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b> 目 錄1</b></p><p><b> 前 言1</b></p><p><b> 1.概 述1</b></p><p><b> 1.1 概述1
2、</b></p><p> 1.2 設計的指導思想1</p><p> 1.3 初步設計的主要內容2</p><p> 1.3.1 開拓方案2</p><p> 1.3.2采煤方法2</p><p> 1.3.3 其他系統(tǒng)2</p><p> 1.4 存在的主要
3、問題及建議3</p><p> 2. 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4</p><p> 2.1 井田概況4</p><p> 2.1.1 交通位置4</p><p> 2.1.2 地形地貌5</p><p> 2.1.3 河流水系5</p><p> 2.1.4 氣象及地震情況5
4、</p><p> 2.1.5 水源情況5</p><p> 2.1.6 電源情況6</p><p> 2.1.7 市場分析6</p><p> 2.2 地質特征6</p><p> 2.2.1 地質構造6</p><p> 2.2.2 煤層及煤質12</p>
5、<p> 2.2.3 井田水文地質16</p><p> 2.2.4 其它開采技術條件20</p><p> 2.2.5 對兼并重組后井田地質勘探程度的評價22</p><p> 2.3 兼并重組整合條件綜合評述22</p><p> 2.3.1 資源條件22</p><p> 2.
6、3.2 外部協(xié)作配套條件23</p><p> 3. 井田開拓24</p><p> 3.1 井田境界及資源/儲量24</p><p> 3.1.1 井田境界24</p><p> 3.1.2 資源/儲量24</p><p> 3.2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25</p><
7、p> 3.2.1 礦井工作制度25</p><p> 3.2.2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的確定25</p><p> 3.2.3 礦井服務年限26</p><p> 3.3 井田開拓26</p><p> 3.3.1 井田內地質構造、煤層及水文條件等對井田開拓開采的影響26</p><p> 3.
8、3.2 井田開拓方案26</p><p> 3.3.3 井筒數(shù)目和位置的選擇29</p><p> 3.3.4 水平劃分及階段垂高的確定29</p><p> 3.3.5 大巷布置29</p><p> 3.3.6 礦井各水平、煤層和采區(qū)的開采順序30</p><p> 3.4 井筒及裝備30&l
9、t;/p><p> 3.4.1 井筒用途、布置及裝備30</p><p> 3.4.2 井筒井壁結構31</p><p> 3.4.3 井筒施工法32</p><p> 3.5 井底車場及硐室32</p><p> 3.5.1 井底車場形式的選定32</p><p> 3.5.
10、2 井底車場硐室名稱及位置32</p><p> 3.5.3 井底車場主要巷道和硐室的支護方式及支護材料32</p><p> 4. 大巷運輸及設備34</p><p> 4.1 運輸方式的選擇34</p><p> 4.1.1 煤炭及輔助運輸方式34</p><p> 4.1.2 運輸巷道斷面、支
11、護方式、坡度及鋼軌型號35</p><p><b> 4.2 礦車35</b></p><p> 4.2.1 礦車選型35</p><p> 4.2.2 各類礦車數(shù)量35</p><p> 4.3 運輸設備選型36</p><p> 4.3.1 井下主運輸36</p&g
12、t;<p> 4.3.2 井下輔助運輸設備36</p><p> 5. 采區(qū)布置及裝備37</p><p> 5.1 采煤方法37</p><p> 5.1.1 首采工作面15號煤層賦存情況及開采技術條件:37</p><p> 5.1.2 采煤方法選擇:37</p><p> 5.
13、1.3 現(xiàn)對15號煤層的冒放性進行分析:42</p><p> 5.1.4 工作面采煤、裝煤、運煤方式及設備選型44</p><p> 5.1.5 工作面頂板管理方式及支護設備選型51</p><p> 5.1.6 工作面回采方向及超前關系54</p><p> 5.1.7 工作面長度及年推進度54</p>&
14、lt;p> 5.1.8 工作面回采工藝56</p><p> 5.1.9 端頭支護與超前支護56</p><p> 5.1.10 回采率56</p><p> 5.2 采區(qū)布置58</p><p> 5.2.1 采區(qū)布置方式58</p><p> 5.2.2 移交生產和達到設計能力時的工作面
15、個數(shù)及生產能力計算58</p><p> 5.2.3 工作面運輸、通風、排水系統(tǒng)60</p><p> 5.3 巷道掘進61</p><p> 5.3.1 巷道斷面和支護形式61</p><p> 5.3.2 巷道掘進進度指標62</p><p> 5.3.3 礦井生產時采掘比例關系及矸石率的預計
16、62</p><p> 6. 通風和安全63</p><p><b> 6.1 概況63</b></p><p> 6.1.1 瓦斯63</p><p> 6.1.2 煤塵63</p><p> 6.1.3 煤的自燃64</p><p> 6.1.4
17、地溫、地壓64</p><p> 6.2 礦井通風64</p><p> 6.2.1 通風方式和通風系統(tǒng)的選擇64</p><p> 6.2.2 風井數(shù)目、位置、服務范圍及服務時間65</p><p> 6.2.3 掘進通風及硐室通風65</p><p> 6.2.4 礦井風量、風壓及等積孔的計算
18、65</p><p> 6.3 通風設備75</p><p> 6.3.1 設計依據(jù)75</p><p> 6.3.2 選型計算75</p><p> 6.3.3 反風措施78</p><p> 6.3.4 通風機配電及控制78</p><p> 6.3.5 通風設施、防止
19、漏風和降低風阻的措施78</p><p><b> 6.4 安全79</b></p><p> 6.4.1 瓦斯災害預防79</p><p> 6.4.2 粉塵災害預防82</p><p> 6.4.3 火災預防84</p><p> 6.4.4 水災預防85</p&g
20、t;<p> 6.4.5 頂板管理86</p><p> 6.4.6 其它87</p><p> 6.4.7 避災路線87</p><p> 6.4.8 礦山救護88</p><p> 7. 礦井主要設備89</p><p> 7.1 提升設備89</p><p
21、> 7.1.1 提升方式89</p><p> 7.1.2 主斜井提升設備89</p><p> 7.1.3 副斜井輔助提升設備90</p><p> 7.2 排水設備91</p><p> 7.2.1 設計依據(jù)92</p><p> 7.2.2 設備選型92</p><
22、;p> 7.3 壓縮空氣設備93</p><p> 7.3.1 礦井用風設備及參數(shù)見表19。93</p><p> 7.3.2 空氣壓縮機設備選型94</p><p> 8. 技術經濟95</p><p> 8.1 勞動定員及勞動生產率95</p><p> 8.2 礦井設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23、95</p><p><b> 結束語99</b></p><p><b> 參考資料:100</b></p><p><b> 前 言</b></p><p> 畢業(yè)設計是采礦工程專業(yè)全部教學井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使本專業(yè)學生綜合運用各門學科的理論
