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組成原理課程設計</b></p><p> 指導教師: </p><p> 學生班級: </p><p> 學生姓名: </p><p> 學 號: </p><p> 班內序號:
2、 </p><p> 課設日期: 2011/6/13~2011/6/26 </p><p><b> 目錄</b></p><p><b> 一、設計目的3</b></p><p><b> 二、設計要求3</b></p><p>
3、;<b> 三、設計方案3</b></p><p> 1.首先設計整機邏輯框圖,并分析各主要部件中所使用的關鍵器件,徹底理解主要芯片的工作原理。3</p><p> 2.指令系統(tǒng)和指令執(zhí)行流程設計3</p><p> 3.微操作控制信號和微程序設計3</p><p> 四、詳細設計過程4</p&
4、gt;<p> 1.整機邏輯框圖,并分析各主要部件中所使用的關鍵器件,徹底理解主要芯片的工作原理。4</p><p> 2.指令系統(tǒng)和指令執(zhí)行流程設計4</p><p> 3.微操作控制信號和微程序設計7</p><p> 五、編程與調試程序9</p><p> 1.實驗計算機的組裝9</p>
5、<p> 2.實驗計算機調試9</p><p> 3.匯編源文件 .ASM9</p><p> 六、結果及分析10</p><p><b> 七、收獲體會10</b></p><p><b> 一、設計目的</b></p><p> 1.主要掌握
6、微程序控制結構計算機的設計方法,通過對機器指令和相對應微程序的設計,加深對微程序控制器的理解,加深對微程序設計特點的了解,加深對計算機各部件的理解以及對整機結構的理解。</p><p> 2.掌握幾種尋址方式的控制執(zhí)行過程。</p><p> 3.了解多累加器計算機的特點。</p><p> 4.熟悉VHDL語言的編程。</p><p>
7、;<b> 二、設計要求</b></p><p> 1.運算器采用單累加器多寄存器結構</p><p> 2.指令系統(tǒng):16條以上指令,有I/O指令,外部設備統(tǒng)一編址。</p><p> 3.內存尋址范圍1K以上字節(jié)</p><p> 尋址方式: 寄存器直接尋址</p><p><
8、b> 寄存器間接尋址</b></p><p><b> 直接尋址</b></p><p><b> 立即數(shù)尋址</b></p><p> 4.可執(zhí)行從鍵盤上輸入的十進制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加法程序并打印輸入的數(shù)據及結果或實現(xiàn)兩數(shù)相加通過數(shù)碼管顯示結果。</p><p><b
9、> 三、設計方案</b></p><p> 1.首先設計整機邏輯框圖,并分析各主要部件中所使用的關鍵器件,徹底理解主要芯片的工作原理。</p><p> 根據設計要求,對實驗儀硬件模塊進行邏輯剪輯組合,便可設計出該實驗計算機的整機邏輯框圖。為利于調試,應在邏輯框圖上表明各器件的控制信號及必要的輸出信號。</p><p> 2.指令系統(tǒng)和指令
10、執(zhí)行流程設計</p><p><b> ?、?指令系統(tǒng)</b></p><p> 需確定實驗計算機的指令系統(tǒng)具體由哪里指令組成,包括哪幾種類型指令,指令操作數(shù)有哪幾種尋址方式,以及指令編碼等。</p><p><b> ?、?指令執(zhí)行流程</b></p><p> 應根據實驗計算機整機邏輯圖來設
11、計指令系統(tǒng)中每條指令的執(zhí)行流程。</p><p> 一條指令從內存取出到執(zhí)行完,需要若干個機器周期(節(jié)拍)。任何指令的第一個機器周期都是“取指令周期”,或稱為公操作周期。而一條指令共需幾個機器周期取決于指令在機內實現(xiàn)的復雜程度。</p><p> 3.微操作控制信號和微程序設計</p><p> ?、?微操作控制信號及其實現(xiàn)方法</p><p
12、> 綜合實驗計算機指令系統(tǒng)各指令執(zhí)行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微操作控制信號,統(tǒng)計總共需要多少個微控制信號,每個信號的有效性,決定這些信號中哪些由軟件(微指令)直接產生,哪些需用硬件實現(xiàn)。</p><p> ② 設計微指令格式,微指令由32位組成,設計出每位微操作的定義。</p><p> ?、?確定微程序控制方式</p><p> 設計任務包括設計各微程序入口地
13、址的形成方法和控存的順序控制(即下地址形成)方法。</p><p> ?、芫帉懜髦噶畹奈⒊绦?lt;/p><p> 根據指令流程和微指令格式仔細地逐條填寫微指令各碼位。</p><p> 為減少填寫錯誤,可邊把本條微指令用到的微碼(微操作控制信號)按預定的有效性填入,檢查無誤后,再對本條微指令用不到的微碼(微操作控制信號)填入與預定的有效性相反的代碼,核對無誤后,
14、最后將這32位微碼縮寫成8位十六進制微指令。</p><p><b> 四、詳細設計過程</b></p><p> 1.整機邏輯框圖,并分析各主要部件中所使用的關鍵器件,徹底理解主要芯片的工作原理。</p><p> T0為取指令微指令,所有指令的T0拍均相同。</p><p> T1~T3為執(zhí)行微指令。<
15、/p><p> T0中的(A)→ACT為節(jié)省以后從累加器A輸出數(shù)據的時間而增設的,它把A預先送到暫存器ACT中,以后可直接傳送到ALU中進行各種運算。</p><p> 對于微程序控制的計算機指令流程與微指令一一對應。 </p><p> 2.指令系統(tǒng)和指令執(zhí)行流程設計</p><p> 3.微操作控制信號和微程序設計</p>
16、<p><b> 微操作信號表</b></p><p><b> 微程序文件.M19</b></p><p> S1130000002570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3</p><p> S11300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724E007A6&
17、lt;/p><p> S1130008002570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B</p><p> S113000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120E007B8</p><p> S1130010002570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3</p><p> S11
18、3001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124A007DC</p><p> S11300184124C0070725E0850025700472B6AAFFAD</p><p> S113001C99EAAAF92682A267BD00AADF3124A007B7</p><p> S11300204124C0070121E0850025
