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毗陵詩派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研究了清朝初中期毗陵詩派詩歌創(chuàng)作。 毗陵詩派是指清代初期至中葉活躍在今江蘇常州的地域性詩歌流派,主要由清初的“毗陵四家”、“毗陵六逸”、清中葉的“毗陵七子”、趙翼、錢維喬等詩人組成。該詩派的形成,與尚文之鄉(xiāng)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千年“詩國”“新變”的特點以及清代常州學術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并與常州今文經(jīng)學派、常州詞派、陽湖文派之間相互影響。 毗陵詩派十分重視詩歌的品格,要求詩人有高尚的人格修養(yǎng)。毗陵詩人均重視忠孝節(jié)義的傳統(tǒng),

2、一些詩人還與明末東林黨人有一定的淵源關系,東林的學統(tǒng)及精神也影響著毗陵詩派。毗陵詩人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狂狷、耿介、戇直。毗陵詩派的詩論特點與詩人的文化人格也有許多相通之處。毗陵詩派的詩論,持論較為公允,在許多方面有糾正其它詩派流弊的作用,主張在“入理”的基礎上求創(chuàng)新,性情與品格并重,性情與學問并重。清中葉毗陵詩派的成員與袁枚多有交往,其詩論在倡導性情、主張創(chuàng)新等觀點上與性靈派比較接近,但兩派的區(qū)別也比較明顯:雖同謂性情,毗陵詩派更重

3、倫理親情及朋友之情,而袁枚將男女之情放在首位;毗陵詩派重視詩品和人品,而性靈派更重性情;毗陵詩派重視學問,而性靈派更重才氣。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毗陵詩派創(chuàng)作較豐,成就較高。清初毗陵詩人抒發(fā)故國之思和興亡之感,曲折地表達了黍離之悲,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對明末清初這一天崩地陷的時代有直接的記錄,對清軍的殺戮進行揭露,對抗清志士進行歌頌,表現(xiàn)強烈的民族意識;還有對民生疾苦的揭露,對奏銷案、文字獄的不滿。他們大多境遇窘迫,卻性情豪放,詩歌抒

4、發(fā)性靈,感發(fā)悲憤,自有不可磨滅的價值。清初毗陵詩人繼承了明代唐順之的傳統(tǒng),又在許多方面影響著清中葉的毗陵詩風,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清中葉的毗陵詩人,在創(chuàng)作上抒寫個人際遇、情感,反映文人的生存狀態(tài);描寫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反映詩人的不屈個性和孤高人格;描寫民間疾苦,揭示“盛世”背后的真相,具有真實而深廣的認識價值。他們的創(chuàng)作風格既有共同的傾向,各自又有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征。毗陵詩派一些詩人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杰出的邊塞詩,如洪亮吉的西域邊塞詩,趙翼

5、、徐書受、楊倫的北方邊塞詩及西南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描寫的地域擴大了,更注重描寫邊塞風俗民情,反映的感情豐富而真實,創(chuàng)作較務實而有理趣,大大豐富了清代邊塞詩的形式與內涵。 清代常州才嬡輩出,出現(xiàn)了有明顯家族性特征的閨閣詩人群體。家學的熏陶、母教的傳統(tǒng)、夫妻的閨房唱和、常州文人的民主意識及對婦女創(chuàng)作的褒獎等,促進了閨閣詩的繁榮。錢孟鈿、王采薇是該詩派閨閣詩人中比較著名的兩位。毗陵詩派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對清代及以后的文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