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課程設計</b></p><p><b> 丁二烯臥式冷凝器</b></p><p> 2008 年 1 月 </p><p> 學 院(部):機械工程學院 </p><p> 專
2、 業(y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p><p> 學 生 姓 名:</p><p> 班 級:學號 </p><p> 指導教師姓名:職稱 </p><p> 最終評定成績</p>&l
3、t;p><b> 課程設計任務書</b></p><p> 2007 —2008 學年第 一 學期</p><p> 課程名稱: 單元過程設備 </p><p> 設計題目: 丁二烯臥式冷凝器
4、 </p><p> 完成期限:自 2007 年 12 月 24 日至 2008 年 1 月 11 日共 3 周</p><p> 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p><p> 系(教研室)主任(簽字):
5、 年 月 日</p><p><b> .目 錄</b></p><p> 第1章 冷凝器工藝設計3</p><p> 1.1 設計方案選擇3</p><p> 1.1.1 選擇冷凝器類型3</p><p> 1.1.1.1 流程安排
6、3</p><p> 1.1.1.2 確定物性參數(shù)3</p><p> 1.2 工藝結(jié)構(gòu)設計3</p><p> 1.2.1 估算傳熱面積3</p><p> 1.2.1.1 冷凝器的熱流量4</p><p> 1.2.1.2 冷卻水用量4</p><p> 1.2
7、.1.3 平均傳熱溫差4</p><p> 1.2.1.4 估算傳熱面積4</p><p> 1.2.1.5 選擇管徑和管內(nèi)流速4</p><p> 1.2.1.6 管程數(shù)和傳熱管數(shù)4</p><p> 1.2.1.7 傳熱管排列和分程方法4</p><p> 1.2.1.8 殼體內(nèi)徑
8、5</p><p> 1.2.1.9 折流板5</p><p> 1.2.1.10 其它附件5</p><p> 1.2.1.11 接管5</p><p> 1.3 換熱器核算5</p><p> 1.3.1 熱流量核算5</p><p> 1.3.1.1. 殼程表
9、面?zhèn)鳠嵯禂?shù)5</p><p> 1.3.1.2. 管內(nèi)表面?zhèn)鳠嵯禂?shù)6</p><p> 1.3.1.3 污垢熱阻和管壁熱阻6</p><p> 1.3.1.4 傳熱系數(shù)7</p><p> 1.3.2 壁溫核算7</p><p> 1.3.3 換熱器內(nèi)流體的流動阻力8</
10、p><p> 第2章 冷凝器機械設計10</p><p> 2.1 結(jié)構(gòu)設計10</p><p> 2.1.1部件工藝結(jié)構(gòu)和機械結(jié)構(gòu)設計11</p><p> 2.1.1.1 筒體內(nèi)徑確定11</p><p> 2.1.1.2 管箱結(jié)構(gòu)設計11</p><p> 2.1
11、.1.3 管箱法蘭和管箱側(cè)殼體法蘭設計11</p><p> 2.1.1.4 固定端管板結(jié)構(gòu)設計11</p><p> 2.1.1.5 墊片選擇11</p><p> 2.1.1.6 鞍座選用及安裝位置確定11</p><p> 2.1.1.7 折流板布置11</p><p> 2.2
12、 強度計算12</p><p> 2.2.1 筒體壁厚計算12</p><p> 2.2.2 管箱筒節(jié),封頭厚度計算12</p><p> 2.2.3 固定管板計算13</p><p><b> 結(jié)論14</b></p><p><b> 參考文獻15<
