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網絡信息系統方案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論文)</b></p><p>  題 目 二中學校園 </p><p>  網絡信息系統方案設計 </p><p>  學 院 </p><p>  專 業(yè) </p><p>  年 級 1

2、 </p><p>  姓 名 </p><p>  學 號 10 </p><p>  指導教師 </p><p><b>  2013年5月</b></p><p><b>  目 錄</b>

3、;</p><p>  摘 要……………………………………………………………………………………………………………………………………………………3</p><p>  第1章 緒 論4</p><p>  第2章 需求分析5</p><p>  2. 1學校概況……………………………………………………………………………………………………

4、………………………………5</p><p>  2. 2總體需求…………………………………………………………………………………………………………………………………..5</p><p>  2.3總體業(yè)務需求:6</p><p>  2.5網絡功能需求:9</p><p>  2.6安全分析:10</p><p>

5、;  2.7 網絡管理需求:11</p><p>  第3章 方案設計12</p><p>  3.1 設計原則:12</p><p>  3.2 網絡系統:13</p><p>  3.2.1 分層化設計:13</p><p>  3.2.3 網絡拓撲圖:14</p><p>  

6、3.2.4 IP規(guī)劃:15</p><p>  3.2.5 主要技術選擇:16</p><p>  3.2.6 網絡安全與管理策略設計16</p><p>  3.3 校園廣播系統18</p><p>  3.4 校園視頻監(jiān)控系統18</p><p>  第4章 設備選型19</p><

7、p>  4.1設備清單19</p><p>  4.2 設備選擇:20</p><p>  4.2.1 交換機選擇 :20</p><p>  4.2.2 服務器:24</p><p>  4.2.3 監(jiān)控設備25</p><p>  4.2.4 廣播設備26</p><p>

8、  第5章 結論與展望27</p><p><b>  摘 要</b></p><p>  隨著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我國在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和資源上也加快建設的腳步。校園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校園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校園網站的技術實現、校園廣播系統、視頻監(jiān)控系統的建設也能夠為學校的師生學習、辦公開辟一條嶄新的途徑。利用互聯網交互的特性使這個網絡平臺能為學校充分發(fā)揮宣傳和應用

9、的功效,為教學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提供一種新的交流形式,更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校園信息化建設能夠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現代化,智能化的教學環(huán)境。</p><p>  本次設計詳細分析了麻栗坡縣第二中學的具體需求,并對實際環(huán)境進行考察,通過需求分析與了解,同時借鑒當今比較主流的校園信息化建設經驗,了解相關技術知識,對學校的校園網系統、校園廣播系統、校園視頻監(jiān)控系統進行了方案設計(主要是校園網絡系統

10、),針對本設計進行主要設備的選擇,最后實現網絡,視頻,語音三個系統結合的校園信息化平臺。</p><p>  關鍵詞:信息化集成,校園網,校園廣播,視頻監(jiān)控、麻栗坡</p><p><b>  第1章 緒 論</b></p><p><b>  1.1 項目背景:</b></p><p>  麻栗

11、坡縣第二中學是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兩所初、高中合并辦學的其中一所學校,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但其中并沒有嚴格的地域分開。由于地處偏遠山區(qū)地帶,可以說還沒有一套系統的、比較完整的校園網絡系統,而且至今,學校也沒有多少電腦設備供給學生和老師使用。鑒于此次項目課程設計的要求,我決定為我的母校規(guī)劃建設一套性能較高、技術上具有一定先進性、功能較為齊全的IT應用系統。具體包括校園網絡系統、校園廣播系統、校園視頻監(jiān)控系統、計算機網絡電腦教室、多媒體

12、教學系統等。雖然說我做的可能不夠全面和完善,但是,這些就權當是我對母校所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報答吧!</p><p>  1.2 本次為學校校園網絡設計的主要內容、特點和框架:</p><p>  本次設計主要圍繞麻栗坡縣第二中學學校校園網絡信息系統的規(guī)劃設計進行。需要首先強調的是本系統是一個實用系統,這就決定了系統的設計非常強調實用性,所以我此次的設計也就著重體現實際解決方案。</p

13、><p>  在本系統的規(guī)劃設計中,我采用了典型的網絡工程系統集成方法進行設計,采用需求分析→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實施的步驟。</p><p>  下面詳細介紹此次設計的內容:</p><p>  第二章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需求分析:包括學校概況、人員結構、規(guī)模、建筑分布情況、主要建筑樓的樓層結構。對校園師生的網絡系統、校園廣播系統、視頻監(jiān)控系統業(yè)務需求做了分析以及對網絡功

