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不可再生資源被消耗,新能源的優(yōu)越性使其成為當今時代的一大主題。作為新能源之首的鋰離子電池因此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其主要的優(yōu)點體現(xiàn)在:能量密度高、綠色環(huán)保、能量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可快速充放電、沒有記憶效應以及自身放電小等。聚合物電解質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的研究相比于電極的研究要緩慢很多,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本文的目標是制備出擁有高的導電性和良好機械性能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2、進而組裝成相應的扣式鋰離子電池,討論該凝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和循環(huán)性能。研究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PVDF/PAN,TPU/PAN和PVDF/TPU/PAN為基體的纖維薄膜。將這三種不同基體的纖維薄膜系統(tǒng)地進行物理性能表征。然后將薄膜放到1.0M LiPF6–EC/DMC電解液中進行活化,制備得到凝膠聚合物電解質。以PVDF/TPU/PAN為基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為4.98×10-
3、3S cm-1,組裝成的扣式鋰離子電池的首次放電比容量約為163.4mAh g-1。
2.基于前面的研究,通過對一系列不同濃度的PVDF/TPU/PAN溶液制備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膜的電化學性能進行比較,確定最佳的溶液濃度。濃度為9%三元共混的PVDF/TPU/PAN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組裝成的扣式鋰離子電池綜合性能最佳:首次放電比容量為165.4mAh g-1,經過50次循環(huán)后,容量衰減很少,放電比容量為158.3mAh g-1。
4、
3.為了進一步改善PVDF/TPU/PAN為基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電化學性能,在溶液濃度確定的基礎上,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一系列不同質量配比PVDF/TPU/PAN電紡纖維薄膜,將膜放到1.0M LiPF6–EC/DMC電解液中進行活化,制備得到聚合物電解質。PVDF/TPU/PAN(2/2/1)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綜合性能最佳:其離子電導率為6.91×10-3S cm-1,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高達5.7V??凼戒囯x子電池的首次放電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用TPU-PVDF-PS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與研究.pdf
- 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用TPU-P(VDF-HFP)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制備與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用TPU基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及其結構與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研究與開發(fā).pdf
- 鋰離子電池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及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設計、制備與表征.pdf
- 鋰離子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設計、制備及表征.pdf
- 新型高性能電紡TPU-PVDF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制備與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用PVDF-HFP-HPMC基聚合物電解質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設計、制備與表征(1)
- 鋰離子電池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改性研究.pdf
- 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新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多孔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新型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電解質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中PAN基聚合物電解質特性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復合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柔性聚合物電解質隔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鋰離子電池用多孔聚合物電解質的研究與開發(fā).pdf
- 鋰離子電池用耐熱隔膜和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