13、/b></p><p><b> 附錄116</b></p><p> 第1章 冷凝器工藝設計</p><p><b> 1.1設計方案選擇</b></p><p> 選擇設計方案的原則是要保證達到工藝要求的熱流量,操作上要安全可靠,結(jié)構(gòu)上要簡單,可維護性好,盡可能節(jié)省操作費用和設
14、備投資.</p><p> 1.1.1 選擇冷凝器類型</p><p> 冷凝丁二烯蒸汽,其溫度為40℃,用冷卻水作冷卻劑,水的進出口溫度分別為15℃和25℃.該溫差不是很大,所以選擇固定管板式臥式冷凝器.</p><p> 1.1.1.1 流程安排</p><p> 因為冷卻水較容易結(jié)垢,若其流速太低,會加快污垢增長速度,使冷凝器
15、的熱流量下降,所以從總體考慮,應使冷卻水走管程,丁二烯蒸汽走殼程.</p><p> 1.1.1.2 確定物性參數(shù)</p><p> 定性溫度: 殼程氣體的定性溫度為 </p><p> 管程氣體的定性溫度為 </p><p> 根據(jù)定性溫度查管程和殼程流體的有關物性數(shù)據(jù)如下:</p><p> 丁二烯蒸汽
16、在40℃時: 密度 </p><p><b> 定壓比壓容 </b></p><p><b> 熱導率 </b></p><p> 粘度 </p><p> 冷卻水在20℃時: 密度 </p><p><b>
17、 定壓比熱容 </b></p><p> 熱導率 </p><p> 粘度 </p><p><b> 1.2工藝結(jié)構(gòu)設計</b></p><p> 1.2.1 估算傳熱面積</p><p> 1.2.1.1 冷凝器的熱流量</p&
18、gt;<p><b> ?。?.1)</b></p><p> 1.2.1.2冷卻水用量</p><p><b> (1.2)</b></p><p> 1.2.1.3 平均傳熱溫差 </p><p><b> ?。?.3)</b></p>
19、<p> 1.2.1.4估算傳熱面積 </p><p> 根據(jù)冷熱流體的具體情況,參考換熱器傳熱系數(shù)的大致范圍(見表3-1)假設 則 (1.4)</p><p> 1.2.1.5 選擇管徑和管內(nèi)流速 </p><p> 選用較高級冷拔傳熱管(碳鋼), 取 .</p><p> 1.
20、2.1.6 管程數(shù)和傳熱管數(shù) </p><p> 傳熱管內(nèi)徑和單程傳熱管數(shù)(根) (1.5)</p><p> 按單程管計算,所需的傳熱管長度為 (1.6)</p><p> 按單程管計算.傳熱管過長,宜采用多程管,現(xiàn)取傳熱管長,則管程數(shù)為(管程) 傳熱管總根數(shù) (根)</p><p> 1.2.1.7傳熱管排
21、列和分程方法 </p><p> 采用組合排列法,即每程內(nèi)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兩側(cè)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則 隔板中心到離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離按式(3-16)計算 各相鄰管的管心距為44mm. </p><p> 管束的分程方法,每程各有傳熱管119根,其前后管箱中隔板設置和介質(zhì)流通順序按圖3-14選取.</p><p> 1.2.1.8 殼體內(nèi)徑
22、 </p><p> 采用多管程結(jié)構(gòu),殼體內(nèi)徑按式(3-19)估算.取管板利用率,則殼體內(nèi)徑為 (1.7)</p><p> 按卷制殼體的進級檔圓整 </p><p> 1.2.1.9 折流板 </p><p>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圓缺高度為殼體內(nèi)徑的2