19、7004721FAA3312</p><p> S1130024B395AAF716E5A2763A00A8FF0704E007F9</p><p> S1130028002570043200A335BF2CAAF5414EAA77E7</p><p> S113002C00000AF50120AA773300AAFF1704E007A1</p>
20、<p> S11300300025700425002246F13AAAD714876A766F</p><p> S1130034A3A3BABF0431AA77D300ABFF0725F00505</p><p> S11300380025700460002A7D78A6AADF42C2AA734C</p><p> S113003C314AA
21、AFF633EAA77F100AAFF0121F00519</p><p> S11300400025700455003755000000000000000032</p><p> S113004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5D005AD</p><p> S11300480125B0050725E08500257004000000
22、009F</p><p> S113004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5D005A5</p><p> S11300500125B0052124E083002570040000000080</p><p> S113005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5D0059D</p><p>
23、 S11300580125B0050124E287002570040000028709</p><p> S113005C0000000000000287000000000125D0050C</p><p> S11300600125B0050124E487002570040000000088</p><p> S1130064000000000000000
24、0000000000125D0058D</p><p> S11300680125B0050124E68700257004000000007E</p><p> S113006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5D00585</p><p> S11300700125B0050124E887002570040000000074</p
25、><p> S113007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8</p><p> S113007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4</p><p> S113007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D00FDEF27</p><p> S1070080
26、FF360C2017</p><p><b> S9030000</b></p><p><b> 五、編程與調試程序</b></p><p> 1.實驗計算機的組裝</p><p> 利用FPGA板進行組裝計算機,不是用常規(guī)的連線方式實現(xiàn),而是用超大規(guī)模集成塊XC2S150-PQ208編程
27、來實現(xiàn)。首先要熟悉用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語言VHDL簡單編程,然后根據所設計的連線圖編程,包括XC2S150-PQ208各引腳的定義,連線方程等,并編譯生成熔絲圖文件,下載到XC2S150-PQ208中。</p><p><b> 2.實驗計算機調試</b></p><p> 要將所設計機器指令對應的微程序裝入到控制存儲器中,還要將調試程序(匯編程序)裝入到內部存儲
28、器中。各有兩種裝入方法,一種是通過實驗箱鍵盤輸入,另一種是通過編程下載實現(xiàn)。</p><p> 3.匯編源文件 .ASM</p><p><b> ORG 0</b></p><p> MOV A,#12H</p><p> MOV R0,#34H</p><p><b> S
29、UB A,R0</b></p><p><b> JZ L1</b></p><p> MOV A,#00H</p><p> STA 0020H</p><p><b> JMP L</b></p><p><b> L1:</b&g
30、t;</p><p> MOV A,#O1H</p><p> STA 0020H</p><p><b> L:</b></p><p><b> JMP L</b></p><p><b> 六、結果及分析</b></p>
31、<p><b> 源程序要實現(xiàn):</b></p><p> 用A的內容減去R0的內容,如果為0,將0020H單元置1,否則置0</p><p><b> 七、收獲體會</b></p><p> 兩個星期的課設已經結束,本次課設,學到了不少東西。</p><p>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
32、一門核心專業(yè)課,主要以理論教學的方式,而這次課設讓我們自己動手設計一個簡單的加法器,充分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將思想轉化為實際能運作的東西,即CPU 的ALU(算術邏輯單元)的功能之一,大大增加了學習的積極性,以前總是被動的接受那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而今,我們自己也能設計出可運行的加法器,并能正確顯示效果,盡管不是自己完全獨立做出來的,但還是感覺很有成就感。</p><p> 通過本次課設,讓我對計算機的具體是如
33、何工作的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它與外設的數(shù)據交換過程理解的更加深刻,對于指令系統(tǒng)中一些常用的匯編碼的使用更加熟練。VHDL語言可以說是零基礎,經過老師的悉心講解,最終能看懂一些簡單的電路描述,并能自主設計出想要實現(xiàn)的簡單功能,果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想要不勞而獲是不現(xiàn)實的,天上掉餡餅還的起早揀呢。相關的資料都給我們了,能不能利用好那些資源,并能有所收獲完全在于我們自己。我們是選擇在那里坐著啥也不干或者偷偷玩游戲,聊天還是靜下心里好好搞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