p><p> fD(Y/C)=×100% (3-12b)</p><p> 3.3 實驗原理及方法</p><p> 3.3.1 印刷平滑度實驗結果</p>&l
61、t;p> 由資料查詢可知,整體上來說銅版紙的平滑度是比較高,和其他紙張相比要遠遠高出一個階段。這是由于銅版紙的表面不同于膠版紙等沒有經(jīng)過涂布壓光處理,在經(jīng)過這種處理后,紙張的平滑度會有明顯提高。而雙膠紙因為未經(jīng)過表面壓光涂布處理,表面結構比較疏松,所以平滑度相對較低。彩雕紙表面的空隙經(jīng)過微量涂料填充后,會使紙面印刷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所以平滑度相對雙膠紙就會稍微高些。</p><p> 經(jīng)過整理后,
62、對于以上紙張的平滑度得到以下排序:</p><p> 銅版紙 >白卡紙>冰白紙>彩雕紙>雙膠紙</p><p> 3.3.2 印刷白度實驗結果</p><p> 由資料查詢可知,實驗中所選紙張的白度值都是相近的,在這里只有雙膠紙沒有經(jīng)過表面涂布處理,而其他紙張在經(jīng)過處理后,白度都有所提升。所謂涂布工藝就是指在紙上涂一層白度很高的顏料層,
63、這層顏料層可以大大的提高紙的白度。</p><p> 經(jīng)過整理后,對于以上紙張的白度得到以下排序:</p><p> 銅版紙>白卡紙>冰白紙>雙膠紙>彩雕紙</p><p> 3.3.3 印刷吸收性實驗結果</p><p> 由資料查詢可知,雙膠紙的吸收性是十分好的,而白卡紙與銅版紙相對較低,主要是因為白卡紙,
64、銅版紙表面都經(jīng)過涂布壓光處理,使紙張的結構變得更加緊密堅實,所以平滑度高,吸收性弱。膠版紙的表面未涂布,纖維孔隙最大,所以吸收性最高。</p><p> 經(jīng)過整理后,對于以上紙張的吸收性得到以下排序:</p><p> 雙膠紙>白卡紙>彩雕紙>銅版紙>冰白紙</p><p> 3.3.4 印刷光澤度實驗結果</p><
65、;p> 在光澤度的測試中,由資料查詢可以看出銅版紙的光澤度是最高的,其次是白卡紙,且光澤度隨重量的降低而降低,重量越高光澤度越大。250g 的白卡紙光澤度為 77.5,而 230g的白卡紙的光澤度只有 73.1。再次的是膠版紙,光澤度均低于 10,最差的是冰白紙和彩雕紙。形成這些差異的主要是因為銅版紙屬于涂布紙,畫刊紙和膠版紙屬于未涂布紙,紙張表面結構比較疏松。而涂料的致密度比纖維的致密度大,故銅版紙的光澤度最好。又因為白卡紙的
66、纖維密度比膠版紙的纖維密度大,所以白卡紙的光澤度比膠版紙的大。</p><p> 經(jīng)過整理后,對于以上紙張的光澤度得到以下排序:</p><p> 銅版紙>白卡紙>雙膠紙> 冰白紙>彩雕紙</p><p> 3.3.5 印刷品質量檢測實驗結果</p><p> 因為實驗條件限制,針對密度檢測法只測得C、M、Y、
67、K四色色塊在不同紙張不同濾色下的實地密度,并針對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得到色相誤差、灰度、色密度以及色效率的值,并對其進行處理得到相應曲線圖。</p><p> 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3-1,3-2,3-3</p><p> 表3-1 各紙樣C顏色的各項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結果</p><p> 表3-2 各紙樣M顏色的各項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結果</p><p>
68、<b> 續(xù)表</b></p><p> 表3-3 各紙樣Y顏色的各項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結果</p><p> 表3-4各紙樣k顏色的各項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結果</p><p> 根據(jù)以上測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后得到以下曲線圖,其中x軸坐標均表示不同紙張類型,其順序依次為100 g/㎡雙膠紙,157 g/㎡銅版紙,200 g/㎡銅版紙,210 g/㎡白卡紙,2
69、50 g/㎡白卡紙,160 g/㎡彩雕紙,250 g/㎡冰白紙??v坐標單位為(%)</p><p><b> 圖3-4 </b></p><p> CMYK四色塊在不同紙張上的色相誤差</p><p> 其中縱坐標表示色相誤差</p><p><b> 圖3-5 </b></p>
70、;<p> CMYK四色塊在不同紙張上的灰度</p><p><b> 其中縱坐標表示灰度</b></p><p><b> 圖3-6 </b></p><p> CMYK四色塊在不同紙張上的色純度</p><p> 其中縱坐標表示色純度</p><p&
71、gt; 由于圖3-6 的縱坐標區(qū)間過大,導致C、M、 Y三色曲線過于模糊,故將其C、M、Y三色曲線部分放大為圖3-7</p><p><b> 圖3-7 </b></p><p> CMY三色塊在不同紙張上的色純度</p><p> 其中縱坐標表示色純度</p><p><b> 圖3-8 </
72、b></p><p> CMYK四色塊在不同紙張上的色效率</p><p> 其中縱坐標表示色效率</p><p> 由于圖3-6 的縱坐標區(qū)間過大,導致C、M、 Y三色曲線過于模糊,故將其C、M、Y三色曲線部分放大成、為圖3-9</p><p><b> 圖3-9</b></p><p
73、> CMY三色塊在不同紙張上的色效率</p><p> 其中縱坐標表示色效率</p><p> 3.3.5 紙張性能對印品質量影響實驗結果分析</p><p> ?。?)紙張平滑度對印品質量影響</p><p> 根據(jù)實驗3.3.1結果可知以上幾種紙張平滑度順序,聯(lián)系印品質量檢測實驗進行分析,可以知道:</p>&
