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起步——清末鐵路大討論簡記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艱難的起步艱難的起步——清末鐵路大討論簡記清末鐵路大討論簡記來源:人民鐵道報美國人雷麥在他的《外人在華投資》一書中,曾經作過這樣的預言:“除了鐵路以外,就沒有一種其他近代的經濟設備輸入中國以后,能夠產生這樣偉大的影響?!钡拇_,中國鐵路的歷史,不僅發(fā)人深省而且還驚心動魄,它記錄著中華民族邁向近代化的艱辛歷程,包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經歷的痛苦而巨大的思想變革過程。時至今日,那些艱辛歷程中的許多事件,依然像鋪在鐵路最初起點上的枕木和道釘那樣,作

2、用至關重要。和其他特別是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鐵路事業(yè)有著異于尋常的經歷。這是因為中國鐵路的出現(xiàn),并不是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而是在巨大外力沖擊下的被動接受。因此,鐵路誕生的背后,自然而然地隱藏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諸多因素,所以顯得格外復雜、豐富多彩。和火車相比,汽車和電車要幸運得多。當?shù)谝惠v汽車在上海出現(xiàn)時,人們感到新奇之外,也有人順便問上一句:“這東西不知吃不吃草?”電車來到中國時,經營者在廣告宣傳中告誡人們乘坐電車勿帶金屬制

3、品,以防觸電,僅此而已。汽車和電車被人們的輕松接受,恰恰來自鐵路給人們帶來觀念的更新和對西方科學技術嶄新的認識。鐵路來到中國之初1825年9月27日,英國人喬治斯蒂芬孫駕駛著自己設計的“運動1號”蒸汽機車在英國斯托克頓至達靈頓的鐵路上成功行駛。十幾年以后,中國也有人談論火車和鐵路了,于是諸如火輪車、火煙車、輪車、鐵路之類的詞匯也開始在中國大地上流傳。1840年,郭士力在《貿易通志》中,這樣描述鐵路和火車:“且火機所施不獨舟也,又有火輪車

4、,車旁插鐵管煮水,壓蒸動輪,其后束縛數(shù)十車皆被火車拉動,一時走四十余里,無馬無驢,如翼自飛。欲施此車,先平其險路,鋪以鐵轍,無坑坎、無紓曲,然后輪行無滯?!绷謩t徐在《四洲志》中說:“在外國其不通河道者,即用火煙車陸運貨物,一點鐘可行二、三十里,其車路皆穿鑿山嶺,砌成坦途?!倍涸丛凇逗鴪D志》中則說:“有火輪車,可住千人,一時能行百、八十里,故國內多造鐵轆轆之路?!毙炖^番在《瀛島志略》中稱火車和鐵路是“精能之至”。然而真正有意把鐵路引入

5、中國的則是太平天國干王洪仁,他在《資政新篇》中明確地把鐵路列為向西方學習的重要內容,主張制造“英邦的火輪車”,以便“朝發(fā)夕至”。天王洪秀全對此表示贊同,稱:“此策是也?!比欢羞@些并沒有引起清政府的注意和重視。相比之下,外國人卻顯得比中國人更為積極:1847年,英國海軍軍官登戈私自勘察臺灣雞籠(今基?。┟禾飼r,即計劃在雞籠港與礦區(qū)之間開設一條鐵路,以便運煤。至此,洋人在中國修筑鐵路便進入了輿論準備階段。1858年,英國退役軍官斯不萊寫

6、信給英國外交大臣馬爾斯伯利,建議鋪設從孟加拉灣至中國云南的鐵路。不久,英國駐廣州使館翻譯梅輝立為擴大中英茶絲貿易,親自來到大庾嶺踏勘交通運輸現(xiàn)狀,首次提出在廣東和江西之間修筑鐵路。1863年,上海27家洋行計劃修筑上海至蘇州的鐵路被拒絕后不久,英國人麥克唐納斯蒂文森又提出了“中國鐵路網”計劃。當時負責中國海關事務的英國人赫德也在《局外旁觀論》中,建議中國“做輪車以利人行”,而威妥瑪在《新議略論》中則要求清政府準許在“各省開設鐵道”。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