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校園民族文化交融策略研究</p><p> —以龍勝各族自治縣×校為個案 </p><p><b> 導論</b></p><p><b> (一)研究緣起</b></p><p> 1.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對于民族文化交融的需要</p>
2、;<p>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的古國,翻開浩瀚的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很顯然的歷史規(guī)律那就是,閉則退,開則興?,F(xiàn)任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從歷史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提出偉大中國夢的宏偉構想。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實現(xiàn)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fā)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fā)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一個有著56個民族燦爛文明的古國,各個民族對于中華文化的貢獻都
3、是不容小覷的,習近平主席在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強調:從延續(xù)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推進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物質、精神、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xiàn),充分反映這一個民族的特色和個性,為了汲取各個民族的文化精粹,共同納入中國夢中的精神保障,就需要民族文化共通共融,相互交融,而最終在中華文化體系里面煥發(fā)光彩。</p><p> 2.復雜性理論在社會科學
4、中研究的日漸興盛</p><p> 復雜性科學是興盛于20世紀八十年代一門科學,作為當代科學的前沿領域,更是被人譽為21世紀的科學。他是超越了由牛頓為代表的經(jīng)典物理學所延伸開來的,線性的、確定的,以還原論為方法的封閉式的觀念,主張的是一種非還原的研究方法論,黃欣榮認為盡管復雜性科學流派紛呈、觀點多樣,但是復雜性科學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可循:(1)它只能通過研究方法來界定,其度量標尺和框架是非還原的研究方法論。(
5、2)它不是一門具體的學科,而是分散在許多學科中,是學科互涉的。(3)它力圖打破傳統(tǒng)學科之間互不來往的界限,尋找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合作的統(tǒng)一機制。(4)它力圖打破從牛頓力學以來一直統(tǒng)治和主宰世界的線性理論,拋棄還原論適用于所用學科的夢想。(5)它要創(chuàng)立新的理論框架體系或范式,應用新的思維模式來理解自然界帶給我們的問題。[]在復雜性科學興起之初,它主要是為自然科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比如在物理、生物、地理、醫(yī)學、經(jīng)濟等學科都取得了一些
6、驕人的突破,發(fā)展到現(xiàn)在復雜性科學,已經(jīng)上升到了方法論和思維方式的變革,而且他所涵蓋的學科,不會僅僅限制在自然學科或者社會學科,他往往是站在相互封閉的學科具體劃分之上,而作為一種紐帶,</p><p> 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p><p> 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上出現(xiàn)了一種廣泛的移民浪潮,其中美國在這股浪潮中被推到了浪尖,它由早期的黑人白人而作為簡單劃分的格局受到了來自世
7、界范圍內移民的挑戰(zhàn)。來自亞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加勒比地區(qū)的移民使美國更加多元化。美國《星島日報》2012年的報道,全美移民人口的比例增至13%,創(chuàng)下自1920年以來最高水平,赴美移民中,逾1/4是亞裔,比例僅次拉美裔和加勒比海移民之后。目前移民人口總計4000萬人,較10年前的3100萬人增加了900萬。預計到2042年,美國白人也將成為“少數(shù)民族”,未來美國社會、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將因此深受影響。[]因此美國當局如果繼續(xù)堅持以WASP作
8、為自己的主流文化,將會受到來自各個民族文化的抗爭,在20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便是撼動美國WASP文化的一個絕美杠桿,隨之帶動而來的是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日漸形成,根據(jù)美國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人物班克斯(James A.banks)的劃分,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大致經(jīng)歷了單一種族取向階段(Motonic Courses)、多種族教育取向階段(Multiethenic Studies Courses)、多元文化教育取向階段(Mu</p>
9、<p><b> 4.個人興趣</b></p><p> 在研究生階段雖然讀過很多教育學的書籍,但是有兩本書讓我的心靈發(fā)生了一種超脫軀殼般的自在,一本是多爾的《后現(xiàn)代課程觀》、一本是埃德加.莫蘭的《復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他們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教育,讓我覺得在我頭腦中所積累的一些帶有典型學科性的教育學知識是如此的封閉和淺薄。我試圖帶著理解性和整體性思維來考慮教育問題亦或生活中
10、的些許。但是盡管如此我還是經(jīng)常會被自己的錯誤和幻覺所障目,因此這更加激發(fā)了我對于復雜性科學的方法、理論以及思想的追尋。</p><p> ?。ǘ┭芯磕康募耙饬x</p><p><b> 1.研究目的</b></p><p> 正如復雜性科學發(fā)源地美國的世界復雜性科學研究中心圣塔菲研究所的成立理念所說,促進知識的統(tǒng)一和消除科學和人文文化之間
11、的對立。那么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之下,復雜性科學極其相關的特征在人文科學中有哪些體現(xiàn)?而在民族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又能體現(xiàn)那些復雜性的特征?學校,特別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校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天然場域。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帶著復雜性科學在自然科學中立足于實踐背景化探索的精神,采取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校進行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在民族地區(qū)學校的民族文化交融現(xiàn)狀如何?通過分析和處理調查結果,探討在學校中有哪些因素影響著民族文化交融,進而從復雜性科學的視角下
12、提出如何在學校場域下促進民族文化交融的相關機制,以期推動在少數(shù)民族聚集區(qū)學校的民族文化交融的理論和實踐進程。</p><p><b> 2.研究意義</b></p><p> 本研究基于學校場域的民族文化交融現(xiàn)狀調查為基礎,以促進民族文化交融為出發(fā)點,并且在復雜性科學理論視角的指導下,運用教育學、人類學、文化學、哲學等多學科的綜合知識來分析民族文化交融中的一些復雜
13、型特征,通過分析現(xiàn)狀調查中所反映出的問題,最終探討出民族文化交融的相關機制,這對于促進民族文化交融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p><p> 此外,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交融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多學科和跨學科的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與日俱增,通過復雜性科學而提出的民族文化交融相關策略,為國家對內維護民族團結,對外和平共處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具有重要
