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貴德國家地質公園景觀環(huán)境協(xié)調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質公園以其珍貴獨特不可復制的地質景觀資源為主要內容,融合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作為公園的一種,其不僅承擔這人們休閑、娛樂、觀賞、戶外活動的功能,更具有科普教育的價值。地質公園在推動區(qū)域旅游經濟發(fā)展、展示當?shù)芈糜涡蜗笥兄e足輕重的作用。國內地質公園的開發(fā)建設如火如荼,截至2014年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數(shù)量已達240處,同時擁有31處世界地質公園,占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名錄的25%,遠遠超出位列第二的國家所擁有的數(shù)量。我國地質公園建設

2、發(fā)展不過10余年時間,具體規(guī)劃設計的理論和實際研究不足,多數(shù)是以地質景觀資源為主導,缺乏與之呼應的規(guī)劃和設計元素。在地質公園的開發(fā)建設過程中,存在這諸多不足:地質景觀的開發(fā)層次低,保護意識弱;建筑以及小品缺乏本土化、特色化的設計,很難與自然景觀融合;設計手法保守落后,采用其他類型公園的設計方法,尺度失衡,設施欠缺。青海貴德地質公園有山有水,以阿什貢七彩峰叢地貌、麻吾峽風蝕地貌景觀和黃河河谷景觀為主。加之以便捷的交通,青海貴德地質公園距距

3、省會西寧市115km,拉脊山隧道通車后,貴德到西寧的距離減少至75km。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的優(yōu)秀的氣候,以及多種多樣的地質遺跡反饋了地球歷史時期青藏高原的演變過程,同時記錄了黃河的發(fā)育史以及貴德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
  本文以青海貴德國家地質公園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了園區(qū)內地質景觀的開發(fā)程度,建筑、廣場、設施以及景觀小品的建設現(xiàn)狀,旅游線路設計等方面。多次調研,詳細走訪全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途徑,希望能改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