23、5%, 則切去的圓缺高度為 </p><p> 取折流板間距,則, 圓整取, </p><p> 折流板數(shù)(塊) </p><p><b> 折流板水平裝配.</b></p><p> 1.2.1.10 其它附件 </p><p>
24、 拉桿數(shù)量與直徑按表4-7和4-8選取,本冷凝器殼體內(nèi)徑為600mm,故其拉桿直徑為拉桿數(shù)量不得少于4個.</p><p> 殼程入口處,應設置防沖擋板.參考文獻[1] (d)圖</p><p> 1.2.1.11 接管</p><p> 殼程流體進出口接管: 取接管內(nèi)氣體流速,則接管內(nèi)徑為 (1.8) </p>
25、;<p> 圓整后取管內(nèi)徑為40mm.摘自HG20593—97板式平焊鋼制管法蘭。</p><p> 管程流體進出口接管: 取接管內(nèi)液體流速,則接管內(nèi)徑為</p><p> (m), (1.9) </p><p> 圓整后取管內(nèi)徑為150mm.摘自HG20595—97帶頸對焊鋼制法蘭</p>
26、<p> 1.3 換熱器核算</p><p> 1.3.1 熱流量核算</p><p> 1.3.1.1. 殼程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p><p> 由公式 (1.10)</p><p> 則 </p>&l
27、t;p><b> 結(jié)合以上三個公式</b></p><p><b> ?。?.11)</b></p><p> 得到 </p><p> 殼程流通截面積按公式 (1.12)</p><p> 其中
28、 (1.13) </p><p> 殼程流體流速及雷諾數(shù)分別為 (1.14) (1.15)</p><p> 普朗特數(shù) (1.16) </p><p> 1.3.1.2. 管內(nèi)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p><p> 按式3-32及3
29、-33計算, , n=0.4 (1.17)</p><p> 管程流體流通截面積 (1.18)</p><p> 管程流體流速 (1.19) </p><p> 普朗特數(shù) 經(jīng)查表得7.02</p&g
30、t;<p><b> (1.20)</b></p><p> 1.3.1.3污垢熱阻和管壁熱阻</p><p> 管外則污垢熱阻 (1.21)</p><p> 管內(nèi)側(cè)污垢熱阻 (1.22)</p><
31、;p> 管壁熱阻按式3-34計算,依表3-11,碳鋼在該條件下的熱導率為, 所以</p><p> 1.3.1.4.傳熱系數(shù)</p><p> 依式3-21有 </p><p><b> (1.23)</b></p><p> 1.3.1.5 傳熱面積裕度 </p>&l
32、t;p> 依式3-35可得所計算傳熱面積為該冷凝器的實際傳熱面積 (1.24)</p><p> 該冷凝器的面積裕度按式3-36計算為 (1.25) </p><p> 傳熱面積裕度合適,該冷凝器能夠完成生產(chǎn)任務.</p><p> 1.3.2 壁溫核算</p><p&
33、gt; 因管壁很薄,且管壁熱阻很小,故管壁溫度可按式3-42計算.由于該冷凝器用循環(huán)水冷卻,冬季操作時,水的進口溫度會降低.為確保可靠,取水的進口溫度10℃,出口溫度25℃計算傳熱管壁溫.另外,由于傳熱管內(nèi)側(cè)污垢熱阻較大,會使傳熱管壁溫升高,降低了殼體和傳熱管壁溫之差.但在操作初期,污垢熱阻較小,殼體和傳熱管間壁溫差可能較大.計算中,應按最不利的操作條件下考慮,因此,取兩側(cè)污垢縶 阻為零計算成本傳熱壁溫.于是,按式4-42有</
