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豆花葉病毒(SMV)侵染大豆植株后,通過胞間連絲進行胞間運輸,通過維管束系統(tǒng)完成長距離運輸。目前,關于病毒在胞間運輸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多,而在病毒的長距離運輸方面,由于對維管束直接接種病毒存在一定的難度,人們對病毒長距離運輸的研究還較少。本實驗室前期工作已經證明,SMV接種大豆葉片后,在不親和組合中胼胝質通過對胞間連絲頸部的修飾作用限制了病毒在胞間的轉運,使病毒不能進入維管系統(tǒng)進行長距離運輸,從而將病毒限制在葉片接種部位的很小區(qū)域內。為
2、此我們提出,胼胝質在胞間連絲上的沉積是限制大豆花葉病毒在胞間轉運的主要因素。本試驗正是基于上述研究基礎開展工作的,利用嫁接技術將大豆花葉病毒接種到維管束中,通過對嫁接部位的上位葉發(fā)病情況的觀察、大豆花葉病毒外殼蛋白基因的檢測、胼胝質專一性染料苯胺藍染色并輔以熒光顯微鏡觀察以及藥物學試驗,探討了胼胝質在大豆抵抗大豆花葉病毒長距離運輸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本試驗選用大豆品種冀豆7號、冀黃13號和nf-58為材料,大豆SMV株系為
3、SC-8和N3,其中冀豆7號和冀黃13號分別與SMV株系SC-8組成親和組合,冀豆7號和nf-58分別與SMV株系N3組成不親和組合和親和組合。獲得的主要試驗結果如下:
1.通過對砧木和接穗苗齡的選擇以及嫁接后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成功將冀黃13號和nf-58嫁接到冀豆7號。
2.在接穗冀黃13號葉片上進行摩擦接種SMV株系SC-8,在接種后6天在砧木冀豆7號的莖和上位葉中能檢測到SMV的CP基因,并隨后在上位葉
4、出現發(fā)病癥狀。表明利用嫁接技術已成功將病毒接種到砧木的維管束中,由于砧木冀豆7號與SMV株系SC-8為親和組合,所以病毒經維管束的韌皮部運輸到上位葉片中。
3.在接穗nf-58葉片上進行摩擦接種SMV株系N3,在接種后6天在砧木冀豆7號的上位葉中未能檢測到SMV的CP基因,上位葉也一直不表現發(fā)病癥狀,但是在冀豆7號的莖的下部檢測到了SMV的CP基因,而莖的上部沒能檢測到SMV的CP基因。表明雖然利用嫁接技術成功將病毒接種到
5、砧木的維管束中,但由于砧木冀豆7號與SMV株系N3為不親和組合,所以病毒在通過維管束的韌皮部向上運輸過程中受到了限制。
4.對結果2和3中的冀豆7號莖部制作石蠟切片,通過胼胝質專一性染料苯胺藍染色觀察發(fā)現,結果3中(冀豆7號與SMV株系N3為不親和組合)莖的下部維管束篩板處能夠觀察到較強的胼胝質熒光,而在其莖的上部及結果2中(冀豆7號與SMV株系SC-8為親和組合)莖部的維管束篩板處只觀察到微弱的胼胝質熒光(或者沒有觀察到
6、胼胝質熒光)。
5.為了進一步探討胼胝質在篩板上的沉積對限制SMV在維管束中完成長距離運輸的作用,將nf-58嫁接到冀豆7號后,在nf-58葉片上預注射500μmol/L2-DDG(即胼胝質合成抑制因子)再經摩擦接種SMV株系N3,6天后在冀豆7號的上位葉中即能檢測到SMV的CP基因。對冀豆7號的莖部制作石蠟切片利用胼胝質專一性染料苯胺藍染色觀察發(fā)現,注藥處理后在維管束的篩板處觀察到的胼胝質熒光較不注藥對照減弱了許多(或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調控FTmRNA長距離運輸的順式作用元件的研究.pdf
- 呼鐵局管內長距離貨物運輸組織研究.pdf
- 長距離輸水管道安全評價機制研究.pdf
- 天然氣長距離運輸管道的施工工藝分析
- 長距離錐形光纖燈的研究.pdf
- CuO納米顆粒的植物毒性及在玉米體內的長距離運輸.pdf
- 擬南芥FT mRNA通過內質網系統(tǒng)進行長距離運輸的研究.pdf
- 長距離管線位移測量研究.pdf
- 長距離光纖傳感系統(tǒng).pdf
- 長距離激光焊接路徑規(guī)劃研究.pdf
- 侵染大豆的主要病毒種類及高溫對大豆對SMV抗性的影響研究.pdf
- 激光長距離焊接變焦距的研究.pdf
- 長距離EPON系統(tǒng)中繼組件的研究.pdf
- 軌道工程地下隧道道床混凝土長距離運輸改進探討
- 大豆對大豆花葉病毒(SMV)的數量抗性研究及QTL定位.pdf
- 長距離供電線路波反射的研究.pdf
- 長距離BOTDA傳感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pdf
- 的長距離掃描技術使得在各種光線條件下長距離快
- 長距離虹吸管輸水試驗研究.pdf
- 長距離局部通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