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性共刺激分子B7-H1在A2B5陽性人腦膠質瘤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負性調控作用探討.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體外培養(yǎng)腦膠質瘤細胞,從中分離鑒定腦腫瘤干細胞樣細胞(brain tumor stem-like cells,BTSCs);觀察BTSCs的生物學特性,包括形態(tài)學、單克隆形成率、增殖曲線、成瘤能力以及分化能力;通過多種方法比較負性共刺激分子B7-H1在BTSCs和非BTSCs中的表達;體外實驗觀察BTSCs的免疫學特性,以及是否較非BTSCs更利于通過B7-H1途徑逃逸機體的免疫監(jiān)控。
  [方法]
  

2、用無血清培養(yǎng)液(含EGF、bFGF和B27)培養(yǎng)6例原代膠質母細胞瘤和1例人腦膠質瘤細胞系U87,觀察其在不同培養(yǎng)條件下(無血清和含血清培養(yǎng))的生長特性。流式細胞術檢測無血清培養(yǎng)條件下的原代膠質母細胞瘤A285和CD133的表達率。用流式細胞儀分選無血清培養(yǎng)的U87和原代膠母細胞,將其分為A285陽性細胞群和A285陰性細胞群,比較兩群細胞在無血清培養(yǎng)條件下的生長形態(tài);單克隆形成實驗和XTT法比較這兩群細胞以及未分選膠母細胞的增殖能力:

3、免疫熒光法鑒定干細胞標志物的表達以及血清培養(yǎng)液誘導分化后的分化標志物的表達;裸鼠腹股溝皮下注射觀察兩群細胞的成瘤能力,以鑒定BTSCs。
  分別用免疫熒光法、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細胞術檢測負性共刺激分子B7-H1在6例原代膠質母細胞瘤分選后得到的A285陽性細胞群和A285陰性細胞群中的表達情況,并比較兩者的差別;用流式雙標法檢測U87細胞系以及本實驗室長期培養(yǎng)的SHG62、SHG66細胞系A285和B7-H1的表達

4、情況,并比較B7-H1在長期離體培養(yǎng)條件下的A285陽性細胞群和A285陰性細胞群中表達情況的差別。
  將原代膠質母細胞瘤分選后得到的A285陽性細胞群和A285陰性細胞群分別制備抗原;提取患者自體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其中的貼壁細胞經GM-SF和IL-4刺激誘導上調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s)比例,分別加入上述兩群抗原后獲得

5、成熟DCs,之后與來自PBMCs的非貼壁細胞共培養(yǎng)獲得活化的效應細胞(即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然后分多組用CSFE/PI法進行殺傷實驗、XTT法進行特異性T細胞增殖實驗,比較A285陽性細胞群和A285陰性細胞群的免疫學特性、以及對B7-H1進行干預前后各組實驗結果的差別。將未分選的人膠質母細胞瘤細胞系U87在三種條件下培養(yǎng):1)有血清貼壁培養(yǎng);2)無血清懸浮培養(yǎng);3)放化療干預條件下無血清懸浮培養(yǎng)

6、。分別檢測對B7-H1進行干預前后T細胞對各組細胞殺傷率的差別。
  [結果]
  原代膠質母細胞瘤在無血清培養(yǎng)條件下部分呈懸浮生長形成腫瘤球、部分呈貼壁生長;U87細胞在無血清培養(yǎng)條件下呈懸浮生長。原代腦膠質瘤細胞經流式分選后得到的A2B5陽性細胞呈懸浮生長,并形成腫瘤球;A2B5陰性細胞亦呈懸浮生長,但極少能形成腫瘤球。單克隆形成實驗發(fā)現5.73%±0.64%的A2B5陽性細胞能形成單細胞克隆球、未分選的細胞有3.01%

7、±0.50%能形成單細胞克隆球、而A2B5陰性細胞的單克隆形成率為0%;通過XTT法繪制生長曲線時發(fā)現A2B5陽性細胞在無血清培養(yǎng)液下的生長速度較未分選細胞和A2B5陰性細胞快。體內成瘤實驗發(fā)現106個A2B5陽性細胞能在裸鼠皮下成瘤,H&E染色提示繼發(fā)腫瘤符合腦膠質瘤的典型組織學特性;A2B5陰性細胞多至10’級別亦不能在裸鼠皮下成瘤。免疫熒光染色發(fā)現無血清培養(yǎng)條件下的A285陽性細胞表達干細胞標記物Nestin和CD133;在含血清