14、能需求做了介紹,對網絡信息點進行了統計,最后對該校園網安全需求和QOS需求進行了分析。</p><p>  第三章則是邏輯設計階段,包括總體設計以及網絡系統設計。網絡邏輯結構中,根據校園網的需求,從拓撲結構的選擇和層次化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校園網絡系統的設計、整體拓撲結構的設計、網絡安全與管理的設及對網絡進行IP規(guī)劃。</p><p>  第四章進行物理設計,即主要進行設備選型。首先列出了在整

15、個方案中需要的設備清單,結合方案的實際比較市場主流廠商,對網絡設備,IP廣播設備,視頻監(jiān)控設備進行了介紹、選擇,最后選出能夠滿足方案設計要求,同時又有較高性價比的當今市場主流產品。物理結構設計中,對整個系統綜合布線進行了設計。</p><p>  第五章對整個方案進行了總結以及對整個設計方案的評價和對此次設計方案的展望。</p><p><b>  第2章 需求分析</b&

16、gt;</p><p><b>  2.1 學校概況:</b></p><p>  麻栗坡縣第二中學始建于1950年春,是辦學歷史悠久的縣直屬中學,前身為麻栗坡縣初級中學董干分校,1958年6月,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正式命名為“麻栗坡縣第二中學”。學校于1971年開始招收高中生,成為完全中學。1996年經省州評估,認定為“云南省二級完全中學”。學?,F有在校生1830人左

17、右,全部都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中500人左右。學校現有教職工17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4人,有高級教師10人,一級教師32人。學校占地面積達50余畝,建筑面積近17576平方米。麻栗坡縣第二中學是一所有著63年歷史的學校,隨著時間的沉淀,也越來越體現出它作為歷史悠久學校的無窮魅力。</p><p><b>  2.2 總體要求:</b></p><p>  2.

18、2.1系統總體功能要求</p><p>  按照本人的規(guī)劃,本網絡信息系統應該具有以下幾個部分:</p><p>  1、建成覆蓋全校的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p><p>  2、學校教師可以安全地在校外訪問學校網絡上的資源。</p><p>  3、基于以上網絡系統構建教學資源共享系統、辦公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應用。</p>

19、<p>  4、建成覆蓋全校關鍵區(qū)域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 </p><p>  5、建成覆蓋全校的校園廣播系統,包括教室等所有教學區(qū)域、辦公區(qū)域、公共活動區(qū)域等。</p><p>  2.2.2 方案設計策略性要求:</p><p>  1、盡可能在預算資金范圍內設計,確實需要也可增加預算;</p><p>  2、方案設計上,采用

20、成熟技術和產品,同時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可擴展性;</p><p>  3、產品選擇上注重性價比,既不盲目選擇高端品牌,也不能只注重價格便宜;</p><p>  4、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滿足有關主管機關的各種具體要求,并與學校情況相適應;</p><p>  5、本著保護下一代的宗旨,在充分重視一般網絡安全的同時,特別關注用技術手段保護學生身心。</p&

21、gt;<p>  6、要考慮設備廠商的市場占有率,以便保障售后和保護投資。</p><p>  2.3總體業(yè)務需求:</p><p>  2.3.1 網絡系統需求:</p><p>  要求建立一個連接高中部教學樓、門衛(wèi)處,綜合教學樓,教職工宿舍等區(qū)域的校園網,為大容量的教學資源庫、課件資源庫、WEB、FTP、BBS、視頻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各種應用

22、平臺提供有力的支持,實現辦公自動化及辦公收發(fā)文件系統,為教育教學提供信息服務,同時可開通遠程教育服務等。實現從環(huán)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廣泛數字化。所有接入校園網的電腦都可以訪問校園網。所有接入校園網的電腦都可以訪問Internet。</p><p> ?。?)在教學樓的每個教室接入網絡,主要用于上課的需要,每層需要視頻監(jiān)控裝置。</p&

23、gt;<p>  (2)學校辦公樓的教師辦公室需要接入網絡,以便教師辦公自動化,方便教師教學;領導辦公室和會議室、行政辦公室要求能夠提供領導辦公、對學校財政信息,人力信息的管理。</p><p> ?。?)圖書館提供電子圖書閱覽室,方便同學們對知識的獲取。</p><p> ?。?)綜合教學樓機房,音樂教室給學生提供電腦,提高素質教育。</p><p>

24、;  2.3.2 視頻監(jiān)控系統:安裝視頻監(jiān)控設備,實現對高中部教學樓、綜合教學樓,校園內操場、教職工宿舍樓道、學生宿舍樓道、樓內機房的監(jiān)控,提供監(jiān)控視頻,構建平安校園,為學校師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p><p>  2.3.3 校園廣播系統:構建校園廣播系統,提供輿論宣傳作用,能夠在校園里起到宣傳輿論引導、新聞信息傳遞、學習輔導和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等多重作用,同時在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指揮、大型公共集會的現

