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課程設計--卡盤_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報告</p><p>  設計題目:卡盤——軸</p><p><b>  目 錄</b></p><p>  測繪的目的、要求和任務.....................................................................1</p><

2、p>  卡盤的尺寸測量及草圖繪制........................................................1</p><p>  軸的CAD圖繪制....................................................................1</p><p>  軸的材料選擇和加工............

3、...................................................2</p><p>  軸的形位公差的選擇和設計.........................................................2</p><p>  軸的粗糙度的選擇............................................

4、...............................4</p><p>  軸的技術要求...................................................................................5</p><p>  零件測繪過程中一些問題的處理......................................

5、...........5</p><p>  參考文獻....................................................................................5</p><p>  一、測繪的目的、要求和任務</p><p>  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 課程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們工科院校

6、機類和近機類專業(yè)學生第一次較為全面的機械射擊訓練。</p><p><b>  課程設計的目的為:</b></p><p>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及其它先修課程的理論知識和生產(chǎn)實際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通過實際設計訓練使所學理論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p><p>  (2)學習和掌握一般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培

7、養(yǎng)獨立設計能力,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和實際工作打基礎 。</p><p> ?。?)進行機械設計工作基本技能的訓練,包括訓練計算、繪圖能力及熟悉和運用設計資料(如標準、規(guī)范等)。</p><p><b>  2.測繪的要求</b></p><p> ?。?)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測繪實訓,要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機械制圖”課程的理論知識,并在測繪實訓中加以

8、運用,進而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理論與工程實際聯(lián)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掌握基本的測繪方法。通過測繪實訓,要使學生熟悉常用測量工具,掌握常規(guī)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零部件測繪的操作工程。通過對零部件測繪的實訓,使學生對機械零部件的測繪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進而掌握零部件測繪的操作過程,為今后的工程實踐打下基礎。 (4)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零部件測繪實訓也是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一次綜合

9、訓練,包括查找資料的方法和途徑、零件視圖的選擇和表達方案的制訂、技術要求的提出和標注、部件的拆卸等。</p><p><b>  3. 測繪的任務</b></p><p>  (1) 拆卸、裝配部件并繪制裝配示意圖。</p><p>  (2) 繪制部件的零件草圖。</p><p>  (3) 繪制裝配圖。</p&

10、gt;<p><b>  (4) 繪制零件圖</b></p><p>  二、卡盤的尺寸測量及草圖繪制</p><p>  根據(jù)小組任務分配工作,先把子裝配體拆成單個零部件,然后分組測量,我負責的是卡盤的軸的部分,根據(jù)自己所測的部分,選擇適當?shù)墓ぞ撸缓笠蝗藴y量一人記錄數(shù)據(jù),測量人員應注意游標卡尺的使用與讀數(shù),記錄人員應該畫好草圖,使其表達清楚為后期設計

11、畫圖做好基礎。</p><p>  三、軸的CAD圖繪制</p><p>  根據(jù)草圖繪制的情況和測量的尺寸,以軸的結構采用適當?shù)姆椒ɡL制軸的CAD圖。繪制結果如下:</p><p>  如上圖所示,軸CAD圖采用了正視、左視的方法、剖視,三個視圖基本把軸的結構表達清楚。對于軸的表達我主要用了正視圖,因為正視與俯視圖一樣所以就略去俯視圖,而已剖視圖代替,各種尺寸主要

12、標注在正視圖中。繪制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一些標準件的畫法,如內(nèi)螺紋的標準畫法等,其次還有剖視圖的畫法,還有倒圓倒角等。</p><p>  四、 軸的材料選擇和加工方法</p><p> ?。?)根據(jù)所繪零件及其功能選材料:尾軸的材料是選的45鋼 (GB/T 69-1999摘錄);</p><p>  45號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抗拉強度≥600 (MPa);屈服強度≥3

13、55 (MPa);延 長 率≥16%;斷面收縮率≥40%;布氏硬度≤197特性及應用:未熱處理時:HB≤229;熱處理:正火;沖擊功:Aku≥39J強度較高,塑性和韌性尚好,用于制作承受負荷較大的小截面調(diào)質件和應力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以及對心部強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通常經(jīng)正火或調(diào)質處理后使用,如曲軸、傳動軸、齒輪、蝸桿、鍵、銷等。水淬時有形成裂紋的傾向,形狀復雜的零件應在熱水或油中淬火,焊接性差。</p>&l

14、t;p> ?。?)材料的加工方法:根據(jù)各個加工方法的特性本零件選用正火</p><p>  正火:910度即可。剛的常用熱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正火:是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后用空氣冷卻,冷卻速度比退火快。用來處理低碳和中碳結構鋼及滲碳零件,使其組織細化,增加強度與任性,減少內(nèi)應力,改善切削性能</p><p>  退火: 是將鋼鐵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50

15、76;C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緩慢的冷下來。用來消除鑄、鍛、焊零件的內(nèi)應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細化金屬晶粒,改善組織,增加任性</p><p>  淬火:是將鋼件加熱到臨界點以上的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水、鹽水或油中急冷下來,使其得到高硬度。用來提高鋼的硬度和強度極限,但淬火會引起內(nèi)應力是鋼變脆,所以淬火后必須回火。 </p><p>  回火:是將淬硬的鋼件加熱到臨界點一下的

16、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空氣中或油中冷卻下來。用來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內(nèi)應力,提高鋼的塑性和沖擊忍心。 </p><p>  調(diào)質:淬火后高溫回火。用來獲得高的韌性足夠的強度。</p><p>  五、軸的形位公差的選</p><p>  包括確定軸的形狀、軸的徑向尺寸和軸向尺寸。為了滿足軸上零件的定位、緊固、便于拆裝和調(diào)整、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藝性等要求,通常將軸設