14、的現(xiàn)實意義。</p><p><b> ?。ㄈ┪墨I綜述</b></p><p> 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方式,由于地域、生產(chǎn)方式、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形成了各個民族獨特的文化氣質,從古到今,民族與民族之間無時不刻在進行著文化與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各個民族文化因其內涵的豐富性,涵蓋的廣域性,歷史的深層性。民族文化交融的復雜性態(tài)勢便是毋庸置疑。而要對民族文化交
15、融機制進行探討,也只有復雜性科學才能將其納入其中。為了更好的指導論文實踐,筆者對復雜性科學、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交融、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學校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篩選、閱讀、整理、分析和歸納。希望能夠有所啟發(fā),推陳出新。</p><p><b> 1.復雜性科學</b></p><p> ?。?)國外關于復雜性科學的相關研究</p><p> 英國著名
16、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曾經(jīng)說過,21世紀將是復雜性科學的世紀,而一門科學或則一個學說的誕生從來都不是那么容易,天文學家哥白尼、伽利略一個是“日心說”的提出者,一個是“日心說”的維護者,統(tǒng)統(tǒng)都因撼動了宗教的權威被迫害致死,隨著近代科學的興起,宗教慢慢淡出時代的主旋律。但是就如懷特海曾說,科學比神學更加多變。 以牛頓為代表,愛因斯坦達到頂峰的經(jīng)典科學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確定的,線性的,平衡的世界,讓我們徜徉在簡單性科學的自滿自足的封閉空間里面,可
17、是只要打開一扇窗,就會徹底地打破這種寧靜。而打破這場寧靜的便是“21世紀的科學”。</p><p> 一門科學的誕生必將是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醞釀和緩沖,圣菲研究所(SFI)的第一任所長認為,復雜性作為一門科學,以及對復雜性的現(xiàn)代興趣的喚醒,肇始于貝塔朗菲1928年的工作。隨即貝塔朗菲在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立了一般系統(tǒng)論,從開始進入復雜性領域到1968年出版了《一般系統(tǒng)論:基礎、發(fā)展和應用》的四十年間的理論研究對他的
18、一般系統(tǒng)論的思想進行了總結,從其內容來考察,主要表現(xiàn)為:1.系統(tǒng)科學。它對各門具體科學中的系統(tǒng)進行科學的理論研究,制定適用于一切系統(tǒng)的原則。2.系統(tǒng)技術。它包括系統(tǒng)技術的“純粹”科學,如控制和信息理論、博弈論和決策論,線路理論等;也包括應用科學,如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工程控制論等。 3.系統(tǒng)哲學。它研究系統(tǒng)本體論、系統(tǒng)認識論、人與世界的關系以及人在世界的價值等。[]貝塔朗菲以數(shù)學和邏輯作為研究一般系統(tǒng)論的的工具,通過對心理學、生物學、化學、精
19、神病學、人類科學等領域的許多共同特征的深入研究,找出他們的共同特征,并用數(shù)學給他們作出嚴格定義,從而奠定了一般系統(tǒng)論的基礎。與系統(tǒng)論同時代興起還有復雜性科學形態(tài)的控制論,其中以諾.維納1948年出版的《控制論:或關于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為</p><p> 如果說20世紀40年代是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元年,那么從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便是復雜性科學的生長演化期。其中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其實還是處于系統(tǒng)科
20、學方法和理論為主導下的研究,比如一般系統(tǒng)論、系統(tǒng)工程、人工智能技術、運籌學、控制理論、信息論、人工智能理論等,但是系統(tǒng)科學并不一定就是復雜性研究的范疇,所以他們呈現(xiàn)出下列特征:基本屬于技術科學層次和工程技術層次;就方法來看還是主要運用的還原論;就研究對象來看主要還是簡單性系統(tǒng),特別是線性系統(tǒng)。所以在該階段復雜性研究還是屬于淺層次的復雜性。</p><p> 20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歐洲學派領頭的復雜性科學
21、研究者開始打破以技術層面為基礎的復雜性科學研究,這一段時間主要由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論、哈肯的協(xié)同學、艾根的超循環(huán)論、托姆的突變論以及莫蘭的復雜性思想論和切克蘭德的軟系統(tǒng)方法論為主要成就的復雜性科學的研究。諸如普、哈、艾、托的理論在這一時期開始以學科知識的深厚理論為研究基礎,他們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學、生物等的現(xiàn)代成果之上,強調數(shù)學建模,注重研究探討復雜性的內在演變和形成的機制:線性理論發(fā)展登峰造極,系統(tǒng)問題最終歸結于復雜性,而面臨未來發(fā)
22、展該何去何從的窘境;自組織理論是他們共同沿用的支撐理論,并強調自組織的復雜性產(chǎn)生:強調從哲學的高度,來審視復雜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思想。同時必須強調的是關于埃德加.莫蘭的復雜性思想論,他主張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有機結合,從而提出了“復雜思維范式”,這是他在質疑西方傳統(tǒng)科學、哲學、社會學之后所提出的一種新的思想體系,其要旨是批判現(xiàn)代科學中相互割裂成各個學科,力求用簡單性思維進行傳統(tǒng)處理。通過對現(xiàn)實復雜性的闡釋,而提出了復雜性思維模
23、式而將各門學科知識融通在該模式里面。</p><p> 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復雜性科學逐漸走向了昌盛,復雜性科學的研究旨趣開始打破基礎學科為背景的分割型研究,逐漸融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走向綜合性的研究。其中比較有標志性的事件是在1984年在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阿若(Arrow)、以及諾貝爾獎物理獎獲得者蓋爾曼(Murray Gullmann)和安德遜(Philip Anderson)等科學家的支持下成立的
24、圣塔菲研究所(SFI),該所聚集了大批經(jīng)濟、物理、計算機科學和理論生物等的著名研究人員。該所學術自由,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在這里隨時可以交流探討,強調不同學科的交叉和相互借鑒,因此該所成為當今復雜性研究的中心。到目前為止該所涉及的復雜性科學方面研究主要有:復雜適應系統(tǒng)、非適應系統(tǒng)(如原胞自動機)、標度、自相似、復雜性的度量。[]其中復雜適應系統(tǒng)(CAS)是該所著重研究的對象,同時也是復雜性科學研究的標志成果。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我們把系統(tǒng)中
25、的成員稱為具有適應性的主體(Adaptive Agent),簡稱為主體。所謂具有適應性,就是指它能夠與環(huán)境以及其它主體進行交互作用。主體在這種持續(xù)不斷的交互作用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或“積累經(jīng)驗”,并</p><p> 霍蘭根據(jù)復雜適應系統(tǒng)的核心思想提出復雜適應系統(tǒng)模型應該有主體性、非線性、多樣性、聚合、標識、流、內在模型和積木構件這些特征。圣塔菲研究所還對各學科領域的研究也有突出的貢獻,例如,阿瑟(Brai