25、場指揮中發(fā)揮重要作用。</p><p>  2.4用戶環(huán)境分析:</p><p>  2.4.1 .主要建筑物分布:</p><p>  表2.1建筑物分布表</p><p>  學校的主要建筑物分別圍繞在以綜合教學樓為中心的四周,總體上看以長方形分布,基本均勻,中間沒有較大的布線障礙。綜合教學樓位于學校的中央位置,到達其他建筑物的距離也比較

26、均勻,可以將網絡中心設于綜合教學樓,綜合教學樓距離其它樓宇的距離如上表所示,最遠為綜合教學樓到教室宿舍的距離大約300米。</p><p>  綜合教學樓主要是初中部學生學習和教師辦公(在一樓和二樓的部分教室)的地方,教師辦公處主要有教務處、政教處、財務處、后勤管理處、人事處以及領導辦公室等;同時提供所有學生計算機的學習(主要是六樓),在負一樓還有一個多功能報告廳以及理化生實驗室和體育室。</p>

27、<p>  高中部教學樓主要是高中學生和部分初三學生上課的地方,同時六樓是音樂特長生學習的地方。兩個教學樓主要是學生上課學習的地方,每個教室能提供多媒體教學等。</p><p>  圖書閱覽室是全校師生課外閱讀的地方,為全校師生提供廣泛的信息。</p><p>  由于圖書閱覽室、音樂教室、理化生實驗室、體育室、美術室等沒有獨立的地方,所以就沒有在途中標注出來。</p>

28、;<p>  3.主要建筑物的樓層結構及信息點統計:</p><p>  麻栗坡縣第二中學綜合教學樓共有7層,每層有12個教室(負一層和第一層雖然有所改動,但總體數目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并每層設有一個教員休息室。長約70米,寬約19米,每間教室要求有一臺電腦,一個室內音箱。最下面即負一樓是多功能報告廳和理化生實驗室和體育室。每間教員休息室有10個教師辦公桌,第一層有領導辦公室、行政辦公室,會議室有

29、大、小會議室2個。每條走廊要有2個攝像頭,2個天花喇叭,每間教室一個攝像頭。綜合教學樓第七層有4個機房,每個機房有60臺學生用計算機,教師計算機一臺。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計算機一臺,攝像頭一個,音箱兩個。(信息點每個教室一個,教員休息室一個,理、化、生實驗室、體育室、多功能報告廳各一個)(該棟樓總共有12*7+7=91個網絡信息點,12*7+7+1=92個室內音箱,7*2=14個天花喇叭,12*7+7*2+7=105個攝像頭)</p&

30、gt;<p>  高中部教學樓共有六層,每層四個教室,沒有教員休息室。每間教室要求有一臺電腦,一個室內音箱,一個攝像頭,每條走廊需要兩個攝像頭。音樂教室每個教室各一臺電腦。(該棟樓總共有4*6=24個網絡信息點,4*6=24個室內音箱,6*2=12個天花喇叭,4*6+2*6=36個攝像頭)</p><p>  圖書閱覽室有一個電子閱覽室和一個傳統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學生用計算機100臺,攝像頭一個,教

31、師計算機一臺。走廊需要安裝兩個攝像頭,天花喇叭兩個。由于圖書閱覽室與其中一個學生宿舍在一起,只占了學生宿舍的第一層的的一半,另一半為美術室(每一半各兩個教室的面積),這個學生宿舍有三層,每層也是四個大教室的面積(即由于邊遠山區(qū)貧窮的緣故,是大宿舍)。則有:(3*4=12個網絡信息點,3*2=6個天花喇叭,4+3*2=10個攝像頭),無室內音箱。</p><p>  其余三個學生宿舍均是4層,每層4個大教室面積,所

32、以有(4*4=16個網絡信息點,4*2=8個攝像頭,4*2=8個天花喇叭,無室內音箱)</p><p>  教職工宿舍3棟,每棟4層,平均下來每層6個房間,則(6*4*3=72個網絡信息點,4*2*3=24個攝像頭,4*2*3=24個天花喇叭,無音響)</p><p>  門衛(wèi)處一個信息點,一個攝像頭,一個天花喇叭。</p><p>  每臺電腦管理9個攝像頭。&l

33、t;/p><p>  表2.2信息點及位置表</p><p>  2.5網絡功能需求:</p><p>  1.資源共享。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各種教學資源。</p><p>  2.信息交流??赏ㄟ^連接Internet實現與外部資訊的交流和溝通,從而獲取當今世界的最新信息。</p><p>  3.互動教學。以網絡為基礎,

34、通過網上課件資源共享,實現多媒體互動教學。使課堂更加生動,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p><p>  4.辦公自動化。通過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實現辦公自動化,使學校的各種行政、財務、日常辦公等計算機化,提高學校的辦事效率。</p><p>  5.家庭辦公學習。向全校師生提供學習資料,交流平臺,方便教師能夠在離開學校以后依然能夠很方便的使用學校的資源,進行辦公學習。</p>&

