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貼敷TDD藥貼對哮喘豚鼠血清IL-4、IFN-γ水平及氣道重構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簡稱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炎癥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這種炎癥使易感者對各種激發(fā)因子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引起氣道痙攣、縮窄等,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加劇。支氣管哮喘是當今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約有1億以上的哮喘患者,我國至少也有1-2千萬。近年來有資料顯示其發(fā)病率

2、逐年上升。由此可見,哮喘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因此,把哮喘作為一個重點、難點的課題來研究是及其重要的。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哮喘的發(fā)生不僅存在著氣道炎癥,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氣道壁結構改變,即氣道重構,氣道炎癥與氣道重構是哮喘的兩個主要病理學特征。氣道重構是指廣泛的氣道結構改變,如氣道壁的增厚,基底膜變性和增厚,平滑肌的增生、肥厚,上皮下的纖維化等,氣道上皮下纖維化主要表現(xiàn)為網(wǎng)狀層密度和厚度的增加,與Ⅰ、Ⅲ、Ⅴ型膠原,纖維結合蛋白以及胞外介質(zhì)的沉

3、積有關。氣道壁的增厚以及氣道平滑肌的增生、肥厚等,導致了氣道的狹窄,氣流阻力的增加和氣道高反應性。如今認為哮喘是一種Ⅰ型變態(tài)反應已取得了普遍的共識,IgE依賴的T細胞調(diào)控機制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學機制,認為哮喘病的發(fā)生與Th1/Th2的比例失調(diào)有關,而INF-r是一種Th1細胞因子,IL-4是一種Th2細胞因子,且IFN-γ及IL-4分別為Th1和Th2的特征性細胞因子。近幾年,通過調(diào)整Th1/Th2細胞亞群失衡來治療哮喘已成為研究的熱點,

4、而調(diào)節(jié)IL-4的水平是調(diào)整Th1/Th2失衡的重要靶點。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治療哮喘的第一線藥物,但長期應用其副作用明顯。 中醫(yī)認為本病屬于“哮證”范疇,總屬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指腎虛,標實重點指肺實,故其病變之臟當以肺腎為要,傳統(tǒng)中醫(yī)針灸理論形成的天灸療法在治療哮喘方面有獨特的療效,現(xiàn)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所使用的多仍為中藥膏劑或即時手工制作的膏餅,劑型相對落后。基于此,本課題研發(fā)TDD藥貼,

5、并對其進行臨床前研究,TDD藥貼已由南方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制劑教研室研發(fā)成功,它是根據(jù)《張氏醫(yī)通·喘門》“冷哮方”的藥物加麻黃組成,利用現(xiàn)代藥物提純技術和藥物經(jīng)皮吸收技術制作而成的一種天灸新劑型,是中國古代天灸療法的發(fā)展,具有藥物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給藥持久、副作用少的特點。用此藥貼敷貼于大椎、雙肺俞、雙腎俞,一方面這些穴位發(fā)揮宣肺平喘、化痰止咳,補腎納氣及疏通經(jīng)絡等作用,另一方面這些具有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宣肺平喘,辛溫走竄藥物被吸

6、收后發(fā)揮其特殊的藥理作用,從而共同達到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 目的: 通過雞卵清蛋白(OVA)生理鹽水腹腔注射致敏并霧化吸入誘喘來制作實驗性哮喘豚鼠,觀察穴位貼敷TDD藥貼對實驗性哮喘豚鼠血清IL-4、IFN-γ水平的影響以及支氣管肺組織的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情況,以探討穴位貼敷TDD藥貼對哮喘治療的可能療效機制,為TDD藥貼的開發(fā)和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方法: (1)造模:將豚鼠隨機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

7、地塞米松組及TDD藥貼組,每組12只,共48只。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3組均用雞卵清蛋白(OVA)生理鹽水造模,其步驟如下:①致敏:第4d,用由OVA和生理鹽水配制成10%的混懸液1mL給豚鼠腹腔皮下注射,使其處于致敏狀態(tài);②誘喘:第18d開始,將致敏的豚鼠置于密閉透明的塑料盒內(nèi),給予1% OVA生理鹽水渾懸液霧化吸入加以激發(fā),每次20-30 sec,隔天一次,共7次,以腹式呼吸明顯,呼吸頻率加快且節(jié)律不整,活動減少等癥狀為誘喘成功;③正常