26、n Arther)提出的報酬遞增率,他將他的學說建立在了生物學理論上,并且對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的機械性進行了批判,阿瑟曾經(jīng)說到:“經(jīng)濟學是如此重視數(shù)學,使我感到非常吃驚。對我這個來自應用數(shù)學領域的人來說,定理是一個永久不變的數(shù)學真理的聲明---而不是用許多公式包裝打扮對瑣事觀察的結果”。因此它的學說強調干擾和差異、歷史上的干擾作用經(jīng)非線性作用放大而變成驅使力量,因此經(jīng)濟沒有絕對的均衡,永遠在不停的退化、演化、生成。此外,考溫、安德遜、蓋爾曼等優(yōu)
27、秀的科學家提出了對學科整合,對學科研究方法應該從還原論向整體論轉變。并且提出了Emergence(涌現(xiàn))和Agent等相關概念。</p><p> ?。?)國內關于復雜性科學的研究</p><p> 20世紀八十年代,正是復雜性科學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我國學者錢學深率先注意到了復雜性科學的價值和意義,以錢學森為核心聚集了大量中國復雜性科學研究者,被人稱之為“錢學森學派”,該學派經(jīng)過長期的
28、探討交流而形成了獨特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理論體系,并于1990年在《自然雜志》雜志發(fā)表了題為《一個科學領域---開放復雜巨系統(tǒng)及其方法論》,在該論文中闡明了對開放復雜巨系統(tǒng)這個理論的基本觀點以及研究方法。根據(jù)錢老的觀點,(一個系統(tǒng))如果子系統(tǒng)種類很多并有層次結構,他們之間關聯(lián)關系又很復雜,這就是復雜巨系統(tǒng),如果這個系統(tǒng)又是開放的,就稱作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錢老在論文中立足于實踐基礎上進一步說明要處理開放復雜巨系統(tǒng)必須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
29、綜合集成方法,并于1992年錢老提出建設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的設想。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就其實質而言,是將專家群體(各方面的專家)、數(shù)據(jù)和各種信息與計算機、網(wǎng)絡等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把各種學科的科學理論和人的認識結合起來,由這三者構成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是基于網(wǎng)絡的。</p><p> 然而,在中國的復雜性科學研究中還得提及的是由顧基發(fā),朱志昌等科學家集體思考出來的成果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論(WSR)。在
30、這個方法論中物理指的是物質運動的機理,主要會用到自然科學的知識;事理也就是做事的道理,主要就是如何全排做事,主要會運用到管理學和運籌學相關知識;人理就指的是做人的道理,主要會用到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而系統(tǒng)實踐活動就是物質世界、系統(tǒng)組織和人的動態(tài)統(tǒng)一。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恰切的考慮到物理、事理、人理三重因素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有效指導實踐,做出正確的決策。</p><p> 2.民族文化交融的歷史淵源
31、</p><p> 圖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shù)民族分布示意圖</p><p>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國家之一(如圖一所示),目前我國已經(jīng)識別的少數(shù)民族總共有55個,其中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有1400多人,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300多萬人,分布最廣的是回族,散布全國各地,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qū))是云南省,居住著25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多處邊疆地區(qū),人口稀少,地域遼闊,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
32、, 物產(chǎn)資源極為豐富。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時期,各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人民一起共同締造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為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p><p> 民族文化交融在中國古來有之,通過筆者閱讀大量文獻,總結已有的研究,從歷史維度對有標志性意義的民族文化交融影響較為深遠、分布較為廣泛的路段、地區(qū)做一個扼要的梳理,這樣的整體梳理將會涵蓋幾乎中國全部的少數(shù)民族及其周邊地區(qū),例如:絲綢沿路地區(qū)所帶動的經(jīng)濟繁榮和文
33、化交融,廣西省所獨有的民族文化交融態(tài)勢以及民族文化交融典型地區(qū)。</p><p> 不同歷史時期,由于使用功能不同以及沿線國家政治糾紛的影響,絲綢之路出現(xiàn)不同的路線。以長安為起點,經(jīng)河西走廊,越過帕米爾高原,穿過中亞、西亞地區(qū)直到地中海沿岸的歐洲地區(qū)的貿(mào)易通道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從四川出發(fā),經(jīng)過云南、緬甸直至印度的商道稱為“ 西南絲綢之路”,西北、西南統(tǒng)稱為“ 陸上絲綢之路”;從我國的東北、華北起到蒙古高
34、原,再穿過西伯利亞森林地帶的大草原最后到咸海、里海一帶,橫貫歐亞大陸草原地帶的東西交通線稱為“ 草原絲綢之路”;從陸上西南絲路以南的一段開始,經(jīng)我國的泉州、廣州等沿海港口出海,到東南亞、斯里蘭卡、印度,再通到波斯灣、 紅海地區(qū)的通道稱為“海上絲綢之路”。[]</p><p> 根據(jù)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我國境內的陜西、河南、甘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四省22處絲綢之路申遺成功,這也
35、是西北絲綢之路在中國所沿線的路段。按照人們對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文化(廣義文化)的定義的解讀,一般將文化劃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次。[] 這條西北絲路不僅促進了中國和西方的物質、制度、精神層面的文化交流,還極大地促進了沿路的中國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融。而文化交融的方式首先都是從物質層面開始進行商品以及貨物的交換互補,這是最淺層次的文化交融,但也是絲路所進行的最多方式的文化交融。隨著物質文化交融的逐步加深,來自各個民族文化之
36、間的人民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所以他們便開始進行精神層面上的文化交流,而精神方面的文化交流在當時的少數(shù)民族之間大多是以宗教為主。所以宗教在民族文化交融中處于舉足輕重的作用。</p><p> 而所謂的西南絲路也就是其沿線貫通起來的川滇、陜甘、康藏三條茶馬古道,以陜西紫陽、漢中為起點,以云南思茅、西雙版納為終點,橫貫整個中國西部,將陜、甘、寧、青、蒙、川、藏、滇八省區(qū)聯(lián)接在一起,成為古代祖國西部主要的交通大動脈,對西
37、部社會經(jīng)濟的初步開發(fā)和民族融合發(fā)揮了巨大的歷史能動作用[]生活在這些地區(qū)的有漢族、白族、回族、納西族、傣族、彝族等二十多個民族。由于云南藏族人民地處高原,氣候寒冷。生產(chǎn)方式主要以游牧為主,食品主要以奶制品、牛羊肉等為主,而在藏區(qū)是沒有綠色蔬菜的。然而茶具有化食助興,消解油脂提神的功能,很快成為吐蕃人不可缺少的飲品,吐蕃形成了全民飲茶的習慣,茶葉的需求量也隨之劇增。[]在茶馬古道沿線經(jīng)過的地方,有單一民族聚集、多民族雜居、一個民族為主其他