35、lt;p>  6.遠程教學(網絡課程)。向學生提供教學資料,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平臺。</p><p>  7.教務管理。為學生提供成績管理、學生信息管理、學校通知等服務。</p><p>  8.電子圖書館。為校園網內的師生提供電子圖書的閱覽服務。</p><p>  9.同時,還應具備檔案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等網絡必須具備較高的性能和高度

36、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錯性。 </p><p>  表2.3網絡功能需求統計表</p><p><b>  2.6安全分析:</b></p><p>  根據校園網絡的特性和對安全的需求,將常見的校園網絡的安全隱患統計如下表。</p><p>  2.7 網絡管理需求:</p><p>  1.確保

37、校園網絡通信傳輸暢通;</p><p>  2.掌握校園網主干設備的配置情況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p><p>  3.對運行關鍵業(yè)務網絡的主干設備配備相應的備份設備;</p><p>  4.負責網絡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掌握用戶端設備接入網絡的情況,以便發(fā)現問題可迅速定位;</p><p>  5

38、.采取技術措施,對網絡內經常出現用戶需要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管理;</p><p>  6.掌握與外部網絡的連接配置,監(jiān)督網絡通信狀況,發(fā)現問題后與學校有關機構及時聯系;</p><p>  7.實時監(jiān)控整個校園網的運轉和網絡通信流量情況;</p><p>  8.制訂、發(fā)布網絡基礎設施使用管理辦法并監(jiān)督執(zhí)行情況;</p><p><

39、;b>  第3章 方案設計</b></p><p><b>  3.1 設計原則:</b></p><p>  個人認為本項目依次考慮以下原則:1、經濟實用而適度先進原則。2、開放性原則。3、中等可靠性原則。4、基本的可管理性。5、一定的可擴充性</p><p><b>  1.可管理性</b></

40、p><p>  校園網絡是一個龐大而且復雜的網絡,為了保障網絡的正常使用以及設備的良好維護,需要一個功能強大、具有分級、分權管理能力的網管系統,實現統一的網絡業(yè)務調度和管理,降低網絡運營成本。同時由于高校網絡的使用者數量巨大,網上開展的業(yè)務眾多,因此需要能夠提供用戶的高效管理,以確保用戶和學校的利益不受損失。</p><p><b>  2.可擴充性</b></p&

41、gt;<p>  考慮到用戶數量和業(yè)務種類發(fā)展的不確定性,校園網絡要建設成完整統一、組網靈活、易擴充的彈性網絡平臺,能夠隨著需求變化,充分留有擴充余地。</p><p><b>  3.開放性</b></p><p>  技術選擇必須符合相關國際標準及國內標準,避免個別廠家的私有標準或內部協議,確保網絡的開放性和互連互通,滿足信息準確、安全、可靠、優(yōu)良交

42、換傳送的需要;開放的接口,支持良好的維護、測量和管理手段,提供網絡統一實時監(jiān)控的遙測、遙控的信息處理功能,實現網絡設備的統一管理。 </p><p><b>  4、安全可靠性</b></p><p>  設計應充分考慮整個網絡的穩(wěn)定性,支持網絡節(jié)點的備份和線路保護,提供網絡安全防范措施。</p><p><b>  5.經濟性與實用

43、性</b></p><p>  中學校園絡建設應始終貫徹面向應用,注重實效的方針,堅持實用、經濟的原則,建設的千兆骨干網絡平臺,在建設中盡量提高整個信息系統的性價比。</p><p><b>  3.2 網絡系統:</b></p><p>  3.2.1 分層化設計:</p><p>  必要性:層次化的網絡

44、設計方法有助于設計者設計出限制路由器通信量的模塊化拓撲結構。使用層次化模型可最大限度降低費用。可以為層次結構中每一層購買合適的聯網設備,從而避免在某一層不必要的特征上浪費開支。能夠精確地算出每層的容量,從而減少了帶寬的浪費。模塊化使每個設計要素簡單且容易理解,因此可以減少對網絡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并加快設計的實施。</p><p>  為了簡化交換網絡設計、提高交換網絡的可擴展性,在校園網內部數據交換的部署是分層

45、進行的。校園網數據交換設備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在本方案設計中,也將采用這三層進行分開設計、配置。</p><p>  核心層:將各匯聚層交換機互連起來進行穿越校園網骨干的高速數據交換。實現數據包高速交換。</p><p>  匯聚層:匯聚層主要功能是匯聚各個主要建筑物的網絡流量、鏈路聚合、路由聚合、信號中繼、負責將訪問層交換機進行匯集,還為整個交換網絡提供VLAN間