34、p><p> 式中液體的平均溫度和氣體的平均溫度分別按式3-44和3-45計算為 </p><p> ℃ ℃</p><p> 傳熱管平均壁溫 ℃ (1.26)</p><p> 殼體壁溫,可近似取為殼程流體的平均溫度,即℃</p><p> 殼
35、體壁溫和傳熱管壁溫之差為 ℃</p><p> 由于該溫差不大,所以不需要溫度補償裝置,選用臥式冷凝器合適.</p><p> 1.3.3 換熱器內(nèi)流體的流動阻力</p><p> (1) 管程流體阻力 依式(3-47)(3-48)(3-49)可得 </p><p><b> ?。?.27) </b><
36、/p><p><b> ?。?.28) </b></p><p> 由 , 傳熱管對粗糙度 </p><p> 查莫狄圖得 流速 </p><p> 所以 &l
37、t;/p><p> 管程流體阻力在允許范圍之內(nèi).</p><p> (2) 殼程阻力 按式3-50------3-54計算.</p><p><b> ?。?.29) </b></p><p><b> , </b></p><p> 流體流經(jīng)管束的阻
38、力 (1.30)</p><p> 流體流過折流板缺口的阻力</p><p><b> 總阻力 </b></p><p> 由于該冷凝器殼程流體的操作壓力較高,所以殼程流體的阻力也比較適宜.</p><p> 表1.1 換熱器主要結(jié)構(gòu)尺寸和計算結(jié)果表</p>
39、<p> 第2章 冷凝器機械設計</p><p><b> 2.1機械設計</b></p><p> 冷凝器中,完成了其工藝設計計算后,冷凝器的工藝尺寸即可確定.若能用冷凝器標準系列選型,則結(jié)構(gòu)尺寸隨之確定,否則盡管在傳熱計算和流體阻力計算中已部分確定了結(jié)構(gòu)尺寸,仍需進行結(jié)構(gòu)設計,此時除了應進一步確定那些尚未確定的尺寸以外,還應對已確定的尺寸進行某
40、些較核,修正.</p><p> 2.1.1部件工藝結(jié)構(gòu)和機械結(jié)構(gòu)設計</p><p> 冷凝器機械設計其中的一方面是工藝結(jié)構(gòu)與機械結(jié)構(gòu)設計,主要是確定有關部件的結(jié)構(gòu)形式,結(jié)構(gòu)尺寸,零件之間的連接等,如管板結(jié)構(gòu)尺寸確定;折流板尺寸,間距確定;管板與冷凝器的連接;管板與殼體,管箱的聯(lián)接;管箱結(jié)構(gòu);折流板與分程隔板的固定;法蘭與墊片等的設計.</p><p> 2
41、.1.1.1 筒體內(nèi)徑確定</p><p> 由工藝設計給定的筒體內(nèi)徑為600mm,考慮原取板的利用率,對小直徑冷凝器合適,且實際計算值為620mm,決定就按筒體內(nèi)徑為600mm做排管圖,認定取mm是合適的.</p><p> 2.1.1.2 管箱結(jié)構(gòu)設計</p><p> 選用B型封頭管箱,因冷凝器直徑較小,且為二管程,其管箱最小長度可不按流通截面積計算,
42、只考慮相鄰焊縫間距離計算. 取管箱長度為 400mm</p><p> 管箱內(nèi)分程隔板厚度按參考書[1]表(4-1)取8mm.</p><p> 2.1.1.3 管箱法蘭和管箱側(cè)殼體法蘭設計 </p><p> 依工藝條件:管側(cè)壓力和殼側(cè)壓力聽高值,以及設計溫度和公稱直徑,按JB4703—92長頸對焊法蘭標準選取.并確定各結(jié)構(gòu)尺寸,畫出草圖.&l
43、t;/p><p> 2.1.1.4 固定端管板結(jié)構(gòu)設計 </p><p> 依據(jù)所選用的管箱法蘭,管箱側(cè)法蘭的結(jié)構(gòu)尺寸,確定固定端管板最大外徑為mm</p><p> 2.1.1.5 墊片選擇</p><p> 管箱墊片,依據(jù)管程操作條件(循環(huán)水壓力0.4MPa,溫度20℃)選石棉橡膠墊.其結(jié)構(gòu)尺寸按參考書[1]取mm, mm.
