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垃圾填埋場不僅是城市典型的污染地,也是城市發(fā)展的重要土地資源。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植被修復與重建,而適宜的植物選擇和垃圾土壤改良是關鍵。
本研究以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場三個不同封場時期的土壤(1995年Ⅰ期、2000年Ⅱ期和2005年Ⅲ期)為基礎,通過加入不同比例綠化土,沸石和綠化植物廢棄物(俗稱枯落物)設置試驗處理梯度,并以6種綠化植物進行盆栽試驗。通過測定盆栽過程中植株在不同處理下的形態(tài)變化、生理指標,重金屬富集情況等,找
2、出抗逆性較好的植物種類和優(yōu)化植物生長的土壤改良方法。試驗結果表明:
1三個不同封場時期垃圾土壤有一定的差異,在處理Ⅰ、Ⅱ和Ⅲ中,處理Ⅱ養(yǎng)分水平最低,但是各項重金屬含量值低,重金屬污染程度也最低。處理Ⅰ的各項指標含量居于處理Ⅲ和處理Ⅱ之間。三個不同封場時期的垃圾原土綜合污染狀況均遠遠超過了重污染等級,土壤受污染嚴重。
2從各植物的適應性來說,女貞、夾竹桃、胡頹子三種植物在不同處理下的存活率均高于其他三種植物,大
3、于70%,顯示出較高的適應性。6種植物在不同處理下的存活率排序是:胡頹子>夾竹桃>女貞>石楠>蚊母>連翹。連翹在三個不同封場時期垃圾土的存活率均為0。蚊母僅在處理Ⅱ中有植株存活,各指標增長幅度遠低于對照組。因此,可以初步斷定連翹和蚊母在脅迫生境下生長能力較弱,抗逆性差。
3在綠化土配比垃圾土的處理中,同種植物存活率高于其他處理,一定比例的垃圾土與綠化土混合,既降低了垃圾土中重金屬的含量,同時又彌補了綠化土中養(yǎng)分含量低的缺陷
4、。同時綠化土所占比例越大,植物生長的越好。從植物的反饋反應來說,沸石對土壤的改良效果不如加入綠化土和枯落物。
4通過對土壤做主成分分析,將土壤中8種重金屬元素和6個理化指標,劃分為三大影響因子,第一因子是養(yǎng)分等為主,第二因子是超標重金屬,第三因子是達標重金屬。可以看出植物生長受限于土壤養(yǎng)分及超標重金屬。
5在存活植株的生理指標測定中,游離脯氨酸含量隨著污染物濃度的升高而逐漸升高,而過氧化氫酶活性則相反,當污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地區(qū)雨水花園草本植物適應性篩選及配置模式構建.pdf
- 上海地區(qū)莢蒾屬植物引種及適應性研究.pdf
- 鄭州市屋頂綠化植物材料的篩選及適應性研究.pdf
- 江蘇沿海地區(qū)電信業(yè)經(jīng)濟適應性評價及策略研究.pdf
- 四種木本植物對冬澇夏旱的適應性比較研究.pdf
- 適應性進化功能外顯子篩選及LY96適應性進化特征研究.pdf
- 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
- 綠色植物花卉養(yǎng)護常識
- 室內(nèi)常用的綠色植物
- 黃土高原礦區(qū)典型木本植物幼苗對干旱脅迫的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pdf
- 屋頂花園若干植物適應性及配置研究.pdf
- 主要是綠色植物。光合細菌
- 黃土地區(qū)垃圾填埋場設計及替代底襯等效性研究.pdf
-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 昌邑地區(qū)檉柳引種適應性研究.pdf
- 上海彩葉樹種引種適應性研究.pdf
- 青島濱海地區(qū)傳統(tǒng)聚落及其氣候適應性調查研究.pdf
- 746.基于mhcⅰ類分子標記的青海地區(qū)狼適應性進化及遺傳多樣性研究
- 商用貨車對“綠色通道”適應性研究.pdf
- 武漢地區(qū)BIPV氣候適應性策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