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前 言</b></p><p> 生活自理能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為適應幼兒個體發(fā)展的需要。因為幼兒手部肌
2、肉發(fā)育不完善,動作不靈活,影響了他們的認識和探索,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肌肉的發(fā)育和完善,促進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發(fā)展,有專家研究:人的雙手和人的大腦的神經是緊密相連的。幼兒通過親手的操作可以鍛煉腦和手的協(xié)調性,而且可以促進大腦的發(fā)育。</p><p> 有研究表明:“2—4歲是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yǎng)成的關鍵期?!庇變旱哪挲g越小,可塑性就越強,越容易接受外
3、界的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及習慣就越容易形成?!队變簣@指導綱要(試行)》也分別在“健康”(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和“社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兩大領域中提出對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將是生活課程的重點,應放在培養(yǎng)和教育幼兒綜合能力的首位??扇缃裼變簣@里小朋友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對子女十分溺愛,總是關注幼兒在生活上的舒適和智力上的提高,卻很少關注幼兒
4、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事事包辦代替,剝奪了幼兒動手、動腦操作的機會,導致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依賴性強,影響幼兒在幼兒園的發(fā)展和幼兒自理能力的健康發(fā)展,使自理能力成為獨生子女面臨的最大問題,這也是我國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端。</p><p><b> 正 文</b></p><p> 第一章: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p><p> 根據(jù)《3-
5、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要求小班的幼兒生活自理并參與家務勞動,為了發(fā)展其手的動作。應該練習自己用筷子吃飯、扣扣子,幫助家人擇菜葉、做面食等。</p><p> 可是經過我2014年2個月的調查和平時對幼兒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大部分幼兒的自理能力都很差,一部分孩子不會獨立吃飯、小便后不會拉褲子、大便后不會擦屁股、玩具玩了不會整理、入園和離園都要大人抱……,但是另外小部分孩子表現(xiàn)很好。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
6、</p><p> 在小班新生入園的時候我園針對新入園的孩子做了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做了問卷調查:參加調查的有30個家長,50%的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不能自己的吃飯,75%的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要家長幫著穿衣服。還有10%的家長反映孩子在入睡的時候還要吃奶粉。</p><p>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我結合實際做了一下的分析:</p><p> 一、幼兒缺乏自
7、理方法,難以掌握技能</p><p> 孩子因年齡小,自身力量小,又不懂得一些技巧,會遇到一些困難,往往家長處理的方式是包辦、代替孩子做,而不是耐心的教育、示范,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孩子還小,到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做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影響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方法、技能,不但導致孩子不會自理,也丟失了孩子對自理能力的興趣。 就這些方面的感受,舉兩個常見現(xiàn)象來描述一下:</p>
8、<p><b> 現(xiàn)象一</b></p><p> 開學沒幾天的一個中午,孩子們開始用餐了,我一如既往地在旁邊走來走去,觀察著孩子們吃午餐的情況。大多幼兒都吃得津津有味的,只有小雨雖然手里拿著勺子,但碗里的飯一動都沒動過。于是,我走過去問:“小雨,你怎么不吃飯呀?快點吃,看人家小朋友吃得多快呀!”聽我這么一說,她象征性地用勺子往嘴里送了一小口飯,我見她開始吃了,就去看別的小朋友