44、</p><p> 2.1.1.6 鞍座選用及安裝位置確定</p><p> 鞍座選用JB/T4712—92鞍座BⅠ600—F/S.</p><p> 安裝尺寸 取mm, mm, 取mm, mm.</p><p> 2.1.1.7 折流板布置 </p><p> 折流板結(jié)構(gòu)尺寸:按參考書[1]表(
45、4-2)外徑mm</p><p> 厚度取mm,圓缺高度取mm,在排管圖上取.</p><p> 前端折流板距管板的距離至少為mm,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為mm.</p><p> 后端折流板距管板的距離至少為mm</p><p> 實際按折流板間距mm,計算折流板數(shù)量為19塊.</p><p> 拉桿直徑按參考書[1]表
46、(4-7)取,數(shù)量取4根.長度參考書[1]表(4-9)</p><p><b> 2.2 強度計算</b></p><p> 冷凝器機械設計的另一方面是在結(jié)構(gòu)設計完成后,對受力元件的應力計算和強度校核,以保證冷凝器安全運行,比如封頭,管箱,殼體,管板,管子等等.</p><p> 2.2.1筒體壁厚計算 </p><
47、p> 由工藝設計給定的設計溫度40℃,設計壓力MPa,選低合金結(jié)構(gòu)鋼板16MnR卷制,材料40℃時的許用應力MPa,取焊縫系數(shù),腐蝕裕度mm,則</p><p> 計算厚度 mm (2.1) </p><p> 設計厚度 mm (2.2)</p><p> 名義厚度 mm 取m
48、m (2.3) </p><p> 有效厚度 mm (2.4) </p><p> 水壓試驗壓力 Mpa (2.5)</p><p> 所選材料的屈服應力 MPa</p><p><b> 水壓試驗應力校核</b>
49、;</p><p><b> (2.6) </b></p><p> 152.77MPa<MPa,水壓強度滿足要求.</p><p> 氣密試驗壓力 MPa</p><p> 2.2.2 管箱筒節(jié),封頭厚度計算</p><p> 由工藝設計給定的設計參數(shù)為:設計溫度20℃,設計
50、壓力0.4MPa,選用16MnR鋼板,材料許用應力MPa,屈服強度MPa, 按參考書[1]177頁取焊縫系數(shù),腐蝕裕度.</p><p> 計算厚度 (2.7)</p><p> 設計厚度 mm (2.8)</p><p> 名義厚度 mm 綜合考慮結(jié)構(gòu)需要取 mm
51、 (2.9) </p><p> 有效厚度 mm (2.10) </p><p> 壓力試驗強度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滿足.</p><p> 管箱封頭取用厚度與短節(jié)相同, 取mm. 該計算結(jié)果與參考書
52、[1]表(4-31)相符.</p><p> 由于溫差比較小,所以不需要補強圈,也不用進行補強計算.</p><p> 2.2.3 固定管板計算</p><p> 參照參考書[1]表(4-30)選取管板厚度為50mm,其中材料選取為16Mn鍛.</p><p><b> 結(jié) 論</b></p>
53、<p> 采用固定管板式換熱器設計,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制造成本較低;館內(nèi)不宜積垢,即使產(chǎn)生了污垢也便于清洗。根據(jù)給定的參數(shù)進行合理設計,能夠滿足設計要求。</p><p><b> 參考文獻</b></p><p> [1] 袁慶龍,候文義.Ni-P合金鍍層組織形貌及顯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1,32(1):51-53.(連續(xù)出版物:[
54、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p><p> [2] 劉國鈞,王連成.圖書館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專著:[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p><p> [3] 孫品一.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現(xiàn)代化特征[C].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科技
55、編輯學論文集(2).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0-22.(論文集:[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C]∥主編.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p><p> [4] 張和生.地質(zhì)力學系統(tǒng)理論[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1998.(學位論文:[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p><p> [5]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L
56、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報告:[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p><p> [6]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8,1983-08-12.(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fā)布日期.)</p><p> [7] GB/T 161
57、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國際、國家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p><p> [8] 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p><p> [9] 王明亮.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jù)
58、庫系統(tǒng)工程的[EB/OL].</p><p> 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 10-2.html,1998-08-16/1998-10-04.(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選).</p><p><b> 附錄</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丁二烯課程設計---丁二烯冷卻器的設計
- 冷凝器課程設計-- 換熱器的設計
- 丁二烯脫水塔課程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蒸汽二次冷凝器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粗笨冷凝器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二次蒸汽冷凝器
- 課程設計---正戊烷冷凝器的設計
- 課程設計--氯乙烯-二氯乙烷冷凝器工藝設計
- 正戊烷課程設計--正戊烷冷凝器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正戊烷冷凝器的設計
- 食品工程原理課程設計---管殼式冷凝器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正戊烷冷凝器的設計
- 食品工程原理課程設計管殼式冷凝器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苯-甲苯冷凝器工藝設計
- 食品工程原理課程設計---管殼式冷凝器設計
- 物流課程設計--冷凝器車間的總體布局
- 食品工程原理課程設計_管殼式冷凝器設計16738999
- 畢業(yè)設計(論文)臥式水冷冷凝器的設計
- 畢業(yè)設計(論文)臥式水冷冷凝器的設計
- 蒸汽冷凝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