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葉綠體是高等植物細胞半自主性細胞器,其自身含有基因組。葉綠體基因的表達需要兩類RNA聚合酶:核基因編碼的RNA聚合酶(NEP)和質體編碼的RNA聚合酶復合物(PEP)的參與,其中 PEP是葉綠體中主要的RNA聚合酶,其含有四個核心亞基α、β、β’、β’’和一些重要的外圍蛋白,其調節(jié)機制是十分復雜的,組分的功能多數(shù)尚不清楚。pTAC7是葉綠體編碼的RNA聚合酶復合物組分之一,本實驗室早期獲得ptac7兩個等位突變體ptac7-1和ptac
2、7-2,都呈現(xiàn)白化表型,它們的葉綠體發(fā)育嚴重受損,PEP負責轉錄的葉綠體基因的表達均低于野生型,表明了pTAC7參與調控質體基因表達。
本論文中,我們構建了pTAC7基因組融合標簽蛋白的植株。融合4xMYC和GFP標簽的pTAC7的基因組序列能夠成功互補ptac7-2突變體,這表明,融合標簽后的蛋白是有功能的。利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了穩(wěn)定的轉基因株系pTAC7:GFP的標簽植株,結果表明,發(fā)現(xiàn)融合有GFP的pTAC7蛋白定位
3、于葉綠體內。進一步分離穩(wěn)定的轉基因互補植株中的葉綠體、類囊體和基質,并利用特異性的MYC、GFP抗體免疫雜交分析,結果表明,pTAC7與葉綠體類囊體緊密聯(lián)系。利用pTAC7:MYC標簽植株結合免疫共沉淀和質譜分析,共鑒定到120個葉綠體蛋白,其中包括PEP的核心亞基rpoA、rpoB、rpoC1、rpoC2以及pTAC2、pTAC3、pTAC10、pTAC6、pTAC14、Trxz、FLN1、FLN2、FSD2的PAPs蛋白。利用pTA
4、C7:MYC標簽植株提取類囊體膜,BN-PAGE結合二項SDS-PAGE電泳表明,pTAC7定位于669kD的復合物中,與rpoB定位于669kD的PEP復合物的位置一致。這些結果證實,pTAC7與核心亞基緊密結合,是另一個PAP蛋白。另外,除了鑒定到PEP復合物組分中的蛋白外,我們還鑒定到葉綠體中的7個核糖體蛋白,2個分子伴侶蛋白及參與質體轉錄本加工有關的2個PPR蛋白。這些蛋白可能作為與pTAC7相互作用的候選蛋白。本論文為pT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TAC10參與調控擬南芥PEP依賴的葉綠體基因表達的分子機理研究.pdf
- 28718.質體轉錄激活基因ptac7的圖位克隆與功能研究
- 1921.mterf蛋白ptac15調控擬南芥葉綠體基因的轉錄終止
- XCD1基因調控擬南芥抗鎘的機理研究.pdf
- 擬南芥開花時間基因對LEAFY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pdf
- 擬南芥ACS7基因轉錄后調控機制的研究.pdf
- 擬南芥LecRK-8A基因調控種子大小分子機理研究.pdf
- 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VHA-c基因表達與調控的研究.pdf
- FT調控AP1基因表達的機理研究.pdf
- 擬南芥bZIP19基因在調控鉛脅迫中的作用機理.pdf
- 擬南芥PPR蛋白PDM1調控rpoA基因轉錄后表達的研究.pdf
- 擬南芥花藥基因調控網絡的構建.pdf
- 擬南芥生長素合成yucca基因參與調控雄配子發(fā)育的機理研究
- 擬南芥吲哚族芥子油苷調控基因的表達模式分析.pdf
- 擬南芥抗壞血酸生物合成途徑的調控機理.pdf
- 擬南芥AtLa1基因的表達規(guī)律及其對干細胞的調控.pdf
- LPA1調控擬南芥PSⅡ組裝的分子機理研究.pdf
- 擬南芥PPCl基因干涉表達調控油菜種子含油量研究.pdf
- 農桿菌Atu4860基因表達調控分子機理的研究.pdf
- 擬南芥和大豆cpSecA基因過表達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