38、民族雜居的各式各樣的村莊,跑馬幫的人不僅有漢族也有回族、藏族、納西族、白族等多個民族,這些來自不同民族的人都帶有本民族文化族群所特有的文化特征,通過馬幫的連接與傳遞,茶馬古道將來自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們融貫起來,形成了各個民族的人民在這條茶馬古道上互通有無,交往聯(lián)系,以貿(mào)易為基礎,有了文化的交流,融合,更有許多進入藏區(qū)的</p><p> 在北方茫茫的草原上數(shù)十個民族之間也存在著民族文化的交融,這種
39、交融是主觀動因和客觀條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在古時,由于地處北方草原上的民族多以游牧為生,食肉飲酪,生產(chǎn)方式單一,且產(chǎn)量較低,因此他們自身迫切希望學習中原地區(qū)的農(nóng)耕生產(chǎn)方式,而在北方大多地區(qū)氣候陰寒不適宜種植,而因為生產(chǎn)力低下,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多還處于偶像圖騰崇拜,尊壯賤老,崇尚武力的原始低級文化階段。在主客觀因素的雙重影響下,北方游牧民族與民族之間,游牧民族同中原漢族開始進行經(jīng)濟文化交流。并且往往會用到戰(zhàn)爭等這些極端手段。然而,正如恩格斯所
40、指出:“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都阻礙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摧毀了大批的生產(chǎn)力。但是在長期的征服中,比較野蠻的征服者,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都不得不適應征服后比較高的經(jīng)濟情況,他們被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語言?!盵]所以在戰(zhàn)爭之后,北方民族之間主要表現(xiàn)在各民族之間政治制度的交融,更多的是跨民族間的政治制度、政權機構、施政策略的傳承式的同化融合。還有就是北方民族與以漢族為多數(shù)的中原地區(qū)和其他區(qū)域的其他
41、民族間的跨地區(qū)、跨民族、跨時代的交融。[]在歷史上女真、鮮卑</p><p> 自古以來,廣西就是一個多民族居住之地,在這里有壯族、水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漢族、瑤族、彝族、回族、京族、仡佬族等12個民族雜處。在歷史的長河中,廣西各民族不斷互動整合,努力建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社會。[]如今,廣西已儼然成為我國各民族團結,文化交融的典范。有學者對廣西地區(qū)所呈現(xiàn)的民族文化交融的原因
42、做過深層剖析,經(jīng)筆者總結歸納如下:</p><p> 首先廣西具有廣闊的空間和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觀,廣西各個民族都能在廣西這片土地找到適宜自己的容身之地,所以在民間就有比較形象生動的描述:“漢人住街頭,壯人住水頭,苗瑤住山頭”、“高山瑤,半山苗,漢人住平地,壯侗住山槽”。當然這里并沒有完全涵蓋所有的世居民族,但是已經(jīng)基本上概括了廣西各民族的居住特點,而這種居住方式又是與各個民族的傳統(tǒng)生產(chǎn)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43、付廣華總結說,正是由于漫長的歷史時期內非土著民族漸次移居廣西,才為廣西多民族和諧共生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族群基礎。當然,生態(tài)因素在其中占據(jù)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水頭、街頭、山頭、高山、海洋都代表了不同的生態(tài)位,正是由于各民族處于不同的生態(tài)位,對自然資源利用的方式有別,才可能形成多民族和諧共生格局。[]廣西的這種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方式讓各個民族在廣西能夠不會為了生存空間而產(chǎn)生種族之間的摩擦。各個民族居有定所也就樂于生產(chǎn)。而秦始皇統(tǒng)一嶺南,大量南
44、遷漢族,帶來先進的生產(chǎn)方式,生產(chǎn)技術和生產(chǎn)工具,與廣西土著民族開始了以經(jīng)濟文化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友好往來。[]在漢代,鐵制農(nóng)具、開墾土地、修筑水利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和鐵犁牛耕的生產(chǎn)方式的傳入。在唐宋時名士、</p><p> 在廣西,有強勢文化(如漢、壯文化)也有弱勢文化(比如其他少數(shù)民文化),毋庸置疑,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也是潛移默化,自由自愿的,各個民族之間文化交融也是建立在相互溝通,交流,認識
45、和了解的基礎上。并且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以及相近的風俗習性,是借鑒和吸取而不是全盤接受,是雙向互融,而不是強權附加。</p><p> 3.多元文化與學校教育</p><p> 文化與教育息息相關,既不能拋開文化談教育,也不能離開教育來談文化的存在與發(fā)展。而多元文化已然成為各個國家所共有的一種現(xiàn)象。在美國有學者曾經(jīng)就多元文化的發(fā)展具體劃分了七個階段:一元化階段、文化接觸階段、文化沖突階段
46、、教育調停階段、不平衡階段、覺悟階段、多元文化階段。多元文化內涵豐富,包羅萬象。因此在1994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了一次“多元文化教育會議”,歐盟成員的英、法、意、葡等多元文化教育學者參加會議,最終會議得出多元文化教育應包含兩個層次:一是關于文化群體、社會以及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以對文化之間的沖突進行調停消除。同時廣開文化視野,讓歐盟各國民眾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有意義的交流和溝通;二是在國內做到各國之間的各個民族一律平等,消除種族歧
47、視和偏見。而在本文中我們著重探討的便是在國內的民族文化教育。但是我們所達到的并不僅僅是如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之后興起的多元文化教育所提倡的“平等、自由、正義、尊嚴”的理念,而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更近一步的民族之間相互交融。當然多元文化與民族多元文化是一組上下位概念的關系,所以多元文化教育也必定會對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有所指示和啟發(fā)。</p><p> 美國教育人類學家斯賓德勒就曾說到:“教育對文化的傳遞常常被文
48、化中的種種分歧和沖突弄得復雜化”。[]對于多元文化所衍生出來的問題的研究,國外以美國為主的國家已經(jīng)取得了豐碩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根據(jù)多元文化教育學者的觀點對于理論方面的成果可以總結為以下六點:(1)不同文化群體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權利分配失衡而不是因為生物形態(tài)方面的不同;(2)正是因為文化之間的差異成就了價值和力量之源;(3)在學校里面教師和學生應當去接受并且欣賞文化的多樣性;(4)盡管現(xiàn)在公開場合下對弱勢群體學生的歧視和侮辱已經(jīng)不多見,
49、但是潛在和暗藏的對弱勢群體的偏見和低期望現(xiàn)象還是時刻存在,并且這也是導致他(她)們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5)家長、社會以及教育工作者可以努力攜手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可以容納多元文化教育的環(huán)境;(6)為了使得弱勢群體能夠融入社會,學校需要教授弱勢群體在社會上與其余公民取得平等地位的技能和知識。對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可以分為兩種主要類型:一是班可斯的多元文化整合類型;二是斯力特的文化/組織類型。[]班克斯所提出的四種多元文化課程改革的方法是:轉