9、了。過了許久,大多數(shù)幼兒都吃完了,搬著小椅子到外面自由活動去了,只有少數(shù)幾位幼兒還沒吃完,其中包括小雨。于是,我就想去一個個催一下,沒想到走到小雨那邊一看,碗里還是滿滿一碗飯,好象根本沒動過,我就有點生氣說:“小雨,你怎么還是滿滿一碗飯,一動都沒動過呀?”她看我生氣了就抵著頭輕聲地說:“我不要吃了?!甭犃怂脑捨也挥傻脷庥稚仙藥追郑骸澳阋稽c飯沒吃,怎么就不要吃了?”“我不想吃了,在家都是奶奶喂我的。”她輕聲地嘀咕了一句。我們正說著,小
10、雨奶奶急匆匆地趕來了,看我正和小雨說著話,就搶著想給小雨去喂飯,看到奶奶來小雨就更加不愿意自己吃了。</p><p><b> 現(xiàn)象二</b></p><p> 午睡時間到了,這次小雨也睡幼兒園,平時她奶奶中午老是把她接回家睡,說是體質差,怕著涼感冒。我和保育員阿姨一起把床鋪好,準備讓孩子們午睡。只見孩子們都忙碌地脫著自己的衣服和褲子準備睡覺了,只有小雨站在那里東
11、看看西看看,身上的衣服還是那么多,一件也每脫過。于是,我走過去對小雨說:“小雨,快脫衣服準備睡覺了?!敝灰娝孟髣悠饋砹?,我就去看別的小朋友了。過了一會兒,小朋友們都睡下去了,我就開始巡查一下,看看孩子們是不是都把被子給塞好了。剛走到小雨那邊,只見她的被子往外翻著,根本沒塞好,我就準備給她塞塞好,沒想到弄開被子一看,什么呀,小雨根本一件衣服沒脫,還是象剛才一樣,我就問小雨:“你怎么一件衣服也沒脫就睡覺了,老師剛才不是跟你說,讓你把衣服脫
12、了再睡嗎?不脫衣服起來會著涼的。”</p><p> “我剛才是想脫,但我脫不下,我不會脫?!毙∮赅洁熘煺f。 </p><p> “那你平時在家是怎么樣的?”我緊接著問。</p><p> “平時都是奶奶幫我脫衣服的?!?lt;/p><p><b> “那穿衣服呢?”</b></p><p>
13、; “也是奶奶幫我穿的。”</p><p> 呀!怪不得小雨一點也不會,原來都是奶奶給包辦了。于是我就一邊幫小雨脫衣服,一邊教她脫衣服應該怎么脫,然后讓她睡下去,幫她塞好被子,一會兒,小雨就睡著了。</p><p> 從以上現(xiàn)象可以看出,小雨是一個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孩子。小雨的父親和母親都長期在廣州工作,一年只能回來一兩次,由于這樣一個工作的地域性關系,孩子的父母親不能親自撫養(yǎng)和教育
14、孩子,幼兒從小由奶奶養(yǎng)育,平時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奶奶由于年紀大了,對孩子缺乏應有的教育和規(guī)范,小雨又是自己唯一的寶貝孫女,爸媽又不在身邊,所以對小雨是毫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總讓孩子處于說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事事依著孩子,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不讓她受到一點委屈。奶奶在生活上一手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情:當孩子把玩具亂扔時,她會一遍遍地整理;當孩子蹣跚著上下樓梯,她擔心孩子摔倒,會抱著孩子上下樓梯;當孩子自己吃飯時,她又擔心孩子自己吃得慢會使飯
15、菜變涼或是孩子自己會吃得一塌糊涂,就一口一口地喂;當孩子睡覺時,又擔心孩子穿脫衣服慢而著涼,于是就一次次地幫她脫、穿種種做法,使得孩子的手腳得不到充分的運動,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越來越跟不上同年齡的孩子,對奶奶有一種嚴重的依賴感。</p><p> 而小雨的父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意識也非常淡薄,長期在外面工作,與孩子和奶奶缺乏應有的溝通和交流,不能對奶奶的錯誤行為及時地加以指出,從而導致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極差的現(xiàn)象。
16、</p><p> 若一味的認為孩子還小,還不足以掌握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既不會給孩子鍛煉嘗試的機會,孩子永遠都是認為這些我都不用做,奶奶會幫我做的。家長也并非不讓孩子做,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忽略了樹立孩子培養(yǎng)自理能力的興趣。</p><p> 二、家長過度溺愛,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較差</p><p> 在當今社會,孩子是一個家庭的中心,什么都以孩子為前提,在
17、家許多大人圍著他轉,認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許多幼兒吃飯要喂,而且還很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為了他們的吃飯問題傷透腦筋;幫他們解小便,穿脫衣服,大人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幼兒在幼兒園里,教師給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育,幼兒的接受能力是很好的,但是也要進行鞏固和練習,可是幼兒在家根本得不到練習。幼兒在培養(yǎng)自理能力的過程中,積極性是很高,幼兒就會迫不及待的做給家長看,家長卻不給他們機會去實踐;還有的家長是為了避免麻煩,就自己動
