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島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密度的種間、空間差異及其生態(tài)意義_207.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珊瑚共生藻密度是指示珊瑚白化、反映珊瑚健康狀況的關鍵生理指標。本研究于2015年5月對南海黃巖島珊瑚礁(15°08′N、117°45′E)9科22屬63種珊瑚共計260個珊瑚樣品開展共生藻密度在珊瑚種間和空間上的差異性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結論:1)黃巖島珊瑚共生藻的平均密度為3.16×106cells/cm2,變化于(0.76~7.19)×106cells/cm2之間,具有顯著的種間差異。枝狀珊瑚共生藻的密度均值(2.28±0.73)

2、×106cells/cm2,顯著低于塊狀珊瑚(4.06±2.51)×106cells/cm2;2)黃巖島珊瑚共生藻密度的水深差異顯著,礁外坡水深10-15m的珊瑚共生藻平均密度(2.65±1.31)×106cells/cm2,顯著低于水深10m以內的珊瑚(3.42±2.93)×106cells/cm2;潟湖5m水深珊瑚的共生藻密度均值(1.95±1.13)×106cells/cm2,顯著低于2m水深的珊瑚(2.98±1.90)×106c

3、ells/cm2;3)黃巖島礁外坡珊瑚共生藻的密度均值(3.25±2.67)×106cells/cm2,顯著高于潟湖內珊瑚(2.30±1.57)×106cells/cm2;4)黃巖島珊瑚共生藻的平均密度明顯高于南海其他珊瑚礁區(qū)(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島、北部的三亞灣等)。雖然在強厄爾尼諾驅動下全球大規(guī)模珊瑚白化事件持續(xù)發(fā)生,但黃巖島珊瑚在表層水溫高達31℃的情況下,其共生藻密度仍保持在正常水平、未發(fā)現(xiàn)白化現(xiàn)象,提示黃巖島珊瑚具有非常強的耐熱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