50、化法、添加法、貢獻發(fā)以及社會行動法,而由斯力特所總結出來的多</p><p> 為了應對多元文化的挑戰(zhàn),學校教育也需要變革以積極響應。首先國家應該制定出明確的學校教育目標以使多元文化教育有明確的方向和依歸。英國保守黨政府在1980 和1981 年相繼發(fā)表的《學校課程的框架》和《學校課程》兩份重要文件中要求“灌輸對宗教及道德價值觀的尊重, 對別的種族、宗教和生活方式的認可” , “幫助學生了解他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51、以及個人、群體和國家的相互依存性” , “幫助學生珍惜人類的成就和期望”。[]此外,日本的《學校教育法》、美國的《美國200年教育目標法》、1994年4月由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的《21世紀澳大利亞學校教育國家目標》等,都滲透了國家對于學校所要達到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具體目標的要求,但是我國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所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綱要》中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依然沒有脫離傳統(tǒng)的對全國教育進行肢解的桎楛。沒能達到從全球的視野和文化的高度來
52、體現(xiàn)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p><p> 對于教師來說,英國多元文化教育家詹姆斯·林奇認為“身處多元文化社會,教師應該對多元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和警覺,應執(zhí)著教育機會均等的信念,以正面和積極的態(tài)度接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主動抵制文化的偏見與歧視,堅持終身學習理念,并掌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機會”。[]班克斯認為,“實施多元文化課程的教師必須具備四種知識范疇:(1)有關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的知識;(2)有關多元
53、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識;(3)主要族群團體的歷史文化知識;(4)相關教學法的知識。”[]當然為了成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優(yōu)秀教師,需要教師在知識、技能以及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做出努力和轉變。其中,知識是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的基礎,情感與態(tài)度則是一種內在的觀念價值所以最為關鍵,而技能則是教師達到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保障。</p><p> 對于學生來講,《美國2000 年教育目標法》中也強調“所有學生都要了解關于本國和世界其他地區(qū)
54、在多元文化傳統(tǒng)方面的知識” ,“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運用多余一種語言的學生的比例”。[]今天的中小學生,就是未來社會發(fā)展建設的生力軍,所以學生一定要學會尊重差異,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平等友好的相處。同時以要建立起對自己文化的自我認同,要有文化自覺的思想,做到自信和包容。以開放的心態(tài)和全球化的視野來應對文化沖突。從而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多元文化教育目標。</p><p> (四)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方法</p&
55、gt;<p><b> 1.主要內容</b></p><p> (1)對復雜性科學的內涵極其特征作詳細說明</p><p> (2)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交融的內涵作深入研究</p><p> (3)論證民族文化交融的復雜性</p><p> 主要會從物質,制度、精神層面來對民族文化交融的復雜性系
56、統(tǒng)進行論證</p><p> (4)論證民族文化交融的復雜性特征</p><p> 主要會和復雜性系統(tǒng)的特征相互對應,解析民族文化交融的復雜性特征。</p><p><b> (5)個案分析</b></p><p> 為了保證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會選取廣西地區(qū)的一所民族學校進行實地調研,主要會從教師、學生、教材、
57、師生關系、教學方法等一系列因素的現(xiàn)狀陳述以及分析,總結在學校場域內民族文化交融的現(xiàn)狀,平且對現(xiàn)實所發(fā)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深層次提煉精華。</p><p><b> (6)交融策略</b></p><p> 本部分的內容將會立足于在學校具體調查的結果之上,根據(jù)復雜性科學的相關思想和理論,提出對學校場域內具體可行的名族文化交融策略。</p><p>
58、;<b> 2.研究方法</b></p><p> (1)文獻研究法,是根據(jù)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需要,通過查閱文獻來獲得相關資料,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所要研究的問題,找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對文獻進行整理分析,了解國內外復雜性科學、民族文化交融、多元文化教育等的現(xiàn)有研究狀況,以及對本研究有支撐作用的理論知識的總結和借鑒。</p>
59、<p> ?。?)觀察法,有計劃地利用研究者的感覺或借助科學的觀察儀器對要研究的對象進行觀察,取得研究資料。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描述性觀察,即詳細記載事件或行為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而獲得資料的方法。本研究就是深入民族學校對課堂、教師、學生等的動作、語音、神態(tài)進行細致的描述,以真實反映現(xiàn)狀,從而為研究者在整理、分析現(xiàn)狀時提供可靠的線索。</p><p> ?。?)個案研究法,是選定一個或少數(shù)幾個典型的個體或事
60、件為研究對象,進行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調查分析研究,探索其變化發(fā)展的原因,從中揭示出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提出針對性的教育改進措施,以促進研究對象發(fā)展的一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過對某民族學校中的教師、學生、師生關系、教材、校園文化等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搜集該校有關民族文化交融的全部資料。已達到實證研究的效果。</p><p> (4)調查研究,指在復雜性科學和民族文化理淪指導下,通過運用訪談、觀察、列表、問卷
61、、個案研究以及測驗等科學方式,搜集在學校內民族文化交融問題的資料,從而對民族文化交融現(xiàn)狀作出科學的分析認識,并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整套相關運行機制。與一般的社會調查不同,它是通過學校場域而揭示出來的社會現(xiàn)象、過程或為了澄清文化交融的內在運轉原理而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實地考察活動。本研究采用的是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參與式調查研究。</p><p> ?。ㄎ澹┍狙芯康膭?chuàng)新點與難點</p><p&
62、gt; 到目前為止,運用復雜性科學極其相關理論研究民族文化交融在國內外幾乎是一片空白,而民族文化交融是當前國家自上而下所極力提倡的理念,也是自下而上的強烈愿望。本研究契合時代特點以文化的高度視野來審視教育現(xiàn)象,具有極強的創(chuàng)新性。</p><p> 民族文化交融的復雜性雖然已有很多學者曾經(jīng)有所提及,但是其具體的論證材料比較匱乏或者不是很明顯。這就更需要抽絲剝繭的深挖提煉才能論證。并且對于學校場域內的民族文化交融
63、各個成分之間的相互運轉原理,相互之間的關系需要清晰,明了之后,才能對策略進行闡明。所以這也造成了本研究的復雜性。</p><p> 二、復雜性理論的相關概念及特征</p><p><b> ?。ㄒ唬碗s性內涵</b></p><p><b> 1.何為復雜</b></p><p> “復雜”對