46、的路由選擇功能。</p><p>  接入層:接入層隔離網絡廣播風暴,提高網絡效率,為所有的終端用戶提供一個接入點。</p><p>  3.2.2 分層化設計原理圖:</p><p>  3.2.3 網絡拓撲圖:</p><p>  3.2.4 IP規(guī)劃:</p><p>  表3.1 IP地址設計</p>

47、;<p>  服務器群:DNS、FTP、Web、郵件傳輸、流媒體、應用管理,文件管理等。</p><p>  3.2.5 主要技術選擇:</p><p><b>  1.組網技術</b></p><p>  組建校園網時,可以選擇的主干技術有異步傳輸模式(ATM)、快速以太網和千兆以太網等。基于對本設計用戶的考慮,采用千兆以太網技

48、術構建校園網絡。千兆位以太網將保留IEEE 802.3和以太網幀格式以及802.3受管理的對象規(guī)格,從而使企業(yè)能夠在升級至千兆性能的同時,保留現有的線纜、操作系統、協議、桌面應用程序和網絡管理戰(zhàn)略與工具。</p><p><b>  2.防火墻技術</b></p><p>  防火墻作為網絡的第一道防線,應放置在外網和需要保護的校園內網之間。這樣,所有流入校園網絡的數

49、據流量都將通過防火墻,使校園內的所有客戶機及服務器都處于防火墻的保護下。</p><p><b>  3.路由技術</b></p><p>  路由協議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3層,因此它的作用主要是在通信子網間路由數據包。路由器具有在網絡中傳遞數據時選擇最佳路徑的能力。除了可以完成主要的路由任務,利用訪問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路

50、由器還可以用來完成以路由器為中心的流量控制和過濾功能。結論:根據本方案的特殊性,建議使用OSPF協議。OSPF路由協議是國際標準的路由協議,路由收斂和恢復時間快,支持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并且根據網絡的穩(wěn)定性可改變路由更新周期,減少因為路由更新產生的網絡負載。</p><p><b>  4.交換技術</b></p><p>  本方案設計就采用三層交換技術。&

51、lt;/p><p>  3.2.6 網絡安全與管理策略設計</p><p>  校園網絡安全越來越成為網絡成功運行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隨著多協議新業(yè)務的發(fā)展、網上教學、等各種應用,使得教育網絡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網絡;網絡設計中必須制定網絡安全策略,保證內部網絡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基于前面本方案的安全管理需求,本方案采用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方法來提高校園網絡的安全性。</p><p&

52、gt;<b>  (1)出口安全</b></p><p>  接入路由器上的NAT設置:由于目前IP地址資源非常短缺,不能給校園網的所有用戶都分配一個公網IP地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接入路由器上啟用NAT功能將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p><p>  接入路由器上的ACL設置:路由器是外網進入校園網內網的第一道關卡,是網絡防御的前沿陣地。路由器上的訪問控制列表ACL

53、是保護內網安全的有效手段。一個設計良好的訪問控制列表不僅可以起到控制網絡流量、流向的作用,還可以在不增加網絡系統軟、硬件投資的情況下完成一般軟、硬件防火墻產品的功能。</p><p>  接入路由器上配備防火墻,為了保護整個校園網和路由器本身,路由器上的防火墻要開啟。</p><p><b>  (2)通信過程安全</b></p><p>  

54、通過設置管理ip,可以對整個校園網內的所有交換機進行管理,不用親自到每個交換機前去檢查交換機的配置信息,這樣即安全又方便。</p><p>  同時,在通信過程中,可以采取端--端加密、端--節(jié)點--端等多種加密方式進行通信。</p><p><b>  (3)系統的安全</b></p><p>  環(huán)境安全方面:主要是網絡、微機所在環(huán)境的安全

55、性,所以在主機房的設計方面一定要在UPS電源保障、通風設備、消防設備、煙火預警、監(jiān)控等方面要考慮周全,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設計,避免災難性事件的發(fā)生。</p><p>  設備安全方面:所選用的網絡設備,服務器、交換機設備,其質量必須穩(wěn)定可靠、服務過硬,并能通過美國FCC CLASS B級標準,盡可能地減少電磁泄漏量,以保證數據和人體的安全性。</p><p>  應用系統設計安全方面:所選的

56、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開發(fā)平臺工具必須能夠提供多級安全機制,如多級口令、備份、數據恢復等。</p><p>  系統可靠性方面:對于學校來說,一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尤為重要,一旦在關鍵時刻系統出現過障率小,便于維護。在系統結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網絡的負載,盡可能避免網絡瓶頸,以及對過障點的隔離作用。對于數據的安全可靠性,可以采用如服務器鏡像、RAID 5 磁盤陣列、聯機磁帶備份等手段來提高網絡數據的可靠性。</p

