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君臣沖突,以臣對君主的政治批評為核心,君主常對這種政治批評采取抑制的態(tài)度。上述現象綿延不絕地發(fā)生于中國古代,進入帝制時代以后,君臣沖突的情狀愈發(fā)激烈,群臣起而抗爭皇帝的情形時有發(fā)生。
  在明代,君臣沖突多發(fā),從時間線索上看,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洪武至天順朝為第一階段,此時期雖有錢唐、李時勉等人的強諫之舉,但君臣沖突的整體聲勢尚且隱而不顯。成化至萬歷朝為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臣或封還君命,或乞休明志,時有群臣“伏闕”之事,海瑞備棺

2、而諫,雒于仁批評神宗酒色財氣四病俱全,言辭尖銳。與之相對,明代廷杖之泛濫亦集中于此一時段。廷杖之罰,雖淵源于前代,然明代以其發(fā)生次數頻繁,涉事人員眾多,而更為引人關注。泰昌、天啟與崇禎三朝構成第三階段,在天啟初群臣反對熹宗任用魏忠賢的活動中,前此百余年間君臣沖突的余韻,尚有展現。此后,臣對皇帝的抗爭氣勢轉弱,直至明亡。總體來看,明代君臣沖突的一般特征如下,第一,君臣沖突多發(fā),大致與明代政治經歷相始終。第二,君臣沖突情狀激烈,“伏闕”次數

3、之多,規(guī)模之大,廷杖之泛濫,構成凸顯的時代特點。
  本文在澄清明代君臣沖突基本事實的基礎上,解讀其政治文化含義,主要回答了如下幾個問題:君臣沖突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君臣沖突在何種意義上構成反思專制主義說的一種資源?何以明代君臣沖突在帝制政治史上較為凸顯?明代政治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
  第一,導致明代君臣沖突發(fā)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君臣雙方政治理念存在分歧。在明代,士大夫與皇帝發(fā)生沖突,其政治訴求不限于統(tǒng)治上層,而在于對民生

4、、民風問題的深刻關切,展現出關懷民間社會的價值取向。與之相對,明代皇帝雖亦有許多敬天保民的言論,但是通觀其政治實踐,卻時常展現出皇帝至尊、朕即朝廷的理路,展現出一種私天下的取向。私天下觀的實質為君本觀。民本觀與私天下觀皆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并不專屬于某一身份角色,唯前者在抗爭之臣的政治實踐中表現的更為清晰,而私天下觀在皇帝的政治實踐中時有流露。
  第二,專制主義說,是中外學者對中國古代政治的一類看法,內涵復雜。此說含有如下要義:

5、在中國古代,君主權力高度集中,強調臣對君主的服從,工具屬性為臣這一政治角色的本質。需要明確的是,本文對專制主義說做出反思,是對這種說法與其描述對象二者之間是否相符的一種考察,而不是否認學者們關于專制主義本身的價值判定。在一般意義上說,當國家權力趨向個人化的專制時,皆不被認同。同時,這種反思也并不是認為臣這一政治角色的全部抗爭都先驗地具有合理性,此中利害,要回到事實層面做具體化的分析。
  本文對專制主義說的反思,是從君臣關系角度展

6、開的。通過對明代君臣沖突的研究可見,明代士大夫具有較強的政治原則性。首先,在明代的君臣沖突中,“禮”被抗爭之臣反復提及,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禮”與“理”二者相通,士大夫據“禮”成“理”,持守理在君上的政治價值觀。理在君上觀的背后支撐為天下為公觀、法祖觀與君德觀,這三種觀念在傳統(tǒng)政治文化中具有著近于公理的地位。在士大夫的觀念中,以將順與匡救并舉,為理想的臣道,并不唯以服從君主為是。其次,在明代君臣沖突中,臣這一政治角色展現出積極實踐參政

7、權的自覺意識。明代士大夫雖因職官不同,具體政治訴求不一,但就朝廷公共權力分配這一角度看去,都指向反對皇權專制極端化,主張君臣分職、共治天下。臣的這種訴求,并不是要求“虛君”,也遠沒有走到近代革命黨人要求確立分權體制的程度,而是一種臣在文化層面對自身政治權力的正當性確認與有效性的期待。
  在確認明代士大夫具有較強的政治原則性的基礎上,就可以看到,君臣之間存在著不以皇帝意愿而消弭的張力,當君權趨向絕對化的時候,總存在一種批評,士大夫

8、構成批評者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說,君臣是相互制約的關系。但是,士大夫的抗爭作為約束皇權的一種政治自省模式,又存在著局限,缺乏制度層面的保障,對皇帝的影響有其限度,因此短時段視野下的君主權力或有擴大化情形,此為一種事實??偲饋碚f,中國古代的政治具有相當復雜的紋理,這種復雜性尚有待于深入研究。
  第三,明代君臣沖突情狀激烈,在帝制時代較為凸顯,導致這一局面出現的原因與明代國家中樞權力結構設置,鼓勵抗爭的政治氛圍孕育兩方面內容關系密切

9、。從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中,亦可以體察明代政治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明代君臣沖突的激化與廢除相制關系甚大。一方面,相對于明代以前的其他朝代,明代缺少皇帝與百官之間的權力緩沖機關。洪武朝以后,皇帝無宰相可以委任責成,士大夫群體的抗爭更多地指向了皇帝的德行,施政舉措等等。另一方面,明代內閣雖然位處中樞,然終究只能以“備顧問”的名目存在,在閣臣與皇帝間發(fā)生的幾場沖突中,顯現出提升內閣位勢的政治訴求。明中葉以后,尤其是神宗清算張居正后,

10、內閣權力往往隨閣臣能否得君心,固君寵而沉浮不定,當閣臣以“私”的方式得君之際,則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言路的“公議”,于是,中、下級官員起而批評閣臣諛君,反對皇帝借由閣臣依違,行獨斷之政??偲饋碚f,各部門官員爭取擴大自身參政權的訴求皆指向皇帝,反對皇權專制極端化。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說,晚明君臣沖突現象的凸顯,也是明代廢除相制后,國家行政中樞內部權責失序的一種反映。
  其次,對諫臣的贊譽,對建言獲罪官員的“起用”要求與同情,對“諫”的

11、正當性的認同等等,以及不計利害,不恤生死的自陳,明代士大夫清晰地表達了對以諫為核心的君臣沖突的肯定態(tài)度。這些積極評價君臣沖突的言論,既反映出明代政治文化鼓勵政治批評的基本精神,復又彌漫成一種引導建言的政治氛圍,士大夫浸潤其中,于抗爭之事相互援引標榜,視諫諍為實現自身政治價值的重要途徑,前朝士大夫的諫君之舉,復又對后來士大夫構成激勵,風氣流轉,愈至濃厚,終于呈現為明代士大夫建言之活躍態(tài)勢。
  鼓勵政治批評是明代政治文化的基本精神,

12、具有如下三方面要點,第一,鼓勵政治批評的言論普遍存在著,這反映出明代的政治輿論環(huán)境其實是較為自由寬松的;第二,從長時段的視野下看去,政治輿論的主導權在臣,而不在君。第三,那些鼓勵政治批評言論的得出,所依據的尺度是道德化的。
  本文的延展結論如下,中國的帝制政治,主要是由皇帝政治與士大夫政治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種獨特政治模式,帝制政治不等于皇帝政治。士大夫政治并不具有絕對的合理性,它有著較為理想化的政治愿景,在有些歷史時段展現的較為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