64、應于英語形容詞complex.“復雜性”對應于英語名詞complexity.“復雜”從組詞來看是由“復”和“雜”組成的一個復合形容詞,從辭源上來看,“復”表示的意思是反反復復,不斷重復而且樣多,因而它帶有一種確定性、可預測性、規(guī)律性、封閉性而缺乏衍生和生命力之感?!半s”表示的意思是雜亂無章,即亂且多。所以它帶有一種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無規(guī)律可循之感,即可能是創(chuàng)造性的根源,也有可能是毀滅的起點,帶有神秘色彩而令人期待。所以復雜一詞便把有
65、序和無序納入其中,并臨界于二則之間,帶有雙方特質,以有序之復而表現(xiàn)出簡單性以無序之雜而體現(xiàn)復雜性,既復且雜而與復雜性理論相契合。在《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詞典》對于形容詞“復雜”complex的解釋是:(1)由密切聯(lián)系的部分組成的;聯(lián)合的;復合的;(2)(因由很多部分)難于理解或解釋的。而在《辭?!分袑Α皬碗s”的解釋又是:(1)事物的種類、頭緒等多而雜亂、問題復雜;(2)在系統(tǒng)論中,同“簡單”相對,指事物或者系統(tǒng)的多因素性、多層次性、多變性以
66、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體行為和演化。一般認為不確定性、非線性以及不穩(wěn)定性就是復雜性的根源。</p><p><b> 2.何為復雜性</b></p><p> 復雜性一詞并非古來有之它是在形容詞復雜的基礎上所推演的,所以我們可以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找到形容詞復雜但是找不到名詞復雜性?!皬碗s性”一詞就是由生活語境下的復雜從而演變成了具有科學性質的“復雜性”。因為認識的局限
67、性我們往往在生活種將難以解釋的物-事-人規(guī)避于復雜性之列。那么究竟何為復雜性呢?在拉丁文詞語里面“復雜”complexus是纏繞糾纏在一起的意思。而在《韋伯國際大辭典》第三版中,對復雜性是這樣定義的:</p><p> 1、“具有許多不相同的相互關聯(lián)的部分、樣式和元素,從而難以完全理解?!?lt;/p><p> 2、“以許多部分、方面、細節(jié)、概念相互牽連為標志,從而必須認真研究或考察才能理
68、解與處理?!?lt;/p><p> 在《牛津科學辭典》對復雜性的解釋是:“復雜性是系統(tǒng)自組織水平的衡量。在物理系統(tǒng)中,復雜性與對稱性破缺相關,也是系統(tǒng)所具有的、能夠產(chǎn)生相變的不同狀態(tài)的能力。它也與大跨度的空間連通性相關。”[]</p><p>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人們自身社會實踐的經(jīng)驗的理論升華,人們開始擺脫了對于感性層面的“復雜性”理解,而逐漸有了對復雜性的研究,而大多研究者在對復雜性進行
69、論述之時往往都是基于自身行業(yè)、學科領域的立場。所以對于復雜性的概念現(xiàn)已然是一片“復雜性森林”。有學者曾經(jīng)對于復雜性的定義進行總結,最后統(tǒng)計出來高達45種,但是任未完全。復雜性儼然成為當今世界最復雜的概念之一,各個學科都能從自身的角度對復雜性進行描述。而無法達成一種高度統(tǒng)一。所以,我們就應該帶著整體性和理解性的思維來看待復雜性的概念,不應該追尋確定性和穩(wěn)定性而流入其對立簡單性之流,而簡單性之流往往會被自己的錯誤和幻覺所催眠。最終無法取得突
70、破和創(chuàng)新。所以莫蘭就指出了“復雜性的東西不能被概括為一個主導詞;不能歸結為一條定律;不能劃歸為一個簡單的觀念;復雜性是不能用簡單的方式加以定義并取代簡單性的東西?!倍P者認為,為了使復雜性科學研究的價值性和科學性,我們所探討的應該是屬于有效復雜性之列。所謂的有效復雜性是非隨機性的,但是有效復雜性又不等于有序中的簡單性,既完全規(guī)則的那種情況。這里的有效復雜性應該指可理解性意義上的描述長度較長的類。因為可理解性意義</p>&
71、lt;p><b> ?。ǘ碗s性科學</b></p><p> 1.復雜性科學興起背景</p><p> 自古以來,人們都懷著樸素而美好的愿望,認為世界都處于一種簡單性的本質內涵之中。17世紀,以拉普拉斯的機械決定論和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jīng)典科學在人類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種經(jīng)典的科學思維方式是建立在“有序”、“理性”、“分割”的基礎之上。由此而在人
72、們實現(xiàn)自身愿望的驅使下,經(jīng)典科學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一直處于科學研究的主要地位,通過經(jīng)典科學的分析和還原的方法的簡單運用,由此在整體人類開始形成一種固化思維,認為處于復雜的秘障之中的世界所包含的依然還是簡單范式。這種簡單性科學更是得到了愛因斯坦的極力推崇,他曾經(jīng)提出:“從那些看來直接可見的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種復雜現(xiàn)象中認識到他們的統(tǒng)一性,那是一種壯麗的美?!倍伤爬ǖ腅=mc2 這一公式,正是其簡單性科學信念的最好詮釋。&
73、lt;/p><p> 隨著人類研究的深入,簡單性科學愈加暴露其科學研究的簡單化。而率先發(fā)難的正是經(jīng)典科學得以繁榮的物理學領域,他無法解釋遠離平衡狀態(tài)事物的作用機理,其線性還原的因果論思想對許多處于非線性狀態(tài)的事物不明其理,而對處于混沌狀態(tài)的事物更是一籌莫展,對于其他科學領域,簡單性科學更是愈加凸顯出局限性。比如在社會科學和生物科學如果采取分解還原的辦法就必然破壞事物內部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隔斷其存在的線路。就如黑格爾所
74、說“如此,我們的解剖學者所處理的不再是活的身體,而是尸體了。”而對于經(jīng)濟領域,我們也不能就僅僅采取幾個簡單的數(shù)學公式對瞬息萬變的股票市場預測。對于氣象學領域,經(jīng)典科學也是無法解釋蝴蝶的翅膀振動是如何引起大洋另一端的海嘯。</p><p> 越來越多的例證表明現(xiàn)實世界,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而我們的樸素愿望也被我們認識的深入而粉碎,簡單性,線性,確定性并非只是唯一存在的客觀現(xiàn)象。而真實是簡單與復雜,線性與非線
75、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共存。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簡單性科學所應用的領域相當有限。而真實世界更多的需要我們采取非機械累加方式。因此,順應時代發(fā)展和人們認識的水平。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來認識復雜世界,于是復雜性科學作為人類認識生命和世界本質全新階段的方法應運而生。</p><p> 2.復雜性科學形成路徑</p><p> 四十年代左右復雜性科學以組織理論拉開了序幕,這一階段主要是
76、一些面向技術科學和工程為主的一些理論,比如運籌學,系統(tǒng)工程,博弈論,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老三論(信息論、控制論、系統(tǒng)論)。60年代的自組織理論使得系統(tǒng)科學全速邁向復雜性科學,這一階段主要以超循環(huán)理論以及新三論(突變論、協(xié)同學、耗散結構理論)為代表而主要研究了系統(tǒng)動力機制、產(chǎn)生條件、衍化途徑的這些問題。70年代以又三論(孤立子理論、分形理論、混沌理論)為理論根基而發(fā)展的非線性科學使得復雜性科學取得了雙引擎式的持續(xù)動力。80年代,中國學派、美洲
77、學派、歐洲學派全面開始研究復雜性科學,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此時復雜性科學擺脫系統(tǒng)科學“支架”正式誕生,形成復雜范式。</p><p> 3.復雜性科學的概念內涵</p><p>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把握復雜性科學這個概念呢?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復雜性科學不是脫離于自然科學或者人文科學的新興學科,他是廣泛存在于各個學科之中但是又不是囿于具體學科的一門科學。它涉及到物理、數(shù)學、文化學、人類
78、學、經(jīng)濟學、生物學、歷史學、化學等等學科。它包含的范圍實在是廣袤,至今我們還不能用一個準確的概念來將復雜性科學的內涵進行清楚準確的定義,但是我們可以有具體的學科之中對復雜性科學進行具體的理解。復雜性科學衍化至今得益于系統(tǒng)科學的推送,因此復雜性科學是研究復雜系統(tǒng)行為與性質的科學,他的研究重點是探索宏觀領域的復雜性及其演化問題。[]可以確定的是復雜性科學汲取了“還原論”,“經(jīng)驗論”之精華,同時兼具“理性倫”、“系統(tǒng)論”的優(yōu)點。又采納了人文學