18、手幫幼兒,幼兒在家一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久而久之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受到打擊,能力得不到鞏固練習,自理能力得不到發(fā)展,處處依賴父母,養(yǎng)成依賴心理。</p><p> 同時,就家長過度關愛孩子這一角度出發(fā),不僅是導致了孩子缺少自理能力的鞏固機會,嚴重者會導致孩子自閉癥的形成?;甲蚤]癥的孩子大多是從3歲左右開始的,專家指出,很多患自閉癥的孩子并不是因為沒有人關心、缺乏愛導致的,而是因為對孩子愛太多,過分滿足和
19、保護孩子,抑制了孩子語言、行為的自然發(fā)展而導致的。</p><p> 例如,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將手指向一物品,就立即拿給他,甚至孩子的目光落到哪兒,家長就立即將東西拿過來,這樣其實抑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長。1到2歲之間的孩子是語言形成的最好時機,最渴望得到啟發(fā)式教育,家長應想盡辦法刺激孩子的語言。正確的處理辦法應是,當孩子將手伸向某件東西時,應告訴他所指的東西是什么,再問他要這個干什么,多給孩子一些語言的刺激,甚至是
20、交流,孩子的語言天賦才能被激活。</p><p> 過分滿足孩子,使孩子既不需要動手,也不需要動口,慢慢孩子會感覺什么都不必做,不用說話就能滿足需求,沒有語言刺激,沒有語言交流,就失去了對語言的敏感,逐漸就會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對于一個1到2歲的孩子,反復對他說一個詞兩三遍,孩子可能就會說出這個詞;而對于一個患上自閉癥的孩子,需要向他重復說千遍甚至萬遍以上,孩子才有可能張口說出這個詞。</p>&
21、lt;p> 三、教師的不忍和怕麻煩心理</p><p> 在幼兒園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提出的一些方法自己也不能做到長期堅持下去,導致幼兒也不能自覺的去遵守,比如看到有的小朋友小便后因衣服穿得過多而艱難地拉褲子時,我們心里往往有很多的不忍而去幫他們將褲子穿好;看到幼兒吃飯吃的滿臉滿衣服都是或者太慢時,也會因為怕麻煩而去幫幫他們。</p><p>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覺得幼兒
22、自理能力弱的根源不在自身,家長和教師也有一定的責任,家長對幼兒有很多的不舍,認為事事都替他們做好、照顧周到,就是對子女的關愛,使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不能很好把握,使得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與幼兒園的背道而馳。 </p><p> 第二章 :幼兒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p><p> 那么怎樣訓練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獨立能力呢?分析諸位家長的心態(tài)及做法之后,結合自己的教學研
23、究,從家長、教師方面提出幾點主張:</p><p><b> 一、從教師方面出發(fā)</b></p><p> 1.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p><p> 根據(jù)小班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談話、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如通過談話“我會疊衣服了” “我學會了新本領”等活動,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
24、還可以為幼兒準備不同行為表現(xiàn)的各種圖片、錄像帶等,讓幼兒判斷對與錯,通過分辨哪個圖片上的寶寶最棒,為什么?我們要學習他什么?還可以用班上的小朋友舉例作比較,從而激發(fā)幼兒上進的意識,又增強幼兒生活自理的興趣。</p><p> 2.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p><p>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對幼兒來說,最高興事莫過于游戲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先生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