74、lt;p> 平滑度越高,其色相誤差和灰度值就會越小,這就說明紙張的平滑度越高。其色相越純正、彩度值越高色彩越鮮艷;而隨著平滑度值的增大,其色純度和色效率也會隨之增大,這說明平滑度高的紙張,對色彩的再現(xiàn)是更為有利的。</p><p> ?。?)紙張白度對印品質量影響</p><p> 根據(jù)實驗3.3.2結果可知以上幾種紙張白度順序,聯(lián)系印品質量檢測實驗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白度越高的紙張,
75、其灰度值越小,彩度值越純正;色效率和色純度越好,對于色彩再現(xiàn)也越有利;但是在色相誤差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除了彩雕紙之外的其他紙張,隨著紙張白度的增強其色相誤差也會逐漸減少,估計彩雕紙數(shù)值上的差異可能是由于印品質量并不僅僅受白度值得影響,但由于實驗條件限制,并未對這項猜想進行實驗,是否是因為此原因還有待驗證。</p><p> (3)紙張吸收性對印品質量影響</p><p> 根據(jù)本實驗3.3.
76、3結果可知以上幾種紙張白度順序,聯(lián)系印品質量檢測實驗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紙張的吸收性并未對色相誤差、灰度、色效率、色純度等造成趨勢式的影響。</p><p> 查資料得知造成這種實驗結果的原因主要是紙張本身的吸收性如果過低會造成印刷事故,而過高又會影響印品的光澤度和色彩再現(xiàn),所以在紙張選擇的時候要根據(jù)要求在一定范圍內(nèi)選擇吸收性合適的紙張。</p><p> ?。?)紙張光澤度對印品質量影響<
77、;/p><p> 根據(jù)實驗3.3.4結果可知以上幾種紙張白度順序,聯(lián)系印品質量檢測實驗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除白卡紙與雙膠紙數(shù)值相近之外,光澤度越高,其色相誤差和灰度值就會越小,其色相越純正、彩度值越高色彩越鮮艷;而隨著光澤度值的增大,其色純度和色效率也會隨之增大,這說明平滑度高的紙張,對色彩的再現(xiàn)更有利。</p><p><b> 結論</b></p><
78、;p> 實驗針對七種不同紙張的平滑度、白度、油墨吸收性、光澤度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并使用相同油墨在相同的印刷條件下,對四色色標進行印刷,通過對其色密度的測量,計算分析出每種紙張相應的色效率、色相誤差、灰度、色純度,并通過作圖處理得出相應折線圖,將紙張性能和印品質量聯(lián)系到一起分析得到以下結論:</p><p> (1)平滑度越好的紙張,其色相誤差小和灰度值越小,色純度與色效率越好,色彩再現(xiàn)效果越好。<
79、;/p><p> (2)白度越高的紙張,其灰度值越小,彩度值越純正;色效率和色純度越好,對于色彩再現(xiàn)也越有利,但也不是所有情況下都應選擇白度大的紙張,比如需要長期閱讀的讀物就應該選擇白度值適中的紙張。</p><p> (3)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紙張的油墨吸收性并未對色相誤差、灰度、色效率、色純度等造成趨勢式的影響,實際生產(chǎn)中應按照印品要求選擇合適的紙張。</p><p&
80、gt; (4)光澤度越好的紙張,其色相誤差小和灰度值越小,色純度與色效率越好,色彩再現(xiàn)效果越好。正常情況下選擇紙張應選擇光澤度較高的紙張,但是并不是所有條件下這樣的結論都同樣適用,比如說版面以文字為主的書刊,就不宜選用光澤度過高的紙,而是應該選擇光澤度一般的紙張,以免反射,使眼睛由于長時間使用產(chǎn)生疲勞。而印刷以圖版為主的版面,則應選用光澤度高的紙張,使印品墨色能夠更加均勻、厚實、鮮艷。</p><p> 總的
81、來說,為了紙張油墨光澤度、平滑度、白度的優(yōu)劣會與印品色相誤差、灰度等質量指標在一定范圍內(nèi)呈正相關關系,而吸收性與這些指標并沒有明顯關系,但由于印品自身所需要求,在印刷時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優(yōu)先考慮有哪種某種紙張性能的需要,再進行紙張選擇。</p><p><b> 參考文獻</b></p><p> 唐輝宇. 紙張性能對印品呈色效果的影響[J].中國包裝,2004,6
82、:71-72</p><p> 康啟來.淺談紙張性能與呈色效果[J].包裝世界,2003,2: 77 </p><p> 張效林.紙張pH值對印刷過程的影響[J].耗材世界, 2009,8: 58-59</p><p> Wink, W.A. The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n Paper<
83、;/p><p> Properties[J],TAPPI,1961(6):171~195</p><p> 陳永常主編.紙張、油墨的性能與印刷適性[J].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Prusas, Z .C .Laboratory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Fiber orientation on Sheet Anisotro
84、py[J]. TAPPI,1963(46)</p><p> Stamm, Alfred.J. Shrinking and Swelling of Cellulose[J]. Wood and Cellulose Seienee,1964 :96~105</p><p> De Ruvo. A .Lundberg. R and Martin一Lof. Influence of Temp
