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人們對茶葉保健功能認識的深入,茶葉食品倍受歡迎。超微綠茶粉既可以直接飲用,也可以作為天然食品添加劑加工成茶葉食品,不僅能改善食品口感,而且賦予其天然的綠色,達到全茶利用的目的。通過超微粉碎技術獲得的綠茶粉,要求原料持嫩性好,同時葉綠素含量高,使茶粉粒度小、口感滑潤,且色澤鮮綠。葉綠素是茶樹的光合色素,同時也是形成綠茶色澤品質的重要指標,本研究利用黑色遮陽網覆蓋遮蔭處理,探討了遮蔭對茶樹新梢葉綠素、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含量和兒茶素總
2、量的影響,探索遮蔭處理對茶樹新梢葉綠素積累的影響及其相關機理,為開發(fā)優(yōu)質茶粉原料的生產技術提供參考。
研究了遮蔭對茶樹新梢葉綠素積累的影響,結果表明適度遮蔭能顯著提高茶樹新梢葉綠素含量,并篩選出較優(yōu)的遮蔭方式:春季85%遮蔭度處理16天,茶樹新梢葉綠素平均含量6961.95μg/g,相比對照提高34.8%;夏季85%遮蔭度遮陽網覆蓋8天茶樹新梢葉綠素含量達20195.85μg/g,相比對照提高29.3%。
分
3、析了遮蔭條件下茶樹新梢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含量和兒茶素總量的變化。春季85%遮蔭度黑色遮陽網覆蓋遮蔭16天,新梢內含成分含量:茶多酚143.4mg/g,兒茶素122.8 mg/g,分別比未遮蔭處理降低12.2%和19.4%;氨基酸39.3mg/g,咖啡堿24.3 mg/g,分別比未遮蔭處理提高17.7%和30.6%。夏季85%遮蔭度黑色遮陽網覆蓋遮蔭8天,新梢內合成分含量:茶多酚157.1 mg/g,兒茶素131.3mg/g,分別比未
4、遮蔭處理降低9.1%和13.2%;氨基酸29.1 mg/g,咖啡堿26.7 mg/g,分別比未遮蔭處理提高18.8%和17.1%。鮮葉的綠茶適制性得到改善。
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對遮蔭后茶樹新梢葉片超微結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遮蔭處理的葉片中葉綠體體積占單個細胞的比例增大,淀粉粒數量明顯減少,基粒片層結構變得致密發(fā)達。葉綠素附著在片層內膜,遮蔭后葉綠體這種結構特征有利于葉綠素的積累。
研究了遮蔭條件下茶樹新梢葉
5、綠素生物合成前體含量的變化。結果顯示:相比未遮蔭處理,遮蔭后葉綠素前體物質δ-氨基酮戊酸,卟啉膽色素原和尿卟啉原Ⅲ含量降低,而原卟啉Ⅸ,鎂原卟啉Ⅸ和原葉綠素酸酯含量升高。
利用RT-PCR法對葉綠素生物合成途徑部分基因表達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與未遮蔭處理相比,75%~98%遮蔭度處理的HE MA2,HEME1,HEMF,HEMG2和CHLI2 mRNA水平均上調,使得鎂原卟啉Ⅸ含量上升。75%遮蔭度處理的PORAmRNA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梢白化茶樹品種白化機理研究.pdf
- 塑料大棚栽培技術對茶樹新梢生育特性影響的機理研究.pdf
- 新梢白化茶樹生理生化特征及白化分子機理研究.pdf
- 砷、鎘對茶樹生長的影響及其在茶樹體內的吸收積累特性研究.pdf
- UV--B輻射對離體茶樹新梢物質代謝及其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 鋁對茶樹氟吸收、累積、分布特性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pdf
- 鈣過量對茶樹新梢品質成分及根系生長效果研討
- 茶樹新梢嫩度的儀器測定方法和時空變化法律研究.pdf
- 微紅梢斑螟種群動態(tài)及其轉梢機理的研究.pdf
- 遮蔭處理對臭柏實生苗光合特性和快速葉綠素熒光特征的影響.pdf
- 茶樹cDNA文庫的構建及新梢特異表達基因EST序列分析.pdf
- 茶樹新梢伸育過程中DNA甲基化水平變化的研究.pdf
- 鉛、鎘及其復合污染對茶樹生理生化及吸收積累特性的研究.pdf
- 荒漠地區(qū)鄰體檉柳遮蔭對蘆葦的光合特性和葉綠素熒光特征的影響.pdf
- 螯合劑對苧麻吸收、積累重金屬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pdf
- 乙烯利(CEPA)誘導荔枝新梢落葉機理的初步研究.pdf
- 鉛、鉻對茶樹生長的影響及其在茶樹體內的吸收累積特性研究.pdf
- 茶樹低溫光抑制發(fā)生的條件及遮蔭效應研究.pdf
- 氮素對茶樹葉片品質成分影響機理研究.pdf
- 油茶對鋁的吸收積累及其耐性機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