24、知識,分析和解決采礦工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對學生的一次綜合性考察。</p><p> 本設計是xx有限公司15#煤層兼并重組改擴建初步設計。xx礦井地質構造簡單,水文地質條件中等,15#煤層屬厚煤層,礦井涌水量一般。本設計采用斜井開拓,采區(qū)式準備,綜合機械化開采。本次設計在收集、整理、查閱大量資料的前提下,根據(jù)《礦產資源法》、《煤炭法》、《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礦礦井開采
25、設計手冊》和《煤炭工業(yè)礦業(yè)設計規(guī)范》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要求,結合現(xiàn)有經濟技術條件,盡可能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和設備,并對礦井設計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p><p> 衷心感謝學院的支持和幫助,以及指導教師xx的辛勤輔導,進一步提升了我撰寫技術文件和工程制圖的基本技能,使我能按質、按量的獨立完成畢業(yè)設計。</p><p> 由于本人知識水平和范圍的限制,設計中難免有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批
26、評指正。</p><p> 關鍵詞:xx 120萬噸 礦井初步設計</p><p><b> 1.概 述</b></p><p><b> 1.1 概述</b></p><p> xx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盂縣西南直距8km處的路家村鎮(zhèn)西溝村,行政區(qū)劃屬路家村鎮(zhèn)。</p>&l
27、t;p> 經山西省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晉煤重組辦[2009]73號文《關于陽泉市盂縣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方案的補充批復》批準,xx有限公司兼并重組單獨保留。</p><p> 原xx有限公司批準開采15號煤層,井田面積2.2413 km2,生產規(guī)模30萬t/a。本次兼并重組整合后,批準開采15號煤層,井田面積2.534km2,生產規(guī)模120萬t/a。按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廳晉煤辦基發(fā)[2009
28、]83號文“關于加快兼并重組整合煤礦改造建設工作的安排意見”中第三條規(guī)定,xx有限公司屬于兼并重組后需要新建工程或系統(tǒng)改造方可達到《重組整合方案》中批準的能力要求的礦井。</p><p> 1.2 設計的指導思想</p><p> 在貫徹執(zhí)行國家和山西省政府有關能源開發(fā)的方針、政策及煤炭工業(yè)“規(guī)程”、“規(guī)范”的前提下,以礦井資源和開采條件為基礎,科技進步為手段,安全生產為原則,經濟效益
29、為中心。積極響應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政策,通過本次兼并重組初步設計,優(yōu)化開拓方案、開采工藝,合理開發(fā)煤炭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充分利用礦井現(xiàn)有井巷工程、設備和地面設施等,提高礦井的綜合機械化水平,保證礦井的安全裝備水平,把xx有限公司建設成為安全高效的標準化礦井。</p><p> 1.3 初步設計的主要內容</p><p> 1.3.1 開拓方案</p><p&g
30、t; 利用原主、副斜井和回風斜井三個井筒。原主副斜井斷面符合120萬噸/年的生產要求,將回風井筒刷大后,主斜井作為主提升井兼進風井,副斜井作為材料、行人兼進風井,回風斜井作為回風井兼安全出口。</p><p><b> 1.3.2采煤方法</b></p><p> 采用綜采放頂煤采煤方法,在一采區(qū)布置一個工作面,工作面長度為150m,采高2.2 m,放頂煤高度4
31、.39m,采放比為1:2。工作制度為“四六制”,三班生產、一班檢修, 每班割三刀煤。布置兩個綜掘工作面。</p><p> 1.3.3 其他系統(tǒng)</p><p> 根據(jù)1.2Mt/a的生產能力,對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等系統(tǒng)進行了設計。</p><p> 1.4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p><p> 1、礦井地質工作及礦井水文
32、地質工作總體薄弱,今后應加強。</p><p> 2、由于本地區(qū)開采歷史較長,15號煤層之上各可采煤層均被采空,存有大量積水,且其導水裂隙帶高度均達到上層煤層底板標高,形成聯(lián)系的通道,并與地表導通。15號煤層開采,會受到地表水和上覆采空區(qū)積水的嚴重威脅。因此必須做好地表裂隙和塌陷的填埋和上覆采空區(qū)積水的排放工作,確保生產安全。</p><p> 3、相鄰礦井的采空空積水對本井田煤層開采
33、形成威脅。要加強礦井之間的采情信息交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水害的發(fā)生。</p><p> 4、15號煤層雖為不易自燃,但是建議礦方應做好采空區(qū)、廢棄巷道的密閉工作,確保礦井安全。</p><p> 5、本礦雖為低瓦斯礦井,但相鄰礦井有高瓦斯礦故要加強礦井瓦斯管理。礦方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做好井下通風,確保生產安全。</p><p> 6、今后的生產建設中,要加
34、強礦井地質工作和井下水文地質工作,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綜合治理措施,特別要加強隱伏斷層、陷落柱的探測工作,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確保生產建設安全進行。</p><p> 2. 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p><p><b> 2.1 井田概況</b></p><p> 2.1.1 交通位置</p
35、><p> xx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盂縣西南直距8km處的路家村鎮(zhèn)西溝村,行政區(qū)劃屬路家村鎮(zhèn)。地理位置為:東經113°26′56″—113°28′45″,北緯38°01′33″—38°02′43″。</p><p> 井田距盂(縣)一陽(泉)公路約1.5km,省道S214穿越井田東部。盂縣向西距太原110km,向西南距壽陽約48km,向東南距陽泉市40k