8、對照組以生理鹽水代替OVA生理鹽水混懸液,其致敏及誘喘方法同上。 (2)治療:TDD藥貼組于第18d激發(fā)哮喘后開始給藥,每次敷藥6h,隔日1次,共給藥7次。選穴如下:大椎、雙肺俞、雙腎俞,方法如下:將豚鼠頸背部相應穴位處用寵物電剪刀剪毛,剪毛范圍:縱向大椎至腎俞,橫向脊柱兩側各旁開1.5cm,后將TDD藥貼貼敷于穴位處。地塞米松組采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5mg/kg,治療時間與次數(shù)同TDD藥貼組。模型組造模后,與TDD藥貼

9、組和地塞米松組一樣誘喘但不予其他干預措施。正常對照組除用生理鹽水模仿其他組致敏及誘喘外,不給予任何干預措施。 (3)取材:第31d,在末次致喘后2~4h內(nèi),用3%戊巴比妥鈉,50mg/kg腹腔注射麻醉所有豚鼠,迅速斷頭取血,每只取5ml,然后室溫放置2h后,3000轉/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放冰箱-20℃保存待測,后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ELISA)測定每組每只豚鼠血清中IL-4、IFN-γ的含量。采血

10、完畢后,取右側支氣管組織1mm×1mm大小4塊,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12h內(nèi)石蠟包埋,冠狀切片,并行HE染色,最后由病理??漆t(yī)生在未知實驗分組情況下,用10×40高倍視野對所有標本進行分析,觀察支氣管肺組織的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 結果:在造模及治療階段:正常對照組死亡豚鼠2只,模型組死亡6只,地塞米松組死亡4只,TDD藥貼組死亡6只。 (1)采用ELISA法檢測IL-4的結果示:模型組豚鼠血清IL-4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

11、組、TDD藥貼組、地塞米松組(P<0.01); TDD藥貼組、地塞米松組豚鼠血清IL-4水平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 TDD藥貼組與地塞米松組豚鼠血清IL-4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2)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IFN-γ的結果示:正常對照組IFN-γ水平明顯高于其他3組(P<0.01);地塞米松組IFN-γ水平明顯高于TDD組與模型組(P<0.01); TDD組IFN-γ水平明顯高于模型組(P<0.01)。

12、 (3)光鏡下觀察各組哮喘豚鼠支氣管肺組織的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 ①正常對照組:支氣管粘膜上皮完整,平滑肌無明顯的增厚,肺泡壁清晰完整,間隔形態(tài)正常,無明顯的炎癥細胞浸潤;(附圖1) ②模型組:支氣管管壁粘膜上皮細胞受損和脫落明顯,氣道壁不完整,粘膜下層炎癥明顯,氣道平滑肌增厚,膠原纖維增加,管腔狹窄,氣道腔內(nèi)粘液分泌增多,粘液栓堵塞,氣道周圍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加,肺泡內(nèi)可見彌漫性慢性炎細胞浸潤、管腔變窄,肺泡基本上實

13、變,充滿了炎癥細胞,有肺大泡形成,肺泡間隔有明顯充血;(附圖2) ③地塞米松組:支氣管粘膜上皮基本完整,管壁平滑肌層有輕度的增厚,間質(zhì)炎癥細胞較少,肺泡間隔基本完整,腔內(nèi)有少量的炎癥細胞,肺泡間隙輕度充血以及有少數(shù)的炎癥細胞浸潤;(附圖3) ④TDD藥貼組:支氣管的粘膜上皮基本完整,平滑肌層有輕度的增厚,管周有少量的炎癥細胞,肺泡完整,間質(zhì)輕度充血。(附圖4) 結論: 支氣管哮喘是多種炎癥細胞和細胞因子參

14、與的慢性氣道炎性疾病,目前Th1和Th2類細胞因子失衡在支氣管哮喘發(fā)病中的作用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IFN-γ及IL-4分別為Th1和Th2的特征性細胞因子。從實驗的結果來看,TDD藥貼可降低實驗性哮喘豚鼠血清中IL-4的水平而升高IFN-γ的水平,提示TDD藥貼對哮喘豚鼠的治療機制主要是通過阻斷或抑制Th2細胞的活化而減少IL-4的分泌,刺激Th1細胞IFN-γ的分泌,從而調(diào)整Th1/Th2的失衡狀態(tài),來抑制氣道的炎癥反應,降低豚鼠模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