25、的?!庇螒驅τ變河芯薮蟮奈Γ虼吮容^容易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達到一定的目的,從而鍛煉幼兒的意志。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邊說邊玩,抓住這一特征,根據(jù)《綱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注重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比如,我們可以在操作區(qū)提供了許多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操作材料,比如擺置一些塑料藥瓶,讓幼兒擰擰蓋蓋;給娃娃扣紐扣、用勺子給娃娃吃飯、穿項鏈等活動,可讓他們說說自己活動的情景,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生活實踐,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6、。在操作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鍛煉小肌肉,在游戲操作中,體驗生活,鍛煉生活能力。</p><p> 在日常的幼兒園活動中,我們也不能輕易的忽略老師語言的能動性。有時,老師的一句話,足以是一個游戲的開始,一個信心的推動力,讓孩子更加樂于去完成自己的任務。</p><p> 小班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
27、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墒窃谟變簣@中,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怎能照顧得過來,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惶煜挛缙鸫矔r,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地上玩,鞋子在旁邊脫了一大堆,立刻意識到:可以“在玩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為何不來一次穿鞋比賽。于是,我忙招呼孩子們,跟孩子們講明了比賽規(guī)則?! ”荣愰_始了,只見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迅速地把
28、鞋穿好,高興地跳起來,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最后只剩下王天哲小朋友了,只見他哭腔著臉說:“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別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說:“老師,王天哲不會穿鞋,他哭了”。我說:“沒事,王天哲很棒,一定能穿上”。他聽到我的鼓勵后說:“我能穿上的”。我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在喊:“王天哲加油,王天哲加油……”他在我的鼓勵下、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慢慢的學習穿鞋。就這樣,王天哲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在老師的鼓勵下,終于把鞋穿上了,并高興得跳了起來
29、,大家為他歡</p><p> 3.結合有趣的兒歌來進行培養(yǎng)</p><p> 3-4歲幼兒對所有的事物都十分好奇,也非常喜歡模仿大人,利用這一年齡特征,我們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編成形象生動的兒歌、歌曲,或設計成饒有趣味的情節(jié)等,讓幼兒在游戲、娛樂中懂得粗淺的道理,從而掌握動作技能。 游戲是最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形式。將自理能力教育內容貫穿到游戲之中,用有趣的游戲情景和形象的兒歌,
30、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幼兒更容易通過自我努力獲得成功的歡欣和自豪,逐漸形成樂觀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p><p> 例如:學洗手,許多孩子洗的時候,就是把手指放水龍頭下一沖,好了,算完事啦。其實根本就沒洗干凈,如果叫他再洗一遍,還是這樣子。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預防生病,洗手是很關鍵的。我們可以利用洗手的兒歌:“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卷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縫,洗手腕,關好龍頭甩三下,看誰小手最干凈?!弊?/p>
31、孩子們邊洗手邊念兒歌,在有趣的兒歌中不知不覺中掌握、熟練洗手的方法。</p><p> 例如:學吃飯,我們在培養(yǎng)小朋友自己吃飯時尊重和培養(yǎng)讓其自己吃飯的欲望,讓孩子自己吃飯,雖然邊吃邊掉飯粒,但老師還是堅持讓小朋友自己吃,隨時幫助糾正拿勺的姿勢。我們老師還不時提醒幼兒:“小調羹,拿拿好,小飯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凈真正好?!薄俺燥垥r,要坐好,慢慢吃,細細嚼,不掉飯,不灑湯,好好吃,長得胖?!爆F(xiàn)在孩子進