36、m,向東經孫家莊、牛村可直通河北省,皆為柏油路面公路,交通較為方便。詳見交通位置圖1。</p><p><b> 圖</b></p><p><b> 1</b></p><p><b> 交</b></p><p><b> 通</b></
37、p><p><b> 位</b></p><p><b> 置</b></p><p><b> 圖</b></p><p> 2.1.2 地形地貌</p><p> 井田地處盂縣盆地東南部邊緣,屬低山丘陵地帶,地形較復雜,沖溝發(fā)育,井田地形總體西
38、中部高,西部和東部低,井田內大面積第四系松散層覆蓋,最高點位于井田西南部山梁上,海拔為1136.50m,西北角最低,海拔為948.50m,相對高差188m。</p><p> 2.1.3 河流水系</p><p> 本井田及鄰近河流屬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井田東部外主要河流為溫河及其支流招山河,招山河由南向北匯入溫河,溫河屬季節(jié)性河流。本井田無河流,僅有沖溝,平時干涸,雨季有水匯集流出井
39、田外。</p><p> 2.1.4 氣象及地震情況</p><p> 該區(qū)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7℃,一月份氣溫-6.7℃;七月份氣溫22.3℃。年平均降水量為500—618mm,平均585mm,年蒸發(fā)量1987mm,是降水量的3倍。霜凍期為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4月,無霜期約175天,最大凍土深度0.8m。風向冬春多西北風,夏秋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1.7~2.2m/s
40、,最大風速20.7m/s,瞬間最大風速74m/s。</p><p> 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本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p><p> 2.1.5 水源情況</p><p> 陽泉礦區(qū)位于沁水煤田北部,沁水煤田位于太行山復背斜的西翼,為中、低山地形。山脈走向為南北向或北東向。地勢西高東低
41、。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陽泉礦區(qū)盂縣勘探區(qū)東南部。區(qū)域內地表河流主要為溫河、秀水河,大致由西向東經娘子關流入河北省境內,屬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p><p> 目前,礦井生活用水,來源于本礦深水井,能夠滿足礦井擴建的需要,而且水質也好,水質滿足《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p><p> 2.1.6 電源情況</p><p> 從地區(qū)電力系統(tǒng)現(xiàn)有狀況來看,本礦附
42、近的電源點主要有溫池220kV變電站、秀水110kV變電站;根據(jù)當?shù)仉娏Σ块T的總體規(guī)劃,并參照2011版《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441條‘礦井應有兩回電源線路’的規(guī)定以及《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設計確定本礦兩回35kV電源仍引自溫池220kV變電站和秀水110kV變電站,其供電電源十分可靠。</p><p> 2.1.7 市場分析</p><p> 井田內的15號煤層屬變質程度較
43、高的貧煤,屬特低灰—中灰、中高硫、特高熱值之貧煤,可作為工業(yè)、民用燃料之用煤。煤炭流向較廣,部分原煤本地銷售,用戶可靠,市場前景看好。</p><p><b> 2.2 地質特征</b></p><p> 2.2.1 地質構造</p><p><b> (一)區(qū)域地質構造</b></p><p&g
44、t;<b> 1.地層</b></p><p> 該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北部陽泉國家規(guī)劃區(qū)陽泉區(qū)北部。區(qū)域上出露地層有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上統(tǒng)太原組,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二疊系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石千峰組、三疊系上統(tǒng)劉家溝組、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及全新統(tǒng)。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為本區(qū)含煤巖系。(見下表1)</p><p><b>
45、; 2.區(qū)域構造 </b></p><p> 本區(qū)域構造單元位于沁水坳陷東北部,太行隆起帶中段西側,北部走向近似東西向,向南轉為北西向,傾向由南轉為西,總體仍為一個向西南傾斜的平緩單斜。地層傾角一般6°—10°。次一級構造以短軸平緩波狀褶曲為主,北部有一條褶曲軸向為東西向,還有兩條褶曲軸為北北東向;南部有一條褶曲軸向為北北東向。區(qū)內未發(fā)現(xiàn)斷層和陷落柱。</p>&
46、lt;p><b> 區(qū)內未見巖漿巖。</b></p><p><b> 3.區(qū)域含煤特征</b></p><p> 區(qū)域含煤地層主要為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和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總厚176m,共含煤17層,可采煤層4-6層,煤層總厚16m,含煤系數(shù)9%。主要煤層特征見下表2。</p><p><b> ?。ǘ?/p>
47、)井田地質</b></p><p><b> 1.地層</b></p><p> 井田位于沁水煤田東北部陽泉國家規(guī)劃礦區(qū)陽泉區(qū)北部(屬沁水煤田盂縣礦區(qū))。井田內全被黃土覆蓋,根據(jù)礦井巷道揭露及相鄰礦區(qū)的鉆孔資料可得,井田內地層主要有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上統(tǒng)太原組,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及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和全新統(tǒng)等。現(xiàn)將井田內地層由老至新簡述
