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5/31/14/77208195-a283-4c20-833d-e41e413db5ce/77208195-a283-4c20-833d-e41e413db5cepic.jpg)
![13708.四川盆地野生食藥用蕈菌的分子系統(tǒng)學鑒定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5/31/14/77208195-a283-4c20-833d-e41e413db5ce/77208195-a283-4c20-833d-e41e413db5ce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IassifiedIndex:UDC: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IogyMasterDegreeThesiSTheldentificationofWiIdMushroomWithEdibIeOFMediCInaIVaIuesbasedonMoIecularSystematiCSinSichuanBasinGrade:2010Candidate:ShangYuanYuanAcadeaiCD
2、egreeAppIiedfor:MasterSpeciaIity:BotanySupervisor:ProfHeXinShengJune012013西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第1頁摘要本研究利用形態(tài)學和基于rDNAITS序列的同源發(fā)育樹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在四川省境內(nèi)采集到的146份標本,鑒定出了49種野生大型蕈菌物種的正確的拉丁學名和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類學地位。其中在49種的野生蕈菌中,37種己被相關報道確定具有一定的食用或藥用價
3、值,另外12種的食用和藥用價值還未被檢測和確定。選取其中具有潛在食藥用價值的18種野生真菌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報道。這18個物種分屬于白環(huán)蘑屬Leucoagaricus1種,白鬼傘屬Leucocoprinus2種,樁菇屬PaxillusFr1種,亞側耳屬Hohenbuehelia1種,炭輪菌屬Daldinia1種和鵝膏菌屬Amanita12種。其中可食用的有5種,分別是HEA4白堊白鬼傘Leucocoprinascretaceus、HEA9
4、絲蓋樁菇Pax///淞filamentosus、HEA27異型亞側耳Hohenbueheliaportegna、HE77橙蓋鵝膏Amanitacaesarea和HE84紅黃褐鵝膏Amanitahemibapha??勺鳛樗幬镩_發(fā)的真菌的有13種:HED8紅頂白環(huán)傘Leucoagaricusrubrotinctus,HEAl8蔥柄白鬼傘Leucocoprinuscepis卻囂,HEC33光炭輪Daldiniaeschscholtzii,HE
5、2737黃蓋鵝膏Amanitasubjunquillea,HE2732小豹斑鵝膏Aman譏tparvipantherina,HE88豹斑鵝膏Amanitapantherina,HE92長條紋鵝膏AmanitaIongistriata,HE94木色鵝膏Amanitaiignitincta,HE96速生鵝膏Am坦nitavelosa,HE90黃錐鵝膏Amanitallavoconia,HE66紅褐鵝膏Amanitaorsonii,HE64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盆周山區(qū)野生大型真菌的分子系統(tǒng)學鑒定.pdf
- 富庶的四川盆地 教學設計
- 四川盆地主要農(nóng)耕土壤
- 四川盆地的寨堡式民居.pdf
- 四川盆地頂驅下套管技術
- 四川盆地坡地徑流及其調控.pdf
- 四川盆地的磁場特征及地質意義
- 羊肚菌屬(Morchella)菌株的分子鑒定及分子系統(tǒng)學關系研究.pdf
- 四川盆地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技術
- 四川盆地成土速率及其調控.pdf
- 四川盆地飽和粘土固結沉降研究.pdf
- 唐宋時期四川盆地市鎮(zhèn)研究.pdf
- 野生蕈菌菌種分離與鑒定.pdf
- 栓菌及其近緣屬的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構造熱演化特征分析
- 23000.四川盆地頁巖氣成藏條件分析
- 四川盆地麥冬種質資源的綜合評價研究.pdf
-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區(qū)成土特征.pdf
- 唐宋時期四川盆地鄉(xiāng)村城鎮(zhèn)化原因研究
- 云南地區(qū)煙煤菌形態(tài)學與分子系統(tǒng)學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