8、分化培養(yǎng)條件下表達分化標記物GFAP、β-tubulin和CNPase。流式雙標染色結果表明:A2B5陽性細胞中含有CD133陽性細胞及CD133陰性細胞;而A2B5陰性細胞均為CD133陰性細胞,不存在A2B5-CD133+細胞,A2B5陽性細胞囊括了所有CD133陽性膠質瘤細胞。
  通過對原代膠質母細胞瘤分選后得到的兩群細胞進行免疫熒光染色,我們發(fā)現:A2B5陽性細胞和A2B5陰性細胞均能表達負性共刺激分子B7-H1,并且A

9、2B5陽性細胞B7-H1的表達水平較A2B5陰性細胞高;對上述兩群細胞進行Western Blot法檢測B7-H1蛋白的結果表明:B7-H1蛋白在A2B5陽性膠質瘤干細胞樣細胞中的表達水平較A2B5陰性腫瘤細胞高;對上述兩群細胞進一步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B7-H1的表達量,結果提示:A2B5陽性細胞和A2B5陰性細胞均能表達負性共刺激分子B7-H1,但B7-H1在前者的表達水平高于后者(39.50%±8.76%Vs16.41%±5.41%

10、)。對長期體外培養(yǎng)的腦膠質瘤細胞系進行流式雙標法檢測結果提示:B7-H1在A2B5陽性細胞和A285陰性細胞中的表達率分別為31.22%±24.04%和42.52%±25.20%,兩者之間的差異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
  通過腫瘤抗原致敏DCs體外細胞毒實驗(殺傷實驗)我們發(fā)現:BTSCs抗原致敏的效應細胞較非BTSCs抗原致敏的效應細胞對腫瘤細胞(不管是BTSCs還是非BTSCs)的殺傷活性高(19.09%±2.89%Vs12.6

11、9%±3.47%:30.05%±4.98%Vs23.09%±1.04%,P<0.05);用同種抗原致敏的效應細胞(不管是用BTSCs抗原還是以非BTSCs抗原致敏)對于BTSCs的殺傷率低于對非BTSCs的殺傷率(19.09%±2.89%Vs30.05%±4.98%;12.69%±3..47%Vs23.09%±1.04%,P<0.01);利用封閉抗體將B7-H1封閉后效應細胞對于BTSCs的殺傷率明顯增加(29.77%±3.05%Vs1

12、9.09%±2.89%,P<0.01),平均增加率為55.95%,而效應細胞對于非BTSCs的殺傷率增加不顯著(33.71%±6.08%Vs30.05%±4.98%,P>0.05),效應細胞對于BTSCs和非BTSCs的殺傷率無統計學差異(29.77%±3.05%Vs33.71%±6.08%,P>0.05)。
  通過特異性T細胞增殖實驗我們發(fā)現:A2B5+BTSCs能顯著抑制自體T細胞的增殖,將B7-H1配體封閉后T細胞的增殖活

13、性部分恢復;A285細胞對自體T細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不明顯。
  通過對在三種不同培養(yǎng)條件下的U87細胞進行殺傷實驗,按第1)、第2)、第3)組腫瘤細胞,未封閉B7-H1在前、封閉了B7-H1在后的順序,T細胞殺傷率依次為:24.56%、25.70%、17.00%、12.80%、24.30%和23.18%;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fā)現:將B7-H1封閉前后三組腫瘤細胞的平均被殺傷率分別為21.95%±4.29%和20.56%±6.84%,

14、兩者之間的差異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
  [結論]
  A285陽性膠質瘤細胞具有BTSCs特性,且A285陽性膠質瘤細胞囊括了所有CD133+BTSCs,表明A2B5能作為分選BTSCs的一種高效標記;A2B5+BTSCs能誘導產生免疫抑制,而A2B5非BTSCs不具有免疫抑制性;A2B5+BTSCs不僅在數量上較A2B5非BTSCs高表達負性共刺激分子B7-H1,且在功能上更利于通過B7-H1途徑實施免疫逃逸;將PD-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