57、><p>  基于用戶的管理需求,采用使用上網行為管理設備對帶寬資源濫用,記錄上網軌跡,網絡管理和優(yōu)化等提供解決方案。</p><p>  3.3 校園廣播系統</p><p>  校園廣播的主要輸入設備由數碼音源和模擬音源組成,使用以DVD、電腦為代表的數碼音源,盡量不使用磁帶、錄像帶之類的模擬音源;主要傳輸設備是使用專用的音頻線來傳輸信號;主要處理設備是音頻放大器、

58、功率放大器等組成,用于對聲音進行調節(jié);主要輸出設備就是天花喇叭喇叭、音箱。</p><p>  校園廣播可以用來:1 維持秩序; 2 背景音樂;3 多路廣播;4 尋址廣播;5 統一廣播;6 外語教學;7 廣播體操;8 應急廣播等。</p><p>  3.4 校園視頻監(jiān)控系統</p><p>  由于我們中學視頻監(jiān)控覆蓋面積大,視頻傳輸的距離較遠,攝像頭設置靈活,要

59、求能夠遠程監(jiān)控,對安全性要求高,本方案采用網絡視頻監(jiān)控技術,與校園廣播系統和網絡系統統一設計。在實施校園網絡系統的基礎之上,使用網絡視頻監(jiān)控的設備,完成方案的設計,避免采取單獨的施工,同時體現校園信息化集成的特點。將所有的攝像頭鏈接線統一接入到一個大的教室,用一部分電腦和門衛(wèi)的部分人員專門管理學校的視屏監(jiān)控,以達到保證大家學習、生活安全的目的。</p><p><b>  3.4綜合布線:</b&

60、gt;</p><p><b>  (1)介質選型</b></p><p>  校園網絡主要用于網絡自動化辦公、多媒體教學,同時還有語音廣播、視頻監(jiān)控的需求,考慮其網絡帶寬的需求,在綜合布線設計時,主干線全部采用光纖接入,光纖路由到各樓層交換機上;遵循主干線傳輸速率要求不低于1000Mbps,桌面10/100M bps自適應,并考慮未來1-5年發(fā)展需要,實現從現有基礎

61、向其平滑過渡。</p><p>  工作區(qū)信息插座主要采用單孔/雙孔RJ--45信息插座。要充分考慮到辦公應用的靈活性及布局重組的可能性;水平線纜采用超5類非屏蔽4對UTP線纜。數據主干采用4芯單模光纖,保證主干線傳輸速率不低于1000Mbps。</p><p><b>  (2)鋪設</b></p><p>  所有樓內水平布線采用超5類UT

62、P雙絞線、水平干線采用4芯室外鎧裝光纖敷設,并達到ISO 11801光纖連接(Optic Link)的技術要求。</p><p><b>  (3)連接</b></p><p>  a.工作區(qū)子系統:提供符合高速數據傳輸的標準RJ-45信息插座。并具備永久、耐磨、明顯的電腦標識和防塵、防潮及防插錯功能;</p><p>  b.水平子系統:由配

63、線間(柜)至各個工作區(qū)之間的電纜構成,根據國際標準,水平布線距離應不超過90m,信息孔到終端設備連線不超過10m。為確保信息點可完全互換功能,樓內水平子系統均使用了IBDN布線系統超5類非屏蔽阻燃型雙絞線纜(UTP),可支持155MHz以上的傳輸帶寬。支持當前及未來數據和圖像傳輸要求,滿足語音傳輸的需要。</p><p>  c.垂直子系統:是指從設備間配線設備至樓層配線間的電纜。在布線系統設計垂直子系統中,考慮

64、到主干將進行高帶寬應用,并且需適應今后向更高層次的應用升級,故采用IBDN布線系統超5類布線系統可支持155MHz高速信息傳輸),完全滿足以后的帶寬需要。</p><p>  d.管理子系統:是放置布線設備,用來對線纜提供端接和跳接線管理,包括水平、主干布線系統的機械終端和建筑群主干的交換。管理子系統有光纖熔接盒、RJ45配線面板、跳線管理器組成。其中光纖熔接盒連接光纜, RJ45配線面板連接水平線纜和垂直線纜,

65、跳線管理器用于理順跳線的走向。光纖熔接盒用來連接4芯或8芯光纜。 跳線選型:工作區(qū)子系統用的跳線主要是非屏蔽RJ45跳線。</p><p><b>  第4章 設備選型</b></p><p><b>  4.1設備清單:</b></p><p><b>  4.2 設備選擇:</b></p&g

66、t;<p>  4.2.1 交換機選擇 :</p><p>  核心層交換機:它是構成網絡的重點,承擔著數據快速率、大容量交換,大吞吐量等重任,以使整個網絡高容量、無阻塞、高可靠的運行,所以選用RG-S2928G-S,屬于企業(yè)級交換機。支持VLAN劃分,DHCP協議實現自動分配地址,支持ACL,支持QOS。</p><p>  匯聚層交換機: 將各個接入交換機傳來的數據進行匯

