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芳砜綸纖維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高性能耐高溫纖維,其性能優(yōu)越,具有優(yōu)異的熱穩(wěn)定性、電絕緣性能等等。國產芳綸纖維同樣作為耐高溫纖維之一,在國外技術保密及產品壟斷的基礎上由我國自行研發(fā)生產技術,其性能亦可與國外芳綸相媲美。為了進一步研究兩種耐高溫纖維的成形工藝并拓寬其產品的應用領域,本課題將通過對芳砜綸和芳綸纖維的性能研究,探討采用射流纏結的方法對纖維進行水刺加工的可行性,設計不同的水刺工藝,分析工藝參數對水刺材料纏結性能的影響。同時,通過分析產
2、品的電阻值、介電常數等電氣絕緣性能,探討其在絕緣材料領域上的應用,并通過持續(xù)高溫處理來分析其耐熱性能。另外,利用熱軋工藝改善產品的表觀性能,并通過提高其密度來提高其產品的相關性能。
纖維性能測試表明:本課題選用的芳砜綸和芳綸纖維(2D/51 mm)的單纖強力分別為8.17cN和8.24cN,較一般化學纖維低;回潮率分別為6.13%和6.59%,遠高于一般化學纖維;芳砜綸的模量比芳綸低,即其柔軟和彎曲性更佳,有利于形成水刺纏結結
3、構;高溫失重分析中,芳砜綸纖維和芳綸纖維在溫度分別為444.84℃和411.33℃時,失重達到10%,均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能。
本文還對以芳砜綸和芳綸纖維為原料的水刺非織造材料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探討,從纖網的制備和水刺工藝的設計兩方面,重點討論了水刺壓力、水刺道數和輸網簾速度三個方面與產品纏結性能的關系。水刺工藝后采用熱軋?zhí)幚恚纳扑滩牧系谋碛^性能,并提高產品的密度。研究表明,水刺壓力和水刺道數的增加,使水刺材料的纏結系數增加
4、,但水刺壓力過大時纏結系數會下降;而輸網簾速度的提高,會使水刺材料的纏結系數降低。熱軋?zhí)幚砬昂蟮乃滩牧希渌坦に嚺c纏結性能的變化關系具有一致性。
熱軋?zhí)幚砗蟛牧系谋碛^更為平整,同時厚度下降、密度提高。熱軋后材料的斷裂伸長率均有所下降,另外,部分工藝參數下的產品出現了縱橫向強力共同升高,或縱向強度降低、橫向強度升高的現象。這與材料熱軋后內部結構、纖維間摩擦力、纖維截面形態(tài)等有關。
最后,分析了芳砜綸/芳綸水刺熱軋材
5、料的電絕緣性能,包括電阻值和介電常數。芳砜綸/芳綸水刺熱軋材料的體積電阻率在1.05×1012-1.78×1013Ω·m之間,特別是材料經過熱軋?zhí)幚砗笥捎诿芏鹊奶岣唠娮柚狄灿邢鄳脑鲩L,同時,其介電常數范圍在1.046-1.896之間,達到了絕緣材料的性能要求。在材料的耐熱性能方面,經過180℃、168h的持續(xù)高溫處理后,材料的面密度有所上升且厚度下降,同時芳砜綸纖維的結晶度有適度提高,導致其單纖強力小幅度增加,并且最終水刺材料的斷裂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芳砜綸織物的性能研究.pdf
- 芳砜綸纖維的性能研究.pdf
- 芳砜綸纖維染色性能及工藝研究.pdf
- 芳砜綸纖維可紡性研究.pdf
- 芳砜綸阻燃產品研究.pdf
- 芳綸水刺非織造布的結構及性能研究.pdf
- 芳砜綸纖維染色性能研究.pdf
- 芳砜綸織物的拒水拒油整理初探.pdf
- 多層芳綸織物增強聚氨酯防刺性能的研究.pdf
- 芳綸纖維-云母混合制備芳綸云母紙及其紙張性能研究.pdf
- 芳綸漿粕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芳砜綸針刺非織造材料的耐高溫性能研究.pdf
- 芳砜綸織物的撕破與阻燃性能研究.pdf
- 芳綸1313的染色工藝與性能研究.pdf
- 芳砜綸織物的納米抗紫外整理.pdf
- 芳砜綸纖維紡紗油劑初探.pdf
- 芳綸纖維和芳綸漿粕的結構與芳綸紙?zhí)匦缘南嚓P性研究.pdf
- 芳砜綸抗靜電增強面料的研制.pdf
- 對位芳綸染色工藝研究.pdf
- 不同長度芳砜綸纖維紡紗工藝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