48、如下:</p><p> 1)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O2f)</p><p> 本組為煤系之基底。巖性主要為海相淺灰色厚層狀石灰?guī)r,巖性致密,堅硬、質純、性脆,灰?guī)r中常含有泥質及鐵質而呈黃色或淺紅色斑點。厚度100m左右。</p><p> 2)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C2b)</p><p> 本組假整合于峰峰組灰?guī)r之上,巖相為海陸交互相沉積
49、,底部為褐黃色,赤紅色山西式鐵礦層,礦體不規(guī)則,呈雞窩狀或扁豆狀分布。鐵礦層之上為淺灰白色G層鋁土頁巖以及灰色、灰黑色砂質泥巖、泥巖、細砂巖、石灰?guī)r層,常夾有1-2層薄煤層(煤線),均不可采。本組厚度50.00—60.00m,平均53.50m。</p><p> 3)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C3t)</p><p> 本組與本溪組為連續(xù)沉積,為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建造。巖性主要為黑色泥巖、砂質
50、泥巖、細砂巖、石灰?guī)r及煤層組成。其中石灰?guī)r共3層,與砂巖、泥巖及煤層呈有規(guī)律地相互交替出現(xiàn),構成明顯的海浸與海退巖序。其中K2灰?guī)r中夾有二層海相泥巖,而將灰?guī)r三分。含煤層6層,其中8、9、12、15號煤為全井田穩(wěn)定(或基本穩(wěn)定)可采煤層。本組為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厚度100.20—125.00m,平均113.50m。</p><p> 太原組依據(jù)其沉積旋回及巖性特征可分為上、中、下三段。</p>
51、<p> 下段(C3t1):由K2灰?guī)r頂至Kl砂巖底,厚11.90—16.10 m,平均厚13.50m,含15號全井田可采之穩(wěn)定煤層,該煤層為本區(qū)主要可采煤層,厚度大,其上為K2灰?guī)r,下為砂質泥巖及K1砂巖。</p><p> 中段(C3t2):由K4石灰?guī)r頂至K2石灰?guī)r頂,巖性以灰白色石灰?guī)r、灰一灰黑色的泥巖、砂質泥巖及灰白色砂巖為主,厚48.20—61.40 m,平均厚55.70m,含ll、12
52、、13號煤層,層位穩(wěn)定,12號為可采煤層,11、13號煤層為不可采煤層。</p><p> 上段(C3t3):由K7砂巖底至K4石灰?guī)r頂,巖性由灰黑色泥巖、砂質泥巖及灰白色砂巖等組成,厚40.60—48.20m,平均厚44.30m,含8、9號煤層,均為可采煤層。</p><p> 4)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P1s)</p><p> 本組連續(xù)沉積于太原組之上,為陸
53、相沉積的含煤建造,也是井田內主要的含煤地層之一。巖性以灰黑色砂質泥巖為主,夾有中、細粒砂巖、泥巖和煤層。含煤5層,均不可采。本組厚45.00—63.00m,平均51.50m。</p><p> 5)第四系中、上更新統(tǒng)(Q2+3)</p><p> 主要為黃土、紅土、砂礫層。黃土位于紅土之上,常呈淡黃或黃褐色,具有一定層理,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有孔隙并保存有植物痕跡,含有鈣質結核。砂礫石常位于
54、紅土之下,礫石成份較為復雜,有砂巖、灰?guī)r、泥巖等,直徑大小變化于0.05—0.08m之間,此層厚度常見10m左右。本組厚0—35.00m,平均20.00m。</p><p> 6)第四系全新統(tǒng)(Q4)</p><p> 主要為現(xiàn)代河床沖洪積物,由砂、卵礫石層組成。厚度0—10.00m,平均5.00m。</p><p><b> 2.構造</b&
55、gt;</p><p> 井田地質構造簡單,整個井田為一單斜構造,主要地質構造為褶曲,未探明陷落柱構和斷裂構造。</p><p> 總體上,井田構造類型為簡單類型。</p><p> 2.2.2 煤層及煤質</p><p><b> (一)煤層</b></p><p><b>
56、 1.含煤性</b></p><p> 本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主要為太原組和山西組,含煤11層,含煤地層總厚165.00m,煤層平均總厚15.94m,含煤系數(shù)9.66%。</p><p> 太原組平均厚度113.50m,煤層平均總厚16.04m,含煤系數(shù)14.13%。</p><p> 山西組平均厚度51.50m,煤層平均總厚2.44m,含煤系數(shù)4.
57、74%。</p><p><b> 2.可采煤層</b></p><p> 井田內可采煤層為太原組8、9、12、15號煤層??刹擅簩犹卣饕娤卤?。</p><p> 1、8號煤層:位于太原組上部,K7中粗砂巖之下,煤厚0.90—2.10m,平均1.20m,不含夾矸,煤層結構簡單,層位穩(wěn)定,賦存區(qū)內穩(wěn)定可采煤層。煤層老及直接頂板為K7砂巖,
58、頂板為砂質泥巖;其底板為中砂巖。井田內資源已經枯竭。</p><p> 2、9號煤層:位于太原組上部,煤厚2.85—3.15m,平均3.00m,煤層結構簡單,層位穩(wěn)定,俗稱“丈二煤”,是井田內之穩(wěn)定可采煤層。其頂板為黑色泥巖,底板為砂質泥巖。井田內資源已經采空。</p><p> 3、12號煤層:位于太原組中下部,K3石灰?guī)r之上,煤層厚度1.55—1.75m,平均厚約1.65m,俗稱“
59、二節(jié)炭”,因其間含一薄層泥巖夾矸而得名,煤層結構較簡單,且層位穩(wěn)定,在井田內穩(wěn)定可采煤層。其頂板為泥巖,底板為泥質砂巖。</p><p> 表3 可采煤層特征表</p><p> 4、15號煤層:位于太原組底部,夾于K2石灰?guī)r與K1細砂巖之間,煤厚6.30—6.90m,平均6.59m,含夾0-1夾矸,夾矸厚度0.10-0.20m煤層結構簡單,厚度大,俗稱“丈八煤”。其頂板為石灰?guī)r,可
60、作為礦井標志層,其底板為砂質泥巖。</p><p><b> ?。ǘ┟嘿|</b></p><p><b> 1)物理性質</b></p><p> 本井田內8、9、12、15號煤層的物理性質和煤巖特征大體相同,即皆呈黑色,塊狀或粉末狀,金屬光澤,具階梯狀、菱角狀斷口,有一定韌性,內生裂隙不發(fā)育,條帶狀、線理狀結構,塊
61、狀或層狀構造。</p><p> 宏觀煤巖類型以半光亮型煤為主,少量為光亮型煤或暗淡型煤,煤炭組份以亮煤為主,夾有鏡煤條帶和少量暗煤。</p><p><b> 2)化學性質</b></p><p> 根據(jù)原各整合礦井井下采樣化驗資料,現(xiàn)對15號煤層煤質特征匯總如下:</p><p> 水分(Mad)
62、原煤0.64%~2.42%,平均1.12%,</p><p> 浮煤0.34%~0.48%,平均0.39%; </p><p> 灰分(Ad) 原煤6.96%~20.52%,平均 15.46%;</p><p> 浮煤5.20%~6.76%,平均5.73%;</p><p> 揮發(fā)分(Vdaf)