67、聚,且綜合考慮性價比,所以教學樓等匯聚層交換機應選擇銳捷網絡RG-S2724G。</p><p>  接入層交換機:本方案采用三網合一的方式,有很多信息點需要POE技術支持,為廣播和網絡攝像頭供電。基于此功能考慮,選擇RG-S2924GT/8SFP-XS-P系列交換機,他是銳捷網絡推出的全千兆安全智能POE供電的二層交換機,適用于園區(qū)網絡的接入層,提供千兆到桌面的解決方案。</p><p>

68、;  防火墻主要為整個校園的網絡提供安全保障: </p><p>  重要參數:(設備類型:企業(yè)級防火墻;網絡端口:企業(yè)級防火墻;入侵檢測:支持;VPN支持:支持;安全標準:CE,FCC;控制端口:固化4*10/100/1000BaseT端口+4個...;其他性能:VPN網關,擴展的狀態(tài)檢測功能、防...;銳捷網絡RG-WALL 1600詳細參數切換到傳統表格版)</p><p>  主要

69、參數:(設備類型:企業(yè)級防火墻;網絡端口:企業(yè)級防火墻 糾錯;控制端口:固化4*10/100/1000BaseT端口+4個SFP端口;VPN支持:支持;入侵檢測:支持;安全標準:CE,FCC)</p><p>  一般參數:(電源:AC:100~240V/50~60Hz;適用環(huán)境:工作溫度:0℃~40℃;工作濕度:0%~80%;存儲溫度:-40℃~80℃;存儲濕度:0%~95%;其他性能:VPN網關,擴展的狀態(tài)檢

70、測功能、防范入侵)</p><p>  4.2.2 服務器:</p><p>  就我們初中學校而言,Web應用和數據庫應用仍然占整個數據中心的各類應用的主要部分。因此對服務器的網絡響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服務器的硬件體系結構設計的合理性、CPU或CPU組對操作系統的進程或線程的分配能力以及磁盤I/O的性能以及可行性與穩(wěn)定性,同時散熱、功耗和易安裝性也是重點考察和評價的對象。基于以上考慮

71、,選擇曙光天闊系列I650-G的服務器,該服務器具有高可靠性,I/O吞吐能力強,數據處理快,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良好的特點。</p><p>  曙光天闊I650-G主要參數:該服務器屬于部門級的塔式服務器,含有一顆標配CPU,CPU型號為Xeon E5606 2.13GHz。內存容量為2GB,標配硬盤容量500GB。具有集成雙千兆網卡的網絡控制器。散熱系統較好,3個系統風扇,支持風扇故障報警。</p>

72、<p>  4.2.3 監(jiān)控設備</p><p>  球型:三星SNC-B5368P是一款彩色成相的室外網絡攝像機,接口為RJ-45,適合網絡視頻監(jiān)控系統方案的設計需求,用于學校門口,操場等室外監(jiān)控。</p><p>  三星SNC-B5368P網絡攝像機成像色彩為彩色,處理器Pentium4/2.4GHz。操作系統為嵌入式Linux,支持TCP/IP,UDP/IP,RTP(

73、UDP)等網絡協議。支持10Base-T/100Base-TX(RJ-45)接口。水平清晰度為600TVL,信噪比為52dB。</p><p>  4.2.4 廣播設備</p><p>  IP-S508天花喇叭用于綜合辦公樓等,采用POE供電技術,校園廣播系統采用ITC的產品,技術穩(wěn)定,產品可靠。</p><p>  IP-S508參數:采用POE供電或者外接DC

74、+12V,12W的功耗,網絡接口為RJ45,10/100Mbps的傳輸速率。支持TCP/IP,UDP,IGMP等協議,支持MP2/MP3的音頻格式。</p><p>  室內壁掛音箱T601B</p><p>  參數:最大功率10W,額定功率6W</p><p>  草地音箱T-300HA</p><p>  草地音箱:額定功率10W,最大

75、功率20W。用于學校操場以及周邊的室外廣播。</p><p><b>  第5章 結論與展望</b></p><p>  本次設計以我的初中學校為藍本進行校園網絡信息化建設,在了解需求的基礎上設計的一個合理的解決校園網絡信息化的方案,雖然說其中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它仍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解決我們初中學校的校園網絡建設的途徑。</p><p>  

76、在此次校園網絡設計的過程中,我首先明確了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與目標。對校園網絡進行了業(yè)務需求分析、網絡功能需求分析等,了解了學校的建筑物的分布情況以及主要建筑物的樓層結構,包括信息點的統計、安全需求分析等,從而進行了整體方案的設計。本次設計具體工作總結如下:</p><p>  1.通過了解校園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建網的目標的確立,在此基礎上針對學校網絡進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網絡、校園廣播以及視頻監(jiān)控

