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6世紀末,隨著意大利耶穌會士的東來,中意兩國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實質性的接觸和交流。也正是這些意大利耶穌會士,創(chuàng)造了中意“兩大文明之間文化聯(lián)系的最高范例”。 傳播基督的福音是以羅明堅、利瑪竇為首的耶穌會士來華的初衷,但是,與來華的葡萄牙及西班牙傳教士不同的是,深受文藝復興影響、具有人文主義氣息的意大利傳教士,開辟了學術傳教的適應性傳教方式。因而,在把基督教傳進來的同時,他們也把意大利的近代科學文化如天文、地理、數(shù)學、水利、音樂、
2、美術等傳入了中國。異質文化的輸入,開闊了國人的視野,豐富了國人的知識,特別是輿地、天文、數(shù)學知識的輸入,使明清之際的中國得到了一次“根本性的文化震撼”,有助于打破傳統(tǒng)的“華夏中心主義”。為了贏得羅馬教廷對中國傳教事業(yè)的支持,耶穌會士在輸入西方文化的同時,也把中國的文化介紹到了意大利。中國古代典籍、制度、史地等文化不斷地被介紹到意大利,使中國成為17世紀意大利效仿的對象。同時,由于新航路的開辟,中國的器物也被大量地運往西方。精美的器物加上
3、“完美的道德哲學”,激起了18世紀歐洲的“中國熱”。 異質文化的接觸,必然會產生碰撞。意學輸入中國之后,面對充滿異質文化氣息的西學,中國士大夫依據(jù)他們各自的文化修養(yǎng)、人生體驗和價值取向,在對待西學的問題上,各抒己見、各異其態(tài),形成了贊成和反對兩大派別。前者以徐光啟、李之藻等人為代表,他們對西學尤其是西方科技表現(xiàn)出巨大的興趣,積極地引進和吸納西學,并力求把西學融入到中學之中。同時,西學的輸入也引起了明清士人的排拒和反對。明清之際帶
4、有官方性質的對基督教的政治打擊,以萬歷末年的“南京教案”和康熙初年的“歷獄”為突出表現(xiàn),民間或士大夫的反教浪潮以《破邪集》的出現(xiàn)為代表。《破邪集》的出現(xiàn)更具有某種普遍性,更能反映出中西兩種文化的隔閡,更能說明兩種文化的沖突。對中學而言,以利瑪竇為首的耶穌會士,對中國文化報以極大的熱情并積極地向意大利傳播中國文化。利瑪竇、衛(wèi)匡國等傳教士開創(chuàng)了意大利漢學的先河。特別是,由馬國賢組織創(chuàng)建的中國學院,為中國文化在意大利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
5、 中意文化的沖突在長達百年之久的“中國禮儀之爭”事件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現(xiàn)。也正是“禮儀之爭”事件,導致了明清之際中意文化交流的中斷?;仡欉@一階段的中意文化交流,我們仍能從中受益:一,物質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傳播;二、文化中心主義是文化交流的一大障礙。三、宗教傳播中的本土化問題值得重視。 本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論述前人的研究概況以及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第二部分介紹中意文化交流的基本內容,包括意大利文化的輸入和中國文化的意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6~18世紀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歷史啟示_19856.pdf
- 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 17-18世紀中西建筑文化交流.pdf
- 論15-16世紀的中越文化交流.pdf
- 29480.19世紀中德文化交流淺析
- 17-18世紀中法文化交流影響下的法國園林.pdf
- 第16課《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埃及》課件(人教歷史選修1)
- 9世紀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以唐日貿易為契機.pdf
- 世界史年表 (16世紀-19世紀)
- 16-18世紀英國特許公司研究.pdf
- 文化 想象?形象比較:中國和西方18世紀和19世紀下半葉.pdf
- 16至18世紀中西貿易中的外銷瓷.pdf
- 18世紀的貴族舞會
- 對18世紀歐洲女性音樂家及其歷史價值的探究
- 16-18世紀英國服飾與服飾貿易研究.pdf
- 16-18世紀中國文獻在歐洲的傳播.pdf
- 16—18世紀喀爾喀蒙古社會的政教演變_19970.pdf
-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城市化歷史分析及啟示.pdf
- 18-19世紀的俄羅斯貴族舞會文化
- 卡爾馬聯(lián)盟的歷史演進從14到16世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