63、 原煤9.57%~14.80%,平均 12.36%;</p><p> 浮煤10.08%~12.83%,平均 11.84%;</p><p> 全硫(St,d) 原煤1.51%~2.16%,平均1.78%;</p><p> 浮煤1.30%~1.96%,平均1.56%;</p><p> 發(fā)熱量(Qgr,v,d) 原煤3
64、5.47~35.99MJ/kg,平均35.77MJ/kg。</p><p> 浮煤30.84MJ/kg;</p><p> 膠質層指數(shù) Y 0mm;X 8~11 mm。</p><p> 粘結指數(shù)(GR.I ) 0</p><p> 據(jù)《煤炭質量分級》GB/T15224-2004標準,15號煤層為
65、特低灰-中灰、中高硫、特高熱值煤。</p><p> 據(jù)《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準(GB5751—86)》劃分,煤類劃分指標為浮煤揮發(fā)分(Vdaf)為主要指標,粘結指數(shù)(GR.I)、膠質層指數(shù)(Ymm)為輔助指標,確定本井田15號煤層劃分為貧煤(PM)。</p><p> 3)煤類及其工業(yè)用途</p><p> 根據(jù)煤層的煤質的物理、化學性質,井田內的15號煤層屬
66、變質程度較高的貧煤,屬特低灰—中灰、中高硫、特高熱值之貧煤,可作為動力、民用燃料之用煤。</p><p><b> 4)煤的可選性</b></p><p> 據(jù)119隊勘探資料,井田內15號煤層可選性試驗結果,大于150mm級以上的占全樣的13.33%,100—150mm級以上的占全樣的42%,50—100mm級以上的占全樣的13.88%,25—50mm級以上的占
67、全樣的13.82%,25mm級以下的占全樣的54.68%,夾研煤占0.41%,矸石占2.08%,硫化鐵占1.66%,各級煤灰份在12.30~21.46%,全硫在1.84~2.35%間,一般超過2%,各級中煤占24.39%,屬難選的煤。</p><p> 2.2.3 井田水文地質</p><p><b> 1. 地表河流</b></p><p&g
68、t; 井田內溝谷發(fā)育,平時無水多為干溝,僅雨季較大溝谷有水流出井田外。本井田及鄰近河流屬海河流域滹沱水系,井田附近主要河流為溫河及其支流招山河,由西北向東南流過,最終匯入桃河。溫河屬季節(jié)性河流,僅雨季有水,平時干涸。</p><p><b> 2. 含水層</b></p><p> 井田內含水巖層自下而上有奧陶系石灰?guī)r巖溶含水層、石炭系石灰?guī)r巖溶裂隙含水層、二疊
69、系砂巖裂隙含水層及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p><p> l)奧陶系石灰?guī)r巖溶含水層</p><p> 為煤系地層之基地,巖性主要為厚層狀石灰?guī)r,巖性堅硬、質純,含有方解石脈,普遍有被水侵蝕溶解現(xiàn)象,風化面有小溶洞存在,鉆孔揭穿該灰?guī)r時,沖洗液漏失嚴重,孔內不返水,水位立即下降,甚至漏到底。根據(jù)119隊精查勘探資料,該區(qū)奧陶系石灰?guī)r溶洞發(fā)育,水量豐富,但水位較深,水位標高在500
70、m左右。上覆本溪組地層以泥巖為主,形成很好的隔水層,阻止了上部含水層與奧陶系石灰?guī)r的水力聯(lián)系。根據(jù)區(qū)域資料,推測井田內奧灰水位519-520m。</p><p> 2)石炭系太原組灰?guī)r巖溶裂隙、砂巖裂隙含水層</p><p> 本組地層發(fā)育三個含水層段,即K2、K3、K4石灰?guī)r,其中K2灰?guī)r含水性最強。</p><p> ?。?)K2灰?guī)r:井田內發(fā)育良好,一般分
71、為三層,中間被黑色泥巖所分隔,其頂部為厚達5米以上的泥巖及砂質泥巖,底板有時為一層厚度小于2米的泥巖與15號煤層間接接觸,有時則為15號煤層直接頂板,純厚度一般3~12m。從鄰區(qū)露頭上看,節(jié)理裂隙及溶洞較發(fā)育。該灰?guī)r本區(qū)埋藏較深,鉆探過程中,沖洗液漏失嚴重。經抽水與物探測水試驗對比,該層石灰?guī)r單位涌水量0.007~1.60L/s·m,滲透系數(shù)為0.053~7.54m/d。該層補給條件良好,含水性較強。</p>&
72、lt;p> ?。?)K3、K4灰?guī)r:位于太原組中、上部,為13號、11號、12號,煤層之頂板。厚度1~4米,巖性堅硬,鉆孔中有被水溶蝕或為方解石脈充填現(xiàn)象,有漏水現(xiàn)象,其厚度及含水性不及K2灰?guī)r,但埋藏淺,易接受地表降水之補給,故亦是本區(qū)含水層之一。</p><p> 3)山西組砂巖裂隙含水層</p><p> 山西組地層主要由砂巖、砂質泥巖和泥巖組成,其中砂巖厚約30~40m,
73、為很好的孔隙裂隙含水層。該含水層補給條件良好,據(jù)119隊勘探資料,單位涌水量0.02L/s·m。鄰區(qū)煤礦開采9號煤層巷道排水量隨季節(jié)變化明顯,雨季涌水量較大,說明該含水層與大氣降水有密切的聯(lián)系。</p><p> 4)第四系紅土、黃土沖積含水層</p><p> 井田內分布廣泛,厚度大,含水性強,為當?shù)鼐用耧嬘眉稗r田灌溉之水源地。根據(jù)東蘭村南秀水河北岸抽水試驗結果,涌水量0.
74、41L/s·m。</p><p><b> 3. 隔水層</b></p><p> 井田內山西組砂質泥巖、泥巖為良好的隔水層,對山西組砂巖含水層起到層間相對隔水作用;太原組砂質泥巖,泥巖亦為良好的隔水層,對K2、K3、K4石灰?guī)r巖溶裂隙水起到層間相對隔水作用;本溪組泥巖、鋁質泥巖亦為良好的隔水層,對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起到相對隔水作用。</p>
75、<p> 4. 礦井充水因素分析</p><p> 1)地表水對礦井開采的影響</p><p> 井田內無常年性河流,不存在河流水對礦井開采的影響。但地表被黃土覆蓋,沖積層發(fā)育,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富水性強,易于接受大氣降水補給。通過采空區(qū)塌陷裂隙,可涌入井下工作面,使礦井涌水量增大,對煤層開采有一定影響。根據(jù)歷年來經驗,井田內溝谷中洪水位線低于井口標高,一般情況下雨季洪水
76、對礦井開采無影響。</p><p><b> 2)奧灰水</b></p><p> 井田內奧灰水位512-513m,15號煤層底板等高線均在800m以上,所以奧灰水不會對煤層開采影響。</p><p> 5.礦井水文地質類型</p><p> 綜上所述,15號煤層為頂板進水為主的裂隙巖溶充水礦床,地下水補給來源主
77、要為大氣降水。但15號煤層上覆8、9、12號煤層資源枯竭,其采空區(qū)存有大量積水,對15號煤層開采有影響??傮w來說,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屬中等類型。</p><p><b> 6. 礦井涌水量</b></p><p> 原xx有限公司開采15號煤層,礦井最小涌水量為90m3/d,最大涌水量為145m3/d。根據(jù)比擬法涌水量計算公式 :</p><p&