32、餐時偏食現(xiàn)象較多,有的則是咀嚼能力不夠所致,多數(shù)幼兒不喜歡吃菜是嫌老,不愿多嚼。老師就在吃飯前設計成兔媽媽請客的情節(jié),先請喜歡吃菜的小朋友來吃,請其它小朋友看,他是怎么嚼的,看著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其它小朋友也被勾起了食欲,紛紛說:“媽媽我也要吃。”在進餐時,“兔媽媽”及時鼓勵吃得好的“小兔子”。有的孩子不會啃骨頭,不會吃魚,老師則分別扮演“狗媽媽”、“貓媽媽”,教孩子怎樣吃肉骨頭和魚,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中邊學邊吃,漸漸地使孩子感到
33、吃飯也是一種樂趣,從而更好地進餐。</p><p> 小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思維帶有很大的直覺行動性,他們特別喜歡夸大想像。根據(jù)這樣的年齡特點,我們常常采用夸張的手法。如:進餐時,許多孩子會自己吃,但很慢。據(jù)觀察,原來是許多孩子咀嚼較差,嘴巴里包著一口飯就是吞不下。于是我們可以夸張的說自己是大老虎的嘴巴,獅子王的嘴巴,能嚼得很快,同時不斷的鼓勵不肯吞的孩子。在過程中,我們還要不停的說:“怎么聽不到老虎的牙齒聲音了
34、”。其實這是在提醒孩子要不斷的咀嚼、吞咽。經過我的老虎的牙齒、鯊魚的嘴巴、恐龍的牙齒等夸張的說法,孩子們常吃得津津有味,包飯的現(xiàn)象減少了,速度也加快了。</p><p> 例如:穿脫衣褲,幼兒在自己動手穿脫衣褲時,常常穿反,或穿錯,男孩子把褲子上的洞穿到了后面,女孩子把花紋穿到后面,兩腳穿在一起。老師在邊指導的同時邊用兒歌的形式教他們:“小朋友穿褲子,先把前后看仔細,再讓兩腳鉆山洞,一只腳鉆一只,比比哪只先出洞
35、?!痹诖┮滦鋾r小朋友常常會忘記拉里面的衣袖,我們形象地稱里面的衣袖為弟弟妹妹:“拉上小弟弟,拉上妹妹,鉆鉆長長的象鼻洞,鉆呀鉆,鉆呀鉆,鉆出來后再放開。”這樣小朋友掌握了這一技巧,里面的衣袖就不會縮進去了。</p><p> 4.舉辦“幼兒自理能力比賽”和主題墻的創(chuàng)設</p><p> 舉辦幼兒自理大賽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勝心,再競爭中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發(fā)展。這個階段的幼兒活潑好動,好勝心
36、很強,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話就可以激起他的好勝心,躍躍欲試。我們可以抓住幼兒這一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比賽活動,以競爭促發(fā)展,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中午起床時可以舉行穿衣比賽,第一名有獎品等方法來督促幼兒。</p><p> 教師還可以對活動室的環(huán)境進行相關的布置,如在活動室的四周,布置一些相關主題的墻飾“我學會了”,貼著教師平時拍下的幼兒在“自己吃飯、穿衣、穿褲、穿鞋、洗手、整理玩具......”等的照片,
37、使幼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得到了熏陶。還可以在墻壁上開辟出一個“看看誰最棒”的表揚欄,對能自己動手做事的幼兒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小禮物如小紅花、小蘋果等來鼓勵,他們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成功感得到極大的滿足。</p><p><b> 二、從家長方面出發(fā)</b></p><p> 在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上,家長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角色,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需要家長的配合的。
38、</p><p> 1.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p><p>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一個小學生了, 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 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學習生活中,要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
39、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p><p> 2.家長要給孩子鍛煉的機會</p><p> 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必須放手讓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再寵著慣著。在家里要讓幼兒自己動手,給幼兒一個鍛煉的機會,從而享受到成功的樂趣。</p><p> 3.家長要學會賞識幼兒、鼓勵幼兒</p><p&