79、科的靈動而形成了一種統(tǒng)一的方法論---非反原論或整體論。黃欣榮認為盡管復雜性科學流派紛呈、觀點多樣,但是復雜性科學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可循:(1)它只能通過研究方法來界定,其度量標尺和框架是非還原的研究方法論。(2)它不是一門具體的學科,而是分散在許多學科中,是學科互涉的。(3)它力圖打破傳統(tǒng)學科之間互不來往的界限,尋找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合作的</p><p><b> ?。ㄈ碗s性思維<
80、;/b></p><p> 思維方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歷史實踐活動中形成、由人的各種思維要素及其結合并按一定的方法以及程序表現(xiàn)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思維樣式,是主體觀念地把握客體的一種認識方式。所謂的思維方式其實應該屬于哲學范疇,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同時與一定的方法論和世界觀緊密聯(lián)系,息息相關,在人的大腦中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引發(fā)人們開始將目光瞄準復雜性系統(tǒng)和復雜性,這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在觀察事
81、物,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便剝離于以往人們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簡單性思維的基本還原方法。我們意識到了自己認識的簡化性和局限性。從對簡單性思維的借鑒超越中,復雜性思維日益成熟完備而活躍于各個科學領域指導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簡單性的思維方式所看重的是事物看似線性、還原性、有序性、平衡性、確定性的特質,而這也僅僅限于系統(tǒng)內部元素之間聯(lián)系微弱,關系單純的簡單性系統(tǒng)??墒沁@樣的系統(tǒng)可能也大多存在于人們大腦中教科書式已有的理想假設,但是我們也不能否
82、認它的存在。真正的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往往是涉及多個元素,且相互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我們叫做他為復雜性系統(tǒng)。他實在是離我們頭腦中固有準繩太遠,它往往處于一種不平衡的狀態(tài),甚至涌動,你可</p><p><b> (四)復雜性特征</b></p><p><b> 1.非線性</b></p><p> 在現(xiàn)實世界非線性與復
83、雜性關系甚密,因此有的人認為復雜性是必然包含非線性的而更有人就直接把復雜性歸結為是非線性。根據(jù)二元對立的思想,非線性與線性是相輔相存的一對數(shù)學概念。反映在直角坐標系可以清晰的表述為:線性為一條直線,簡單直接。非線性為一條曲線,復雜彎曲。因而在線性系統(tǒng)中一個量的變化總是按照確定性的比例來帶動其他變量的變化,對初始條件有強烈的遵從依照性,因此它非常保守,而且可以進行準確的預測。而非線性系統(tǒng)則與線性系統(tǒng)完全相反,里面的變量錯綜復雜并且相互影響
84、,相互作用呈現(xiàn)非正比例的“變幻函數(shù)”。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線性思維強調的是對于非線性的簡化和規(guī)約成線性問題進行處理。非線性思維認為對于非線性系統(tǒng)就應該采取非線性本有的處理方式因此它更接近事物從上帝創(chuàng)造時的本真,而對于某些簡單性的系統(tǒng)也不必“拖泥帶水”糾結細節(jié)。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線性科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是有章可循,按照確定性的比例,最終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線性系統(tǒng)。非線性科學則是對于現(xiàn)實世界運行這一確定性規(guī)律“變”的絕對踐行
85、。因此非線性科學認為現(xiàn)實世界都是處于一種變化涌動,一個要素的微小變化將會給整個系統(tǒng)帶來不可估摸性的影</p><p><b> 2.整體性</b></p><p> 復雜性科學的整體性思想是在對還原論思想的批判之后而產(chǎn)生。還原論主張用分析的方法將一個整體分解成一個個部分,通過對部分的再分解而得到更小的個體,整體的性質就是通過對個體性質的研究之后,然后堆砌出來的一個
86、結果。而事實上是較高層次的整體往往與部分結果及其過程并無關系,也就是說整體可能是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是小于部分之和。這都是無法準確進行揣度更不能用數(shù)學式的加減來計算的。不特別的認識部分就不能認識整體,不認識整體也就無法把握部分。但是每個組成不能來說明整體,在較低層次的規(guī)律并不一定適用于較高層次,高層次的規(guī)律也并不能完全適用于各個部分。因為組成系統(tǒng)的各個部分交叉影響構成一種立體網(wǎng)狀關系,相互作用復雜且多變,很難把握住其中確有之道。正如登月者
87、塞爾男曾說:“在月球遙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國界,我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整體,我的整個思想就開闊了?!倍覀兯接懙膹碗s系統(tǒng)并不是純粹的整體性守衛(wèi)者,他只是在批判還原性思想的簡單思維基礎之上引入整體性思想,而又對其進行超越。這在某種層度上是和唯物辯證法的思想不謀而合的。因此對于復雜系統(tǒng)現(xiàn)在更加傾向于是把還原性思想與整體性思想相融合起來而發(fā)展成的一種新的方法論——“</p><p><b> 3.開放性<
88、;/b></p><p> 系統(tǒng)可以分為開放性和封閉性,封閉性系統(tǒng)是不與外界發(fā)生任何關聯(lián),處于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tài),因此是僵化衰退的。而復雜性系統(tǒng)具有的是開放性特征而與封閉性相對,所謂的開放性就是系統(tǒng)會不斷地同外界進行信息、能量、物質等的交換。而正是通過這種不斷地交換才為系統(tǒng)穩(wěn)定持續(xù)的發(fā)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因此復雜性系統(tǒng)作為一種開放性系統(tǒng)具有以下的一系列特征:1、不停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2、
89、具有自組織能力,能通過反饋進行自控和自調,已達到適應外界變化的目的;3、具有等穩(wěn)性能,保證系統(tǒng)結構穩(wěn)定和功能穩(wěn)定,具有一定的抗干擾性;4、在同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中,具有不斷復雜化和完善化的演化能力;5、受到自身的結構功能或環(huán)境的種種參數(shù)的約束。[]</p><p> 正是因為復雜性科學的開放性特征,才讓系統(tǒng)內部充滿了活力和生機,同時也是因為復雜性科學的非線性特征而導致很難準確的把握系統(tǒng)內部的規(guī)律。相對于封閉系統(tǒng)的絕望
90、性終結引導,開放性是系統(tǒng)希望前進道路的指引。因此他在某種程度上是優(yōu)于封閉性系統(tǒng)的,但是也不排除開放性系統(tǒng)吸納進來的信息、能量、物質最終加速系統(tǒng)的毀滅,所以開放性可以向左通往天堂,亦可向右通向地獄。</p><p><b> 4.動態(tài)性</b></p><p> 正是因為復雜性系統(tǒng)如上所說具備開放性的特征,系統(tǒng)可以與外界不斷地進行能量、信息、物質的交換。因此系統(tǒng)內部
91、在于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結構,內部的元素要相互適應、調節(jié)。并且通過自組織的作用不斷演化,逐步從無序推向高層有序,但是這種有序只是某一過程當中的一個節(jié)點,而不是一勞永逸的安定,系統(tǒng)內部就在這種不斷地交換演化的的過程中而呈現(xiàn)出動態(tài)性的特征,這也是復雜性系統(tǒng)得以維持的一大主要原因。系統(tǒng)內部總是處于一種非平衡態(tài),波動的過程當中,而有序和平衡只是系統(tǒng)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趨向,所以在這種動態(tài)性的過程當中系統(tǒng)理所當然的傳達出一種不可還