78、gt; K=Q0/P0,Q=P×K</p><p><b> 其中:</b></p><p><b> K-富水系數(shù);</b></p><p><b> Q0-目前涌水量;</b></p><p> P0-實際生產能力;</p><p&g
79、t;<b> Q-預計涌水量;</b></p><p><b> P-擴大生產能力。</b></p><p> 根據(jù)上式,礦井生產能力提升到120萬t/a時,礦井涌水量情況如下:</p><p> Q正常=360m3/d;Q最大=580 m3/d。</p><p> 隨著開采范圍的擴大,致
80、使塌陷裂隙的增多,上覆基巖風化帶、含水層及大氣降水等的影響,礦井涌水量也將發(fā)生變化,并且考慮已有采空區(qū)積水等因素,本次設計正常涌水量20m3/h,最大涌水量40m3/h設計。礦井在生產期間應加強礦井水文地質工作。</p><p> 2.2.4 其它開采技術條件</p><p> 1. 煤層頂?shù)装骞こ痰刭|特征</p><p> 15號煤層:其直接頂板為一層厚為4
81、.10~ 12.75m,平均9.20 m的石灰?guī)r(K2俗稱四節(jié)石),該層灰?guī)r硬度大,整體強度高,屬堅固性巖石;其偽頂為0~0.80 m厚的黑色泥巖,質軟易碎;底板為砂質泥巖、泥巖,厚約1.00 m,無底鼓現(xiàn)象。</p><p><b> 2. 瓦斯</b></p><p> 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廳晉煤瓦發(fā)(2011)438號《關于陽泉市2010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
82、批復》的通知,原xx有限公司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2.44m3/t,絕對涌出量1.25 m3/min;二氧化碳瓦斯相對涌出量2.6m3/t,絕對涌出量1.33m3/min,鑒定結果為低瓦斯礦井。</p><p> 按照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廳晉煤瓦發(fā)【2011】438號文件關于陽泉市2010年度瓦斯等級涌出量鑒定結果的批復,該礦周邊山西陽泉盂縣路家村煤業(yè)有限公司瓦斯絕對涌出量0.94m3/min,屬于低瓦斯礦井,山西陽泉盂
83、縣南灣煤業(yè)有限公司瓦斯絕對涌出量0.37m3/min,屬于低瓦斯礦井,山西陽泉盂縣躍進煤業(yè)有限公司瓦斯絕對涌出量10.17m3/min, 相對涌出量5.56m3/min,屬于高瓦斯礦井,山西陽泉盂縣眾誠煤業(yè)有限公司瓦斯絕對涌出量0.36m3/min,屬于低瓦斯礦井。</p><p> 根據(jù)地質報告資料,兼并重組后,礦井應為低瓦斯礦井。但相鄰礦井有高瓦斯礦井,煤礦在今后生產過程中,要加強通風瓦斯管理。在煤礦聯(lián)合試
84、運轉期間要及時進行礦井鑒定瓦斯等級。</p><p><b> 3. 煤塵爆炸性</b></p><p> 2010年4月,原xx有限公司井下工作面15號煤層采樣經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測試:火焰長度為10mm,巖粉用量為20%,煤塵有爆炸危險性。</p><p> 15號煤樣經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鑒定:火焰長度為5mm,最
85、低巖粉用量為45%,煤塵具有爆炸性。</p><p> 綜上,井田內15號煤層煤塵均有爆炸危險性,應注意及時灑水除塵、預防煤塵爆炸。</p><p><b> 4. 煤的自燃傾向</b></p><p> 2010年4月,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對xx有限公司15號煤層進行了煤的自燃傾向測試,其結果為吸氧量1.196cm3/g,自燃等
86、級為Ⅲ級,屬不易自燃煤層。</p><p> xx有限公司15號煤樣經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鑒定:吸氧量1.2550cm3/g,自燃等級為Ⅲ級,屬不易自燃煤層。</p><p><b> 5. 地溫、地壓</b></p><p> 該井田煤層埋藏較淺,根據(jù)開拓揭露,井下地溫、地壓未出現(xiàn)異常。</p><p>
87、 2.2.5 對兼并重組后井田地質勘探程度的評價</p><p> ?。?)查明了井田內地質構造。井田總體構造形態(tài)為一向斜構造,傾角平緩。發(fā)育有斷層和陷落柱。未見巖漿巖侵入現(xiàn)象??傮w上,井田構造類型為簡單類型。</p><p> ?。?)查明了井田內地層、含煤地層特征及其含煤性。</p><p> ?。?)查明了可采煤層的賦存條件、厚度、穩(wěn)定程度及其可采性。<
88、;/p><p> ?。?)查明了可采煤層的煤質,確定了煤的種類,對煤的工藝性能和用途做出了評價。</p><p> ?。?)查明了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了礦井充水主要因素,預測了礦井涌水量,分析了奧灰水突水性。</p><p> (6)查明了煤層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查明了煤塵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傾向性。</p><p> ?。?)估算了15號煤層資源
89、/儲量。</p><p> 2.3 兼并重組整合條件綜合評述</p><p> 2.3.1 資源條件</p><p> xx有限公司總體資源條件較好,地質構造簡單,所采15號煤層賦存穩(wěn)定,有利于規(guī)模機械化開采。</p><p> 2.3.2 外部協(xié)作配套條件</p><p> xx有限公司礦區(qū)的運輸條件十分便
90、利,利于礦井開采的煤炭及時運出并銷售;為保證礦井的安全生產,礦區(qū)內的供水、供電工程目前正在規(guī)劃實施中;工業(yè)場地利用現(xiàn)有場地,不存在征購地情況;另外從目前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看,本礦原煤銷售前景樂觀。</p><p><b> 3. 井田開拓</b></p><p> 3.1 井田境界及資源/儲量</p><p> 3.1.1 井田境界</p
91、><p> 根據(jù)山西省國土資源廳2009年11月20日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證號C1400002009111220046775),兼并重組后xx有限公司批準開采15號煤層,井田東西長1.77km,南北寬1.4km,面積2.534km2,開采深度+830~ +890m,生產規(guī)模90萬t/a。井田范圍由下列4個拐點坐標連線圈定。見井田境界拐點坐標表4。</p><p> 表4 井田境界拐點坐標表
92、(1980西安坐標系)</p><p> 該礦西鄰山西陽泉盂縣路家村煤業(yè)有限公司,北鄰山西陽泉盂縣南灣煤業(yè)有限公司,南鄰山西陽泉盂縣躍進煤業(yè)有限公司,東鄰山西陽泉盂縣眾誠煤業(yè)有限公司。詳見四鄰關系圖2。</p><p> 3.1.2 資源/儲量</p><p> 礦井15#煤層原始地質儲量2338萬噸。截止2010年底,礦井累計動用儲量374萬噸,損失量230