85、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Elastic and Expansional Properties of Paper and the Constituent Fibr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Valated to its Uses[J]. Industry Federation London,1976 :105~125</p><p> 尤聰娥. 紙張?zhí)匦詫?/p>
86、印刷性能的影響分析北京[J].廣西輕工業(yè),2008:03</p><p> 何自芬. 印刷紙性能與印品質量關系的研究[M].西安理工大學,2005,3:2</p><p> 張峻嶺,肜東浩.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J]. 行業(yè)研究,2005,02:21</p><p> 楊夏,趙中亮. 紙張平滑度與印刷的關系及其測量儀器[J]. 探索與研究,2008,03
87、:74</p><p> 王新城. 紙張平滑度對印刷質量的影響[J]. 中國包裝報,2004,12(02)</p><p> 湯德方,聶小安.淺析印刷中紙張的平滑度[J].包裝工程,2005,03:58-59</p><p> 防偽廣角編輯部.紙張吸墨性及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J].防偽廣角,2011,75</p><p> 張效林,姚
88、佳妮.紙張吸墨性能及其對印品質量的影響[J] .印刷工業(yè),2010:83.</p><p> 楊新艷. 淺析紙張吸墨性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J]. 廣西輕工業(yè),2008,04(04):18-19</p><p> 蔣磊,趙中亮,楊端陽. 紙張白度對印品質量的影響[J].包裝工程,2008,03(29):66-68</p><p> 王新成. 紙張的白度對印跡墨色
89、的影響[J].廣東印刷,2006,2:48-49.</p><p> 楊新城.紙張表面特性與色彩再現(xiàn)關系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3:7</p><p> 張芬,解凱. 印品質量檢測綜述[D] . 北京印刷學院,2010,6:45.</p><p> 向志愛,李果,王曉黎.印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J].廣東印刷,2011,5:9</
90、p><p> 閆安,張建清.印品質量控制的常用方法[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09,3:47</p><p> Patrice.Mangin.Paper Technologies—Past[J],Present and Future.TAGA,1998:672-697</p><p> 胡濤,鄭敏東,張曉惠.彩色印刷品質量檢測技術的發(fā)展[J].印刷世界,2004
91、, (10):17-18</p><p> 苗茵葆. 影響印品質量的若干情況[J] .印刷世界,2011,3:38-39</p><p> 劉紅莉,劉沖. 基于測控條的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J],探索與研究.2009,2:67</p><p> 邱春麗.國內(nèi)印品質量檢測新技術的發(fā)展[J],今日印刷.2011,2:62-63</p><p>
92、; 王曉艷,劉昕.膠印印品質量檢測中的主要參數(shù)[J],今日印刷.2006,6:86.</p><p><b> 致 謝</b></p><p> 感謝張鐵鋒老師在我完成論文過程中碰到困難的時候給予的幫助,使我在整個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完成前期的試樣收集印制的工作,同時也很感謝老師能夠在我情緒低落消極的時候,給予最多的安慰與鼓勵,讓我學會積極的面對困難、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畢業(yè)論文——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 畢業(yè)論文——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 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 畢業(yè)設計(論文)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 開題報告--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 開題報告紙張性能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
- 紙張性能對印刷質量的影響
- 紙張性能對印刷色彩控制的影響.pdf
- 畢業(yè)論文——印刷品質量的在線自動檢測方法及系統(tǒng)
- 畢業(yè)論文——印刷品質量的在線自動檢測方法及系統(tǒng)
- 紙張印刷適性與印刷品質相關性研究.pdf
- 畢業(yè)論文——基于統(tǒng)計分析的膠印印刷品質量評價研究
- 畢業(yè)論文——紙張對激光數(shù)字印刷彩色復制性能影響的研究
- 畢業(yè)論文——紙張對激光數(shù)字印刷彩色復制性能影響的研究
- 畢業(yè)論文——紙張對激光數(shù)字印刷彩色復制性能影響的研究
- 印刷品質量檢測原理與工藝
- 畢業(yè)論文——夜間發(fā)光油墨及印刷紙張的性能的研究
- 印刷品質量的模糊綜合評價研究.pdf
- 膠印印刷品質量模糊綜合評價研究
- 包裝印刷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guī)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