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592008ByQuGuixianADissertationSubmittedtoGraduateUniversity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DoctorofPhysicalGeographyCollegeofgeographicalScienc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
2、,ChinaMay2014摘要摘要自然與人為雙重影響下的河流變化過程研究,是當前國際地球科學研究的一個前沿課題。長江作為人類活動最強烈的河流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風氣候影響、水沙變率很大的河流,是研究河流過程對自然與人為作用響應的理想河流。長江干流河床近五十年來的沖淤變化和調整,是自然環(huán)境變化和人類活動雙重影響的結果,已經成為國內外關注的一個研究熱點。三峽工程運行以來,由于柬沙量的減少,不僅導致中游近壩河段遭受強烈沖刷,并且還導致長江河口
3、岸灘的侵蝕。而下游河段,尤其是位于潮區(qū)界和潮流界附近的大通一江陰河段沖淤變化如何,是怎么響應的,還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和數字高程模型技術的支撐下,對長江下游大通一江陰河段六個時期(1959、1969、1983、1992、2003、2008)的河道地形圖進行了分析處理,建立了河道水下地形數據庫,選取其中三個年份(1969、2003、2008)的數據建立了數字高程模型,對研究河段的形態(tài)特征、沖淤變化及其成因機制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
4、發(fā)現了對于三峽工程影響的一種新的響應機制,發(fā)現了上、中、下三段不同的沖淤變化特征和響應模式,揭示出該河段河床沖淤變化隨著深度增大而增大的規(guī)律。對于深化長江受自然與人為影響的響應機制的認識,以及指導長江流域和河道工程建設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結論如下:(1)該河段對于三峽大壩影響的響應,與其它河段有所不同。在三峽大壩建成后的前五年(20032008),該河段平均來說并沒有隨著上游來沙量的減少而發(fā)生沖刷,而是發(fā)生了淤積。原因在于該段位于
5、潮區(qū)界和潮流界變動比較敏感的河段,三峽蓄水后,洪水流量減少,導致洪水期潮區(qū)界上移,水力坡度減小。凈淤積量為4782245萬立方米。(2)該河段的上、中、下三段的沖淤變化,表現出不同的變化特征和響應模式。三峽蓄水運行后(20032008),上段由小幅沖淤交替轉為以沖刷為主,中段由沖刷轉為淤積,下段由淤積轉為沖刷。這是因為,三峽蓄水后,到達大通站的泥沙量減少,因此上段(大通一蕪湖河段)發(fā)生沖刷。進入中段(蕪湖~鎮(zhèn)江河段)后,一方面由于上段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江下游黑沙洲水道的演變特征分析與趨勢預測.pdf
- 長江大通—徐六涇河段水沙特征及河床演變研究.pdf
- 67947.長江干流江蘇段河床演變分析及其岸線治理淺析
- 長江武穴河段近期河床演變分析
- 隴南近五十年氣溫和降水變化特征分析及影響
- 近代長江下游青幫研究.pdf
- 長江下游內河港口群結構分析.pdf
- 長江下游干流中華絨螯蟹種群特征的研究.pdf
- 長江下游省區(qū)長壽水平時空演變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從玉的宗教功能及演變看長江下游文明的起源.pdf
- 長江下游及東海沿岸鱭屬魚類矢耳石的形態(tài)特征及其應用.pdf
- 19隋唐時期長江下游農業(yè)的發(fā)展
- 長江下游岸線資源類型判別圖示
- 贛江下游水沙特性及河床演變分析.pdf
- 33160.中國近五十年風速及風能的時空變化特征
- 長江口南支、南港河床演變及外高橋港區(qū)淤積原因分析.pdf
- 長江下游早期文明中斷原因初探——以良渚文化的衰落為例
- 54003.“配料法”用于長江下游暴雨預報
- 唐代長江下游的茶葉生產與茶葉貿易
- 黃河內蒙段河床沖淤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