93、萬噸,礦井剩余保有儲量1964萬噸,可采儲量為1375萬噸。</p><p> 3.2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p><p> 3.2.1 礦井工作制度</p><p> 礦井設計年工作日330d,每天四班作業(yè),其中:三班生產、一班準備,日凈提升時間16h。</p><p> 3.2.2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的確定</p>
94、;<p> 根據(jù)采礦許可證以及山西省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文件[2009]73號文《關于陽泉市盂縣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整合方案的補充批復》,確定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120萬t/a。</p><p> 3.2.3 礦井服務年限</p><p> 礦井服務年限按下式計算:</p><p> T=Zk/(AK ) </p>
95、<p> 式中: T=1375/(120*1.4 ) =8.2a </p><p><b> T—服務年限,a;</b></p><p> Zk—設計可采儲量, 萬t;</p><p> A—礦井設計生產能力, 萬t /a;</p><p> K—儲量備用系數(shù),取1.4。</p>&l
96、t;p> 經計算,礦井服務年限8.2a,即15號煤層服務年限8.2a。</p><p><b> 3.3 井田開拓</b></p><p> 3.3.1 井田內地質構造、煤層及水文條件等對井田開拓開采的影響</p><p> xx有限公司礦井地質構造簡單,9號煤層資源已經枯竭,15號煤層煤厚6.30—6.90m,平均6.59m,含
97、夾0-1夾矸,夾矸厚度0.10-0.20m,煤層結構簡單;開采15號煤層時礦井為低瓦斯礦井,煤層不易自燃,水文條件中等。</p><p> 3.3.2 井田開拓方案</p><p> 1.工業(yè)場地位置的選擇.</p><p> ?。?)工業(yè)場地位置選擇的主要原則</p><p> ①有利于礦井開拓部署,為礦井盡快達產創(chuàng)造條件。</
98、p><p> ?、跒榱藴p少地面土方工程量,井口及工業(yè)場地位置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地形條件,應盡量選擇在地勢較平坦地段。</p><p> ?、鄢浞挚紤]煤層賦存條件,根據(jù)煤層賦存特點,井口及工業(yè)場地位置的選擇要有利于主要可采煤層初期首采煤層首盤區(qū)域的開采,并兼顧生產后期的開采,以減少初期井巷工程量和場地壓煤量。</p><p> ④充分利用現(xiàn)有工業(yè)場地和設施,以減少礦井投資
99、。</p><p> ?、莩浞挚紤]電源、水源和煤炭運輸?shù)韧獠織l件,井口及工業(yè)場地位置應盡量靠近公路,以減少進場公路長度及礦井生產營運費用。</p><p> ?。?)工業(yè)場地的選擇</p><p> 基于上述原則,兼并重組后礦井工業(yè)場地選擇在原山西盂縣xx有限公司礦井工業(yè)場地,主要原因如下:</p><p> ①原xx工業(yè)場地地面平坦、開
100、闊,工程地質條件好,從規(guī)模上較其它三礦工業(yè)場地大;</p><p> ?、谠摴I(yè)場地位于全井田剩余儲量中心,便于井下運輸、通風等;</p><p> ?、墼搱龅貎雀骶矤顩r良好,基本能夠滿足礦井兼并重組的生產需求。 </p><p><b> 2.井田開拓方案</b></p><p> ?。?)礦井設計開拓方案主要考慮
101、下列原則:</p><p> ?、僖虻刂埔耍M量利用已有設施和設備;</p><p> ②力求簡化生產系統(tǒng),盡量減少井巷工程量;</p><p> ?、圻m當提高機械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實現(xiàn)安全高效;</p><p> ?、芡顿Y少,工期短,見效快。</p><p> ?、萁谂c長遠相結合,既要考慮當前效益,又要有利長
102、遠規(guī)劃。</p><p><b> (2)開拓方案</b></p><p> 根據(jù)選定的礦井工業(yè)場地位置,結合兼并重組后15號煤層賦存條件及井田特征,設計提出了兩個開拓方案進行比選,各方案分述如下:</p><p><b> 方案一:</b></p><p> 井筒:利用原主、副斜井和回風斜
103、井三個井筒。主副斜井斷面及設施均能符合12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需要,所以將回風井筒刷大后,主斜井作為主提升井兼進風井,副斜井作為材料、行人井兼進風井,回風井作為回風斜回風井。</p><p> 大巷:由于原有的井底車場基本位于井田中部,所以利用原有的井底車場,向南開掘運輸、軌道和回風三條大巷,東西兩翼布置采掘工作面。</p><p> 詳見井田開拓方案一平面圖3。</p>
104、<p><b> 方案二:</b></p><p> 利用原主、副斜井兩個井筒,關閉回風斜井,在井田南部重新配鑿一支回風立井。大巷的利用與方案一基本相同。</p><p> 詳見井田開拓方案二平面圖</p><p><b> (3)方案技術比較</b></p><p> 兩方案
105、的技術比較見表5</p><p> 表5 開拓方案技術比較表</p><p> 通過上述兩方案技術經濟比較可知,結合設計規(guī)定要求投產是為通風容易時期,即前期通風容易,后期通風困難的規(guī)定,方案一比方案二在技術上較優(yōu)越,故設計推薦采用方案一。</p><p> 3.3.3 井筒數(shù)目和位置的選擇</p><p> xx有限公司為兼并重組整
106、合礦井,設計采用3個井筒,分別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所處位置在原xx有限公司工業(yè)場地,能夠滿足兼并重組整合后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的需要。</p><p> 3.3.4 水平劃分及階段垂高的確定</p><p> 根據(jù)煤層賦存特征,設一個水平開拓全井田,水平標高為+860m。</p><p> 3.3.5 大巷布置</p><p>
107、由于15號煤有煤層爆炸性且為低瓦斯礦井,故采用三條大巷布置形式,大巷采用集中煤層大巷布置。軌道大巷、運輸大巷布置在煤層底板,回風大巷位于兩條大巷之間。三條大巷在空間上錯開一定的距離約30m。</p><p> 3.3.6 礦井各水平、煤層和采區(qū)的開采順序</p><p> 井田共劃分為2個采區(qū),一采區(qū)位于大巷東部;二采區(qū)位于大巷西部;首采區(qū)為一采區(qū),布置一個綜采工作面保證礦井的設計生產
108、能力。</p><p> 采區(qū)接替按編號一采區(qū)→二采區(qū)順序進行,采區(qū)內工作面接替順序采用前進式。</p><p><b> 3.4 井筒及裝備</b></p><p> 3.4.1 井筒用途、布置及裝備</p><p> 根據(jù)開拓布置,礦井設有3個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p><