77、各個方面的業(yè)務需求;對校園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樓層內部的結構也作了比較具體和全面的綜述;同時,我還對學校網絡、校園廣播、視頻監(jiān)控等所需的信息點用表格進行統計,對校園網絡的安全需求以及常出現的安全隱患了解并以表格的形式統計。</p><p>  2.在對校園網絡的需求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從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兩方面進行方案的設計。本方案主要設計了校園網絡系統,而對于校園廣播系統與視頻監(jiān)控系統,我都沒有做比較全面的概

78、述和設計,主要是建立在校園網絡系統之上;在進行了拓撲選擇與層次化設計之后,進而畫出整個方案的拓撲結構;在對網絡進行安全與管理對策的設計之后,完成了校園網絡系統的IP規(guī)劃。物理結構設計主要圍繞綜合布線進行了設計,并對校園網建設的一些主要技術分析與選擇為后期的設備選型做技術與理論參考。</p><p>  3.最后,在有了方案的設計之后,列出所需要得主要設備的清單,根據需求選取設備。了解了當今主流的產品解決方案的廠以

79、及產品,尤其是在校園信息化建設中,市場占有率高、產品口碑與信譽好的廠商了解并比較,選擇既能滿足設計需求又能體現性價比的設備產品。</p><p>  本設計方案的優(yōu)點: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節(jié)約了布線材料以及施工的時間和費用,整個方案采用標準技術并且為以后整個系統的升級提供了保障。體校了信息集成的時代特點。校園網具有標準化、經濟性、易維護性、先進性、可擴展性等優(yōu)點,并且具有WWW服務、FTP服務、及BBS服務等,

80、通過各種服務可以提供各類信息資源共享,方便師生交流。根據校園所擁有的設備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網絡設備,進行合理的IP分配,方便網絡管理及維護。</p><p>  本設計方案的缺點:本方案雖然基本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但是由于時間與能力有限,所以在很多細節(jié)和技術上還是沒有做到更好,對很多技術還沒有實踐上的體驗,比如說布線,可能沒有親自的參與其中有很多實際問題在設計的時候就不會考慮到,可能會造成材料一定程度上的浪費。還有對

81、一些比如對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硬件的安裝與配置都沒有進一步的了解,只考慮了產品的性價比卻忽視了施工時的困難和維護與管理時的困難等。</p><p>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想說的是:通過本次對校園信息化方案的設計,使得我了解了很多在局域網組建、IP規(guī)劃以及校園網絡系統建設等方面的知識,對很多網絡技術也加深了理解,對現今比較主流的產品解決方案廠商、產品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是通過本次實驗,使我對所學的《網絡系統集

82、成與規(guī)劃》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使我覺得好像又重新學習了一遍,加深了對其中知識的印象;從而,對于本次課程設計的內容,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知道了以后在對網絡系統設計的時候知道該如何去操作,需要怎樣的流程,有哪些步驟等。但是所不足的是,對理論性知識掌握程度不夠,沒有將該校園網絡信息系統做得更好??傊?,一切都要以實踐為前提,課程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實力是必要的根本。</p><p><b>  參考文獻:&

83、lt;/b></p><p>  [1] 陳向陽. 網絡工程規(guī)劃與設計[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3</p><p>  [2] 黎連業(yè)等. 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與方案實例[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1.9</p><p>  [3] 楊雅輝. 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p>&

84、lt;p>  [4] 張衛(wèi), 愈黎陽.計算機網絡工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1</p><p>  [5] R. R. Kompella, A. Greenberg, J. Rexford, A. C. Snoeren, and J. Yates.Cross-layer visibility as a service. In Proc. 4th ACM Workshop on Hot T

85、opics in Networks (Hotnets-IV), College Park, MD, Nov. 2005.</p><p>  [6] R. R. Kompella, J. Yates, A. Greenberg, and A. C. Snoeren. Ip fault localization via risk modeling. In Proc. 2nd USENIX NSDI, Boston,

86、 MA, May 2005.</p><p>  [7] 斯桃枝. 路由與交換[M]. 北京:鐵道出版社, 2011.8</p><p>  [8] 王寶智, 連順國. 局域網設計與組網實用教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8</p><p>  [9] 謝希仁. 計算機網絡.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8.1</p><p>

87、  [10] 易建勛, 計算機網絡設計.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7.5</p><p>  [11] 黃燕. 計算機網絡教程.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4.4</p><p>  [12] 黃云森, 陳柏榮, 王志強. 計算機基礎教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6</p><p>  [13] 劉富強. 數字視頻監(jiān)控系統開發(fā)及應用. 北京: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