17、計呈階梯軸。</p><p>  確定軸的徑向尺寸和結構:確定軸的徑向尺寸時,要在初估軸徑的礎上,考慮軸承型號的選擇、軸的強度、軸上零件的定位于固定,以及便于加工裝配等。如果兩相鄰軸段直徑的變化僅是為了軸上零件拆裝方便或區(qū)分加工表面時,兩直徑略有差值即可。為了降低應力集中,軸肩處的過度圓角不宜過小。用作零件定位的軸肩,零件的轂孔的倒角應大于軸肩處過度圓角半徑,以保證定位的可靠。一般配合表面處軸肩和零件孔的圓角、倒

18、角尺寸都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p><p>  確定軸的軸向尺寸各軸段的長度主要取決于軸上零件的寬度以及相關零件的軸向位置和結構尺寸,并考慮提高軸的強度和高度,保證傳動件在軸上的固定可靠。</p><p>  標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標注尺寸時從考慮設計、制造、測量的要求。根據(jù)測量的尺寸進行標注,在孔軸的地方需要根據(jù)尺寸的大小,以及精度去選擇上下偏差來標注尺寸公差。軸零件圖上要標注的尺寸公

19、差包括軸的重要直徑尺寸公差和鍵槽尺寸公差。軸重要直徑一般指安裝齒輪、軸承、帶輪、聯(lián)軸器等零件處的直徑。軸形狀和位置公差的推薦標注項目和精度等級列于表一</p><p>  表一 軸的形位公差推薦標注項目</p><p>  根據(jù)零件尺寸標注的方法對零件進行結構分析,從裝配圖或裝配體上了解零件的作用,弄清該零件與其他零件的裝配關系,考慮工藝要求,結合形體分析法標注其余尺寸。</p>

20、;<p>  形位公差的選擇時考慮到對軸的配合,需給予絲桿的圓柱度,再就是需給予階梯軸的同軸度,軸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件這些精度的要求比較高。 </p><p>  六、軸的粗糙度的選擇</p><p><b>  1.粗糙度的概念</b></p><p>  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所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p>

21、<p>  2.零件的粗糙度意義</p><p>  零件表面的粗糙,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對接觸面的摩擦、運動面的磨損、貼合面的密封、配合面的可靠、旋轉件的疲勞強度,以及抗腐蝕性能等都有影響。</p><p>  3.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的選擇</p><p>  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主要有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微觀不平度十點平均高度Rz以及輪廓最大高度Ry。根據(jù)箱體

22、的性能和三個參數(shù)對粗糙度表達的側重面,我們選擇Ra來評定箱體表面的粗糙度。粗糙度我選用的是1.6um、3.2um、6.3um、12.5um。</p><p>  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加工方法及應用示例,如下表所示</p><p><b>  七、軸的技術要求</b></p><p>  軸零件圖上的技術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p&

23、gt;<p>  (1)因為這是用于不經(jīng)受很大應力而要求很大韌性的機械零件以及表面硬度高而心不強度要求不大的滲碳、液體碳氮共滲后用作重型和中型機械受載荷不大的軸和螺母等。  (2)對材料表面性能的要求,熱處理方法是正火、熱處理后應達到的硬度值是156HBS。 (3)正火處理后螺紋表面的硬度為156HBS;未注倒角為C1.5°;未注圓角半徑為1.5.</p><

24、p>  八、零件測繪過程中一些問題的處理</p><p>  1)零件上工藝結構的處理</p><p>  零件上因制造裝配的需要而制成的工藝結構,如倒角、倒圓、退刀槽、砂輪越程槽、鑄造圓角、凸臺、凹坑等都應該在零件草圖中畫出,不能省略不畫。</p><p> ?。?)零件缺陷的處理</p><p>  在零件測繪的過程中,對零件本身因

25、制造而產(chǎn)生的缺陷,如鑄造件的砂眼、氣孔、澆口、加工的刀痕或因長期使用而產(chǎn)生的磨損等缺陷,都不應照樣畫在草圖上。</p><p><b> ?。?)尺寸的測定</b></p><p>  1)對于有配合關系的尺寸,一般只測量出它的基本尺寸;如相互配合的軸與孔的直徑尺寸,其配合性質和相應的公差等級(或偏差值),應根據(jù)零件在機器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后,再查閱有關資料確定。<

26、;/p><p>  2)沒有配合關系的尺寸或不重要的尺寸允許將測量所得的數(shù)值適當圓整,或舍去小數(shù)點后的尾數(shù)取成整數(shù)值。</p><p>  3)對標準結構的尺寸,如螺紋、鍵槽、齒輪的輪齒、倒角、退刀槽等,應把測量的結果與標準值核對,無特殊要求一般均采用標準結構的尺寸數(shù)值,以方便制造。</p><p><b>  材料的確定</b></p>

27、;<p>  對所測繪零件的材料,常根據(jù)零件在機器中的作用以及設計中各類零件常用的材料確定之,或者采用類比的方法,對照同類產(chǎn)品來決定,這是零件測繪工作中經(jīng)常使用的材料確定方法。</p><p> ?。?)箱體標題欄的繪制</p><p>  軸標題欄的繪制是按照參考書上零件標準的標題欄簡化繪制,其中包括了我們本次設計的名字、零件選用的材料牌號、零件數(shù)量、設計者、等一些內(nèi)容。&

28、lt;/p><p><b>  九、參考文獻.</b></p><p>  1. 王伯平 主編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2.王成剛 張佑林 趙啟平 主編 《工程圖學簡明教程》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p><p>  3.紀名剛 主編 《機械設計》 高等教育出版社</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