109、p> 1. 主斜井:即原主斜井,凈寬3.2m,凈斷面8.2m2,斜長512m,傾角18°,裝備膠帶輸送機,擔負全礦井的提煤任務, 設檢行人臺階和軌道,為礦井的進風井和一個安全出口。</p><p> 2. 副斜井:即原副斜井,凈寬3.2m,凈斷面8.2m2,斜長524m至15號煤層底板,傾角18°,擔負全礦井的輔助運輸和上下人員任務, 裝備單鉤串車,為礦井的進風井和又一安全出口。&l
110、t;/p><p> 3. 回風斜井:即原回風斜井,凈寬3.0m,墻高刷大到3.7m,凈斷面刷大到13.6m2,斜長496m至15號煤層,傾角18°,擔負全礦井的回風任務,設行人臺階,作為礦井的另一安全出口。</p><p> 井筒斷面見圖。井筒特征表,見表6</p><p><b> 表6 井筒特征表</b></p>
111、<p> 3.4.2 井筒井壁結構</p><p> 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基巖段都采用料石砌碹支護,壁厚300mm。</p><p> 3.4.3 井筒施工法</p><p> 井筒施工采用普通鑿井法施工。</p><p> 3.5 井底車場及硐室</p><p> 3.5.1 井底車場形
112、式的選定</p><p> 利用原井底平車場,車場長度為200m。</p><p> 3.5.2 井底車場硐室名稱及位置</p><p> 井底車場設有主變電所、主水泵房、井底水倉、管子道、候車室、信號硐室和消防材料庫等硐室。</p><p> 井底水倉有主水倉為50m,副水倉為40m,斷面均為8m2,容量約為400m3、320m3,
113、能夠滿足礦井8小時的正常涌水量;水倉采用絞車牽引1t礦車清理。主、副水倉分期分別清理。</p><p> 煤倉為原有的,此處煤層底板等高線為+86m,煤倉下口位于煤層底板約7m左右。主斜井暗斜井段落地與煤倉下口,煤倉直徑10m,垂深14m,有效容量約1000t,采用人工清理撒煤方式。</p><p> 3.5.3 井底車場主要巷道和硐室的支護方式及支護材料</p><
114、;p> 井底車場巷道、主變電所、主水泵房等硐室沿15號煤層底板布置,管子道、煤倉、井底水倉等硐室在巖層中布置。車場巷道、井底水倉、主變電所和主水泵房采用料石砌碹,管子道、煤倉采用混凝土砌碹支護。兼井底車場平面圖。</p><p><b> 井底車場平面圖</b></p><p> 4. 大巷運輸及設備</p><p> 4.1 運
115、輸方式的選擇</p><p> 4.1.1 煤炭及輔助運輸方式</p><p><b> 1、大巷主運輸方式</b></p><p> 根據(jù)礦井規(guī)模、井筒提升方式、井田開拓部署及目前國內井下煤炭運輸技術裝備發(fā)展情況,設計確定大巷主運輸采用帶式輸送機。</p><p><b> 其理由如下:</b&
116、gt;</p><p> (1) 礦井主要開拓巷道均沿煤層布置,就本礦設計規(guī)模和目前國內井下煤炭運輸技術裝備而言,宜于選擇帶式輸送機運輸。</p><p> (2) 礦井開拓巷道呈直線型布置,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可以充分發(fā)揮其效益,而且對礦井早達產和穩(wěn)定生產都非常有利。</p><p> (3) 井下大巷主運輸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不但可與主井膠帶提升方式相適應
117、,而且可實現(xiàn)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膠帶一條龍連續(xù)運輸,這對于礦井實現(xiàn)高效益、高效率生產和現(xiàn)代化管理都十分有利。</p><p> 為此,大巷煤炭運輸方式選用帶式輸送機。</p><p> 2、大巷輔助運輸方式</p><p> 礦井掘進煤均匯入回采煤流,輔助運輸主要是材料、設備和人員的運輸,根據(jù)礦井初期輔助運輸?shù)倪\距、運量、國內井下輔助運輸技術裝備發(fā)展情況及業(yè)主要
118、求,設計選用調度絞車牽引1.0t系列礦車的運輸方式。</p><p> 4.1.2 運輸巷道斷面、支護方式、坡度及鋼軌型號</p><p> 礦井初期主要運輸巷道為運輸大巷、軌道大巷、回風大巷。</p><p> 運輸大巷采用矩形斷面,錨網噴,且錨索加強聯(lián)合支護支護,巷道內鋪設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巷道凈寬3.8m,凈高3.0m,凈斷面11.4m2。</p
119、><p> 軌道大巷采用矩形斷面,錨網噴,且錨索加強聯(lián)合支護支護,巷道內鋪設鋪設一條30kg/m,600mm軌距單軌。巷道凈寬3.8m,凈高3.0m,凈斷面11.4m2。</p><p><b> 4.2 礦車</b></p><p> 4.2.1 礦車選型</p><p> 根據(jù)井型、井筒和大巷的坡度,輔助運輸采用
120、礦車。</p><p> 4.2.2 各類礦車數(shù)量</p><p> 根據(jù)開拓及井下開采布置,運煤系統(tǒng)實現(xiàn)膠帶化,礦車僅限于輔助運輸。設計選用1噸U型礦車,井下鋪600mm軌距、30kg/m鋼軌。</p><p> 4.3 運輸設備選型</p><p> 4.3.1 井下主運輸</p><p> 礦井井下運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礦120萬噸采礦專項初步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設計---礦井120萬噸初步設計
- 畢業(yè)設計---120萬噸焦化廠初步設計
- 某煤礦90萬噸礦井初步設計
- 某煤礦90萬噸礦井初步設計
- 年產32萬噸啤酒發(fā)酵車間初步設計_畢業(yè)論文(設計)
- 22.5萬噸_年丁辛醇羰基合成工段初步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年產20萬噸煤制甲醇生產工藝初步設計
- 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設計5萬噸乙二醇生產工藝初步設計
- 年產120萬噸大慶原油常壓設計【畢業(yè)論文】
- 200萬噸原油減壓蒸餾裝置的初步設計本科畢業(yè)論文
- 張美厚露天煤礦年產60萬噸初步設計
- 200萬噸原油減壓蒸餾裝置的初步設計_本科畢業(yè)論文
- 年產120萬噸冷軋板帶鋼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設計---煤礦120萬噸年開采設計(含外文翻譯)
- 年產20萬噸裂解汽油加氫反應車間-汽提工段初步設計【畢業(yè)論文】
- 年產5萬噸12度黑色啤酒廠糖化車間初步設計-畢業(yè)論文
- 年產8萬噸純生啤酒工廠發(fā)酵車間初步設計本科畢業(yè)論文
- mba論文年產萬噸銀杏啤酒工程初步設計pdf
- 采礦畢業(yè)設計古書院180萬噸礦井初步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