40、gt; 當幼兒取得一點進步時,要適時的表揚一下,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幼兒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在操作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如不小心弄濕衣褲、弄臟地面等,這時,家長應多鼓勵,少指責埋怨,保護幼兒做事的積極性,耐心教他們怎樣做。 </p><p> 4.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幼兒做個好榜樣</p><p>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自身的素質一定要高。比如在用餐方面,平時做到愛惜糧
41、食,講究衛(wèi)生,不挑食、不偏食,定時定飯,少吃零食等等,在生活上做一位好榜樣。</p><p> 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p><p> 培養(yǎng)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學會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起床睡覺,脫穿衣服鞋襪,鋪床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自己大小便,學會擺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學會洗簡單
42、的衣物,如小手絹、襪子等。</p><p> 三、家園配合,共同教育</p><p> 1.開展“親子活動”,共同參加自理大賽</p><p> 開展親子活動,變家長的被動服從為主動的參與,教師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有效的密切了家園關系、家長與教師的關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幼兒園舉辦自理大賽,可以邀請家長一同參加,比賽形式可以是家長指揮幼兒動手或者是
43、幼兒指揮家長動手。開展這樣的活動既可以提高幼兒自理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家長重視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p><p> 2.開展父母座談會,相互交流培養(yǎng)經驗</p><p> 幼兒園可以開展父母座談會,不同年級的主題各不相同,如小班可以針對他們自理能力弱這一方面進行討論交流,發(fā)動家長共同討論,交流經驗,讓班上自理能力較好的幼兒家長談談他的培養(yǎng)經驗,相互借鑒,讓其他家長意識到自身的不足。&l
44、t;/p><p> 3.《家園聯(lián)系冊》的有效利用</p><p> 教師可以把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關于幼兒自理方面的進步表現(xiàn)、不良表現(xiàn)、教師在園一些教育內容等寫在本子上,讓家長了解孩子近階段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讓家長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及時配合幼兒園,還可以在家園聯(lián)系冊中讓家長在爸爸媽媽的話中寫寫孩子在家近階段的表現(xiàn),教師也可以以此來調整教育內容。</p><p><
45、b> 結 束 語</b></p><p> 總之,幼兒自理能力的獲得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培養(yǎng),不斷的啟發(fā)、練習?!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幼兒一些生活的技能,給他們一個鍛煉的機會,經過磨練他們一定會更加的自信、獨立和能干,這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是很有益的。</p><p><b> 附 錄</b></p>&
46、lt;p>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情況調查問卷表</p><p> 幼兒姓名: 家長姓名:</p><p> 3—6歲是幼兒自理能力形成的關鍵期,處于這一時期的幼兒,接受能力強,行為可塑性大,依據(jù)幼兒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水平為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和形成一定的技能提供了可能,因而幼兒園與家庭應抓住此關鍵期,為幼兒的后繼發(fā)展做出應有的努力。本次調查涉及到我園幼兒生活區(qū)域的創(chuàng)設
47、和開展,懇請家長根據(jù)幼兒實際情況,實事求是,認真填寫。</p><p> 一、、進餐方面(請在相應的選項中劃勾)</p><p> 1、您的孩子是否獨立吃飯.A是 ( ) B否( )</p><p> 2、您的孩子拿是否自己拿勺吃飯。 A是 ( ) B否( )</p><p> 3、您的孩子吃飯的時候是否保持安靜、不講
48、話,知道吃飯不磨蹭,避免飯涼。</p><p> A是 ( ) B否( )</p><p> 4、您的孩子是否知道不撒飯、不剩飯。A是 ( ) B否( ) </p><p> 5、您的孩子是否挑食.A是 ( ) B否( )</p><p> 6、您的孩子是否懂得一些簡單的衛(wèi)生常識,知道飯前便后自覺洗手。&
