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的取向與突破.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大陸九十年代先鋒詩歌,也許尚未形成某種典范或出現(xiàn)偉大詩人,但它們的確不錯,以至于有評論家聲稱:“90年代的中國詩歌經歷青年一代詩人的精神伸越和詞語錘煉,已使?jié)h語詩歌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90年代中國文學惟一還有創(chuàng)造性和生命力的行當可能就只剩下詩歌”(陳曉明)?;蛟S此論過于高調或夸飾,不足完全為信。然而有一點不容質疑,即中國大陸90年代的先鋒詩歌就詩本身來看,比起80年代乃至30、40年代的現(xiàn)代詩歌已有了不少的進展和突破,其詩學

2、觀念更為開放,涉及的范圍更為廣泛,形式技巧的探索更為自由。本論文正是以這于悄然行進中不斷上升的中國大陸90年代先鋒詩歌為論題,在對其進行明確的概念界定后,立足于豐富、翔實的第一手資料,著重闡述先鋒詩歌的寫作取向與審美突破,認為中國大陸90年代先鋒詩歌的寫作取向主要可歸結為日常經驗寫作、智性寫作和解構游戲寫作等三種,同時論述了90年代先鋒詩歌在審美方面取得的兩項重大的突破,即“敘事性”追求和“跨文體”寫作。于堅、韓東、楊克等一部分先鋒詩人

3、,力圖站在或貼近普通平民的價值立場上,對蕪雜俗氣而又親切的日常生活進行不竭的個人化敘述,以期在形而下的物象與表象中發(fā)掘被遮蔽的詩意,努力探索將日常生活經驗轉化為詩歌材料的可能性,提倡原生的、日常的口語,“拒絕隱喻”,竭力回避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范和約束,在不斷反抗各種機械與陳腐斗爭中,表達出自己對日常生存本相的尊重和珍惜。西川、臧棣、王家新等先鋒詩人的詩歌注重哲理思考與智性凝聚,講求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結合,強調形式本體性,突出詩歌寫作的技巧意識與

4、詩歌語言的精粹性質,并且有意持守知識分子立場,張揚人文精神,不斷對現(xiàn)實進行審視和超越。而以伊沙、徐江、馬非等為代表的先鋒詩人,卻以“反神話”、“反崇高”的解構姿態(tài),后現(xiàn)代式的“黑色幽默”以及機智、俏皮、調侃的“純口語”削平精神深度,消解主流意識形態(tài)話語。本論文分別從寫作立場、題材、以及語言等方面考察以上詩人及詩歌文本,在肯定這些先鋒詩人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文本美學意義的同時,也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深表憂慮。對于“敘事性”這一90年代先鋒詩歌具有標志

5、性的審美突破或審美特征,本論文從多重角度予以審視,認為從文化態(tài)度或詩學觀念轉變的角度來看,“敘事性”意指置身于90年代新的文化語境,先鋒詩歌與現(xiàn)實關系的修正以及先鋒詩歌寫作的新方向、新立場;從方法論或主客體關系的角度來看,“敘事性”表明90年代先鋒詩歌對世界進行觀察、想象或評價時所采用的一種比較客觀、冷靜、超然的視角和方法;如果從文學內部,特別是寫作技藝的角度來看,“敘事性”是指一種更富于包容性,更能充分體現(xiàn)詩歌情境的具體性與豐富性的結

6、構性因素或藝術手段,它在<;WP=3>;相當?shù)某潭壬线\用陳述句代替抒情話語,借重敘說風格反撥象征、隱喻、意象化的路數(shù)。當然,這種“敘事”并非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敘事,而是一種“亞敘事”(亦稱“詩性的敘事”或“偽敘述”)。九十年代先鋒詩歌具有特色的“敘事”技藝主要體現(xiàn)在張曙光、孫文波、肖開愚、翟永明、西川、陳東東以及于堅等人的詩歌文本中。而“跨文體寫作”,又稱“綜合寫作”或“混合型寫作”,則是90年代先鋒詩歌在體式上的探索與革新。它力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