92、原性。正如莫蘭所言:世界的存在既不可能是純粹有序的,也不可能是純粹無序的,因為在一個只有無序性的世界任何事物都將化為烏有而不存在,而在一個只有有序性的世界里萬物將一成不變,不會有新的東西發(fā)生。所以世界的基本性質是有序性和無序性的交混,而這正構成了事物“復雜性”的基礎。所以復雜性系統(tǒng)在有序和無序的這種交混過程當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種動態(tài)畫面。</p><p><b> 5.自組織</b>&l
93、t;/p><p> 一個系統(tǒng)按其組織策始源的內外,可以分為自組織和他組織。而我們所研究的復雜性必然是歸于自組織之列。無論是對于自然抑或社會的諸多系統(tǒng),從無序走向有序,從低級邁向高級是一種必然趨勢,他組織是需要系統(tǒng)外部提供一種支撐以得以維繼系統(tǒng)的這種趨勢。因此系統(tǒng)本身內部的元素是處于一種被動指派的地位。就像由基督徒所信仰的宇宙本身和諧有序的進展必然有一種外部的力量來推進,他們把他歸結為上帝。而自組織系統(tǒng)本身是無需外界
94、向他提供能源輸入或者下達指令來引導系統(tǒng)維繼其合理趨勢的,自組織系統(tǒng)本身是通過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性,而不斷調節(jié)自身內部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已達到和諧有序,它又不僅僅囿于當前狀態(tài),而是會因環(huán)境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內部調整的,無論是社會和生物進化都是以一種遠離平衡態(tài)的動態(tài)形式呈現(xiàn),所以他需要與環(huán)境達到一種反饋互動,經(jīng)過自然的篩選,進化,自組織是目前一種高級系統(tǒng)內部運轉模式,復雜性系統(tǒng)是必然要依從于自組織這種組織特性以推演開來的。</p>
95、;<p> 民族文化交融的復雜性</p><p><b> 民族文化交融的內涵</b></p><p><b> 1.何為文化</b></p><p> 由C.克拉克洪和A.克羅伯兩位美國文化學家的合作統(tǒng)計,在精神病學家、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以及其他學者對于“文化”一詞的定義已經(jīng)不下于160種?!对~海》
96、對于“文化”劃分了三層含義:其一,從廣義上說,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當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文化是指社會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其二,泛指一般知識,包括語文知識在內。其三,指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所實施的文治和教化的總稱。詞海中對文化的定義應該涵蓋了現(xiàn)今我國學界對于文化的觀點。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中提出他的文化定義為:所謂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
97、、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的一種綜合體?!盵]泰勒對于文化的定義對于當時以及其后的社會學家以及人類學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并隨之產(chǎn)生了各種文化流派。而我們所研究的文明和文化都是處于一種抽象的概括之中,文化又可以反映出一種獨特的文明形態(tài),每一個民族的個體、社會群體,社會組織都會帶有一種本土文明所熏陶下的文化自覺,這種自覺程度會因主體本身和外界帶來的影響而有程度上的差異。文化往</p>&l
98、t;p><b> 2.何為民族文化</b></p><p> 文化有廣狹義之分,而我們所要探討的民族文化是必定歸于廣義文化之列。通過文化傳承,每個民族的文化命脈以傳統(tǒng)的方式得以生生不息,形成特有的民族文化,而文化的傳承是以本民族的繼承者對于本民族的文化認同強弱而顯現(xiàn)其生命活力的。林耀華認為民族文化指的是民族成員在生活生產(chǎn)中所獲得的包括實物、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任何
99、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合體。[]而傅松濤和賀國慶認為民族文化是指的一個民族全體共同成員所享有,在民族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中用來有效溝通和交流的價值觀念及相應的物化載體。[]喻云濤指出民族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生活的,以血緣或密切社會關系相聯(lián)系的,具有共同的語言、經(jīng)濟生活和心理素質的穩(wěn)定共同體,在歷史和現(xiàn)今所共同創(chuàng)造的、能夠代表該共同體特點的,觀念的,制度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總和。[]</p><p> 根據(jù)已有關于民族文化定義可以
100、概括出,民族文化是在生活生產(chǎn)過程中由全體民族成員創(chuàng)造并所有的包含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的文化,并因歷史、地理、人種等因素的不同而彰顯出各個民族文化的獨特性而成為民族共同體的集體標記,是民族成員們不以時空場域而變換的靈魂記憶、心靈寄托和精神家園。而文化的民族性就是一種民族文化區(qū)別于其它民族文化的本質特征,但需要明晰的是對于文化的認同是一定不能高于國家認同的,從現(xiàn)今我國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關系層面上來看,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是有交叉重疊的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48211.基于復雜性科學的校域民族文化交融策略研究——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215;民族中學為個案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建筑表皮生成研究.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產(chǎn)業(yè)集群演化模式研究.pdf
- 從唐代服飾看民族文化的交融.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集群動力研究.pdf
- 網(wǎng)絡傳播復雜性理論初探.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城市生態(tài)規(guī)劃研究的理論與方法.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水資源系統(tǒng)演化方向研究.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知識創(chuàng)新與員工激勵機制研究
- 密碼學的復雜性理論基礎
- 民族文化進校園方案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軟件過程優(yōu)化及其風險評價.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技術聯(lián)盟知識轉移影響因素研究.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河湖環(huán)境系統(tǒng)模型研究.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對供應鏈牛鞭效應的研究.pdf
- 復雜性理論視角下的建筑創(chuàng)作研究.pdf
- 民族文化交融對元雜劇愛情婚姻劇的影響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集群知識系統(tǒng)功能進化機理研究.pdf
-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Ad hoc網(wǎng)絡關鍵技術研究.pdf
- 復雜性理論視閾下的語文教學.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