49、lt;/p><p> A是 ( ) B否( )</p><p> 7、您的是否會正確使用肥皂,會自己洗手。A是 ( ) B否( )</p><p> 8、您的孩子是否會保持自身的清潔,知道飯后擦嘴,知道保持個人衛(wèi)生。</p><p> A是 ( ) B否( )</p><p> 您的孩子是
50、否會在飯后使用杯子漱口,并且不打濕自己的衣服。</p><p> A是 ( ) B否( )</p><p> 10、您的孩子是否喜歡吃零食。A是 ( ) B否( )</p><p> 11、您的孩子是否能控制甜食的攝入量。A是 ( ) B否( )</p><p> 二、如廁方面:(請在相應的選項中劃勾)<
51、/p><p> 1、您的孩子是否能用語言表達大小便的需要,是否知道尋求老師的幫助。</p><p> A是 ( ) B否( )</p><p> 2、您的孩子尿濕褲子是否能告訴老師及時更換。A是 ( ) B否( )</p><p> 3、您的孩子是否會自己脫褲子,自己大小便。 A是 ( ) B否( )</p&
52、gt;<p> 4、您的孩子是否會自己大便后要擦屁股.A是 ( ) B否( )</p><p> 5、您的孩子是否養(yǎng)成了便后洗手的習慣。A是 ( ) B否( )</p><p> 三、穿衣方面:(請在相應的選項中劃勾)</p><p> 1、您的孩子是否能夠分清衣褲的前后里外。A是 ( ) B否( )</p>
53、<p> 2、您的孩子是否自己會穿脫褲子。A是 ( ) B否( )</p><p> 3、您的孩子是否會穿套頭的衣服,會穿開胸衫,知道在穿套頭衣服時,會將雙手上舉。A是 ( ) B否( )</p><p> 4、您的孩子是否會扣開胸衫上的扣子。 A是 ( ) B否( )</p><p> 5、您的孩子是否會區(qū)分鞋子的左右
54、,能夠自己獨立的穿脫鞋子,并且知道將鞋子擺放整齊.A是 ( ) B否( )</p><p> 四、午睡方面:(請在相應的選項中劃勾)</p><p> 1、您的孩子是否在成人的提醒下,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堅持午睡。</p><p> A是 ( ) B否( )</p><p> 2、您的孩子是否自己睡覺不要人陪。A是 (
55、 ) B否( )</p><p> 3、您的孩子是否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覺時不玩小物品。A是 ( ) B否( )</p><p> 4、您的孩子是否睡醒后能保持安靜,不哭鬧。A是 ( ) B否( )</p><p> 5、您的孩子是否知道睡覺的正確姿勢,知道蓋好被子,不亂蹬被子。</p><p> A是 (
56、 ) B否( )</p><p> 6、您的孩子是否早睡早起,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A是 ( ) B否( )</p><p> 7、您的孩子是否學會收拾整理自己的衣服,安靜入睡。A是 ( ) B否( )</p><p> 8、您的孩子在入睡時是否還要吃奶粉。A是 ( ) B否( )</p><p><
57、b> 五、家長建議:</b></p><p> 1、家長需要幼兒園給予幫助和配合的方面:</p><p><b> 家長寄語:</b></p><p><b> 參 考 文 獻</b></p><p>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教育》,2001.9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
- 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 (2)
- 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淺談幼兒禮儀教育
- 愛的教育-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淺談學前幼兒教育誤區(qū)
- 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設計
- 師范專業(yè)畢業(yè)論文----幼兒教育中的英語使用
- 師范分院畢業(yè)論文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分析
- 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設計
- 愛的教育_幼兒教育論文
- 關于幼兒教育的論文
- 電大專科幼兒教育畢業(yè)論文-讓啟蒙教育隨愛傳遞
- 電大??朴變航逃厴I(yè)論文-淺談教師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
- 淺談角色游戲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的利用畢業(yè)論文
- 華中師范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教育]幼兒涂色
- 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論文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思考
- 論文:幼兒舞蹈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 幼兒教育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