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洋細菌是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量最大的組成部分,它們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在全球的物質循環(huán)及能量代謝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變形菌視紫質攜帶菌(PRCB)是一類具有特殊功能的海洋細菌,它們在利用現成有機物的同時,通過變形菌視紫質(PR)蛋白將H+泵到細胞膜外,由此產生的H+濃度梯度耦合如ATP合成酶等,可實現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進而幫助其度過諸如碳源匱乏、營養(yǎng)物質稀少、無機離子不足,氧氣分壓降低等不利環(huán)境。PR蛋白是PRCB應對復雜多變的自
2、然環(huán)境所攜帶的“工具包”。
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持續(xù)升高,由此帶來的一個嚴重環(huán)境問題就是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會引起海水碳酸鹽體系發(fā)生變化,H+濃度升高。海洋微型生物面對海洋酸化所做出的反應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海洋酸化對于大部分存在于海洋表層,即受到海洋酸化影響最劇烈的區(qū)域,且PR蛋白發(fā)揮功能需要耦合H+的PRCB是如何影響的,目前還未見諸報道。本研究中,我們考察了包括PRCB在內的廈門近岸酸化實驗菌群結構變化、北
3、極酸化實驗中的PRCB菌群結構變化、典型PRCB Vibrio harveyi ATCC BAA-1116在酸化條件下的反應,得出了以下幾點認識:
1、通過酸化模擬實驗發(fā)現,對比CO2濃度在2100年和目前條件下,CO2濃度分別為380μatm和1000μatm的兩種體系中,廈門近岸海區(qū)表層海水中的微型生物,包括自養(yǎng)生物、異養(yǎng)細菌和浮游病毒的數量與對照組相比未發(fā)生明顯變化。
2、在目前最大規(guī)模的酸化模擬實驗下,CO2
4、濃度分別為165μatm、560μatm和1500μatm的三種體系中,PRCB菌群組成及相對豐度都未發(fā)生明顯的、有規(guī)律的改變。這表明受海洋酸化影響最嚴重的北極海區(qū),其表層海水中PRCB群落結構受海洋酸化影響較小。
3、通過考察PRCB典型菌株Vibrio harveyi ATCC BAA-1116在CO2濃度為380μatm和750μatm的兩種體系中時的吸光度、細胞豐度、細胞形態(tài)等指標,發(fā)現高CO2環(huán)境對于該菌株的影響較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典型海洋環(huán)境中變形菌視紫質基因的生態(tài)分布特征.pdf
- 熱帶氣旋各個要素對于海洋上層響應的影響.pdf
- 松材線蟲攜帶菌纖維素酶理化特性研究.pdf
- 顆石藻固碳作用對海洋酸化與UV輻射響應的研究.pdf
- 海洋硅藻和綠潮藻光合特性對海洋酸化以及其他環(huán)境因子的響應.pdf
- 典型浮游植物對海洋酸化及UV輻射的生理學響應.pdf
- 呂宋海峽上層海洋對于臺風Nanmadol響應的觀測分析與數值模擬試驗.pdf
- 近岸生態(tài)系統(tǒng)無機碳代謝及其對海洋酸化的響應初探.pdf
- 治理海洋酸化問題的法律分析.pdf
- 納米結構材料對于光場響應的研究.pdf
- 海洋酸化對海洋青鳉魚性腺分化的影響.pdf
- 海洋低溫石油降解菌篩選與細菌群落對石油污染響應研究.pdf
- EAggEC攜帶的耶爾森菌HPI毒力的功能研究.pdf
- 攜帶qnrVC基因臨床銅綠假單胞菌的流行研究.pdf
- 22686.假微型海鏈藻對海洋酸化及uv輻射的生理學響應
- 塔瑪亞歷山大藻和火腿偽鏢水蚤對海洋酸化的生理學響應.pdf
- 海洋抑菌放線菌的篩選、鑒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質研究.pdf
- 海洋酸化對厚殼貽貝物理行為防御的影響研究.pdf
- 海洋放線菌次級代謝產物的研究.pdf
- 海洋酸化對福建牡蠣幼體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