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組全身性動脈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作為其中的一種,已成為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臨床上檢查手法多種多樣。冠狀動脈造影術(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作為其主要診斷方法,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但是由于存在創(chuàng)傷性及其操作繁雜,尚不能大面積對高危人群進行
2、篩查,因此,尋找一種早期診斷和積極防治的檢查手段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近年來,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冠狀動脈病變之間存在相關性已經逐漸取得了公認。隨著醫(yī)學超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無創(chuàng)超聲檢查頸動脈已成為預測冠狀動脈病變的“窗口”,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頸動脈結構方面的改變,即動脈內中膜(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及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實際上,動脈粥樣硬化是結構與功能并存的疾病,其功能紊亂要早于結構的改變,
3、并且貫穿動脈粥樣硬化的全過程。
本研究應用血管回聲跟蹤(echo-tracking,ET)技術測定頸動脈彈性功能,同時結合IMT及斑塊產生情況,研究頸動脈彈性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之間的相關性,探討不同程度冠狀動脈病變組間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是否存在差異,為動脈彈性功能改變在臨床上應用提供依據。
對象和方法
疑為冠心病并行冠狀動脈造影的患者308例,其中男175例,女133例,平均年齡為(56.58±
4、8.31)歲,根據造影情況將其分為:冠狀動脈正常組88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平均年齡(55.62±6.83)及冠狀動脈病變組220例,其中男127例,女93例,平均年齡(57.95±8.62)歲,進一步將病變組分為單支病變組69例、雙支病變組72例及多支病變組79例。收集患者年齡、性別、血壓、吸煙狀況、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素指標;應用ALOKE公司的α-10超聲診斷儀,內置ET技術軟件和數字化圖像管理系統(tǒng),對頸總動脈進行超聲檢
5、查,以頸總動脈分叉遠端1.5cm為取樣位置,測定頸總動脈內中膜厚度并觀察記錄斑塊情況,利用回聲跟蹤技術測定的動脈彈性參數:包括僵硬系數(stiffness parameterβ)、壓力應變彈性系數(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 Ep)、順應性(arterialcompliance AC)、脈搏波傳播速度(One-point pluse wave velocity calculated fromβ val
6、ue PWVβ)及擴大指數(augumentation index AI)。
利用SPSS16.0軟件對上述數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觀察頸總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病變間的相關性,計量資料間比較采用t檢驗,均數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冠狀動脈病變組與對照組間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在年齡、血糖(glucose,GLU)、低密度
7、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方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性別、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血壓方面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冠心病不同病變組和對照組頸動脈IMT的測值及斑塊發(fā)生率的比較
頸動脈IMT及斑塊發(fā)生率在
8、冠狀動脈多支組與正常組、單支組、雙支組間及雙支組與對照組間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IMT及斑塊發(fā)生率在單支病變組與對照組間以及雙支病變組與單支組間輕度增高,但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冠心病不同病變組和對照組頸動脈動脈彈性指數的結果及組間比較
不同程度冠狀動脈病變組與對照組間頸動脈彈性參數Eρ、β、AC、PWVβ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5),其參數Eρ、β、PWVβ隨
9、病變程度逐漸升高,AC值逐漸降低,尤其在多支病變組與正常組及單支組間、雙支病變組與對照組間,統(tǒng)計學差異十分顯著(p<0.01)。
AI在單支病變組與對照組間有增高趨勢,但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
1.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及斑塊發(fā)生率可反映冠狀動脈的發(fā)生、發(fā)展、病變程度,但對早期病變臨床意義不明顯。
2.應用回聲跟蹤技術測定的頸動脈彈性參數是反映動脈功能變化的良好指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管回聲跟蹤技術檢測外周動脈彈性功能變化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性研究.pdf
- 中心動脈壓與冠狀動脈血管病變相關性研究.pdf
- 血管回聲跟蹤技術定量評價頸總動脈彈性的實驗及臨床研究.pdf
- 冠狀動脈造影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分析.pdf
- 頸動脈彈性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相關性的初步研究.pdf
- 基于Snake模型的冠狀動脈血管運動跟蹤.pdf
- 血壓晨峰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性的研究.pdf
- 頸動脈血管病變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pdf
- 青年冠心病患者頸動脈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性研究.pdf
- 冠狀動脈病變的血管內超聲研究.pdf
- 冠狀動脈鈣化與動脈彈性功能相關性研究.pdf
- 動脈血壓與冠狀動脈病變關系的研究.pdf
- 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估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頸總動脈彈性功能.pdf
- 超聲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兔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彈性的實驗研究.pdf
- 雌激素與絕經后女性冠狀動脈微血管病變的相關性研究.pdf
- 缺血性腦血管病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研究.pdf
- 基于血管內超聲的冠狀動脈血管阻抗估計.pdf
- 雙源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與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對于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結果的對照研究.pdf
- 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血管內超聲研究.pdf
- 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